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血沃黄龙石 >

第85章

血沃黄龙石-第85章

小说: 血沃黄龙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一十八章 流民军
更新时间2012…7…6 8:21:42  字数:2284

 “剧民,剧民……”我听到有人喊,便想睁开眼睛,但眼睛却像被针缝住一般,怎么也睁不开。
  我感觉有人在向我嘴里喂食物,暖暖的,软软的,甜甜的,我很顺利地吞下一口。马上又有一只碗沿碰到了我的嘴唇,一小股热流轻轻地晃荡着,想要找出缝隙浸到我的嘴里,我轻轻咧开一条小缝,那液体就流进了我的口里,那么温暖,那么甘醇。
  我的眼睛已经能感受到金黄的、温暖的红光,还在晃啊晃,终于有了色彩了啊。我尽力地睁开眼睛,看到了好多正围过来的头。
  “剧民,剧民,你终于醒了。”那是张心,是他正在一口一口地喂我。
  肚里有了货,我渐渐恢复了阳气,看到有这么多人,我真有些搞不明白,他们正热闹地进餐,而他们正是要抢我们粮食的那些农民。
  我想抬起手来指着那些人问张心这是怎么一回事,但话还没有出口,我就剧烈地咳嗽起来。
  张心轻轻地拍着我的后背,见我停住咳嗽,说:“剧民,不用担心,我们的粮草安全了。”
  他告诉我,那些农民一心要投靠我们,所以就顺着我们行进的方向跟踪而来,正好碰到我们遭受围攻,就出手相助,打跑了那些抢粮的兵。他们要帮我们押运粮食到前方去。
  张心朝远处喊了一声:“何伯,来也。”
  一个人朝我走来,但这个人受过伤,走路很不稳,需要人扶持,走近后,我认出来,就是那个被我打伤的农民首领。
  何伯艰难地走到我面前说:“英雄,何伯有礼,可好?”
  我点了点头,张心告诉我,他领导着这支队伍,已经在附近生活了有半年之久,虽然生活很艰苦,但是,这支队伍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团结,很服从何伯的指挥。现在,他们挑选出一百一十人,组织成一个百户营,要跟我们到前线去当兵吃粮,扫平世间不公,让老百姓能安居乐业。因为他受了伤,行动有些不便,所以耽误了行进的速度,造成救援来迟,死了好多弟兄。听张心说完,我已经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激动,紧紧地抓住何伯的手,再咳嗽也舍不得丢下。
  第二天,我们埋掉所有的牺牲者,把死掉的马和牛剖成大块大块的肉放在车上,再度上路。那名在路上曾打算以后跟我学习功夫的孩子,已经被埋在了土里,他的梦想将永远只能作为一个梦。
  因为牲口已经少了好几头,我们不得不减少车的数量,增加每辆车的负重,同时,也不得不用上人力。
  如今,我们已经有了一支有着浩大押运队伍的车队,我躺在车上,不管往哪个方向看,总能看到手执兵器的人。这支队伍虽然装备有些杂乱,但是,那种一丝不苟的气势还是让人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半步。
  看看我恢复得还比较快,我自己也有些高兴,再没有高头大马可骑,但我却有了这么多同生共死的弟兄,虽然他们还算不上真正的战士,但是他们的组织纪律却让我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佩服,他们当兵的理由更让我觉出他们的伟大。那些一味百姓长百姓短的领袖们,他们真正理解百姓吗?他们有体验过做百姓的酸甜苦辣吗?
  但是,张心的忧虑却越来越严重,他初略算了一下,现在的饭口接近一百二十,是原来的三倍,差不多七八天,我们就会吃掉一车粮食,照此下去,要不了多久,我们的车队就会只剩下草料与布匹。坐吃山空并不夸张,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找到刘邦的队伍,将粮食交割清楚,多转几圈,消耗的粮食肯定不会少。
  怎么办?总不能让多余的人回去,剩下的人继续送吧,越是往战争的前方,越是凶险,越是需要更强的力量来保护。
  我说:“就算粮食吃光,我们还能留下一支队伍啊,这不也是前方最需要的吗?”
  张心压低了声音说:“你想得太天真,你想一想,这哪是支队伍,吓毛贼还成,我们自己难道还不清楚吗?就是一群才放下锄头的农民,这也不是很准确,应当是才放弃流浪,为有饭吃才走入军营的流浪汉,除了消耗粮食,哪里来战斗力?前方会喜(。3uww。…提供下载)欢吗?到时不怪我们才叫怪!”
  我说:“战场上正需要这样的人,动机纯朴,不会受利益的牵扯。”
  张心说:“他们说的那些,你会不会说?”
  我说:“当然,我如果跟他们的处境一样,我也会这样想和说。”
  张心说:“这就说明了,是人就可能说出这样的话,但你凭什么就能说是他真正的动机,而不是为掩人耳目而故意编造的话呢?就算说话时是他真情表露,但当他们的见识与地位发生了改变呢?古语有,时位之移人也,并不是没有它的道理在。”
  我想了想说:“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战场上,多些人手,总是好事情吧?”
  张心接过话说:“你以为打仗都得用人海战术啊!兵贵精而不贵多,你知道吗?彭城战役,刘邦的军队有五十六万,而项羽的军队只有三万,刘邦军队人数几乎是项羽军队人数的二十倍,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刘邦仅率数十人侥幸逃脱。从理论上说,兵精,则会大大减轻后勤保障的压力,提高队伍的机动性,才能出其不意打败敌人。也有讲人多的时候,那就是面对面的消耗战,比哪个实力雄厚,这种战争,最终的结果,根本就没有胜利者。”
  我虽然不能反驳张心的道理,但我还是觉得事实上人多就是力量大,以我们现实的情况来说,因为人多,力量强大了,我们的运粮队再没有遭到过袭击,这都是事实。我想张心应该能看到这一点,所以,当现实与他的理论产生冲突时,他也并没有采取改变现状的行动,他更多的是对粮草送达刘邦手里还能够剩多少的一种担忧而已。如果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送到,这就不再其为问题,有了这支队伍,我们至少也可以在刘邦的军营里有个一席之地,这不是更好吗?而且,我相信这绝对是一支纯农民的队伍。
  然而,我的想法真成了美好的愿望,因为,我们按照既定的路线走下去,并没有找到刘邦的队伍。招照萧何的指示,我们先向陈留进发,当我们到了陈留,将粮车隐藏在城外后,到城门一问,刘邦早北上,可能到白马,也可能到曲遇。
  我们只得转而北上,听张心说,楚汉相争时,刘邦向东一路攻打各路诸侯,有胜有败,特别是在与项羽大军相持于荥阳、成皋一带时,萧何坐镇关中,征发兵卒,运送粮草,供应汉军,在这种通信不便之时,他能做到这一点,真是不容易。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邦与项羽的区别
更新时间2012…7…6 19:19:52  字数:3114

