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待字闺中 >

第134章

待字闺中-第134章

小说: 待字闺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喜极而泣,一众姐妹尽皆上来安慰于她,半晌,待她情绪平定下来,姐妹们相拥着回到了舱房之中,却是早已备下了一桌酒席。

几人先共饮一杯,拿起筷子尝了一口,文晓竹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满口食物,看向双胞姐姐,问道:“这是不是六姐夫的手艺?”

文晓兰懒懒地看了她一眼,嗅到:“你咽下去再说。”

文竹放下筷子,看向晓兰,笑道:“六妹如今可是大财主了,那宝石生意做得如何了?”

文晓兰拿起帕子揩了揩嘴巴,若无其事地道:“偶尔做些赝品出来骗一骗那些富得流油的守财奴们罢了。”

晓竹好不容易咽下满口食物,在文晓兰和文晓菊间闪挪着视线,玩笑道:“如今六姐却是越来越像八妹了。”

文晓菊漫不经心地抬了下眼皮,扫了眼六姐七姐,淡淡地问道:“是么?”

她这一眼却吓得双胞姐姐们立时坐直身体,宛如闺秀,文竹等人忍不住偷笑,八妹做了皇后许久,这一身的气质倒是越发地不怒自威了。

眉娘闻得里面欢声笑语,忍耐许久,想起方才那少女的苦苦哀求,终还是于心不忍地上前叩了叩门。

文家姐妹一起向她看来,眉娘垂下头,轻声道:“外面有个叫做文妙的姑娘自称是小姐的女儿的,说若是小姐不肯见她,就要投入江中。”

文家姐妹俱都无语,一齐看向了文菊,文菊端着酒杯默然半晌,轻叹一声,一旁的文竹伸出手来握着她的手,殷殷地劝道:“这天下哪有不要孩子的娘亲,你就见她一见罢。”

文菊眉头轻蹙,求救地看向文竹,苦恼地道:“我从她生下之时就没有见过她,她,会不会恼我?”

文竹安慰地抱住了她,轻声哄道:“你见一见不就知道了,妙儿,是个好孩子呢。”

话罢,文竹环顾左右,一众姐妹纷纷点头印证她所言,眉娘察言观色,见主子已被说动,当下就去为小主子引路了。

片刻功夫,文妙活泼泼地出现在了舱门外,她一眼扫去,见几个阿姨都在,只有中间一女子未曾见过,低着头没有看她,她立时知道,那就是她的亲娘。

文妙突然胆怯起来,她站在门口手足无措,不知是该贸贸然地上前唤上一句娘亲还是等着娘亲来问自己。

为难间,见三姨给自己使了个眼色,心中的委屈喷薄而发,她一抹眼睛,直直地扑进了文菊怀中,哭喊一声:“娘~~”文家姐妹莫不心酸落泪。

那软软柔柔的小身子在怀里如此真实,文菊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悄然触动,她颤抖着手在半空中犹豫半晌终于还是落在了文妙的头上,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文竹等人拉着没有眼力价的文晓竹悄然退下,到了门外,看着一江秋水,使劲眨了眨湿润的眼睛,文晓梅望向楼船旁边的一弯渔船,担忧地道:“四姐会不会原谅他呢?”

文竹默然片刻,轻声道:“会罢。”

PS:正文已完,还有几章番外,本书写了半年,总算是没有断更,后面的情节可能不大如人意,只能说,其中辛苦不足为人道也。鞠躬答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

下卷 天下 番外 最是年少多情时(二)

订了亲没多久,宫里开始喜气洋洋地张罗起了太子的婚事,太子迎娶太子妃,隆重程度仅次于皇上大婚,连陈阳洛这个小院子也不可避免的被波及进去,陈嬷嬷因为人办事稳重得力,被抽调了去帮着安排诸般杂事,几个大点的宫女也被呼来叫去忙的足不点地,院子里只剩了几个小丫鬟。

