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 >

第133章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第133章

小说: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爽笑着点点头,道:“是啊,想捉几条黄鳝。”

“黄鳝?”老人反问的声音里透出来一些不赞同。

顾爽正疑惑,难道自己在这里捉鱼惹到这位老人不高兴了?或者说,这附近的村子里还有什么特别的忌讳?可她从未听说过附近有这种说法啊,就连前几天食堂改善做的黄鳝,从村子里聘用的那些员工不是吃的挺香嘛,没听说有人不吃黄鳝的。

看顾爽疑惑地看向自己,老人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摇摇头指着小河道:“闺女啊,你可能不知道,黄鳝这种东西和甲鱼想象,喜静不喜动,虽说这条小河沟里也可能有黄鳝,但数量也多不到哪里去。你若是真的想要捉黄鳝,还是顺着河沟往下走,三里多路就是一个大湾,那里的黄鳝比这里多多了。”

一听老人如此说,顾爽登时也明白过来。她也查过资料,也了解过黄鳝的生活习性,但因为在这里捉到了黄鳝还不少,习惯性地一直在这里捉,还真没把资料里提及的黄鳝的生活习性联系到捉鱼这件事上来。

顾爽一喜,正要答谢老人的指点,就听老人又道:“那个大湾常年不断水,水深浪静,最适合黄鳝甲鱼之类的了,老年间,每到晴天啊,河沿儿上总是能看到甲鱼爬上来晒壳……”

“哦,谢谢您了,不让您说我还真不知道。那我就去那边儿试试去……”顾爽道过谢。一手拿着鱼篓,一手牵着宝宝转身就走。

“嗳,闺女,那个大湾里水可深着呢,你带着孩子可小心点儿……”老人嘱咐的声音又从身后传来,顾爽心中感激,回身再次道谢的功夫,那老人竟一拍腿跟了上来,“算了,还是我这老骨头领你去一趟吧。这个时节水正深的时候,你看样子也不像水性好的,还带着个孩子,可千万别出了事儿。”

老人主动带路指点,顾爽自然求之不得,道过谢,恭恭敬敬带着老人和宝宝开了车,绕道一条沿河的小土路,朝着河流下游的水湾而去。

“老人家,您怎么称呼啊?”

“我姓王,是王家营子的,叫王锁柱。看你年龄也不大,叫我声大叔或者柱子叔吧!”

“那我就叫您柱叔吧!”这个老人性格爽朗,淳朴热情,和顾爽很投缘,“柱叔啊,您老今年多大年纪了?”

“我七十二了,老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个儿去,还不知道能不能过了这道坎儿呢!”柱子叔说起年龄,即使性格开朗,也禁不住生出一片唏嘘之情。

顾爽笑道:“柱叔您要不说,我压根儿都没看出您老已经七十了,还以为您老不过六十呢。您老身板儿这么硬朗,看着就是长寿长福的,原来还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呢,您看现在八十九十的老人不是有的是?那些话早过时了,您老放宽心吧!”

说长寿有福气,没有老人不爱听的,被顾爽这么一说,柱子叔脸上都乐开了花,脸上的皱纹更加深刻了。

不多时,宝宝也和柱子叔熟悉了,干脆爬到柱子叔怀里,叽叽咯咯地和老人家聊起来。一老一小,倒也聊得其乐融融。

很快,车子在一片水洼旁停了下来。

下了车,顾爽将宝宝抱下来,一撮毛不用人抱,自己也跟着跳了下来。

入眼,就是一片挺大的水洼,顾爽目测至少有十来亩大小,两条小溪将清水源源不断地注入进来。王锁柱带顾爽来的这个方向是朝向村落的一面,水洼边生长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柳树,树只是最普通的柳树,并不是依依的垂柳,树木排列也不规则,甚或还有一两棵老树树身歪斜着,柳枝都垂到了水面上,显然不是人工种植,只是自然繁殖的,却野景野趣,自然美好。

