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待字闺中 >

第132章

待字闺中-第132章

小说: 待字闺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一怔。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亲子

赵洛惊怒交加的声音传来:“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另外一个声音却是这女子的相公,略显低沉,自然带上了三分威严:“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朕哪里去不得?你个不孝子,见到父亲还不请安。”

外面沉寂了下来,应是赵洛和赵野对峙中,文竹早已从赵阳那里知晓了这一段过往,再看向眼前女子,目光自然带了几分探究,传奇女子陈阳洛,亦是她名义上的生母,文竹想到方才还想与她结拜姐妹,不禁大为尴尬。

她讪笑两声,想要开口,却又不知道叫什么,按照赵洛那边,应是婆母,事实上又是她的生母,陈阳洛亦是同时知晓了文竹的身份,纵然她心如止水,此时也不禁起了波澜,当年嗷嗷待哺的婴孩竟然这么大了。

她眼眶微湿,见文竹尴尬,温和地出声道:“你不妨跟着洛儿唤我一声娘亲罢。”

文竹的尴尬情绪大是缓解,这两日虽与陈阳洛十分亲近,把她当成自己的娘却还是困难,当成婆母却毫无问题,当即便痛痛快快地喊了句:“娘亲。”

陈阳洛鼻子微塞,略有些哽咽,连声应道:“哎,哎,好孩子。”

文竹见她情真意切,知晓她是借着赵洛的身份想让她唤上句娘亲罢了,真想象不出,当初陈阳洛是如何的坚韧决绝,才会丢下犹在襁褓中的女儿。

这边母女相得,外面一对父子间温度逐渐升高,赵洛铁青着脸,喝道:“你出去,这里是我的家,不欢迎你。”

赵野阴沉着脸,连连冷笑:“好,好,小兔崽子翅膀硬了,连老子也敢顶嘴了。”

闻言不妙,文竹和陈阳洛对望一眼,二人一起出了房门,一见陈阳洛,赵洛立刻现出了欢喜的表情,亲亲热热地唤道:“母后。”赵野的脸却又阴了三分。

陈阳洛一手牵着文竹,一手就来拉赵洛,还没碰到他的衣襟,半路上就被赵野截了去,他握住陈阳洛的手,看也不看文竹和赵洛一眼,专注地盯着陈阳洛道:“咱们也该上路了。”

赵洛上前一步挡在了陈阳洛面前,直面赵野道:“要走你自己走,母后留下了我们一起住。”

赵野终于恼了,他一个巴掌过去,赵洛脸上立时出现五个红色的指印,文竹再也不能冷眼旁观,她凑上前去,轻抚着赵洛的脸颊,怒视着赵野。

陈阳洛亦是恼了,她一把甩开赵野的手,站到了儿子媳妇身边,固执地扭过头,淡淡地道:“要走你自己走,我不走。”

赵野气急败坏,颤抖着手在陈阳洛和赵洛文竹之间来回摆动,终还是定格在了陈阳洛身上,怒道:“是不是因为见了女儿,就不舍得走了?”

陈阳洛默然,脸上一片淡然,大有你枉任你枉,我自巍峨不动的架势。

文竹轻叹一声,这前前任楚皇倒果真是个情痴,往日里冷静自持,到了陈阳洛这里就变得一塌糊涂,若是不舍得走,当年又怎会丢下襁褓里的幼女?今时今日更加不会不舍得了。

赵洛一头雾水,在几人间来回扫视,最后看向陈阳洛,困惑地问道:“女儿?什么女儿?”

陈阳洛终还是跟着赵野走了,赵洛却是因为半路收到传信,得知杨花和卫燎已经离去,星夜兼程地又赶了回来。

晚上,他亲自盯着文竹喝下一碗苦药,接过空碗,又往文竹手里塞了一颗蜜饯,见她吃的腮帮子鼓鼓,宠溺地给她擦了擦嘴角的药汁,轻声道:“他们在你身边我不放心,他们走了我却是更不放心。”

文竹很是理解赵洛的心情,却不好发表什么评论,难道要她说她不舍得那两个混蛋离开?只能拼命地把那蜜饯在嘴里多含上一会儿,赵洛又去为她倒了杯水来,递给她时,状似无意地问道:“他今天那句女儿什么意思?”

