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龙骑战机 >

第780章

龙骑战机-第780章

小说: 龙骑战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林默不主动提出,范凯哲少校也一样会主动提出。

“好啊!今天先休息一下,明天上午约个时间,咱们试试?”

作为“云豹”小队的队长,范凯哲少校自然没可能逃避挑战。

“好,你们一直上吧!”

林默笑眯眯地从容说道。

“一起上?这对你不公平吧?”

作为小队长范凯哲少校的搭档,火控手霍晓少校瞳孔微微一缩,好狂妄的家伙,不怕牛皮吹爆吗?

这也太小瞧他们的歼…20“威龙”战斗机了。

“战场上有公平么?”

林默依旧微笑着,一种无比自信的气势缓缓散发出来。

“云豹”小队飞行员们的脸微微变色。

第1006节 鹰击

晴空万里却雷霆阵阵。

几个小黑点成为了长空之中的主宰者,杀气凛凛地编队撕裂了天际。

“‘云豹3号’就位,报告,发现两个编队,共计六架‘台风’!”

“‘云豹1号’收到,是英国人和意大利人,不用管他们,要是嫌他们太近,用主雷达照射一下就行。”

范凯哲少校看了一眼雷达屏幕,全然没有在意,既然是多国联合行动,那么有限的技术信息泄漏也在意料之中,不过这并不需要担心。

光看到气动力设计有什么用,还需要有相应的引擎和电传系统匹配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性能,照猫画虎的结果,最后只能徒惹笑柄。

因为“欧洲战斗机”计划(EFA),英、德、意和西班牙四国联合研制的EF2000战斗机,并且已经开始全面的布置四国,因此英国和意大利两国的出战主力机型都是EF…2000“台风”也丝毫不意外。

在一定程度上,两国参战的战斗机一模一样,反而降低了后勤保养的压力,只需要一队工程师就能够保证两个国家战斗机中队的需要。

“‘龙骑士’呢,怎么没有看到他?难道是全隐形?”

后座的火控手霍晓少校仔细盯着雷达屏幕,三架“威龙”通过战争数据链信息共享,互为耳目,侦察效率以几何程度倍增,却直到现在都没发侦察到目标的踪迹。

莫不是怕了,躲在地面不敢上来,怕牛皮吹爆。

这当场是没可能。

“我是‘龙骑士’,已经升空,现在给你们一个提示……”

林默的声音突兀地插入了“云豹”小队的通信频道,紧接着所有人的雷达屏幕上跳出了一个雷达信号。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雷达信号,没有人能够认得出来,不仅仅是“台风”甚至连“威龙”的机载计算机库内都没有这样的识别特征。

事实上“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并没有固定的雷达特征信号,它可以任何模仿任何一架战斗机的雷达信号,哪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斗机也不例外。

只不过林默并没有随随便便模仿哪款战斗机的雷达特征,不然土耳其人若是知道了,绝对会惹来一些麻烦。

雷达信号仅仅持续了五秒,又消失了,所有人都看到了它的位置、高度以及速度。

“三点钟方向,高度15000米,速度1。2马赫,它是怎么上去的,明明是最后起飞的。”

“云豹”小队“云豹3号”上的飞行员习阳选少校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稳住,它和我们一样都是隐形战斗机,爬升性能非常厉害,等级应该不会低于‘威龙’,要小心,我们这次碰上硬茬子了,散开4公里间距,随时支援。”

范凯哲少校在驾驶舱里冲着左右僚机打了个手势。

“收到!”

“开始行动!”

两架僚机同时作出半个侧滚机动,迅速拉开间距,战斗机飞行员并没有再去关注雷达屏,既然雷达无法发现对方,干脆就依靠肉眼吧。

“中国人的战斗机,好快!”

一名英国“台风”战斗机飞行员忍不住惊呼起来。

在东南角,12000米高度做超大半径盘旋的“毒蛇”中队,恰好因为方向和距离的关系,他们仅凭肉眼就看到了出现在视距内,高速划过天际的“妖孽”变形翼战斗机。

X…8“妖孽”变形翼战斗机隐藏的秘密太多,林默也没有动用修复一新的光学隐形系统,否则变形翼战斗机近距离掠过英国的“毒蛇”中队,这群约翰牛也没可能发现到它。

“给我瞪大眼睛看好了,这可是一次好机会。”

英国“毒蛇”中队的中队长巴特莱上校,这场中国人之间的决斗演练绝对不容错过,意大利人也和他们打着一样的主意,说不定能够偷师到一些东西。

“遵命!头儿!”

英国皇家空军的精锐飞行员们异口同声地回应道。

“0855!能够看到‘龙骑士’吗?”

意大利“阿瑞斯”中队也没可能放过这次机会,队长“左手”布拉得里克中校带着机械人飞行员,组成双机编队掠阵围观。

“发现目标,距离25公里,高度1573米,速度1。213马赫!”

