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超品 >

第108章

官居超品-第108章

小说: 官居超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八十一章判决

    经过一番努力,李凌终于找出了足够的证据,让高海无言以对,他终于承认了自己利用钉马蹄用的钉子害死自己父亲的事实。

    案件已经真相大白,可是就在知府刚刚要宣布判决的时候,一个三十许岁的妇人闯进了公堂他径直走到知府大人的面前说道:“小妇人有下情回报,请问大人,若是依照你的意思结案,高家的财产将会交给谁?”。

    知府大人被突如其来的状况弄蒙了,妇人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么这夫人竟然直接走到大堂上来,向知府问话?

    “这位大嫂,请问你是何人,对本案有有什么看法?”。

    知府在没有弄清楚情况的状态下只得和她虚与委蛇,天子脚下达官贵人数不胜数,一切还是小心为上。

    “知府大人,妾身高王氏,我想问一下大人想如何处置我丈夫,又如何处置高家的财产?”。高王氏不依不饶的问道,样子有些急切。

    “这还用问嘛,高海谋害亲生父亲,当然只有死路一条,至于高家的财产么,那就按照高老太爷生前的意思办理,所有财产一分为二,两房各得其一!”。知府大人不假思索的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对于明朝的律法他自然是了然于胸,各种判决自然是张口就来。

    “大人,你错了,你判我丈夫死罪我无话可说,只是你怎么能将高家的财产一分为二,老太爷立下遗嘱的事情有何凭据,没有凭据又如何做为断案的依据,要我说高家的财产如何分配还应该按照大明律来办理,将所有的财产全部分给老太爷的嫡孙,也就是我的儿子!”。高王氏看了看在一旁呆若木鸡的丈夫和小叔子,她继续说道:“即便老爷子真的留下了遗嘱也要等到高洋中了进士以后再议!”。

    高洋的父亲新丧,按照规矩他要在家守孝三年,期间是不能参加科举的,也就是说高洋即便真的很有才华,他想中进士也要等到三年以后了。

    平白多出三年的时间却经营,只怕到时候高家的财权全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她冷笑了两声,一副胜利者的模样。

    这妇人自以为找到了知府大人话里面的错处,他得意洋洋的说着,丝毫没有注意其他人的脸色。

    高海的脸立即就黑了下来,他没有想到和自己同**共枕多少年的妻子竟然一点也不顾及自己的死活,眼里居然全都是高家的钱财。

    他之所以要杀害自己的父亲很大的愿意就在于这妇人的唠叨,耳边听得多了,高海也就认为自己的父亲处事不公,老家伙死不足惜。

    现在他才猛然发现自己身边最凉薄的人不是自己的父亲而是他依为臂助的结发妻子。

    “真是最毒妇人心啊!”知府大人感慨起来。

    知府大人又为难了,高王氏虽然态度嚣张,人也十分可恶,可是他所说的毕竟都是实情。

    按照律法,高洋的确是没有继承高家财产的权利,但是知府明明知道是高海杀害了高老太爷还要将高家所有的财富都刘给一个杀人犯的儿子,知府有些不愿意。

    “大人,因为我要再家守孝的缘故不能参加今次科举,所以也就不能中进士,父亲所留下的财产我可以不要,但是这些也不属于高王氏,而是属于我侄子的,请大人监督这些财富的使用之处,高家财富只能用在我侄子身上!”。高洋掷地有声,他本来就没有打算要父亲留下来的财产,只是不甘心父亲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去而已。

    “真是好人呢,谁说只有家贫才会出孝子?高洋一个小妾生的儿子能够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在家中受尽排挤而不更改志向,这种人实在是难得!”知府心中起了爱才之心,决定帮助高洋一次。

    “就依高洋所说,将高老太爷所留下来的财产全部给他的孙子,不过高洋毕竟是高家的一份子,本官就做一回主,就将高家的大宅判给高洋了,另外本官会不时的检查高家财产的动向,尔等可心服吗?”。

    知府终于下了判决,他虽然向众人询问意见,但是却以一种不容质疑的语气说了出来。

    他的意思很明显,这就是最终判决了。

    高洋自然不会反对,他本就无意得到高家的财产,平白得了一座大院子他自然是心满意足。

    这样也好,有一个好住处他就可以安心温书了。三年之后他还可以再参加科举。

    高王氏虽然不满意将那么大的院落就这样送给高洋,但是知府大人都下了命令了,她又能如何?