不得不说赵洛聪明绝顶,只从陈阳洛急急地拉走赵野就看出了蛛丝马迹,文竹嘴巴一顿,含糊不清地道:“我怎么知道,是你的父母,又不是我的,你都不清楚,我就更不清楚了。”

赵洛探询的眼光在她脸上巡视许久,见她一片坦然,暂时放下了心事,文竹略过他的眼光,转移话题道:“你和你爹爹的关系似乎不是很好?”

一提到赵野,赵洛的脸迅速地阴沉下去,他闷不作声地拨弄着手里的茶盏,半晌过去,文竹以为他不会说的了,他却突然低落地道:“自我年幼记事起,他一见到我就摆了一张臭脸,似乎我是洪水猛兽一般,有几次,许了由头就罚我的被子,执行的宫人下手又快又狠,要不是母亲及时赶到,我一定会被活活打死。”

他顿了顿,抬头望着文竹苦笑道:“我和父母长得都不像,幼年时常常怀疑,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孩子。”

他回忆往事,脸上露出了几许困惑:“可大哥和母亲生得极像,父亲也很讨厌他,甚至于超过了讨厌我。”

他看向文竹,求证道:“他对我还凶狠些,对大哥却是不闻不问,是不是更讨厌大哥一些?”

文竹摸了摸他的额头,心道,忒可怜的兄弟俩了,都是有爹生没爹疼的,若不是陈阳洛护着,估计都被赵野一起揍死了。

相比之下,文竹要幸福得多了,文章疼爱女儿真个是如珠如宝,几个夫人太太也是甚好相处的。

她轻声劝道:“你爹爹应是有什么心事罢,至少你娘还是很疼爱你们兄弟的。”

赵洛把脸埋在了文竹膝间,喃喃道:“我不在乎了,我已经有你了,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夫妻两个正说着话,传来了三长两短的敲门声,二人同时坐起身,这是和家里约定的暗号,若有急事就叫送信人如此敲门。

赵洛立刻站了起来,拦住了文竹道:“你等着,我去看看。”

话罢,径直出了房门,片刻回转,手里已是多了一封信笺。

交到文竹手上,她马上拆了来看,赵洛见她面色越来越是凝重,不禁问道:“什么事?”

文竹抬起头来,看着赵洛,凝声道:“妙儿离家出走了,留书说去寻她的父母。”

第一百八十五章 寻亲

文妙走得腿酸,刚一进城,再不肯多行一步,两只脚交换着站立,嗔怪道:“还不把坐垫拿出来。”

一旁的文武头上顶了个包,肩上扛了两个包,双手各自又提了一个小包,就连腰上也系了个包,闻言立刻放下手里的包,手忙脚乱地翻找起来。

文妙皱眉看着他乱翻一气,出言指点他道:“我记得在你腰间那个包里了吧,你说这个软,绑在腰间不累。”

文武恍然大悟,一拍额头,立时解下腰间的小包来,解开了,里面却是一个五彩锦鳞缎面的坐垫和一个同样花色的腰靠,另外还有一双捶腿的木槌。

文武轻车熟路地把坐垫放在了地上,文妙褪下鞋子,雪白的袜子已经有些灰白,她伸出右手轻轻揉捏,文武熟练地拿起木槌给她捣着另外一只小腿。

这里离城门不远,进进出出的行人甚多,文妙一身淡绿绫罗小袄,发上一只晶莹剔透的玉钗,一头秀发用两个连环金扣巧妙地束了起来,虽然点缀不多,却让人一眼看出她家境富裕,文武粗布短打,甚是鲁钝的样子,又一副跟班的架势,偏偏他是个男子,这一对组合立时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围观,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两个人泰然自若,如同身处文府的后花园中一般,指指点点的声音越来越大,有个面上擦了厚厚一层粉的婆子惋惜地道:“这也不晓得谁家的小娘子,看样子也像是大家出身……”

旁边一个面黄无须的秀才义愤填膺地接道:“大庭广众之下,这般行事成何体统。”“伤风败俗,有碍教化啊。”

……

身边一片嘈杂,文妙本就贫乏,隐隐地有些头疼起来,她不耐烦地对文武吩咐道:“撒钱。”

文武应了一声,从怀里摸出一个荷包来,伸进去抓了一把,向着空中一扬,围观的人们先喊着:“这谁乱扔的石头,砸着人了!”

