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精神病人的世界 >

第48章

精神病人的世界-第48章

小说: 精神病人的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你对此很悲哀吗?”
  
  她想了好一阵:“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精神,可以让你决定自己的一切。但是你非要认为物质束缚自己了,那谁也帮不上你。物质之外,不见得是好事儿,当然也不见得是坏事儿。现在对于这点,我也没办法判断到底是怎么样的。因为我只是看到了,并不是一个体会者。存在于物质了,那就存在着吧。而好奇想弄个明白的人,就去研究好了;惧怕未知不想问为什么的,那就不去追寻;现在没决定到底是不是去探索的,那就先犹豫着。没人逼着你去做什么,也没有谁好谁不好的标准,没有怎么是聪明怎么是愚钝的衡量。精神是随心所欲的,那就真正随心所欲吧。在最低落的时候,可以开心。在最得意的时候,可以悲伤。这些都是精神带来的。而不是物质带来的。所以我告诉你,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我没办法用物质的比喻来彻底的演绎精神的问题。我只能揭开魔术师身后幕布的一点点。剩下的事情,我也不知道。”
  
  小白懒懒的抱着她的腿,把下巴枕在她的膝盖上,愣愣的看着我。我能看到它的眼睛在闪烁。
  
  我:“谢谢你,我吸收了。”
  
  大约一个月后,某天中午突然接到她打来的一个电话。
  
  她:“还追寻着呢?”
  
  我:“嗯,继续着呢。”
  
  她:“你的好奇心没有尽头吗?”
  
  我:“你对于我好奇心尽头的好奇心,也没有尽头吗?是什么让您想起我了?”
  
  她:“就是因为你的那份好奇心,无意看到一句诗词想起你的。”
  
  我:“谁的?哪句?”
  
  她:“纳兰容若写的那个……”
  
  我:“嗯,知道了,‘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三个篇外篇《人生若只如初见》
  
  昨天下线前,有几位一直追贴认识的朋友在msn上问我,为什么单独截取这一句,有没有什么含义?
  
  有。
  
  十四、五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这句,认定是个女人写的。再看作者:纳兰容若。哦,女的。半年后才发现不是女的,是个清初的官员。这是个引子。
  
  那几年基本沉浸在唐诗的工整简洁;宋词的对仗洒脱;元曲的精巧别致当中——当然我仅仅是形容了表面上的。等到看多了自然想了解那些诗词作者。了解作者后,开始感兴趣那些时代背景。接着一发不可收拾。从人文延续到经济,从经济延续到社会结构,从社会结构延续到政治,从政治延续到宗教,从宗教延续到哲学,从哲学延续到心理学,从心理学延续到医学……后来我发现很多东西到了一定程度,都是环环相扣的。这让当时的我(二十多岁)很惊奇。然后又开始更疯狂的一轮扫荡阅读。有时候甚至没时间消化,只是记住了。不过也就是那会儿,养成了一个习惯:忽略掉文字本身,看文字后面的那些东西。不过后来又研究过文字、符号的利奇力量,那是后话了。
  
  再后来开始失眠+生物钟紊乱。有那么半年时间吧?每两天睡一次,一次大约睡12个小时左右。失眠还不是似睡非睡神经衰弱的失眠,是特精神那种。因为自己也觉得那样不正常,所以有时候刻意去找一些很晦涩的书来看,认为那应该会很无聊,会睡。记得有次在朋友家看到一堆有关物理和量子物理入门的书籍(朋友的父亲是搞这个的),于是便借来看。没看困,看傻了。跟着就好多疑问还四处去蹭课听。结果我发现坏了,问题大了。因为就物理来说,看的越多,质疑越多。越发质疑这一切到底是怎么样的——未解太多了。甚至包括已经应用的那些原理,对于那些,整个物理界依旧是未解状态。也就是那时候,为了给自己一个哪怕貌似明白的答案,开始转到非线性动力学,平面空间等等等等。可是适得其反,质疑开始成倍的增长。我茫然了,彻底的茫然了。
  
  然后,就开始和精神病人有了接触。再然后,发现了一个很好玩儿的事儿:很多精神病人都能够快速的找到某种解释作为答案。甭管是鬼狐仙怪也好,物理生物也好,总是很坚定的就确认了。我更加迷茫了,难道说,我有问题了?
  
