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三人行 >

第5章

三人行-第5章

小说: 三人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我说,舅爷你是不是不舒服?舅爷说没关系,我太高兴了,休息一会儿就好
了。你给我倒碗开水,回去睡觉吧。我倒碗开水,放在土坯台上,临走时怕水洒
到书上,又特意把书本挪到舅爷枕边。舅爷疼爱地看着我,说,真是个好孩子,
快去睡吧。

    我细心地拉上门,走了。这是我一生抱愧的事,如果我事先知道……第二天
上学时,我轻轻拉开门,见舅爷还在睡,便带上门走了。两个钟头后,爹慌慌张
张赶到学校把我叫出来,他说你舅爷昨晚心脏病发作,已经不在了!我哇地大哭
起来,撇下父亲往家跑……之后是悲痛忙乱的两天,直到舅爷变成火葬场的一股
青烟。离开火葬场时,我回过头来,泪眼模糊地望着烟囱。青烟,一种结构松散
的原子团,以它特有的行为模式摇曳着,升腾着,溶入无垠的蓝天。

    晚上我才想起舅爷那本书。即使在一个11岁孩子的懵懂心灵中,也知道这是
一本弥足珍贵的宝书,它描述了宇宙万物赖以生成的至理,预言了崭新的生物材
料技术。我要好好保存着,直到我能读懂。我从床上爬起来,赤足奔到小灶屋。
灶屋中没有书,我发疯地寻找,把灶屋掀了个底朝天,仍然找不到。妈惊惶地跑
来问:明娃儿,你找啥?我带着哭声喊:书!舅爷的书!书皮上写着俩字:藏书。

    爹也跑来,紧张地捂住我的嘴说:别瞎说,可不能瞎说。我挣扎着说:我没
有瞎说,真的,舅爷写了一本最宝贵的书,无论如何不能丢失呀!爹这才无奈地
说:别找了,爹已经烧了。

    烧了?我瞪大眼睛,祈盼爹说的是谎话。爹无奈地说:本不该告诉你的,你
知道“藏书”是啥意思?明朝一个学者叫李贽,写了两本无君无父的邪书,名字
是“藏书”、“焚书”,意思是只能藏之深山或者烧掉,后来他果然为这两本书
送了命。你舅爷肯定知道自己写的是禁书,才起了这个倒霉书名。我不烧了它,
让它去害人呀!

    我这时才确信,那本书是再也找不回来了。我悲哀地哭诉着:不,那不是害
人的书,那是宝书呀。我泣血而哭,眼前一黑,坐在地下,听爹妈在耳边焦急地
喊:明娃!明娃醒醒……

    “50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这本书的精髓,用我的全部心血去找。”鲁明苍凉
地说,“可惜我的才智太平庸了,一直到今天也没找到,很可能这一生也找不到
了。不少人,包括介绍你来找我的郝水青,都极为信服陈先生关于‘原子团行为
模式’的思想。但他们大都不相信陈先生曾破译了它的数学表达式。他们认为,
用数学公式描述和设计原子团的行为,应该是下个世纪的超级电脑才能完成的任
务。但我至今仍相信陈先生的话,相信一个天才在几十年的苦苦寻觅中,曾经灵
智忽现,找到过一个极为巧妙的平面几何式的解题思路——可惜我没能再找回它。”

    俞洁感觉到老人心中的沉痛,怜悯地挽紧老人,脑袋倚在他肩上。静默很久,
俞洁突然心有所动,抬起头笑道:“鲁伯伯,要是你能原谅一个毛丫头的狂妄,
我倒想给你提个建议。

    鲁明勉强驱走心中的沉闷,笑道:“我当然原谅。说吧。”

    “这些年一一你一直在尽力追寻陈先生的思维脉络,对吧?”

    “对。”

    “你相信陈先生找到了一个极为巧妙的方法,他的睿智是无人可及的。于是,
你只能努力找回那条他曾发现但后来又丢失了的路,对吧?”

    “对,你……”

    “也许这正是你失败的原因!你一直向心目中的伟人跪拜而不敢超越他!既
然你寻不到陈先生的旧路,为什么不干脆找一条新路呢?即使必须用平面几何式
的方法,也不见得只能有一条辅助线呀!”

    鲁明的双眼倏然亮了,愣了一会儿,他一把扯起俞洁就住屋里跑,一边喊着
:“老伴儿,老伴儿,这姑娘把我的心病医好了!我要换条新路去做!”他兴奋
地笑着,像一个活力充沛的青年,“谢谢你,好姑娘,还未得及的,我才59岁嘛。”

    他吩咐妻子收拾东西,说明天就回南京。俞洁当然很高兴,虽然在伯伯的感
谢声中不免脸红。鲁明妻子很兴奋地说,孩子,我对你感激不尽。时候不早了,
我替你喊一辆出租,早点回去吧。俞洁又是难为情又是顽皮地说:李姨,你可不
能赶我走,我今晚就住小灶屋,可以吗?我想睡在陈先生曾睡过的土坯床上,也
许我在梦中能与陈先生的灵魂会面呢。妻子和鲁明相视而笑,为她铺好了床褥。

    久未住人的小灶屋显得阴冷,朽坏的高粱秆在身下卡卡作响,隔墙传来鲁明
夫妇絮絮的说话声。俞洁瞪着眼,久久不能入睡,今天的事太令人兴奋啦!她无
意中追寻到两个伟人的踪迹,又轻易解开了鲁伯伯的心结。现在,她似乎能感到
小屋内仍存留着一个思想场,陈天曾的思想场,这位身世窘迫的智者在顽强地叩
问天地,叩问过去未来,探索宇宙最深奥的机理。

    她微笑着入睡了。

    我乘着时光之船,越过石器(骨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塑料时
代,然后在一个美仑美奂的大厦前停机。大厦的横匾上写着六个大字:生物材料
时代。大厦是薄壳屋顶,我知道那是真正的龟壳,是用‘自下而上’的‘人工’
办法‘长’出来的。这些自相矛盾的词汇正是新时代的通用词。大厦立柱是洁白
的象牙,外侧墙壁是贝壳材料,光滑润泽,闪着珍珠贝独有的光泽。硕大的窗户
缓缓张开,露出虹膜材料制成的玻璃。天气凉了,墙壁外长出御寒的绒毛,是银
狐毛的质地。屋内,恒温动物的神经系统维持着25度的恒温。屋里还有种种性能
奇异的材料:弹性极大的、极硬的、导电性极佳的、具形状记忆功能的……这些
材料都依靠特定的原子团模板自动长成。

    有三个人从大厅里边出来,向我点头微笑:欢迎你来到生物材料时代。其中
一人英俊潇洒,意气飞扬;一个衣着简朴,沉默寡言;一个容貌枯槁,须发尽白。
不过三人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的目光都十分坚毅,身上笼罩着圣洁之光。我知
道他们是谁,高兴地喊:水青,鲁伯伯,陈爷爷,谢谢你们把我带到生物材料时
代,带进奇异的梦境,我知道这梦境一定能实现。

    三个人都笑了,然后幻化成一个人,向我走来。我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称
呼他,因为他身上带着三个人的所有特征。我看到他手中托着的东西……一本书!
用白线装钉的白本,封面是笔力遒劲的两个字:藏书。我惊喜地喊:书!你们找
到它了吗?这是天下至宝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