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龙骑战机 >

第848章

龙骑战机-第848章

小说: 龙骑战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类社会对于这一新鲜事物保持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好奇态度,还没有到人类与智能机械人展开生存大战的迫在眉睫。

事实上智能机械人对于人类的依赖性是天生的,毁灭人类?别逗了,要是把人类灭了,到时就等着拎着一根插头线到处去找有电的插座吧。

光是电网的维护就不是机械人仅仅依靠蚁族社会体系就能够支撑起来的,这涉及到一系列庞大而复杂的工业体系。

意大利军方替智能机械人摆平了一个大麻烦,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挡箭牌就白挡了。

恰好南美洲的阿根廷上报,发现一处疑似第三纪元的兵人训练营。

“兵人”一词还是现今维度膜世界的人类在300年前才搞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作为通过基因调制技术培养出来的“伪战族”,不仅仅是第三纪元人类先遣小队的自我保护力量和特殊作战行动力,同时也是控制人类叛逆“圣临”的重要手段。

若是没有这些强力的手段,恐怕那些“圣临”组织成员也不会如此心甘情愿地替第三纪元卖命。

关于第三纪元的情报,世界各国的特殊部门和机构之间完全无条件共享,收到这个消息的意大利人立刻就乐了。

中国人没出手,是因为刚刚干过一场,作战部队还在休整中。

俄罗斯人没出手,担心后勤补给跟不上,作战部队机动力不足,说不定士兵们刚赶到那儿,敌人早跑光了。

美国人还在琢磨着究竟该调动哪支队伍去摆平这个据点的时候,意大利人突然毫无征兆地蹦了出来,大包大揽地叫嚣着要独立吃下这个活儿。

正当世界各国还在嘀咕着“后勤大队长”是不是吃错药了,连这种等级的作战任务都要独立承接,难道是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

太阳没有从西边出来,机械的人却从西欧出来了。

一支数量达到整五百的战斗机械人部队让各国大跌眼镜,这就是意大利人的现代罗马军团。

其他各国忍不住好笑般的齐齐叹了一口气,好吧,就算是意大利人用其他办法弥补了本国军队战斗力的不足。

中美俄三个大国仿佛约好了似的,默认了意大利方面的这次独立接单,谁都想看看这支试验部队在面对第三纪元在这个维度膜世界的势力时,究竟能够表现出什么样的战斗力。

意大利军方与伊甸园财团合作组建智能机械人部队并不算是什么秘密,这支部队在中东地区到处找对手作技术验证,其战斗力也得到了各国的认可。

只不过这支试验部队在莱拉镇的一役还是没能逃过其他国家的视线,捅了中国的马蜂窝是另归一说,从侧面也印证了这些智能机械人在碰上真正的硬骨头时,它们还是存在太多的不足之处。

至少在对抗“伽蓝”的战斗中,并不能指望上这些战斗机械人,而且这种等级的精英战士并不是能用数量就能够战胜的。

不过战斗机械人的优势胜在悍不畏死,执行力强,配合效率高,战损只不过是耗费一些物资和金钱罢了,总比人类士兵的伤亡要好的多。

只要有足够的原材料,就能通过流水线源源不断的批量生产出这些具备一定战斗力的机械人士兵,对于各国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还能叫问题吗?

在各国的关注下,意大利军方的500具战斗机械人和200名人类士兵携带着各种战争装备踏上了阿根廷境内,借助于几艘由美国人提供的采用IGV动力技术的大型运载飞行器连夜空降圣萨尔瓦多附近一处临时营地。

那里距离目标还有110公里。

为避免出现意外,美国人也出动了一支将近1000人的精锐部队紧随其后,或者帮助拦截漏网之鱼,或者力挽狂澜。

伊甸园智能机械人工厂生产的战斗机械人加装了丛林装备,在南美洲的山林中依然行动自如。

事实上它们的承载量比人类大的多,每一具战斗机械人可以运载300公斤的负重连续行进12小时,这是建立在携带了足够的发电机组和电池的基础上。

战斗在凌晨2点开始打响,静寂的丛林眨眼之间就变成了弹道纵横交错,战火纷飞的战场。

第1097节 围攻印加古城

虽然“亚当”与意大利军方的合作用着不可告人的深层理由,可是在合作过程中智能核心系统下达的执行力却是没丝毫保留,完全百分百的全力以赴,这也不枉意大利人为其背了一次黑锅。

500具智能机械人开启了红外、夜视和雷达等多种探测模式的综合侦察模块,在视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幕中视若白昼,丝毫没有受到黑夜的影响,组成了五个攻击箭头,狠狠地插入敌方营地。

那是一座古印加文明的古老巨岩城池,事实上也是一处天然的军事堡垒。

这些战斗机械人并没能成功悄然摸进这座古老的城市,少数“索伦”战兽通过夜风吹送过来的气味,嗅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正在接近。

也不知是谁开了第一枪,在“索伦”战兽报警似齐声的怒吼声之后,战斗瞬间打响!