 为了保证粮车的安全,凡较为大型的城市,我们都会绕道而行,所以就难免会经过一偏僻的地方。在目前这种形势下,某些僻远的地方反而成为世外桃源,这里相对封闭,有的连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清楚,人民安宁,虽然日子也苦,但总不至于颠沛流离、家破人亡。
  张心就有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能在此地呆下来,利用手上这百多号人的力量,占山为王,说不定不但我们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还能帮助百姓安定生活。等我们的力量壮大了,再去找刘邦,肯定会有不同的地位。这里的百姓如些纯朴,花点心思,没有治理不好的。再调动他们简单的思想,开疆拓土,保准能有一番作为。”
  我说:“人家生活得好好的,就算治理好又怎么样,反而把人家给拖进战争之中。”
  张心说:“你的思想倒还挺符合传统的思想,安贫乐道,道是什么,自然之态,非人为之态。只有当精英们在你争我夺中分出胜负,而自己也觉得疲惫时,这种状态才会出现。如果天下太平日久,精英们也养足了精神,就会坐不住,静不下来,就会反其道而行之,乱象随之而起。如此看来,治是乱的原因,不治也是乱的原因,这治与不治都是乱的原因,因而既治又不治,既不治又治,那才能保证世间太平。”
  我说:“听不懂,你这治与不治,太乱了,以我的智商,无法理解。”
  张心笑了,我倒是觉得他是不是真有意将队伍留在这个闭塞的地方,自立为王,过上太平的日子。但第二天一早的上路,让我觉得对张心的担忧有些荒唐,在这个时空里,我们只是一个过客,能与上层多些接触,体验这段历史进程,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仅是想过得安稳,何必像现在这样辛苦。张心作为一个读书人,对历史发展的大局有着极大的兴趣,也绝不会为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地方与大潮流分道扬镳吧。把握历史的潮流,是所有读书人的追求,世外桃源的理想只能属于那些失败者。
  路途之中,我玩笑着说:“如果我们在此地留下来,你把小丫接来,你当皇帝,我作大司马,保证让你安安心心,舒舒心心。”
  张心接口说:“这倒是个好主意,我们倒回去,明天就可以建国立号,怎么样?到时,我再把陈可茜也接过来,她做皇后,怎么样?如果事情真那么简单,世界上不知会有多少王国,这不是欧洲,只要能得到认可,几个人都可以成立一个国家。在我们这里,最讲大一统,现在是战乱,一旦太平,还有谁容得下你,不做阶下囚,不做刀下鬼,算是会处的了。”
  我说:“开个玩笑而矣!”
  张心正色说:“历史是不能开玩笑的,一个玩笑,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成为白骨。不要相信那些白痴小说作者或者电影电视剧的编剧,除了为了经济利益,像狗求骨头一样讨好读者、观众,打着文化旗帜的骗子而矣,莫说社会责任感,他们连道德的底线都不会有。不管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或者是历史的迂回,那都是以生命与鲜血为代价的,那些所谓的戏说,何尝有对我们的历史与文化负责的态度。他们像盗墓人一样,把祖宗的坟茔刨开,把遗物挖出来,然后拾掇拾掇,包装包装,换点钱算啦,对那里面所包含的血与泪,成功与失败,全然不顾。这是对我们文化极不负责的态度,更是对我们的文化最无情的破坏。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会相信,我们的历史灿烂辉煌,那每一次的灿烂,每一次的辉煌,都是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啊!文景之治也好,贞观之治也好,都是以血肉之躯填满沟壑之后的正常恢复,是那些社会精英们死的死、完蛋的完蛋,活着的不再敢想有所作为的结果。”
  张心的话再次得到了印证,当我们来到颖阳时,看到了一座残破之城。这座城并不大,但这次一样不能幸免,所有文明与进步的标志都化为瓦砾,烧焦的尸体随处可见。从还冒着青烟的房屋可以判断,刘邦的军队离开不久,我们很快就会与他们汇合。
  从书上,从自己的眼睛所见,只有项玉、项羽之流才会屠城,没想到,刘邦也会,而且屠得这样干净。从这以后,刘邦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他那严肃却又和气的脸上,我看到了狡黠与残忍。他那老是不眨一下的眼睛里,深邃得你看不到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