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倦客红尘 >

第225章

倦客红尘-第225章

小说: 倦客红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康朝的鲲鹏王爷不仅天纵奇才,更兼宅心仁厚、胸怀天下,处处兴治国安邦之举,绝不伤百姓分毫。

这样的传言令逃回凤凰的独孤煌惶惶不可终日,想起自己四十大寿时说下的评语:“温如玉是个能够制造神话的人,若非心地过于仁慈,天下霸主非他莫属!”

想不到一语成谶,此刻温如玉已率军逼到他家门口。只是这个人依然在心甘情愿地为皇帝打天下,竟然毫无称霸天下的野心!

十一月十八,温如玉的军队直捣凤凰城下。

离苍夜与独孤涵月的婚宴不过一月之期,独孤煌便由一个侵略者变成被侵略者,并且节节后退、一败涂地,到最后竟成背水一战之局。

三十万大军进攻康朝,到此时只剩十万人留在凤凰城,加上宫中侍卫、王城*卫军也不过十二万人。

而温如玉竟是那样狂妄,一路夺下城池、留下军队守卫,到凤凰城时只带了五万人。

独孤煌恨得牙痒痒,温如玉,你在郢阳以三万人破我十万兵马,如此神勇,可恨为何不是我独孤煌的臣子!

凤凰城内的王亲贵族个个惊慌失措,纷纷在家中收拾细软,盘算着康军一旦攻入凤凰,如何伺机逃跑。

朝堂上那些臣子们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竟无一人可为君分忧,倒有不少人劝独孤煌投降。

人心涣散至此,独孤煌心冷如灰。那样骄傲的人,一夕之间仿佛老了十几岁。

第二天,独孤敬带伤出兵,与温如玉在凤凰城下交手。温如玉手下留情,没有要独孤敬的命,却一剑将他劈于马下,生擒回营。

一场混战后,赤燕军死伤大半,丢盔卸甲,大败而回。

接下去几天,温如玉的大军驻扎在城外,不进攻,也不叫阵,安静到极点。只是温如玉偶尔策马到城下,白衣白袍,飘然若仙,淡淡的笑容挂在脸上,悠然如游山玩水一般。

这样的“静”更令独孤煌由衷地感到恐慌。

那种灭顶的感觉如同蛛丝般层层缠绕,令他喘不过气来。

到第四天,他的大儿子,十七岁的独孤无双走进麟趾宫,跪在父亲脚下,冷静地请求:“父王,向康朝递交降书,主动称臣吧。孩儿愿到长安为质,以换取康乐帝的信任。”

于是一纸降书递到温如玉手中,温如玉派李霖骑上自己的千里驹赶回京城,向景剀禀报。

景剀同意,下圣旨,命温如玉入凤凰城受降,封独孤煌为南靖王,赤燕为康朝属国,将独孤无双送至长安做人质。

这个决定大大出乎温如玉的意料之外,他没有想到景剀会如此轻易地放过独孤煌,莫非他是看在自己份上?

心中暗暗感激。尽管想到独孤煌*南郡百姓时依然恨意难平,但想想他已失了江山,沦为康朝附庸,也算是对他作出惩罚了,心中的那口气便默默吞了下去。

凤凰城,高高的承恩台上,温如玉头戴玉冠、身穿白袍,腰系玉带,剑眉星目,一身潇洒。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儿,便让人感觉气吞天下。

独孤煌携两位王子及王亲国戚、朝中重臣在台下拜倒,向温如玉呈上降书。昔日冷峻威严、睥睨狂傲的面容,此刻变得平和而暗淡,低眉敛目,恭恭敬敬。

温如玉看着他叹息,好象这样的结果又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本来以为,象独孤煌这样骄傲如雄鹰的人,是不应该轻易低头的,他应该宁折不弯。

可是,谁能料定他是不是又一个越王勾践呢?

皇上,你当真放心养虎为患么?

辰阳宫。

“南靖王爷。”温如玉按景剀的旨意改了称呼,“你将涵月郡主怎样了?”

