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亲历死亡 >

第6章

亲历死亡-第6章

小说: 亲历死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你们看到李芳了?”颜丹沉和郝乡乡惊呼。

  张小川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我也不是很确定。不过那个回头一笑的女人确实很像李芳。”

  两个女人又看看刘笑远。刘笑远也摇摇头,说:“我也不是很确定,当时太震惊了,头皮都在发麻。”

  颜丹沉和郝乡乡刚从睡梦中醒来,听了张小川二人的叙述,还以为是在做梦。

  “有没有照片?”颜丹沉问。

  刘笑远苦笑了一下,说:“不知道怎么搞的,相机坏了。”

  “没有追上去?”颜丹沉又问。

  “车子打不起火,”张小川恼道,“可是四路车一过,就恢复正常了。真是见鬼了。”

  “不过既然已经出现一次,就不会是最后一次。”刘笑远补充道,“我们现在得想办法阻止事态继续发展下去。”

  “除了我们几个,谁会相信这样荒诞的事情?”郝乡乡说,“当时车上还有其他人吗?”

  张小川回忆了一下,想起车上有个人比较熟悉,好象就是殡仪馆的费主任。

  “上面好象有殡仪馆的费主任。”这时,刘笑远说。

  “我也看到他了,”张小川点点头,“车里另一边的座位上好象还有几个人,但是看不清楚。”

  “是不是意味着费主任已经死了?”颜丹沉试探着问。

  张小川想了想,说:“如果是这样,车上有好几个人,明天够得忙了。对了,丹沉,你那边的资料找到没有?”

  颜丹沉摊摊手,抱歉地说:“负责档案管理的人不在。明天应该可以找到。”
 报社的档案室已经很久没人光顾了。

  幸好管理档案的人还算负责,居然轻而易举就找到了1984年8月份的报纸。但是翻来覆去找了几遍,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大火烧了精神病院的报道。

  “王叔,你确定84年的档案是齐全的吗?”颜丹沉忍不住问。

  “当然,”颜丹沉口中的王叔在报社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他似乎对颜丹沉这样问有点不高兴,“我在报社这20多年里,我经手的档案资料从没丢失过一份!”

  颜丹沉听出了王叔语气中的不快,忙送上一个微笑,说:“或许是我没看仔细,我再找找。”

  颜丹沉随手翻过一页报纸,晃眼看到到报纸的日期是8月12日!对了,怎么没注意到报纸的日期!颜丹沉暗骂了自己一句笨蛋。

  又仔细找了一遍,独独缺了8月11日的报纸。

  “王叔,好象少了一天的报纸啊?”颜丹沉把一叠报纸拿到王叔面前。

  “怎么可能!”王叔随即开始翻阅起报纸,不过等他把一叠报纸都翻完后,脸色变得不那么好看了,“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他不住喃喃自语。

  “王叔,这些年没有人来借过这些资料吗?”颜丹沉问。

  经她这么一问,王叔才回过神来,苦笑了一下:“这些年借其他资料的人倒是有,但来借陈年报纸的却是少之又少,再说来借资料都是要登记的,我还没有老糊涂,84年的报纸确实从没有人动过。”

  “好象少的是8月11日的报纸。”颜丹沉显然有点失望。

  “对了,”王叔突然问,“小颜你在找什么啊?”

  这件事过于诡异,再加上也没有查清楚,张小川表示不要对外透露任何信息,所以颜丹沉只笑了笑,说:“没什么,最近做个报道,需要点以前的资料。

  “那实在是抱歉,”王叔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对自己保管的东西的缺失有点于心不安,“要不,你先回去。我自个儿再找找,等找到了再通知你吧。”

  颜丹沉想了想,似乎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得点点头道:“那就谢谢王叔了。我先走了。”

  回到办公室,颜丹沉正寻思着怎么样给张小川解释呢,电话铃突然响了,是王叔打来的,说报纸已经找到了。

  看来王叔还真是个有心人,他是在哪里找到的呢?

  颜丹沉一路都在猜测这个问题,不过王叔的回答还是让她大吃一惊。

  “真的是在刚才那叠报纸中找到的?”颜丹沉已经是第二遍这样问。

  王叔也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说:“我也正在奇怪呢。照理说,你找了几遍,我也找了几遍,刚才确实是没有8月11日的报纸啊。可是你走后,我再一翻,居然一下就找到了。你看看,有你需要的资料吗?”

  颜丹沉接过报纸,一眼就看见一排大字——《我市精神病院发生大火数十人葬身火海》,头版头条。

  一份卷宗,里面记载着有关15年前那场大火案件的情况。

  “就这么简单?”刘笑远看完了问。

  “就这么简单。”张小川无可奈何地回答,“失火原因,电路短路;伤亡情况,精神病院无一人幸免,全部葬身火海。”

  “怎么可能?”刘笑远马上问,“难道没有人去救他们吗?怎么可能一个人都没生还?”他又看了看卷宗,发现案件的负责人一栏居然写着吴雁雄的名字,“当时负责这个案件的人不是吴局吗!要不咱们~~~~~~”

  “等等,”张小川起身到传真机旁,“丹沉有资料给我们传过来。她找到了当时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

  传真机此时已经把颜丹沉传过来的报纸复印件打印完毕。

  张小川拿过来,先看了一遍,然后递给刘笑远。

  “还有人没死。”刘笑远看完后惊喜地说。

  “是啊,记者和咱们的出发点不一样,观察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样。”张小川说,“所以这次我才让丹沉跟着专案组走。你以为我仅仅是为她提供写作素材啊。”