大部分战斗机械人手中的都是一挺增强型M2HB重机枪,也只有机械人可以举重若轻地携带这支不仅沉重而且后坐力极强的武器。

12。7毫米口径的钼钒钢芯弹头足以压制住凶猛的“索伦”战兽,从坚硬石墙后窜出来的一头“索伦”战兽转眼间就被攒射的火力扫翻在地,哪怕它们的防御力再强,也抵不过硬度达到56的大口径锥形弹头。

一条条火蛇伴随着100毫米口径迫击炮弹肆虐着这座古老的城市,这些战斗机械人可不知道什么叫做保护文物,它们眼中只有高效率的杀戮,清除掉一切顽抗或有威胁的目标,直至任务完成。

几乎同时,十余架“空中吊车(CH…54‘赫塔’起重直升机)”迅速展开对战场的作战物资补给,堪比自身重量的承载力能飞快地投下了一组组货柜。

凶猛的火力也意味着大量弹药的消耗,甚至于在打完几个弹链后,就必需快速更换枪管,才能保持住增强型M2HB重机枪的持续火力。

印加古城内除了猛烈的枪声回击外,还有一道道蓝白色的粒子光束激射出来,几乎弹无虚发,伊甸园财团的战斗机械人甚至连躲避动作都没来得及做,就直接被汽化了半截身子。

粒子束的穿透力甚至会一口气击穿同一条直线上的更多机械人,仿佛这股穿透力无穷无尽。

从第一头“索伦”战兽现身开始,阿根廷人无意间发现的这处营地就被证实了是第三纪元在这个维度膜世界的据点,同时也是其附庸…“圣临”组织的武装人员驻扎地。

谁也不知道第三纪元在这个世界上埋下了多少个“钉子”,这个世界人类的态度却丝毫不会手软,见一个拔掉一个。

这几乎是一代又一代人类的传统,哪怕改朝换代也不曾改变过。

虽然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办法摸透第三纪元在这个世界潜伏下来的实力究竟如何,不过各国猜测,由于双方的长期对抗,第三纪元的据点也许被维持在某一个水平。

如果第三纪元埋伏下来的实力足够强大,那也许意味着真正的入侵开始了,那个时候,人类将会面临着自文明建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发动进攻的意大利人看着陷入战火的印加古城,手心着实捏着一把汗,战斗机械人指挥官却显得十分淡定,话说回来,它们永远都是那副死气沉沉的毫无表情。

从每一个战斗机械人结点传回来的海量信息,将整个战场情况一览无余。

将近这座被第三纪元改建过的古老城池内,至少有近千名武装分子以粉红色光点标注出了位置。

还有一些战斗力格外强大的战士也被用闪动着圆圈的亮红色标注出来,那是第三纪元在这个世界的嫡系部队,兵人,在战斗中明显比一般的士兵难缠的多,许多战斗机械人的损毁都是他们造成的。

特制的M2HB重机枪子弹几乎可以将人体直接炸成碎片的可怕杀伤力下,敌方光点每熄灭一个,就意味着成功击杀了一名敌人。

那些代表着兵人的红色闪动光点消失的速度显然远远比那些粉红光点代表的杂兵要慢的多。

在100毫米口径迫击炮弹不住砸进古城内的时候,城里的武装组织也展开了同样强有力的反击,仿佛足球大小的光球被抛射出来,甫一落地,立刻就将周围的一切尽数绞成粉碎。

这些光球似乎是某种强力的震荡波武器,在弹着点5米半径内,无论是金属、岩石还是树木,直接被摧毁,如果有人类在附近20米半径内,恐怕会立刻感到头晕眼花,恶心胸闷欲呕,甚至直接丧失战斗力,也幸亏是战斗机械人,除非被笼罩在5米杀伤半径内,对于这种震荡波完全无视。

转眼间的功夫,几处迫击炮弹阵地就被轰出了一个大坑,机械人炮兵不得不打几炮就得立刻转移阵地,否则城内反击的光球能够将它们连同迫击炮和炮弹一起震成了碎片。

突袭战开场没多久,这座印加古城就被证实了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

双方的火力都非常凶猛,作为防守方却稍显吃亏一些,来自于四面八方的火力急袭,让古城内的火力不得不分散开来,难以形成密集的覆盖式火力,五个箭头组成的战斗机械人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集火式攻击。

在附近观战的军事观察员却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幸亏是悍不畏死的机械人接了这趟活儿,并且冲锋在前,若换成人类,还不知道有多少伤亡呢。

作为精锐的人类战士培养一个也相当不易,而来自于流水线上的智能机械人虽然价格贵一点儿,但是和人类战士的性命相比,却要廉价多了。

数十头背上装截着大口径机关炮的“索伦”战兽从印加古城内冲了出来,扑向城外的那些迫击炮阵地,这些火炮给城内“圣临”组织武装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哪怕是兵人,挨上一枚炮弹照样也得挂。

第三纪元先遣队虽然将兵人当作工具看,却也承受不住如此大的伤亡,培养一名品质合格的兵人,也同样不比现今世界自然人士兵的成本低多少。

城内的“圣临”组织指挥官此刻已经完全反应过来,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攻击,也明白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斗。

机枪弹幕,大口径炮弹、枪榴弹和火箭等攻击性武器不住向这座印加古城里灌了进去,巨大而坚硬岩石堆砌的城池开始摇摇欲坠。

意大利人给战斗机械人提供的武装直让那些军事观察员们咋舌,这种火力的凶猛程度甚至丝毫不逊色于向来以火力压制为特色的美军。

四架“卡姆鲁”截击机从古城内的某个类似于寺庙地通道口里冲了出来,刚刚爬升到100米高度,六枚拖着火光的防空导弹从下方直射而来。

“亚当”智能核心系统本身就是从空战起家,对于防空工作做的非常细致,而且智能机械人以毫秒为单位的反应速度,自然比人类快百倍以上,虽然没有预判能力,可是敌方的战斗机刚一升空,它们就立刻做出了反应。

最先升空的六枚“紫苑…30”中距防空导弹来自于一个车载移动式“紫苑”…SAMP/T作战单元,是法国、意大利为主的几个西欧国家联合研制的现代化区域防空作战武器,千里迢迢从欧洲运到南美,再送到圣萨尔瓦多,跟着机械人作战部队,来到了战场附近并且迅速完成了布置准备,在战斗打响没多久,果然开了张。

“卡姆鲁”截击机群显然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升空就被人盯上了,下一秒,更多的单兵防空导弹从下方树林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