一路进军赤燕,既没有苍夜的消息,又未见到独孤涵月,温如玉心中十分担忧。

“当初为了利用夜儿,臣在他新婚之夜给他服了噬血离魂散。月儿与臣反目,臣一怒之下将她关入天牢。可等臣逃回凤凰后,却发现她已不见了。”独孤煌的声音有些艰涩,看他的神情分明还是惦着女儿的。

温如玉暗暗松口气,莫非是苍夜将她救了出去?

看着独孤煌苍白的脸色,温如玉心中百感交集。那样强势的人,此刻在自己面前竟如此谦卑,自称为“臣”,其实他已被封为南靖王,与自己同是王爷,根本没有地位之高低。

这究竟是独孤煌的真实表现,还是刻意委曲求全?

“那么我师弟的侍卫殊离呢?”

“他……”独孤煌变色,幽深的眼底瞬间掠过恐慌,“臣派侍卫将他杀了。”

温如玉几乎控制不住自己,一掌拍出去。狠狠咬住牙,握紧拳头,强压住心中汹涌而起的悲愤:“殊离是夜儿的人,此事让他去处理,我不管。只是,我有个希望。”

“王爷请吩咐。”

温如玉凝视着他:“夜儿与涵月是真心相爱的,为人父者,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得到幸福吧?我只希望,你莫要再做什么伤害他们的事。”

独孤煌没有想到温如玉说出这样真诚的话来,愣了愣,竟然有些愧意:“是,臣受教了,臣谨遵王爷之命。”

“我师父巫子奇被你关于何处?”温如玉再问。

“他……他被关在赫离派总坛绝境离峰。”

“绝境离峰?”温如玉轻轻念了遍这个名字,“是不是在玉龙山中?”

“正是。王爷对我们赤燕的情况了如指掌……”

“既如此,请下令放了我师父。”

“这……令师已被人救走。”

温如玉大喜:“难道是夜儿?”

“正是。”

温如玉(炫)恍(书)然(网):“难怪……我还正想你为何没有利用我师父来要挟我。”

独孤煌一愣,用奇怪的目光看着温如玉:“若是如此,王爷会受要挟么?”

“不会。”

“王爷愿做不孝之人?”

“我不愿。但忠孝不能两全时,我只能选择尽忠。”

“你果然对康乐帝忠心不二。”

“他是我大哥,是天下之主。”

“可你对得起你师父么?”

“我对不起师父。但若是我为了救师父而做出有损国家、有损百姓的事来,师父他必不饶我。若是师父遭遇不幸,我宁愿以死谢罪。”

独孤煌叹息:“鲲鹏王爷,果然非常人也。”

愣了愣,又道:“只是,你功盖天下,威名远播,难道不怕皇上忌惮你么?”

温如玉微笑:“皇上已允我退隐江湖,何谈忌惮二字?”

独孤煌眼中光芒一闪。

温如玉似乎明白他的心意,又是微微一笑道:“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虽退隐江湖,却并非明哲保身。若是烽烟再起,我必会出来捍卫山河。”

独孤煌笑得很苦。

“皇上雄才伟略,自有驾驶天下之术,容不得魉魅横行。”

独孤煌脸色惨白。

第三百二十五章 执意归隐

温如玉留下两万人马驻守在凤凰城,然后带领剩下的三万人班师回朝。

景琰陪在温如玉身边,两人策马缓行。

“哥,回了长安你便要离开了,是不是?”景琰神情怅然,声音闷闷的。

“想来倦客山庄已经建好,我回去便向皇上辞行,举家搬迁过去。”温如玉轻松地微笑,“八弟,你从此收了你的面具吧。皇上需要你真心诚意地帮他。”

景琰苦着脸道:“哥你为什么不相信我?我本来就是散漫不羁的性子,除了吃喝玩乐,别无所长。你再逼也逼不出我另一种面目来。”

温如玉挑眉笑道:“我不管。反正你也知道皇上是多么严厉的人,他管教起我来都毫不手软。若你跟他耍什么花样,就当心天天被他责罚吧。”

景琰觉得身上的某个部位有些刺痛,一张脸不觉垮了下去。

就在这时,他们忽然听到身后有急骤的马蹄声响起。

“什么人!”有人喝问。

“我要求见王爷。”男子的声音响起来。

温如玉回头,却见一名黑衣人正被士兵挡住,瘦长的身材在马上坐得笔直,左臂空悬,竟是殊离!