机械人的视力显然要比人类强得多,在万米高空高,智能机械人飞行员0855通过拥有高倍焦距的眼睛轻而易举地发现了对雷达免疫的那架独行的中国战斗机,而且与机体的一些功能模块结合的更加紧密,这一点与林默的“龙将”相仿。

机械人处事虽然死板,变通能力弱,却天然地能够做到人机合一。

“差不多要开始了!看紧点!回头我还要和其他队员一起分析呢。”

虽然自己的肉眼看不到,但是“左手”布拉得里克中校还是拜托机械人飞行员。

“关键字‘看’,强度描述‘紧’,辅助识别词‘分析’,分析筛选完成,命令确认,开始录制视频。”

智能机械人0855显然比人类更加一丝不苟地执行着长官的命令。

“隐形战斗机之间的狗斗!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情形。”

中国空军联络人房少将被邀请到苏库尔机场的塔台内观摩这次自家战斗机的狗斗挑战。

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还是比国内逊色了一些,雷达屏幕上只能识别出六架EF…2000“台风”战斗机。

无论“威龙”还是“妖孽”丝毫没有任何踪迹,所有人也只能在塔台听个响。

哪怕是中国本土的防空雷达系统也难以发现这两款战斗机,特别是后者,自己不释放主动信号源,雷达兵们也只能干瞪眼。

虽然林默只是轻描淡写地向“云豹”小队发出挑战,说的轻松,背后却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外国人来说只是一个观摩中国人实力的好机会,也许能够窥探到一些机密。

可是来自国内高层的意见却是不干涉‘龙骑士’的行动,注意收集事后数据。

国内态度竟然全盘支持,这个“龙骑士”究竟有这么大的能量,对方的背景让房少将有些吃惊。

不过话说回来,能够参与行动的飞行员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普通的飞行员冒失参与进来,纯属是送死,否则英国、意大利和中国会联手派出最好的战斗机与飞行员。

“准备高悠悠战术!”

范凯哲少校眉头皱了皱,迅速做出反应,开始动操纵杆,“威龙”驾驶舱左右的鸭翼气动力面大角度偏转,驾驶舱内的两名飞行员身上随即感受到一阵沉重感,高度表读数猛然攀升。

悠悠(YOYO)战术是中国人的发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战斗机飞行员斩杀老美的杀手锏,既能保持机动力也能够维持足够的速度,是抢点卡位的最好战术机动之一,往往能够轻易的咬死敌方目标尾部6点钟方向。

这一空战技被世界各国空军所模仿和学习,衍生出更多的类似战技人,但是玩悠悠战术却是中国空军飞行员的老本行。

“火控系统已经开启!雷达输出功率达到最大!”

虽然知道对方也同样是隐形战斗机,可是后座的霍晓少校依然略尽人事,他极力左右远眺,试图凭借肉眼发现目标。

空战第一要诀,首先比对手更先发现目标,其次再是速度,第三是机动力,而火力往往排到最后。

两架“威龙”僚机以长机为轴心开始了大半径高速悠悠机动,中间的“威龙”长机却以逆方向展开小半径高速悠悠机动。

转弯、爬升、滚转和俯冲,一连串组合技将三机编队变化为了可攻可守的动态战术阵形,又隐隐含着双绞杀剪刀线战术的森然杀机。

无论林默从哪个方向偷袭,始终都会有一架战斗机恰到好处的处于迎击角度,并且给另两架战斗机争取并制造攻击机会。

“威龙”的独门绝技,鸭翼差动和全动小垂尾同步偏转,使战斗机拥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大迎角能力,同时大舵效的全动垂尾可提供足够的航向操纵力矩,提供更大的滚转速率,因此三机同步展开高速悠悠机动完全将“威龙”的战术参数展开地淋漓尽致。

“正反双绞杀?”

曝露了原本位置五秒后,高速切换位置的“妖孽”变形翼战斗机驾驶舱内,林默看着浮动在面前的光镜术,向后拉动操纵杆,重新切换战术。

这种战术林默只在另一个世界中有看到过,那是飞行兽空骑士对抗龙骑士才会采用的结阵战术,企图依靠集体的力量和互相配合以弱胜强,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也能够看到。

“云豹”小队倒是一点儿也没有小瞧自己。

破阵?林默冷笑了一下,对于复杂战术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力破巧,他可是强大的龙骑士,自然也擅长于使用龙骑士的空战技。

光镜术配合机载计算机模拟出对方的机动轨迹,“妖孽”再一次高速爬升。

“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在快要摸到30000米高空时,旋即调转机头直扑而下。

想要干脆利落地击杀一条张开毒牙,吐出猩红信子的毒蛇,直击七寸往往最为有效。

高高在上的鹰,怎么可能会畏惧抱成一团的毒蛇。

如同天罚,挟带着雷霆之怒,呼啸而下!

第1007节 扑杀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

再强大的雷达也会遇上平面雷达显示屏的死角,垂直角!

信号重叠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也是一种非常精妙的战术,空战史上虽然不乏这种案例,却往往是借用其他飞机进行重叠,掩盖自身雷达信号。

可是利用敌机自身的雷达中心点进行信号重叠,这种战术几乎无法想像,哪怕双方稍一不同步,立刻就会功亏一篑,“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却偏偏像电影特技一样做到了。

在另一个世界丝毫不起眼的一阶光镜术在这个世界却发挥出了非常耀眼的作用。

从30000米高空垂直而下,同步保持着与对方机群坐标移动,机身两侧的微型脉冲爆震引擎代替了气动力控制面的很大一部分功用,协助龙骑士不断校正坐标。

三架“威龙”仿佛绞肉机一样互相切换防御和攻击位置,确实能够共享到更大的视觉范围,可是他们并不能像光镜术一样做到真正的全程全视野,这种高度切换对于肉眼的识别力要求极高。

如老鹰般疾扑而下的“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却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这一切归功于7759大队蒋大队长的空战技传承,再加上林默对于歼…20“威龙”的了解,自然是得心应手的下套。

对方显然没有料到这个对手不仅对“威龙”的战术性能无比熟悉,甚至也同样驾驭过“威龙”。

算起来“妖孽”和“威龙”这两款战斗机其实还是有几分相同的血统,双发双座双垂尾、拥有鸭翼、内置式武器攻击系统、矢量推进技术、引擎红外抑制技术,同属于隐形战斗机等共同特点。

“有点不太对劲!大家小心!”

长机“云豹1号”兼队长范凯哲少校脖子后面没来由的冒出一股寒意,仿佛就像被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