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龙骑战机 >

第714章

龙骑战机-第714章

小说: 龙骑战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砍杀了二十多头怪兽,这支沉重无比的巨剑依然锋利如新,甚至连剑身都没有半点划痕,找不到一丝卷刃的痕迹。

“嗯!没问题,如果你想要,再拿两支也行!”

“龙卫”领队一怔,自作主张点了点头。

工业化的量产制品,产量越大,成本越低,比起枪炮,机动装甲格斗剑更不受管制,这才几个钱?!

“行!先来一百支!”

林默笑意更盛。

左手腕表一阵惊喜地颤动,这可宰到冤大头了。

这吃货被封在朗基努斯之枪时要吃没吃,要喝没喝,正缺一顿大补呢。

“一百支?”

“龙卫”领队表情直接就抽抽了。

叶筠抿着嘴直笑,连忙转移话题道:“‘龙骑士’,你的朗基努斯之枪……”

她只是提了个开头,却巧妙的没有把话说完,等着林默自己续上下文。

“就留给你们吧!我已经用不上了,价钱嘛,就按上次说好的。”

林默摆了摆手,出乎意料地再没有半点坚持。

“啊!真的!?你之前不是还……”

叶筠喜出望外,这可是又一大收获,原本她还想着该如何说服对方将朗基努斯之枪留下来呢,却没想对方答应的这么爽快,甚至让人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反差实在是太巨大了,前一阵子完全将其视若生命,甚至会亲自驾驶着战斗机动装甲去抢回来,可是现在却漫不在乎地同意转让,实在是让叶筠感到无法理解。

“嗯,我已经有了更好的武器不是吗?战斗机动装甲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林默信口而出的这个借口带有一语多关的意思。

他曾经亲手打造出一架战斗机,还把朗基努斯之枪应用到战斗机上,改装战斗机和武器更是家常便饭,连恒海战防和沈飞都要借助于他的改进能力,作为有前科的战斗兵器狂热爱好者,有这样或那样的怪癖都不足为奇。

“确实没错!不过‘应龙’你可不能带回去,想要使用就只能等着有战斗任务时才行。”

叶筠当是林默看中了那具“应龙”,对于强大战士而言,一具性能出众的战斗机动装甲确实极具吸引力,殊不知她做了一个无论怎么选,答案都是正确的单选题。

“嗯!那笔钱一毛钱也不能少。”

龙骑士并不是雷锋,为社会主义做贡献什么的,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最近因为救金币这个吃货,林默可是砸了不少家底进去,眼下正穷的厉害,有竹杠可以敲,当然不会客气。

“行!成交!”

叶筠根本没有把当初林默开出的十亿人民币报价放在心上。

原本她担心的是对方不肯让出,而不是这笔巨款的代价。

别说十亿人民币,哪怕十亿美元也值,钞票什么的,在印钞机上转上一圈就立刻有了,“有关部门”是中国最不差钱的单位。

完成试验后,叶筠和林默及金发技术萝莉没有继续在花岗岩基地逗留太久,坐着代步车辆从另一条不同的道路返回入口。

他们前脚刚走,“龙卫”领队正打算通知清洁部门来清理血腥冲天的试验场,就看到一个穿着白色制服的年轻女子打开了试验场大门冲了进来。

“咦?人呢?‘龙骑士’呢?”

年轻女子目光在试验场上巡视着,对于成堆的尸体和血腥视若无睹,比那些久经战阵,见惯了生死的战士更加淡定。

“席博士,你怎么来了?找参加试验的‘龙骑士’吗?他刚刚跟叶筠离开了,现在已经到了大门口。”

“龙卫”领队通过瞳孔定位操作,联系了计算机中心,迅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临时访客只要在规定时限内进出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不过基地里的人想要出去可就没那么容易,甚至一些要害位置的人恐怕这辈子都没可能走出这个花岗岩山腹内的基地。

“走了?”

年轻女子呆呆地立在原地,发狠状地咬牙切齿道:“下一次你绝对不会逃出我的手掌心。”

这般表情让周围的“龙卫”战士们看得心头冒出一阵寒意,仿佛这个女人比那些怪兽还要可怕。

“席博士,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龙卫”领队挂着一脸愕然,“龙骑士”从进来到离开都受到严格的监控,他可以保证这些客人绝对没有任何冲撞或接触到席博士的机会,怎么这位年轻的女博士竟然会如此恼怒,真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远在欧洲,已经拥有了现实世界躯体并且在人类社会中得到总裁董事长这一荣耀称号的“亚当”先生的系统核心中正莫名滋生出一段叫作喜悦的源代码,喜悦使人兴奋,也同样使“亚当”依托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时不时处于超频状态,这并不是病毒,反而使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平空得到加成。

意大利新闻媒体们正成篇累犊争相报道伊甸园国际控制集团的机械人在罗马街头拯救抗议者的壮举。

要知道那些游行示威者曾经无比仇视着智能机械人,而现在竟然无一例外的集调转了一个个儿,甚至当中最顽固的反对者却成了智能机械人最死忠的铁杆。

这种救命之恩也足以让他们立刻改变立场。

原本已经失去工作的埃利奥·德尔皮耶罗作为当初游行示威的号召者,现在却像喝了加了葱花的孟婆汤似,变成了坚定不移地智能机械人拥护者,对于家里的孩子来说,这点改变根本就不算什么,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子女们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没错,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在这令人感到沮丧的世道里,他得到了一份工作,成为了伊甸园的一位雇员,竭尽所能的为这个公司卖命。

