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557章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557章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争论持续了这么久,原因在于:经过“船长”号倾覆事件,海军主力舰的安全性成为一个在社会上容易受到关注的问题,海军部的公信力也因此受到舆论与公众的怀疑。因此,当里德将这个问题在社会上公开后,引起的轩然大波是可以预料到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一个权威人士去匡清疑团、作出一个公正的论断就显得非常必要。

    当年在“船长”号倾覆之后,海军部马上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去评估海军舰只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很多过去的设计理念得到重新的检验,同时也催生出象弗洛德对船舶稳性的研究等一系列新的工程学理论。因此,凭着多年研究的积累,弗洛德无疑是这方面的权威人士。但尽管他不是海军部的职员,他却是受海军部的委托去检验“不屈”的设计方案,而且他的研究伙伴约瑟夫?沃尔勒曾经是海军部设计委员会的成员, 因此弗洛德也同样落下被人怀疑讨好海军部、掩盖事实真相的话柄。(未完待续。。)

    ps:  三岁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气呼呼的对我说:“爸爸,老师一点都不好,总是凶我,中午还不拍拍我睡觉。”

    我:“老师不可能像妈妈一样照顾那么多人的,你要听话。”

    儿子:“让老师和妈妈换换就好了,妈妈每天在幼儿园陪我,老师在家陪爸爸睡觉。”

    想想竟然有点激动呢。????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 第六百章 巡海密使

    而对于里德,他当然是基于他自己的知识去质疑首尾无防护的设计思路,但他过于激烈的言辞,也招致了人们对他挑起这场争论的居心的怀疑。∮頂∮点∮小∮说,他一直回避与其他船舶设计专业人士面对面打交道,在他们面前时一般都避免谈论海军部的军舰设计政策。但在舆论界或者不明就里的听众面前,却是极尽豪言壮语、滔滔不绝,以至有时会讲出一些不合逻辑或者不合实际的过头话。后人对他的评价是,在离开海军部、不再主导英国主力舰设计之后,他一直在公众场合炫耀他的声望和他对各种军舰设计的评论,以此希望有朝一日重新为海军部所接纳。因此,也难怪对他的这份心思多少有所洞察的巴纳贝对此耿耿于怀。

    这场论战多少与十年前那场关于“船长”的争论相似。但幸运的是,不同之处在于,这次论战没有象上次那样被提升到成为政治党派之间的争斗,而导致最后达成一个错误的决定。同时,这次论战的可取之处在于,尽管也搀杂了一些推测与臆想,但双方基本上都是基于事实去争论。另外,海军部本身对“不屈”号的设计方案经过严格的论证,证明她是安全和符合要求的,没有象设计“船长”号时那样含糊回避问题。

    从这时起,集中防御、首尾无防护的这种设计方式从此成为英国战列舰的设计潮流。在9073年6月,巴纳贝在向休斯顿?斯图尔特描述“不屈”号时,是设想她将服役于欧洲周边水域。可以在英吉利海峡、地中海和波罗的海遂行战斗任务即可。所以。在这种任务背景下。军舰应该具备快速性而可以适当忽略续航力,也就是主要动力来源是蒸汽机。他表示,象“玛纳卡”号和“英仙座”号这样的配备风帆的军舰,在长途航行中确实可以借助风力达到省煤的目的,但如果撤去风帆,相同排水量的条件下,节省下来的重量可以令装甲增厚50%,而且可以节省一半的舰员。

    但海军部给他的反建议。却是适当降低战斗力以便提高远航性能。海军部的想法是,该舰应该适合在欧洲以外海域使用,由此对舰体设计提出了12条要求,包括“在燃煤低装载量的状况下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限制最大舰宽和吃水,以便将来军舰可以使用现有位于朴次茅斯、查塔姆、马耳他甚至孟买的船坞”。由于军舰要航行于全球,因此海军部觉得,在这种任务背景下,应该配备风帆。此外,由于该舰需要执行远洋任务,估计不能按时入坞刮底。因此还建议在舰底包覆铜壳,以延缓黏附性海洋生物的黏着增生。

    归根到底。海军部里有两个有份量的人支持配备风帆:第一海军大臣米尔恩和海军部审计官休斯顿?斯图尔特。前者认为,英国海军执行全球任务的要求,令英**舰不应该只适合在欧洲范围内活动。英国海军不仅需要低干舷式炮塔型主力舰(当时那种从头到尾铺复合装甲的做法使铁甲舰只能是低干舷,从而让人误解炮塔型主力舰只能是低干舷、跑沿海),也需要船旁列炮式(包括中央炮舱式)的修长的巡洋型主力舰(没有炮塔自然可以高干舷)。而且,即便是执行沿海任务的军舰,最好也配备风帆。后者是设计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他认为,好的铁甲舰就应该配备一套好的风帆。如果海战在远洋上发生,无风帆仅靠蒸汽动力的军舰能及时赶过去吗?这两个人在海军部里都是说得上话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远比设计师们有发言权。

    事实上,给“不屈”号配备风帆是个错误。那些配备风帆的铁甲舰,如“亚历山大”号,明显不是围堰式浅水重炮舰型铁甲舰的对手,更遑论与意大利的两艘新式铁甲舰对比。海军军械总监胡德虽然在表面上没有反对休斯顿?斯图尔特,但实际上他也觉得,风帆对“不屈”号的作用不大,而在战斗中倒塌的帆桅与索具明显会影响本舰火炮的射击。同时,他也赞同撤消风帆省下来的重量可以用作增强装甲防护的观点。