    “大人,民妇愿意听凭吩咐”。

    凭白的送出去一座大宅子,那可是几万两银子的价值,只不过相比高家的万贯家财,宅子就显得微不足道。

    让她感到不痛快的就是以后自己掌握的财产的资金流向还要向官府汇报。

    但是此刻她却是胜利者,多年的媳妇儿熬成婆,她今后就是高家的握控者。

    “但愿你能善待儿子,否则做鬼也不会放过你!”高海在被衙役带离大堂的时候,回头狠狠瞪了妻子一眼。

    高王氏没来由的感到背后一阵发泠,她抬起头的时候丈夫已经离开了。

    到此事情已经结束了。

    “今晚晚生在醉仙楼宴请大家,希望两位能赏光!”父亲的后事虽然迫在眉节,但是李凌和徐来两人帮了这么大的忙,他不能不有所表示。

    醉仙楼是京城最大的酒楼之一,高海选择这里宴请两人,足见他的诚意。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李凌进入醉仙楼的时候却发现有人在唱自己“作”的词。

    歌声悠扬,唱歌的却是他的老熟人。

    她就是玲珑的“好姐妹”小玉,只是她怎会到这里来?而且此时她好像装作不认识自己似的。

    “这位姑娘是从外地来的,现在在醉仙楼唱为生。”高洋见两人不时打量唱曲的女子,便介绍道。

    李凌和徐来都没有介意,小玉只是一个路人而已。

 第一百八十二章会试第一场

    会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第一场在二月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三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同。

    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录取名额不定,明代约300名左右,分南、北、中三地域按比例录取。

    三月初九,会试第一场。

    李凌和徐来两人相约,来到贡院,老老实实的找了个位置开始排队接受士卒的检验以便入场。

    他们正感觉无聊的时候却猛然发现自己的右侧出现了一个举子。

    “李凌,你终于还是如愿以偿的前来参加会试了,不过你别得意,这次的会元是我的,我不会在手下留情,也不会再给你机会!”

    还没有等李凌明白这到底是何种状况,就听到一个异常坚决的声音,他抬眼观看的时候却发现是许久不见的宋星。

    这小子在乡试的时候和李凌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先是被钱师爷搞掉了名额,既而在复查的时候被发掘出来,虽然没有做成解元,但是他也顺利中举。

    其实他心里一直对李凌这个解元不服气,他总认为这个解元的名号非他莫属,解元是自己让给李凌的。

    当然,他也是上次乡试中得益最大的人之一,因为故意没有考中解元。他在赌场赢得了大量的金银。现在的宋家已经摆脱了经济困境,家族的生意又开始蒸蒸日上了。

    此次前来参加会试,他知道李凌被捕入狱,开始的时候还叹息了几声,颇为对方的遭遇惋惜。

    哪里知道后面简直风起云涌,李凌居然能够咸鱼翻身,当朝太后突然回宫,替他摆脱了所有的罪名。

    李凌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参加科举了!

    一股浓浓的醋意涌上了心头,宋星开始嫉妒!为什么对方的命就这么好?每每遇到困难,总有贵人相助。

    上次他乡试落榜,后来李阁老为他翻了案,主考官还点了他做解元,这次又出现了一个失踪多年的太后给他消灾!

    “你有病啊!你明明知道李解元这几个月一直在海上,每天都经历着战争与死亡的考验,根本就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来温书,你还要和他比,你好意思吗?就算是勉强胜出也是胜之不武!”

    “你。。”。宋星没有想到一向平和的徐胖子会突然针对自己。

    两人已经有过多次交集,他自然知道徐胖子人脉极其广博,他自是不想得罪了对方。

    宋星有冷冷的盯了一眼李凌,然后离开了。

    居然有人挑衅李解元!

    队伍中的举子多有南人,他们对李凌是由衷的景仰,一个人为了给乡亲们复仇甘愿浪费时间和金钱,这是一种旁人无法比拟的高贵品德。

    即便是这次会试失利又如何?天下谁人不识君,无论走到哪里,李解元都会收获一份尊敬。

    至于宋星,黄口小儿而已,天下不只是南京一块土地,须知天外有天,这次会试难免不会出现比他更高明的人才!

    队伍有序的进行着,终于论到李凌接受检查了。

    包裹当中只有几件单衣和一些口食,兵卒们只看了一眼就将他放了进去。

    他急不可耐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号房,却发现他的隔壁邻居已经早早的坐在那里了。

    相逢即是有缘分,两人相互点了点头算是认识了。

    号房的安排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是南人和北人相互交叉,这样所有的举子有很大的可能不认识隔壁的考生。

    萍水相逢,这些人合谋作弊的机会也就少了很多。

    士卒们逐一分发完试卷就离开了,考场上要保持安静的氛围,不能打扰举子们做题。

    李凌用极快的速度翻阅了一下试卷,他乐了!

    本场主要考试《四书》《五经》义。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出自《大学》,意思是做治国安帮这种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永无止境地追求至善至美,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语出《中庸》。简单翻译过来就是,为人处世,始终有自己坚持的原则,不偏不倚。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意思是在中午开设市场,召集各地的民众,聚集了各地的货物。交易之后,各自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就离开了。语出《周义》。

    这三道题目,李凌曾经都做过,而且他还带着夫子们修改过的“标准答案”!

    和上次的乡试一样,徐家同样让府中的夫子们模拟出了一些会试试题,这些内容都是主考官和皇帝最有可能出的题目。

    徐来知道的早,他早已经将这些模拟试题的答案背的滚瓜烂熟了。

    李凌回到京城以后又被下了狱,等他洗脱罪名的时候距离会试只有两三天的时间了。

    徐胖子就悄悄的将这些试题塞给了李凌,即便如此他也不看好朋友的这次科考。

    想要将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