因平日里陈嬷嬷教导有方,日常起居倒也没有失了章法,赵野知晓她这里人手少了,皇后娘娘又忙于长子大婚,没空监管他,他得了空,常常跑来玩耍。

陈阳洛也不去管他,自顾的抄着佛经,有时赵野说些话来,她就应上两声,日子久了,许是被她这里宁静的气氛熏陶了,赵野原本有些放荡不羁的性子收敛了许多,为人沉静起来。

皇后那里繁忙,省了陈阳洛晨昏定省,初一十五过去问个安罢了,碰到过几次赵拓,他眉目间的清冷之色消褪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喜悦。

忙活了三个月,终于到了太子迎娶太子妃那一天,也是文章迎娶徐家次女的日子,这一对姐妹花同时出嫁,文家虽然不若皇家的气派,文老爷却是当代大儒,桃李满天下,读书之人来贺者众,喜联贺词贴满了文府外面的围墙,纵然是京中一等一的豪门,又何曾有过如此斯文的体面,一时之间,传为佳话。

外面张灯结彩红艳艳一片,陈阳洛只管过她的小日子,到了时辰照常就寝,外面却不若平日里安宁,时时响起烟花爆竹的声音,密集的宫灯也透过了窗纱照的屋中几近半白。

她翻来覆去,终还是轻叹了一口气,起身披了一件外袍,宫女们见她歇下了,都跑去了外面看热闹,屋子里只剩了个平素里老实的,却比她先睡了过去。

她也不惊动旁人,悄无声息地出了院子,只挑路上阴暗处行走,一路上遇到的太监宫女们竟都没有认出她这位主子。

如此漫无目的得行了半晌,却是到了御花园中,一众人等俱在前方夜宴,此时花园之中寂静无声,她漫步其中,心中平静祥和,眼见烟花弱了下去,爆竹声也息了不少,她准备往回走。

若隐若现的哭泣声突地传来,她脚步一顿,平日里最信鬼神,没有做过亏心事,自然是不怕鬼的,她紧了紧衣领,向着四周张望了一下,见前方的树下有个人蹲坐着,影影绰绰却是看不大清楚。

她大着胆子上前,看清了那人容貌,不禁一愣,却是原本应当出现在婚房的太子赵拓。

一股酒气冲天而去,他醉的已是一塌糊涂,身上明黄的袍服脏的不成样子,也不知在地上摔了几跤,看上去甚为狼狈,丝毫不见昔日的冷静自持。

陈阳洛一时踌躇,拿不定主意是回去叫人好,还是搀扶起他好,正为难时,赵拓勉强睁开醉眼,一时间想不起眼前这个小宫女是何人,本能地觉得脸面熟悉,可以亲近。

他长臂伸出,抓住了陈阳洛的袍角,哭道:“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他?”

“定亲的时候我怎么就这么糊涂?一听是徐府就忘了去打听下她在家中行几?”

“这世间任何一个男子得了她,我都可以抢回来,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我最好的兄弟?为什么啊?”

陈阳洛隐隐猜到了事实真相,她捂住嘴巴,惊愕地退了一步,怎么会,秀秀姐,竟然嫁给了文章哥哥么?

她慌乱间,却是挣脱了赵拓的钳制,整个人连退了几步,远远传来了呼喝之声,知晓是宫中有人来寻赵拓了,陈阳洛瞥了一眼烂醉如泥的太子殿下,换了条小路迅速离开了。

过了几日,赵野又私下里跑到她这里顽,却说大哥和文桃花近日里疏许多,往日里两个人向来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这成了亲,怎么就疏远了呢?

她心知肚明却沉默不语,只专心念着手里的佛经。

又过了些时日,赵野悄悄告诉她,文章弃文从商,把文家老爷气个半死却也没辙,见她丝毫不感兴趣,赵野一个人自言自语道:“文章虽不喜读书,但日后皇兄登基,却定是要倚他为左膀右臂的,他如今从了商,却不亚于自断了前程……”

又过了几日,鞑虏侵边,皇上老骥伏枥,壮志凌云的要御驾亲征,群臣苦劝不得,只得任他去了,留下太子监国,二皇子赵野随皇上远征草原。

噩耗传来时,她正一如既往地抄写着经书,陈嬷嬷急匆匆地奔进房中,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她看着手里的毛笔画成了一条曲线,好好的一章经书就白抄了,不禁轻蹙眉头,却没有发作,只疑惑地看向陈嬷嬷。

