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血沃黄龙石 >

第88章

血沃黄龙石-第88章

小说: 血沃黄龙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建议?好啊,没问题,核定人头数,按人头领取粮食。对啊,没问题,应该这样,才能保证没人冒领。如果刘邦能让我们掌握每营的具体人数,那问题就好解决了。”
  张心说:“就是,没有具体人数的前提,就没法明确应发的数量,今天他说多少人,明天又说好多好多人,没有定数,就算我们限制人均数,那也没有作用,是不是?还要将各营人数与粮草分配额度制作成表格,公示在我们营的门口,让人一目了然,这就叫公开,公正,没有空子可钻。”
  天就要亮起来,我与张心吃了点早饭,就准备出发。这里要说明一下,当年,我们曾经在项玉的队伍里呆过,那队伍,从来都是到中午时大家才一个个从酒梦中醒来,到刘邦这里,天还没有亮,营里就已经活动开了,所以说,领袖们晚睡晚起那是需要,但如果兵丁们也晚睡晚起,那这支队伍注定不会走多远。勤的表现各不相同,精英们可以不分时间,但作为普通人,绝对要早睡早起。
  到中军大营时,太阳已经升起老高,我以为张心是要找萧何,哪知他要直接找刘邦。我建议他还是找萧何看一看再说,他想想也有道理,就先到萧何的帐前,但萧何却不在。
  我们只好到刘邦的中军帐,我们让士兵通报说有要事报告。
  我们走进营帐,我一眼就看到屋中间那个还在冒着火星的铁锅,看来,他们不是起来得早,实际是很可能昨晚到现在,还没睡。
  张心将那卷竹简逞给了刘邦,刘邦看了看,笑了笑,交给了萧何。萧何看了看,收起来,递还给张心。
  萧何说:“先生可下去稍等,容何了此公事,再作区处。”
  我们行过礼后退出来,我觉得屋里所有人的眼光都朝着我们的后背在看,而且那眼神,就像一道道寒光,我们这是何苦呢?
  我们在外等了很久,直到中午,萧何才从里面出来,他笑着招呼我们到他的营帐里。
  他让人奉了茶水给我们,然后再次接过张心的竹简,很仔细地看着,面容变得有些沉重。张心见此,偷偷转过头来与我对视,看来,萧何看到这种情况,也产生了忧虑。
  萧何看过后,揉了揉太阳穴,说:“先生所言,极是,何何尝不知。些许小节,该当正视,正所谓防微杜渐,然,两位可知,现实战乱,正是用人之际,兵以胜仗为用,若因小而失大,致使兵心涣散,得失相参,必有所为有所不为。沛县之理,亦此也,先生可得以悟。先生之心,先生之情,何自明,审时度势,应时权变,机之要也。先生此番,尽心竭力,何定当在主公面前褒扬,他日定有功劳。这核定人员之事,断不可再提。各营领粮,且循前例,非为过份,不必计较。粮可再产,兵心不可再得,知否?先生为主公之心,何已知,主公已知,何只不欲节外生枝,谢过先生,请回。若得有闲,何当亲自上门拜望,听先生高见。”
  我与张心从萧何的大帐里出来,张心有些郁闷,这是他辛苦了一晚才完成,结果却给人以多事了结。
  我安慰他说:“萧何都说了,你张心做事,有能力,也做得好,只是现在属于战乱,有些规矩就只能暂时松一松,正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兵的,能打胜仗就行,管他浪不浪费。”
  张心也能自我安慰,到这天晚上,他说:“也是我冒失,你想,一个军队,人数都是秘密,怎么会为了一点粮草就公之于众呢?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要进攻东吴,结果有多少,这都是些虚数,真正的数据只能掌握在最高的决策层大脑里面。如果我们也能进入决策层,那么,自然就能得到这些数据,自然也能把这些事情做好。如果我们将各营粮食的份额公布出来,那不出乱子才怪,几个情况相同的营一看,咦,他们跟我们一样,为什么多领这么多,好嘛,我们也要这样领才行。这样的话,我们的麻烦可就大了,哪个营的人我们惹得起?看来,我们以后做事,还真得好好掂量着,好心并不能办好事,好事也不一定能起到好的作用,还要避免造成我们自己不好过,也给萧何增加麻烦。”
  过了两天,萧何果然到后营来看了一趟,他对我们的管理赞不绝口,对张心的能力更是表示认可。最后,他让我们准备一百辆牛车,随时准备向前线运送物资。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百二十三章 开小差
更新时间2012…7…8 19:22:54  字数:2661