这片水岸上只是生长着一些青草野菜,并不茂盛,蒲公英、曲曲菜顶着嫩黄、粉紫的花儿,娇艳艳的,自然而蓬勃。

水洼子另外三面则衍生出一大片芦苇塘来,此时的芦苇已经长到了一米多高,密密匝匝的看不到边。顾爽已经想象到等芦苇彻底长起来,这一片苇塘苇叶拂动、芦花荡漾,就该是另一番美景了。因为水质未受污染,环境幽静,这块水面和衍生的一大片芦苇荡里栖息着许多水鸟。

车子开过来的声音打破了这里的一片宁静,不少水鸟从水面和岸边的草丛里飞出来,叽叽嘎嘎地叫着,却并不飞远,在空中打了两个转儿之后,大概看出顾爽一行人没有恶意,又相继落在不远处的水面上、草丛中。

宝宝小东西眼睛挺尖,指着一只绿褐色的飞鸟大叫道:“鸭鸭,鸭鸭!”

王锁柱哈哈大笑,摸着宝宝的脑袋壳儿道:“小家伙知道的还挺多,连野鸭也认识。”

顾爽刚才没有注意,反而不如宝宝发现的早,听到王锁柱这话不由很是惊讶,虽说她养了几千只绿头鸭,这自然野生的绿头鸭倒还是第一次见。

“这里居然还有野鸭?柱叔,我看刚才还有好几只白色的鸟儿,那都是些什么鸟儿啊?”

王锁柱笑容沧桑却仍旧看得出来心情不错,他望着一片镜子般的水面,自豪道:“这片仙鹤湾当年的水面比这可要大上一倍有余,连天接日的都是一样望不到头的苇子。那时候,咱们这里的鸟儿可多着呢,野鸭算什么?又笨又丑。灰雁、天鹅、鸳鸯、白鹳、黑鹳有的是,每年夏天都一群一群的。当然,还有仙鹤,所以才得了一个仙鹤湾的名头。可后来,先是仙鹤不见了,天鹅、灰雁、鸳鸯也不见了,黑鹳也好几年不见了,能见到的也就只剩下几只白鹳和野鸭了。这仙鹤湾也不作数了,有些人干脆把它叫做野鸭塘了。”

顾爽随口一问,没想到还问出这么一段故事来,看着王锁柱老人脸上渐渐淡去的笑容,被萧索和悲凉所代替,心中也有些怅然起来。

还好,这怅然也不过片刻就过去了,王锁柱老人很快就转而道:“天色也不早了,我今天给你说说这大湾的一些危险之处,你记住,再来就有数了,也不至于因为不知深浅遇到什么危险。”

顾爽赶忙答应着,一手牵了宝宝,一手拎了鱼篓跟在老人身后。

王锁柱老人来到水边,手脚麻利地脱掉脚上的布鞋,绾起裤腿,一手拿着一只放了饵料的鱼篓,趟着水走进水塘。

顾爽给自己和宝宝收拾利落了,也跟着下了水。

王锁柱却不急着下鱼篓,只一边走,一边儿给顾爽介绍道:“你下水的时候,在岸边就要看好是沙地还是泥地。沙板儿地最好,干净又结实,脚踩下来也不会陷。黄泥地就比较软,也比较滑,要防止摔倒。若是红淤泥,那是又黏又滑的,最容易摔倒。但这三种又不是分的那么清楚,有些地方,表面上是从黄河里带来的沙土,看上去像是沙板儿地,可下边却是烂泥塘,这就好像一个个陷坑,最是危险的。不过,水湾的这块岸边儿不用担心,没有那种地方。但是你不要往里走的太远,这片水湾虽说小了许多,却是从未断过水的,最中间有一片深坑,老话儿说是连着黄河和大海的,是通到龙王爷水晶宫的泉眼,深不可测,别说水性不好的,就是水性再好的小伙子,那边儿也没人敢下。”

“啊,真有这么玄乎啊?”顾爽忍不住反问了一声。

王锁柱以为顾爽不相信他的话,脸色不虞地哼了一声,道:“我活了七十多年,也见过几个不知深浅的毛头小子,折在这个塘子里的半大小子,没有二十,也有十八个了。况且……”

说道这里,王锁柱老人似乎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一片夹杂着痛苦和悲伤的怀念之色。

