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超品 >

第136章

官居超品-第136章

小说: 官居超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会元有很大的可能成为状元,他与我等不同,想必还要准备君臣奏对,喝酒的事情我们还是不要劳烦他了!”。徐来赶紧开口打圆场道。

    录事微笑了一下,他继续走向了下一人。

    坐在李凌下手的男子看也不看录事举着的盘子,他直接离席而去:“康某自幼家贫,从来没有玩过这种游戏,今天的课业还没有做完,恕不奉陪了!”。

    “真是不知好歹,都这个时候了还说拿课业来推辞,你以为你也能够中状元啊!”。

    “这人到底是哪个地方的,真是嚣张!”。

    “哎,别提了,这这姓康的家伙连个解元都没有中,他一直都不大合群,真是给我们陕西人丢脸!”。

    康姓举子刚走就遭到了其他人的围攻,似乎他不参加游戏就是犯了多大罪过似的。

    “这么多人在这里饮宴呢,看来各位是考的很好,大家都胸有成竹了?”一个公鸭嗓在大厅里响了起来。

    一个太监带着一个老头走了进来,这老头和李凌是老熟人了。

   欢迎大家前来支持。鞠躬拜谢!

 第二百二十五章大言不惭

    “这个家伙我认识!”。杨颍见到李凌不肯与众人同流合污,杨颍开心的笑了起来,她对李凌说道:“他叫康海,十年前就见过我叔叔,叔父对他的人品学识相当的赞赏,若不是我早就被父亲订下了亲事,说不定我现在就是他的未婚妻了呢!”。

    现在他和李凌的关系极其融洽,偶尔也可以开几句玩笑了。

    她知道自己的未婚夫向来高傲,小丫头是想提醒他做事要谨慎,康海这家伙在学识上未必就会输给他。

    “你放心,我还没有到目空一切的家伙,也知道自己未必就会真的成为状元,所以我不会瞧不起对方的!”。李凌继续说道:“我反倒不希望到翰林院任职,若是有机会的话我到是想到西北看看,见识一下金戈铁马的生涯!”。

    这话到是不假,其实李凌是很厌烦读书,他向往自由,更不想整天待在翰林院和一群老学究一起生活。

    不过,殿试之后的生活不是他可以选择的,甚至是李阁老也没有权利决定。

    康海这家伙虽然退出了宴会,但是还是有人不想放过他。

    赛貂蝉貌美如花,而且多才多艺,她在东院这么多年还错了没有受过别人的脸色。

    可是今天居然接连有了两人拒绝了行酒令,将好端端的气氛全部都破坏了,两人是嫌弃她鞋子里有异味吗?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她每天都换一只新鞋,而且用特殊的香料处理过。

    士大夫附庸风雅,他们自以为自己所闻到的是美女的脚上的体香,但是事实上不过是一种昂贵的香料而已。

    “李会元我得罪不起,我还惹不起一个穷小子吗?”。赛貂禅故意版着个脸向作在前面的几个京中子弟抱怨起来。

    赛貂禅一说话,大家的骨头都酥了,不断有人开始咒骂康海说他不通事理。

    “真是岂有此理,你们这些文人,一见到美女就走不动道了!”。杨颍开始抱怨起来,她根本就不相信任何一个女子的鞋子是香的。

    大家喋喋不休的时候,一个太监带着一个衣着随便的老人走到了大厅上。

    老者看内了看菜市场一样的大厅说道:“各位好雅兴啊,难道你们对殿试已经胸有成竹,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拿到一个好名次不成?”。

    老头一上来就针对所有人,这下可把这群学子们惹怒了!

    “你这老儿难道不知道规矩吗?这个打挺我们已经包下了,想要饮酒做乐可以到别的地方去!”。

    “原来是你这个老家伙,刚刚考完殿试出皇宫的时候你还骗了我二十两银子呢,现在新帐老帐大家一起清算,我非要拉你见官不可!”。

    学子们一时间心情激荡,大家都认为这老头十有**就是个骗子,至于他为什么还有勇气来这里自投罗网,大家就不得而知了!

    “我冤枉,我冤枉啊!”。老头大声呼喊起来,他可不想再到衙门里受罪!

    老头故意躲到太监的身后,希望大家可以放过他!

    “安静,各位学子们大家安静一下,这位是郑老,郑旺!他不单单是皇亲,而且还是当今太子的外公!”。太监慷慨激昂的说着,一副傲然的样子。

    太子的外公?这不是瞎扯吗?众所周知,太子的母亲是张皇后,皇后的父亲老侯爷早就已经死了?

    现在哪里还有太子的外公,而且还是姓郑的?

    “这的确是真的,我们本来不想说出口的,但是郑公实在是太冤枉了,今天我要效仿先辈做一个忠心护主的奴才!”。老太监激动的说道。

    郑旺本是军户子弟,他的妻子赵氏生了一个女儿,乳名唤作王女儿。这个女孩小时候得了痘疮,右肋上面留下了伤痕。

    在她十二岁的时候由于家贫而被其父亲卖于别家为奴。

    不想后来这郑旺居然听说附近同样是姓郑的一户人家她的女儿进宫,要成为“皇亲”了,他就怀疑这个孩子是自己的女儿。

    怀揣着成为皇亲的梦想,郑旺来到了京城。

    后来京中传出了太子非张皇后亲生的消息,而太监许山有恰恰在宫中遇到了一个姓郑的宫女。

    两厢一结合,他们就以为这位姓郑的宫女就是郑旺女儿,也就是生太子的人。

    “各位学子,十几年了,我每每想到宫中看个究竟,却都被张皇后给阻拦下来了。不得已之下才四处招摇撞骗,我也是想等到父母相认的一天啊!”。郑旺老泪纵横的说道:“如今老朽有幸见到各位,这便是上天安排下来的缘分,求各位帮帮我啊!我想见到自己的女儿!”。

    太监许山也没有想到郑旺居然当着这么多学子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看样子他是真想到宫里认亲啊!