陈嬷嬷满面惊慌,惴惴道:“郡主,皇上殡天了。”

她手一松,手里的毛笔滑落到了地上,怎么会,皇上正当壮年,怎么会就这么轻易地去了?电光火石间,她迅速想到,若是太子登基,文家哥哥……

事情却朝着和她预期相反的方向疾驰,新皇登基,甚是优容文家,文章成了皇商,且新皇下诏,文章有生之年,赵家子孙不得剥夺他的皇商资格。

她后来知道,赵拓登基的不久又下了一道旨意添加到了祖宗规矩里,今后选秀,但凡一家中有两女适龄者,只准其中之一入宫。明里是怕宫妃结党,暗里是自己得不到的,旁人也休要得到,赵拓之心胸由此可见一斑。

转眼陈阳洛已是个婷婷少女,姿色依然毫不出众,一身的气质却越发出尘,纵是陈嬷嬷这等见惯宫中佳丽的老人,也不得不在心中暗赞一声,郡主姿色不佳,却另有一股子的恬静淡然气息,让她身边的人不由自主地心平气和。

她既大了,又是郡主,这婚事也就提上了日程,自然有皇太后为她操心。她本来不大关心这事儿,直到风言风语传到了她这小院子里,据说皇太后为她选了几个豪门俊杰,都被皇上和二殿下驳了回来。

下卷 天下 番外 最是年少多情时(三)

御花园中,花红柳绿,虽是初夏,却有习习凉风吹过,##燥热,西北角的一池碧水之上更是凉意沁人,宁皇赵拓一身锦绣龙袍,漫步在湖上蜿蜒曲折的游廊中,皇弟赵野漫不经心的尾随其后,一干伺候的太监宫女俱被赵拓遣开,周遭只有兄弟二人。

赵拓面目间的清冷之色越发清淡了,面色平静祥和,只有一股子的阴晦挥之不去,他淡淡地开口:“明日是母后寿辰,朕已经嘱咐皇后给京中所有的名门闺秀发了帖子,到时候你可以避在帷幕之后选一女子为你的妃子。”

赵野脚步一顿,侧过身子看着池中的锦鲤争抢他指缝间漏下的饼渣碎屑,不以为然地道:“臣弟的婚事就不劳陛下费心了,皇后那里只怕还需要陛下多多劳神,母后看重的是皇孙而不是二皇媳。”

话罢,赵野抬起头来,兄弟二人对视一眼,隐隐电闪雷鸣,赵拓冷哼一声,恼道:“你别以为朕不晓得你打的什么主意,今日里朕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浏阳郡主,将要和亲北方草原。”

赵野浑身一震,不敢置信地看向胞兄,他两眼眯成一条缝,冷冷地道:“是因为她的封地么?皇兄怕她若嫁给朝中任何一人,都会等同于分掉皇兄的一块肉?”

赵拓沉默不语,赵野步步紧逼,他凑近了赵拓,阴森森地道:“还是因为皇兄最爱的注定得不到了,所以也见不得旁人开心快活?!”

赵拓脸上青白交加,斩钉截铁地道:“此事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兄弟二人对峙半晌,赵野冷笑一声,拂袖而去。赵拓望着弟弟远去的背影,一双眼睛越发深沉。

隔日,皇太后寿诞之时,宴请百位名门闺秀,陈阳洛并不在其中,到得宴会接近尾声,皇上突然下诏,言浏阳郡主贤良淑德,堪为大宁女子表率,特进封为浏阳公主,同时赐婚给剌木儿部落的古尔汗王,以修永世之好。”

消息传到陈阳洛耳中之时,她的手一颤,一本经书掉落地上,随后若无其事地撩起经书,专心致志地诵读着,一旁的陈嬷嬷看不过去,一把将她搂入怀中,哭道:“我可怜的孩子,你想哭就哭出来罢。”

陈阳洛缓缓抬起头来,脸上浮现了一个淡淡的笑容,她轻声道:“我日夜诵经,只盼来世为猪为狗,莫要再为人。”

陈嬷嬷心中一颤,看着小姐脸上飘忽不定的笑容,似乎随时可以羽化成仙,忍不住哭出声来,这世界上,好人就不得好报么?

皇上圣旨既下,宫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