    但这个问题就这么搁置了下来,直到两年后,船厂的官员敦促巴纳贝,要去提醒休斯顿?斯图尔特,“不屈”号是否配备风帆这个问题至今还没定下来;如果希望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继续航行,风帆的面积要达到18500平方英尺。由于在防护问题上与里德争论导致“不屈”号停工,巴纳贝也希望在风帆的问题上打破僵局,于是顺水推舟地向海军部表示,在现有排水量内可以解决帆桅与索具的重量。于是,在提高航海性能的名义下,18500平方英尺的帆布被装上了“不屈”号。而不久后的使用证明,依靠风力推动11000吨的军舰是多么的勉强。

    与里德的争论导致“不屈”号被停工近一年。9077年,大家还推测她可以在9078年完工。到了9078年,海军部预计她能在即将来临的财政年度中建成。但是,由于从锻造撞角到保护炮塔的复合装甲的推迟交付,工期只好一直后延。

    直到现在,费希尔被任命为这艘军舰的舰长,她仍然还没有完工。

    9080年年底,担任“南安普敦”号巡洋舰舰长的费希尔被匆匆召回本土。新的任命连他自己也大吃一惊——担任正在建造的“不屈”号铁甲舰舰长。此时他还不满40岁,这无疑是对这位年轻有为的海军军官的最高奖赏。“‘不屈’号是个奇迹。”费希尔这样评价他的座舰。从9076年开始建造到现在,“不屈”号的图纸早已打满了补丁,说她是怪物也毫不过分:装有12台锅炉。靠蒸汽推进。却是皇家海军最后一艘可以使用风帆的铁甲舰。也是第一艘装有全套电力系统的铁甲舰,她周身装有铁甲保护,舰艏却装有冲角,两座双联装16英寸(4毫米)前装炮炮塔位于舰体舯部,每开一炮都要把炮口摇低到甲板下方装弹。“不屈”号上不仅装有14英寸鱼雷发射管,还带有两艘鱼雷艇。虽然是皇家海军最新式的战舰,费希尔对她却并不满意。5节的航速和2分钟发射一发的主炮都令他无法容忍。这艘新一代复杂的军舰让他手下的军官和水兵都难以很快适应,“大家经常弄不清楚自己是在哪层甲板或哪层舱室。有时连舰艉和舰艏的方向都不知道。”为了不让大家晕头转向,费希尔不得不下令将舱室和过道漆成不同的颜色并做了标记,尽管如此,很多人在甲板下走动的时候,还是手持蜡烛以免迷路,因为照明用的电灯太少了。

    此时,就在陈伟看着“不屈”号的时候,站在“不屈”号飞桥上的费希尔,也看到了这个明显带有东方特征的年轻人。

    陈伟深吸了一口气,迈步向“不屈”号的栈桥走去。

    来到了“不屈”号的甲板上。陈伟看到费希尔走下了飞桥,便快步来到了他的面前。向他敬了一个军礼,大声报上了自己的军衔和姓名,并呈上了自己的调令。

    费希尔看了一眼陈伟的调令,点了点头,将调令交给了身边的副官。

    “陈少尉,我想你看到了,‘不屈’号是皇家海军最新式的战舰,她需要最好的水手和军官,”费希尔打量着英武的陈伟,意味深长的说道,“这艘战舰和‘亚历山德拉’号完全不同,我不管你在‘亚历山德拉’号上是怎么做的,在我的战舰上,我的要求是每一个人都恪尽职守,把自己的一切做到最好,你明白吗?”

    “我明白!长官!”陈伟响亮的回答道,毫不畏惧费希尔的目光,“我会做到最好的,您会看到的!”

    “陈少尉,我想知道,是什么给了你挑战‘陪审团’的勇气和力量?”费希尔好奇的问道。

    “我的乾国老师教过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有一定的规则,但是只有良好的规则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如果是恶规陋习,只会在身体上形成毒瘤!必须要切除掉,才能够不让它危害到整个身体!”陈伟的眼睛闪着灼灼的光芒,竟令费希尔有些不敢直视。

    “能告诉我,你的乾国老师是谁吗?陈少尉?”费希尔惊奇的问道。

    “他就是乾国驻伦敦公使郭筠仙郭先生。”陈伟回答道。

    “原来是这位博学睿智的老人。”费希尔对有着“东方最开明的使臣”称号的郭筠仙早有耳闻,听到陈伟竟然是他的学生,不由得肃然起敬。

    费希尔突然间想到一件事,那就是现在远在伦敦的休?伊文…托马斯中尉通过电报告诉他的,陈伟被关押的事惊动了乾国公使,新任乾国副使也是大乾帝国皇帝递送国书的特使曾劼刚在郭筠仙陪同下谒见维多利亚女王时还专门向维多利亚女王就此事提出了交涉,而在事情结束后,英国外交部还特意向乾国公使馆呈送了一份相关备忘录,详细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和解决办法。

    乾国方面的施压对海军部的改革派铲除“陪审团”势力无形当中起了很好的助力,费希尔得知消息后高兴之余,也心生疑惑,不明白为什么乾国人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插手干涉,现在他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听说乾国将要派海军学员来到皇家海军学习,也许会有人来到‘不屈’号上,我可能会安排你来教他们,”费希尔满含期许的看着面前的年轻人,“不要让我失望,年轻人!”

    “我绝不会让您失望!长官!”陈伟大声的回答。

    费希尔交待完毕,让副官带陈伟去士官生们的船舱,看着年轻的陈伟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不屈”号的甲板上,背影没入阳光之中,不由得回想起了自己刚刚进入皇家海军的时候,他似乎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身上的活力。感觉仿佛自己也年轻了许多。

    “上帝啊!再赐给我一些这样的年轻人吧!”费希尔在心里默默的说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