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血沃黄龙石 >

第44章

血沃黄龙石-第44章

小说: 血沃黄龙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因为人多,谁也顾不上谁,张心也就自然了很多,跟刘邦的几个贴得最近的兄弟有了酒语上的交流,算是已经相熟了。樊哙则几次找到我,要找个开阔的地方,再比划比划,我自然不与他计较,承认不是对手,但也没有拒绝,比划几下,居然对武艺有了一个些感悟。
  回到太公的家,张心让我赶快收拾行装,天亮就要出发,刘邦的事业转眼就要起步,我们绝不能落下,目标,芒砀山。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五十九章 神化芒砀山
更新时间2012…6…14 18:54:04  字数:2678

 说起芒砀山,对我们来说,那根本算不了什么山,只是听说那里的人文古迹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多而已,想想也是,它处在中原文化核心圈内,自然少不了先辈的足迹,而我们的民族又是一个极为崇尚先辈的,所以,芒砀山如此,也就不足为怪。但我和张心两人都未曾到过那里,就算是在现代,我们也找不到他的位置,在古代,要靠自己去找,那就更难,因此,第二天,我们出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城里问芒砀山怎么走。好在本城的人要到京城咸阳去,都得路过这山,所以没有问几个,居然就搞清了方向,开始朝着目标前进。
  我们也曾向吕雉辞行,告诉她我们有急事要到咸阳去,刘邦并没有邀我们同行,我们一路急赶,到芒砀山居然比刘邦早了好几天。
  我们先找了个路边客栈住下来,这个地方本来人烟稀少,但因为是交通要道,来往的客人并不少,所以多数农家也兼做客栈生意,跟现在的农家乐差不多,也没什么手续,当官的来查,给点好处就算了事。政府在此也设有驿站,条件好点,但就算空着,普通百姓也不能住。
  估计刘邦押送的人并不少,至少有好几十吧,规模应该比较大,路过此处,定会有不小的动静,所以,我们只需稍加留意,绝不会漏掉。起初,我们在四周转了转,从远处欣赏一下这座名山,山确实不高,但林木茂密,层层叠叠,起伏不断。写书这当儿,我的思绪不得不回到我现实所处的时空,几十年里,原本处处林木森森,田地只是点缀的地方,哗一声,树没有了,全成了田地,再哗一声,田地也没有了,全成了高楼。只要我们的历史倒回去几十年,眼前所能见到的都会完全不同,这样急速的变化,真让人难以接受,几千年几乎一成不变的环境,几年,一二十年,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好还是不好,谁也没有这样关注过。如今,媒体上只有一个词喊得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响亮——“某某速度”,仿佛只有速度才能证明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一般。如果你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芒砀山,你一定不会认识它,进入森林里,你一定会迷路,怪不得刘邦能带着一大群人隐藏在这座山中而官府对他们无可奈何,最后养虎为患,掘了自己的坟墓。据当地人说,这座山里有多种猛兽,以前经常有进山的人失踪,而且山里也没有什么出产,所以一般人是不会进到里面去的,更不会有人深入其中。如此一来,少了人的影响,山中的林木就长得更加森郁,也就显得更加神秘,各种先人的遗迹的传说就变得更加神乎其神。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听一位上了点年纪的人说,密林里的夫子山中就有一位隐居多年的读书人,成天与野兽相伴,吸日月精华,参天悟地,已经多年未曾露面,算来不是成仙就是已经死掉了。虽然我只是将其当成一个传说,但张心却很是上心,他觉得,此处虽不能算是名山大川,但其地处中原腹地,往来交通,正是各种文化、信息汇聚流通之地,难言没有高人在此卧藏,穷极天下之势。
  第二天,当我们再次找那位上了年纪的人询问详情时,他说昨天我们刚走没多久,那人就来过镇上一趟,办完事儿,就直接进山了。既然有此人在,真有需要,再进山去寻,也不为迟,当务之急,还是要先等刘邦一行人来。
  这天午后,下起雨来,开始很急,后来小了,但却未曾停下来,一直下到第三天。这条通往咸阳的大道虽然比较繁忙,但并没有引起当政者的重视,雨不停地下,人不停地踩,车马不停的碾,路面就变得异常的泥泞,道路中间,基本不能行人。许多人滞留在小镇上,小镇就变得空前的热闹,喝酒闹事经常发生,闹得所有的人不得安生。也正是这几天,被押送前往咸阳的队伍有好几拨,看那些民工,一个个被折磨得面黄肌瘦,苦不堪言,但为了不至延期到达,冒着雨水,踏着泥泞,他们还得继续赶路。视押送者态度的不同,他们身上所受皮鞭的轻重也不一样,趁镇上人多引起的混乱,有好些人就一哄而散,很快没入芒砀山中,押送者徒叹奈何。
  一天后,数十名官兵开到这里,开始在镇上搜查,后又转入山中,但不知是他们已经深入到山中或者被消灭,反正一直没见他们出来。
  又过了几天,天已经放睛,地上蒸腾起的水气,氤氲不散,使整片森林显得更加神秘莫测。刘邦的队伍还是没有来,张心搬着手指头算了好'TXT小说下载:。3uww。'久,还是觉得不对劲,于是,他提出我们不再在镇上等,直接进山去找。
  我们准备了近十天的粮食开始进山,想来这座山并不大,一进一出四五天也就够了,多带一些以防万一,但再多,我们也不好带。
  进山没有多久,我们来到一座小山包前,发现了一座简陋的茅屋,里面果然住有一人。看样子,那人正是前几天镇上人所谓的读书人,他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傲气,并不理会我们的到来,只顾捧着沉重的竹简阅读。
  张心摸了摸自己的头顶,因为曾被刘邦羞辱,他从那以后,再没有戴过儒冠,只扎着头巾,头发不长,挽成的疙瘩也不明显,但他还是斯文地一拱手。
  “先生,久仰大名,特来拜访。”
  那人年龄确实不小,声音却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响亮,他回答说:“路过之人,饮水,自便,歇息,自便,毋扰我与先贤共读。”
  说完便不再理会我们。看看天色尚早,我们便多歇了一会儿,看有没有机会与他聊聊,但任张心如何提问、引导,他就是不再开腔,只是自顾读书,竹简被他翻得“哗哗”作响。
  如此讨教,只能自讨没趣,我们只好继续上路,夜里就在山里歇了,点上一堆火,还不算太冷。如果不是出这趟任务,任谁也不可能想到会体验到如此的艰苦,吃、宿,跟原始人没有什么区别。现代人,包括那些游荡在城市里的乞丐或者流浪汉,都无法想象我们经历的艰难困苦,但当我们体验过后,也就不再把这当成一回事儿,难也罢,苦也罢,反正都得过,无法逃避。因为这一段时间来,过的日子都还比较好,今天再次回到从前的日子,还是有些不太适应,不过,好在更难的日子都过过,不久就适应了。
  第二天,我们继续朝深山里走去,第三天下午,果然找到了正躲在密林深处的刘邦一伙。有我们带去的那一点粮食,也算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刘邦兴奋地对张心说:“温弟真是雪中送炭,有此兄弟,刘季无忧也。”
  张心更是迫不及待地向刘邦等人介绍我们一路寻他们的艰辛。
  吃饱后,刘邦提议我们再回到镇上,为他们多换些吃的回来,张心自是满口答应,马上就要动身。
  刘邦说:“温弟不必心急,明早动身,未尝不可。”
  张心说:“三哥,军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了粮食,将士才能安心潜藏,坚定起事,分分秒秒,如金似玉,岂能耽误。”
  刘邦听他这样一说,自然高兴,便没有再说什么,派了三个人给我们,专门负责在林子边上接应,负责运粮。
  我们放弃休息,趁着夜色出发,看准方向,马不停蹄地朝前赶,一路上,张心卯足劲跟我们比赛,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第二天天刚黑就进了小镇,趁着夜色,我们借口人多,要带着在路上用,差不多买光了镇上各家现成的粮食,合起来有七八百斤重。这些粮食由我一个人一点一点地运到树林里,再转交给刘邦那三个手下,最后,我们四人一个扛一大包紧跟在张心后面朝山里去。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六十章 赤帝出炉
更新时间2012…6…15 8:21:11  字数:2349