令“亚当”产生“喜悦”代码的事情却并不是这个,而是仿佛死了一般的“芬里尔”合金突然毫无征兆的恢复了金属吞噬能力,又能继续增殖变大了。

只要“芬里尔”能够继续保持着吞噬能力,意味着“亚当”可以继续得到源源不断的高性能智能处理器。

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附近的超级计算机数据中心得以再次施工,德国西格鲁微处理器研究公司重新启用了生产线,开始大量进行封装生产。

本来停滞,甚至是感到彷徨的伊甸园国际控制集团就像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不仅仅如此,伊甸园和“亚当”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罗马街头的一次无意自救之举,竟然让它们迈出了从未想过的前所未有一步。

意大利军方向伊甸园国际控制集团递出了合作的橄榄枝,试图得到伊甸园的协助,开发出强力的战斗机械人弥补自身军力的不足。

第923节 双赢

意大利新闻媒体得到政府的官方授意,刻意栽赃某个马戏团放出了自己表演用的猛兽,出事的街道都被临时封锁,冠以街道整治的名义开始迅速修复。

而当初所有在场的平民都得到了严厉至极的警告和丰厚的封口金,一些不稳定分子会被催眠,将记忆埋入潜意识。

所有的伤亡都会在未来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开出相关证明,就和各国以往针对性的操作那样,所有的真相都被会刻意隐瞒了起来,即使有人追查,也会被真伪难辨的线索绕得晕头转向。

说谎和误导本来就是政客们最擅长的天赋技能。

意大利特殊部队原本以为这个提议在内部讨论时会有一番极大的争议,被否决的可能性也不低,可是却没有想到在看完罗马街头的那幕视频后,那些原本打算表示反对的家伙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现场所有人都无一例外地举起了赞成票。

随着古罗马的消亡,重建的军队连意大利人自己都不太自信,更何况罗马城内还有一个梵蒂冈城国不得不无奈地替这个国家甘当备胎。

意大利确实需要非常强力的打手,挽回古罗马帝国的荣耀。

在欧洲,国家引入外援并非没有先例,就像隔壁的法国,有建立外藉军团为其卖命的传统。

当初若不是伊甸园集团的机械人摆平了那两头战兽,也许出现在罗马街头并让意大利政客们陷入焦头烂额的还得再增加一队属于教庭的圣骑士机动装甲兵团。

吃一堑长一智,意大利立刻意识到了这些把社会折腾沸沸扬扬的标准机械人的军事价值。

只需要将智能核心系统复制到流水线上的量产机械人存储器里,然后给予枪械武装起来,连粮食等许多后勤物资都能省下,就能组建出最凶悍的军队。

强大的古罗马兵团又能重见天日,哪怕这些兵团战士都是生硬冰冷的机械人。

虽然各国都有自产或进口的战斗机械人,但是它们在反应能力等方面性能远远不及伊甸园自产自用,拥有“芬里尔1型”多核处理器的1号标准机械人。

或许在最开始还能使用集火攻击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很快就会被无比复杂的战局变化拖入不可逆的混乱,甚至是当机。

这个合作意向对于双方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双赢局面。

一方面能够获得一个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得到更为可靠和无后顾之忧的武力保障,双方各取所需。

根据生存优先原则,“亚当”智能核心系统迅速与意大利方面迅速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由于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经典电影《终结者》系列电影里,审判日那一幕核弹头满天飞舞的镜头让许多人印象深刻。

现代科技如此发达,曾经还是科幻的东西现在都已经变成了现实,也有许多人考虑过建立战斗机械人兵团,可是一想到像《终结者》等电影电视里描述的智能威胁,这种想法就从未有敢付诸实施。

意大利军方之所以看中伊甸园的1号标准机械人,最主要的还是看到当初那些机械人保镖在混乱中主动拯救人类,主动与“索伦”战兽战斗,掩护人群逃命,哪怕对方是反对机械人的游行示威者。

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那些机械人自始至终也只拿着人类士兵伤员主动丢过来的一支自动步枪,直到战斗结束也没有跨越雷池一步。

虽然通过了政府内部的统一意见,为打消外界的顾虑,意大利军方与伊甸园集团先行展开小规模秘密合作试点,组建出一支数量大约在100人左右的机械人部队,并且会在境外混乱之地扶持一些武装组织进行实验测试,毕竟最好的武器是需要用人命来书写出来的。

死道友不死贫道,欧洲各国的民主与人道也仅仅针对本国公民而言。

……

位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汇流处以南,伊拉克东南部的哈马尔湖(Hammar,Lake)原本是一处水草丰盛的大沼泽湖。

1992年伊拉克政府为了把藏匿在此的什叶派游击队赶出去,开始把南部沼泽地的水排掉,而现在哈马尔湖已经干涸了近半,人类刻意制造的局部小气候变化迫使原本居住于此的沼泽居民们迁徙大半。

虽然什叶派游击队被政府军赶走,加上原住民被迫迁走,哈马尔湖附近又变成了荒无人烟的无人区。

出乎意料的是,不知何时这里又悄然迎来了新的定居者,在某个不起点的位置建立起了新的居住点。

用沼泽粘土坯堆起来的一处土围子毗邻着哈马尔湖,在它的身后是茫茫无际的大沙漠,土坯砖的颜色和沙子的颜色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天空中往下看,仿佛由手艺最糟糕的泥瓦匠堆叠起来的建筑物就像几堆风化的丑陋岩石,完全看不出人造物的模样。

深挖洞,广积粮,太祖的以弱胜强,打持久战的战略名言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别看外面的造型毫无美感,看似不起眼的土围子和土坯房子里面却是别有洞天,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