 刘邦的军队所向披靡,前进的速度很快,我们在萧何的指导下,基本达到了能及时将粮草运送到最前线,保证前方有力气打仗。后来,前方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我们就停止了从后方运粮,而是就地取材料,直接将各地的粮草集中起来,再分发给各个营。一方面这些地方临近咸阳,积粮本来就多,刘邦夺城,很少经过大战,所以粮草大多得以完好保存,另一方面,张心的调配很是周到,无论在哪个城池,总能及时得到补充。那些以前对我们有成见的将领,也在这些周到的服务中转变了态度,有的,还主动送我们一些前方缴获的战利品,当然,最多的就是酒。我们自己用不着,又转赠给那些来领粮的人,那些人一高兴,就在主子面前称赞我们,使我们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当刘邦占领宛城后,进军的速度就更快,我们跟在后面,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好在前方能够自己就地解决粮草,所以我们的作用反而不大了。萧何命我们暂时留在宛城,听候差遣。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马不停蹄地往返于前线后方,基本没有得到休息,趁这个机会,也可以睡几个安稳觉,但张心却高兴不起来。
  张心说:“眼见前面就是咸阳,历史上最有名的阿房宫是不是真有,马上就可以得到证实;鸿门宴,历史最精彩的片断,我们本可以参与其中,但现在,我们却耗在这个小地方,所谓的战略要地,只不过是一座小城而已。”
  张心这样一说,倒还真提起了我的兴趣,是啊,课本里的那座让人充满想象的阿房宫,那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离我们这么近,我们却无法见证,如果回到我们的时空,那不被人笑话死。
  如果依我的脾气,找匹快马,三两天就一个来回。鸿门宴那是肯定看不了的,人家两个巨头会面,非请莫入,除非我是间谍,渗透进去,但也没必要为此花太多的时间,事后,这总能打听出来。但阿房宫却是非瞻仰一下不可,我记得最清楚的不过那个词——勾心斗角,我一向以为这词是形容那些品格低下的有为之人,但没想到,这词最早居然用来形容建筑的设计巧妙。
  张心的学识自是非我所能及,他静静地算计着,他告诉我,见证鸿门宴,既没有这个必要,可能性也比较小,刘邦自己都不可能带太多的人去赴会,以我们的资历,肯定更不可能带上我们。但如果能赶在项羽屠城毁宫之前赶到咸阳,那就真是不虚此行,这个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谜就能由我们来解开。
  张心给我算了一笔账,他记得,刘邦是在汉元年四月被项羽封为汉王,然后就国汉中,而现在,还没有到农历的十月。这样算来,从刘邦占领咸阳起,就有大约半年的和平时期,作斗争的只是各路诸侯,而且主要是文战,争夺胜利果实。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开小差。
  “开小差?”亏张心想得出这样的主意。
  “如果我们要想见识阿房宫,只有开小差这一条路可走。就像我刚才分析的那样,这段时间为和平时期,不会有大的军事行动,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就没有军队的调动或者集结,就不会有我们什么事情。十几二十天的时间不在岗位,只要我们安排恰当,也误不了大事?就算萧何或者刘邦追究起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说的也有道理,但值得吗?”
  “有什么不值得,我们又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这个时代没有责任。”
  “是啊,有了责任反而不行。”
  “反正还有段时间,在十一月前我们出发,都来得及,只是我们要趁这段时间收集更多的信息,设计更好的线路,保证我们此行的安全。还有,我们这段时间要多关注,选出两个可靠的人来,让他们作好接替我们的准备。”
  接下来,我们首先选出十来个能干、机灵的人,排成班让他们到前方打探消息,他们只需要到刘邦的中军所在地停留一天,然后就往回赶,两人组成一班,两天一班,这样我们就能及时知道前方较为全面的动态。后来,考虑到马匹太少,不敷使用,只能每班一人。再后来,又担心营里本来就没几匹马,万一有紧急任务,就没法支应,所以就改成两人蹲点,两人传递消息的模式。两人先到,当后者骑马到时,就换一个人回来汇报,后到的人留下,再组成两人组,如此一来,全程就只需要四人。马与人手都可以替换,但总数只要保证四人就行了,本来三人也可,但为了稳妥,还是采用了四人。为了联系方便,我们让他们在住宿的地方挂上红布条,如果没有联系上,就在中军正营门前接头。
  我们还是担心万一有个什么事儿,就教他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说是我们派他们去了解前方的战况,好及时作好送粮准备。
  果然,四五天后,第一级消息传回来,说刘邦正在进军霸上,仅有一天的路程就可以到达那个地方。
  再过两天,回来的人报告说刘邦的军队已经到达霸上,没什么战斗,咸阳城就在前面不远,刘邦正积极与咸阳的秦军联系,要他们投降。
  又过了两天,我们没有等到回来报信的人,我们能够理解,兵慌马乱的,哪能时时、事事都得到保障。
  第二天,果然出现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回来的不仅有我们派出的人,还有萧何派来的人。
  我们知道这人只是萧何身边的一个普通侍卫长,官职比我们小很多,但架子却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大,就像钦差一样,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张心自觉理亏,自然低声下气,百般讨好,这是我见过张心到目前为止最为令人不耻的表现。但也能理解他,表现好,什么事儿都没有,实是假公济私,但我们完全可以谈到公上。
  果然,经过张心一面解释,一面送上礼物,这件事就算了了,那人好像真成了我们的朋友似的。吃过中饭,他就要回去,我们自然送他到城门外,他转告萧何告诫我们的话:专心做事故然好,但三思而后行,难免节外生枝,招人不快。
  那人走后,我与张心一起咀嚼萧何的话,觉出他话里对我们有着信任,他觉得我们做事太过认真,没有考虑到与人相处之道。这反倒让张心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高兴,他觉得,一个读书人,要让人觉得你原则性强,那是多么高的评价。
  我们不再向前线派人,而是选了两个能干、机灵的人来替我们打理日常的事务,我们以到乡下了解今秋庄稼收成情况为理由,几个白天都在城外的农村转悠。
  因为这些城池都是以和平的方式获取的,所以租税并不用我们操心,原有管理者自会按照惯例收来按比例交送军粮。从各处田里依然残留的稻茬判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