随后发现那石头落地竟然是白澄澄的银子,一个个眼睛发光,蹲伏地上开始拣了起来。

四周一片安静,文妙点了点头,暗忖,三姨果然说得不错,用钱堵住人的嘴巴是最简便的法子。

她自觉歇息得够了,慵懒地伸了个懒腰,穿好鞋子站了起来,文武自觉地收拾起了头尾。

远远望着的赵洛悠闲地挥了挥手里的扇子,打趣道:“你这外甥女果然颇有文家家风。”

文竹一身文士打扮,站在他身旁,亦是挥舞着扇子,讪笑道:“只是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赵洛把折扇啪地合上,细细数落道:“这一路露财,引来毛贼无数,俱都被你打发了;大小姐行事无所顾忌,常常引得路人围观,你又不喜,于是我叫手下扮作路人,这一批人最少在她面前露过十次脸,她竟然还一无所觉。”

文竹看着前面一哄而散的群众演员无语,片刻后,那个面黄无须的秀才径直向二人行来,赵洛对着他微微点头,示意免礼,那秀才依然抱拳半躬身,低头道:“一共是五两三钱银子,请主上查收。”

赵洛不耐烦地撇撇嘴,沉声道:“这点钱就算了,你的人可跟上了?”

那秀才依然没有抬头,恭敬地应道:“回禀主子,我的人一直跟在小姐左右,不敢离开分毫。”

赵洛点了点头,那秀才正要退下,文竹突道:“叫你们的人弄点声出来,把她二人引到江边去。”

秀才恭声应了,倒退两步后转身离开。赵洛噗嗤一笑,璀璨若初升的朝阳,若不是二人身处街边角落,怕立时又要被人围观,文竹见已有人侧目,眉头微皱,拉起赵洛大步离开。

赵洛压低声音道:“怎么,你不是说不管文妙,要锻炼下她的生存能力么,终于忍不住插手了么?”

文竹斜斜瞥了他一眼,这人在幸灾乐祸么?文妙那孩子不过是偷看了她母亲给祖母的一封信,就鲁莽地跑了出来,她不知道她母亲身处楼船之中,地点时时变化,那信里所写的地方却是做不得准的。

她刚想发怒,随即却换上一张小脸,凑近了赵洛,柔声道:“那就让她继续找罢,左右我也无事,就一直跟着这两个孩子好了。”

赵洛止了脚步,定定地看着文竹半晌,文竹一派云淡风轻,笑意盈盈地任他打量,最后赵洛无奈地举起双手,认命地道:“你赢了,既然如此,不如派人直接逮住她,送到她母亲的船上。”

文竹轻叹口气,望着前方那两个稚嫩的身影,徐徐道:“妙儿自幼离开母亲,四妹对她未必有许多感情,若是贸贸然地送过去,被四妹轰赶出来,怕伤了孩子的心……若是妙儿经过许多辛苦才寻得娘亲,怕是四妹也会有些许感动罢!”

赵洛看着文竹侧脸,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边,在这夕阳之中分外圣洁,微微一笑,藏在宽袖中的手握着文竹的手却是紧了一紧,轻声道:“只要是你的愿望,我都会为你达成。”

文竹低头抿嘴一笑,袖中的手回握了赵洛一下,二人心照不宣地迈步向前。

文妙襁褓之中即被母亲抛弃,文家诸人怕她受到伤害,对任何关于她母亲的事情俱都守口如瓶,但她年纪越大就越是在意母亲的事情,每每留心,加上文家姐妹偶尔说走了嘴,文妙倒也对母亲有了初步印象。

菊园之中没有收走的琴和乐谱,各种日常用具精致高雅,世间难得一见,在在说明了她娘亲是个文雅秀丽的女子,文妙坚信,自己的娘亲一定是个和蔼可亲、温柔高贵的女子,就如同五姨一般。

她坚信不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