    他一时呆在那里却不知道如何是好。

    “张皇后真是岂有此理,她自己生不出儿子来就去抱养别人的,天底下哪里有样的好事儿!”。

    “郑老汉,你放心,假如你女儿真是太子的生母,我们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的!我们保证你们能够父女团聚!”。

    学子们激动起来,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太子的生母被人冒名顶替,这是多的冤情啊,这个时候正是他们挺身而出的时候。

    “郑老汉,这二百五十两的银票您先拿着,以后您缺什么东西就开口,我们一定会给您办到的!”。

    “对,郑老汉,您住在哪里,若是事情有了进展我们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您的!”。

    太监许山不由得对郑旺刮目相看,这老家伙就是有点本事,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将这群桀骜不逊的学子们整的服服帖帖。

    “这郑老汉不会真的是言玉的外公吧!”。杨颍小声的问道,眼中充满了疑惑。

    李凌摇了摇头,这姓郑的家伙说话的时候言语闪烁,一看就知道说的不是实话。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不会是皇亲?只是令他不明白的是,京城乃是天子脚下,皇帝怎么会允许这样一个骗子在此处胡来?

    “各位,我建议由李会元牵头,大家一起给皇帝写万言书,让他彻查郑老汉的事情,大家以为如何?”。刚才给了郑旺银子的举子突然提议道。

    众人纷纷答应,将来若是成功了,势必会有一段佳话流传下来。

    大家将目光都集中到了李凌身上。

    “抱歉了诸位,这份万言书我是不会写的,甚至不会在上面签子!”。李凌不假思索的拒绝了这个提议。

    他相信自己的眼光郑旺和许山他们绝对不是好人。

    “杨颍,我们一起回去吧!”。

    李凌非但没有理会众学子,反而直截了当的离开了!

    “抱歉,我也有事情要做!”。徐来也随着李凌离开了!

    陆续有人离开大厅,到最后只留下了一些外省的学子,人数不足一半!

    但是留下来的人却更加激动了,这是一个名流青史的机会!

    

    。。。

 第二百二十六章放榜

    殿试次日,阁臣同掌詹、掌翰、六部、都通、大堂上官各一名,入东阁阅卷。

    卯入酉出,出不归第,宿于礼部。

    试卷评审实行四级制,即受卷官预阅。读卷官评审,阁臣预定,皇帝钦定。

    经过受卷官预阅以后,将答题不规范发考生剔除出去,若非文章写的非常好,一般被剔除出去的考生就判定为三甲了。

    其次是读卷官的审阅,他们将卷子大体上分成三等,第一等十余份卷子,同时调出会试名次靠前的几分交由阁老们评判。

    阁老要在读卷官呈送过来的卷子当中选出三份做为一甲,并且评出名次之后交给皇帝钦定。最后决出最终结果。

    李阁老因为李凌的关系退出了这次殿试的阅卷工作。

    内阁当中以刘吉资格最老。也就由他将评定好的试卷交给了皇帝。

    此时名次已经基本定了下来,送给皇帝御览的自然是各考生的原稿。

    刘吉随意翻阅了一下,李凌的卷子赫然在列。而且这张卷子并不是事后从题库里调出来的,而是经过几个阁臣们共同裁定的状元卷子。

    老家伙倒吸了一口凉气,李凌一路走来,不但有真材实学而且受到了上天的眷顾。

    三元及第可不仅仅是只依靠才学就可以得到的,这里面的运气成分也很大。

    若是李凌在答卷的时候出现了差错,只怕他在第一轮的时候就已经被刷下来了。

    即便是他的卷子后来又调出来呈送给皇帝,只怕也要丧失许多印象份。

    李凌的这份卷子他也看过,虽然对于一个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油条来说其文字依然显得有些生涩,但是立意绝佳,策论当中对于当下行/政的分析一针见血。

    而针对时政所提出来的建议令人茅塞顿开!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称得上是一篇绝佳的文章。

    本科状元的名头当之无愧!

    刘吉心中立即就起了别样的心思。他想招李凌为孙女婿。

    放眼当近世上,再没有比李凌更出色书生了,到时加以历练,他决对是一个好的官吏,甚至几十年以后可以像自己一样位列首辅,成为百官的楷模。

    现在李凌还没有发迹,正是自己投资的好机会。

    刘吉将卷子送过去的时候,皇帝已经等候多时了。

    要审查二十余分卷子其实也并不是很难,但是皇帝看起来却是有些急切。

    他不由分说一把抓住了刘吉递过来的全部卷子。

    只是皇帝并没有逐一进行查看,而是迫不及待的从头到尾将卷子匆匆看了一遍,而后从中选择了一份出来。

    刘吉心中一颤,他记得很清楚,那份卷子确实是李凌的。

    简在帝心!也只有李凌这样多次和皇帝打交道的人才能被他记挂在心上吧。

    皇帝将李凌的卷子从中抽取出来以后开始仔细阅读起来。他时而高兴,时而皱眉,一会却又像是在思考着心思。

    看完一遍之和后他停下来开始思考其中的优缺点。而后又开始翻阅起李凌的卷子。

    如此几次以后他才得以释怀,将目光转移到其他人的卷子。

    看来李凌在皇帝心中的位置极其重要,一定要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