温如玉又惊又喜,扬声叫道:“让他过来。”

殊离策马过来,一跃下地,翻身跪倒:“属下参见王爷。”

“殊离快快请起。”温如玉也跳下马来,一把抓住殊离,仔细打量他,双眸闪亮,“原来你没有死。可是……你好象受了伤?”

殊离面容憔悴,脸色苍白,胸部鼓鼓的,分明里面带着包扎。

“是的。独孤煌派人杀我,我身受重伤,昏迷过去。醒来时发现湛卢救了我。”

温如玉会意地微笑:“原来是他。”

“湛卢说他奉皇上之命效忠王爷,所以决不能让我死于赤燕。”

“好样的,未央。”温如玉在心里暗暗赞道。

“湛卢将我藏在凤凰城外一户百姓家里,等我的伤养得差不多时,王爷的大军也到了。今日属下听说王爷班师回朝,便赶了过来。王爷可知我们公子与公主怎样了?”

温如玉道:“我也不太清楚,但我至少知道南疆四圣抓了我师父,你们公子已将师父救出来,并且他愿意认父亲了。”

殊离欣喜若狂:“公子终于肯认父亲了?太好了。”

“我回京时还要去一次巫山,你与我同行吧。”

“是。”

巫山*谷。

温如玉再回到这里时,终于见到了巫子奇与惊风,却没有见到苍夜。

巫子奇与惊风一直被轩辕家的人关在地牢里,锁了琵琶骨。两人都受了很重的伤,被苍夜救出后,直接便送回巫山来了。

这两日经过调理,他们的体力已恢复了不少,但脸色仍很苍白。

而苍夜送他们回来后,却再次去了赤燕。原来他没有找到独孤涵月,独孤涵月早在他回来之前便被人从天牢里救走了。只是下落不明,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温如玉暗暗奇怪,若是独孤涵月是*的,她怎会不去找苍夜?而且康军与赤燕军打了那么多天的仗,她身为赤燕公主,怎会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连面都不露?

可若是她被人囚*了,又会是什么人呢?

只希望师弟尽快将她找到,否则自己的心总是放不下来。

温如玉跪在巫子奇面前,请求师父原谅他的不孝。巫子奇将他大骂一通,不是怪他不去救苍夜与自己,而是怪他自己砍断右臂,自残身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竟然为了抗旨便砍了自己的手臂,你对得起你早逝的父母么?你难道非要留在京里做康乐帝的忠臣?他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这样为他卖命?你遭的罪还不够?你到底要委曲求全到什么地步?你知不知道,你这是愚忠!”

温如玉被骂得抬不起头来,知道师父是疼惜自己,心中又感动又惭愧。

“师父,如玉知错了。如玉已向皇上请辞,很快便可以回到江湖了。请师父不要生气,师父身上有伤,切忌动怒……”

“得了得了,我知道你的性子,难道还真生气不成?快快起来,回京交旨去吧。”巫子奇看着自己的徒弟,脸上装得严厉,眼里却掩饰不住宠溺的笑意。

这徒弟实在让他骄傲。

十辆马车齐齐地排在长安城外。

温如玉带着妻儿、侍卫刚刚出城门,就听身后暴风雨般的马蹄声响起,有人高声呼道:“王爷请留步。”

温如玉停车回顾,却见十余匹健马从城内飞奔而来,为首的竟是景剀与太子景渊,再后面是沐天麒、张夕照、景琰及欧阳雁,最后跟着几位朝廷重臣。

前两天景剀便已在皇宫设宴为他们饯行了,今天他本想悄悄离去,想不到还是惊动了他们。

夫妻二人一起跪到景剀面前:“大哥,此刻是早朝时间,你怎么…。。”

景剀连忙伸手扶起他们:“朕给你们送行。”

身后七八位朝廷重臣齐齐跪下去:“请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