顾爽见他如此,暗暗惭愧自己说话不经大脑,惹得这位热心淳朴的老人不痛快,急忙道歉:“对不住啊柱叔,我不是不信,只是听到这么神奇,有些惊讶。”

顾爽这么一道歉解释,也成功地打断了王锁柱老人的沉思,他宽慰地拍了拍顾爽的肩膀,转回头去看着水面,长长地叹了口气,道:“闺女啊,不怨你们年轻人都不信,这些话搁在几十年前我像你这么大年纪的时候,也是不信的。当年我还有几个伙伴,正值十七八岁年纪,血气方刚,觉得自己泅水本事够大了,能够一口气从水底下泅出去一里地,实在是了不起了,再也不把老辈儿教训的话放在眼里,在一个夏天的晚上,我们五个人偷偷约了,来探这仙鹤湾的老池子……”

老人说到这里,脸色越发难看起来,语调中也充满了悔恨和伤痛之意。此时,顾爽没有听老人说完,也基本上可以确定他们那次探险的结果了。人往往总是这样,年轻气盛都会对一切抱着怀疑的态度,不真的自己吃了亏是学不乖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是因为牛犊就真的打的过老虎,只不过是无知者无畏罢了。

果然,王锁柱老人稍微顿了顿,就接着道:“那天,与我同去的有我的三个伙伴和我的一个堂哥。我们这群人中,就属我的体格弱,泅水的技巧自然也不如他们几个,下水不久就落在了后边。我堂哥身子骨最棒,就打头第一个。最开始,我们几个还嬉闹着,一股子劲儿要潜入老池子底下去看看通往大海的泉眼,还说,到时候,说不定憋着一口气就到了龙王爷的水晶宫呢……唉,我的气息短,一口气气竭,不得已钻出了水面。眼看着他们四个正好在老池子边儿上换了一口气,然后如鱼儿一般潜入了老池子……可我还没来得及再换气跟上,猛地看到那边的水面上冒出一蓬水花和一串大大的气泡……我们这些人在水里玩惯了的,自然知道那是什么情况,我又惊又急,换了一口气潜了下去,水底下黑乎乎的,我一股子劲儿潜下去,顺着咕噜噜的气泡伸手抓住一个人的衣裳就往水面返,没想到一拽之下,竟然没拽动,那个人好像被什么拴在了水底下一样,幸好我随身带了一把磨得飞快的镰刀,透了口气,再次潜下去,摩挲着那个人的脚,才发现是水底探出来的许多水草……黑黝黝的,就像传说中水鬼的头发。我那时毕竟年纪轻,心里害怕极了,用镰刀隔断那些水草,好不容易把这个人拖出水面,就着月光一看,是那三个伙伴中的一个,已经呛了水,昏了过去。在水里也没办法救治,我只好划着水先把他送回岸边,摸着他还有气息,给他控出水来,看他醒了,就打发他回村叫大人。然后,我又紧忙返回去救人……唉,可是,已经晚了。我自己一个人潜下去四五次,却都没能再找到一个人,我却已经没劲儿了,腿软脚软的,这时村子里的大人们也来了,灯笼火把的,照亮了半边天。许多大人纷纷下水救人,折腾了大半夜,终于将我堂哥和另外两个人打捞了上来,可惜却早已经泡发了,连鼻子耳朵都被鱼啃得不全乎了……那晚又惊又吓又冻,我生了一场大病,一个多月才又能下地。而另一个活下来的伙伴,却因为呛了水,没能及时医治,落下了一个肺病的毛病,只活了不到十年,二十六岁那年就去了……”

老人说到最后,悲痛悔恨都淡了,只剩下满腔凄凉:“我堂哥去了之后,我大伯大娘白发人送黑发人,没几年也过世了。原本我堂哥已经开始说亲,准备过一年就娶亲了,却没想到眨眼间就家破人亡了……从那以后,周围大大小小的村子里,就对这个水湾避得远远的,再也没有孩子敢到这里来凫水了。这么一晃过去了二三十年,这件事又渐渐地被人忘掉。文革年间,这里也曾有两个红卫兵小将洗澡再没出来……当年出事的时候,我心里害怕又急着救人,没有注意,后来我背着人来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