  “这篇报道上说当时有个叫林利利的护士在事发6天前辞职离开了精神病院,因而躲过一劫。”刘笑远若有所悟地说,“难怪我们的资料上说当时精神病院无一人幸免,她已经不是那儿的工作人员了。”

  “你认为她的辞职是偶然吗?”张小川问。

  刘笑远刚想说什么,敲门声响起了,是郝乡乡“张队!刘队!110那边有情况,接到报警电话称家人失踪。经查失踪者正是殡仪馆的费拥军。附近派出所已经有人去殡仪馆了。还有,吴局叫你们过去一下。”

  “看来,昨晚的猜测成为事实了。”张小川说。

  “如果不阻止事态继续发展,我觉得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个旋涡。”刘笑远接道。

  张小川皱了皱眉,把资料交给郝乡乡,说:“尽快查找报纸上说的这个林利利。”又对刘笑远说,“走,去见吴局。”
“这两天,你们在找一件陈年旧案的资料?”吴雁雄第一句话直接问。

  张小川笑笑,说:“还真没事能瞒过吴局。”

  “是不是有很多疑问,想找我?”吴雁雄盯着张小川。

  张小川看了看刘笑远,干笑两下。

  “本来我不想再提了,现在看来又不得不提。”吴雁雄收回目光,叹了口气,“你们查的是18年前那宗大火案吧!”

  张小川点点头。

  “你们是不是觉得那件案子和最近这几起案子有关联?”吴雁雄没等张小川回答就接着说,“其实不仅是你们,我也有这种感觉。18年前那件案子就是我负责的。”

  似乎这是一件他很不愿意提及的事情,因为张小川看到吴雁雄说话时脸上的肌肉在微微颤动。

  “那个时候,刑警大队还不叫刑警大队,叫支队。我是支队的副队长。就跟现在你们一个样,干劲十足。”吴雁雄眼着眼前这两名风华正茂的下属,依稀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那一年,本市接连发生了数起人命案,死亡情况极其相似,死者身上都有一张100元的冥币。”吴雁雄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百元冥币!张小川心里一震。

  吴雁雄接着说:“市上非常重视,局里还成立了专案组,我是专案组副组长。那段时间,我组织人员到处追查,可惜连凶手的影子都没看到,而死者却在不断增加,甚至我们自己人都牺牲了好几个。”

  “那后来呢?”刘笑远忍不住问。

  吴雁雄苦笑着说:“后来开始有人怀疑这些案件根本不是人力能实施的。”

  “有没有人相信呢?”张小川问。

  吴雁雄叹气道:“那个时候正值破除迷信,科学第一的年代,没有人会相信这些怪力乱神之说。当时的专案组组长,也就是今天的赵局长就第一个反对。”

  “可是,这些跟大火案有什么关系呢?”张小川又问。

  “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市精神病院发生了大火,整个精神病院的患者和工作人员全部葬身火海。奇怪的是,大火过后,神秘死亡案就再也没发生过了。”吴雁雄解释道。

  刘笑远看了张小川一眼,问道:“难道当时没有去营救吗?”

  “问得好。”吴雁雄微微笑了笑,“实际情况是那些人在大火前已经全部死亡。”

  张小川轻轻点了点头,果然如自己所料:“那些人身上也有冥币?”

  “有。”吴雁雄说,“准确地说,是大火现场遍地冥币。”

  “报纸上说,当时有人提前从精神病院辞职了,所以幸免于难。”张小川说。

  吴雁雄听了这话,半晌不语,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句话:“一场大火换18年平安,一场大火换18年平安啊!”

  张小川和刘笑远面面相觑,搞不清楚吴局怎么说句这样没头没脑的话。

  吴雁雄看看两人,说:“你们说的那个人叫林利利吧?”

  张小川点点头,看来吴局18年前就追查过这个人。

  “她是那里的护士,我们也调查过。可惜她始终什么都不肯说,只对我们反复说同样的话。”吴雁雄摇摇头。

  “就是刚才您那句一场大火换来18年平安?”刘笑远问。

  吴雁雄点点头,说:“还有一句——果由天定,因在人为。”

  果由天定,因在人为。这句话到底在警示着什么呢?

  张小川忽然想起周寒成说的那个小女孩,问:“你们没有听说医院有个神秘的小女孩,曾预言了李芳的死?”

  “想必那个周老头已经给你们说过不少事了吧!那个时候,没有人相信他那套。”吴雁雄回答,“就算现在,未必就有人相信。”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刘笑远问。

  张小川点上一支烟,心烦的时候这是他宣泄情绪的最好方法,道:“还能怎么办?从林利利下手查!局里已经把巡警支队、技术中队的人都叫过来支援咱们,现在咱们可是专案组的主要人员,可丢不起这个人。”

  “话是这么说,”刘笑远犹豫着说,“可是,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咱俩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张小川笑着回答。

  “张队,你没听出吴局话里的意思吗?”刘笑远盯着张小川,看张小川点了点头,才继续说,“我觉得李芳案发生时局里还把它定性会一般杀人案,可是随着死亡人数的增加领导层肯定已经有所觉察,发现案件的蹊跷。为什么他们当时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咱们?非要咱们追查到这个环节才说呢?”

  “或许案件过于离奇,他们怕咱们不相信。”张小川狠狠抽了一口烟,“如果他们当时真跟我们讲,你保证你能相信吗?”

  刘笑远摇摇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