 路上,张心不停地问那三个人之前发生的事情,当听到说刘邦斩蛇这件事时,张心告诉他们,说我们在山里时,遇到一位老妇在暗夜中哭泣,他就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刘三杀我子,我哭他。”他再问:“尔子何以被杀?”老妇说:“我子乃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间,今被赤帝之子所杀,我故为此哭。”
  三人听了,都很震惊,一个说:“亭长义薄云天,乃赤帝之子故尔,我等凡夫,得其所荫,自当报答再生之德而不敢稍忘。”
  张心回答:“说得极是,说得极是。”
  张心两手空空在前面带路,也不知是太过兴奋还是夜里不好辨别方向,他居然带错了路,在山里转了大半天,第二天一早,才摸清了方向。更要命的是,也许我们在镇上的行动太过招摇,已经被官兵盯上,但我们却一点没有发觉。
  幸得刘邦在营地一里之外安插了暗哨,一见有尾巴,立即发出信号,刘邦立即安排人手,一面做好撤离的准备,一面在官兵必经之路两侧埋伏好几十个有武器的人。当刘邦发现只有几个官兵,而且后面并没有大队人马时,果断命令出击,要活捉那几个兵。
  那几个官兵见树林里突然冒出几十个人来,立既慌了手脚,全部束手就擒。后来,通过对他们的审问才知道,官府并不知道这山里还有一支队伍,他们几个只是来追捕那些趁乱逃走的民工,没曾想一下子遇到了这么庞大的队伍。当他们听说是刘邦的队伍后,立即主动提出要加入进来,因为他们的上司严酷地地对待他们,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而刘三广交朋友,仁义忠信,他们早有耳闻。
  听那几个兵这么说,张心接下话来,将路途中告诉那三个人的话又重复了一遍,连刘邦都听得呆住了。兵们一听,更是磕头不止,说打死也不再回去,跟定刘三爷了,将来说不定还能有所建树,光宗耀祖。
  其中一个边磕头边说:“明主在上,我等死心追随,绝无二心,如有二心,天打午雷轰。”
  刘邦连连称好,但也考虑到几个官兵的都是军户出生,家人都还在地方官的重点管辖范围内,如果冒然反叛,会殃及家人,所以他要这几个士兵暂时回到自己的营中,不露声色地为这支队伍做点事情。一是传递官军的消息,二是帮助收集、运送粮食,三是策反官军,至少为队伍搞到尽量多的兵器。
  张心让我从已经所剩不多的财物中取出一些来奖赏给那几个官兵,作为他们以后活动的经费,此时,不但是那几个官兵感激,就连刘邦也对张心刮目相看,虽然没直接说什么,但从表情上看,他已经是赞许有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