  这种恐慌状态一直缠绕着我,直到有一天,我重新看到这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下子我就明白了,跟傻了似得笑的死去活来。为啥笑?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看懂了。
  
  这就是我截取了这一句的原因。
  
  至于这贴,两天前我突然决定,到此为止了。
  
  为什么?其实没任何理由,只是认为该结束了。虽然我手里还有十几篇草稿,虽然我当初并没打算在这里结束,我还是决定:结束了。
  
  下面就要说的是一个很多人关注的事情:到底这些事,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你认为这是真的,那么我会告诉你:假的,都是假的。
  
  如果你认为这是假的,那么我会告诉你:真的,都是真的。
  
  我不清楚有多少人能看懂我的回答。很讨厌的卖个关子:不要看文字,千万不要看文字,文字是垃圾。
  
  说起来有那么两位朋友我必须一提——因为他们很厉害。这两位朋友回帖是“双少”状态:次数少,字数少。寥寥几句,扎到骨髓里。这让我无限敬佩——我用了这么多字,有几篇甚至到了晦涩的地步才勉强说明白的事儿,人家两句点透。高人、牛人的确存在,山外有山啊。我也明白了为啥高人都不爱说话了,不是他们为了显示自己了不起假装高深,而是他们能把复杂的事情精粹成很简短的一句话,所以高人、牛人话少——有啥可叽歪的,我说完了啊?啧啧,看来我差的太远了!半瓶而已。
  
  再有一个被问了很多次的问题是:为什么你发到鬼话来?这个问题(挠头),我只是直觉发到这里比较适合吧?反正是痴人说梦,就当是鬼狐仙怪吧。还有就是,我觉得人可怕起来,比鬼狐仙怪都可怕。
  
  有位朋友必须得提。那位朋友很执着的变着马甲用站内短讯骂了我一个月,内容比较流氓,我就不重复了,不过看行文习惯,我也知道是谁了。虽然我至今都没搞懂什么地方得罪您了,但还是请您息怒、见谅。因为我坚信有没见过面的朋友,不存在没见过面的仇人,我坚信。我希望您也能这么看。
  
  对了还得道歉了,我收到过不少朋友站内短讯,要我解释一些什么。抱歉,无解。不是我多狂不爱搭理人。而是我觉得别人嚼过再吃真的没意思了。用自己的角度看,才是最好玩儿的。嗯,我这么看。
  
  说到这儿,也就说起对于讨论为什么我不掺和的原因。很早就有一位朋友指出来了,就是ta说的那样。
  
  其实我很喜欢看大家的讨论——当然是有自己思想的那种讨论。因为那些是真正个人的资产,而不是从啥地方弄来现炒现卖,或者从百度Google上直接扒。对于直接扒,我就不发表评论了,毕竟那是基础比较差、思路比较窄、又喜欢逞强惹眼的表现,仅此而已。说那些具有自己思想的吧。我一直认为,能认真的去思考,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儿,非常非常了不起。也许有人会问:产生思想有劲吗?能赚钱吗?这点我可以给肯定的回答:有劲,能挣钱(笑)。
  
  道家说变通,佛家说自然,心学说知行合一,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应用。查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所有很牛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且很完整。我知道那不是简单就来的,那是经过多次推翻重建出来的,绝对不是扒了两本书、百度上复制一段就能产生的。但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就在于:应用。拿到了钥匙,想用却不会使用才是最要命的。当然了,也有不想去使用的人,对物质已经到了无视的境界了。对于那种人,我会按照我的方式分类——仙。绝非贬义。
  
  还有就是未知。对于未知,我不推荐轻易的去否定,或者没通过真正自己的思考去否定。照搬,是个很糟糕的事情。不是套用现成理论的几段话或者某本书的几段章节就伟大了,那不够。因为看了是看了,能不能消化吸收理解还另当别论。面对未知,也没必要害怕,而是学会尊重未知的存在。其实那也是对自己的尊重,给自己一个尝试着去了解、辨析的机会。也就才有思考的机会。否则不如去看《走进科学》。我是这么认为的。
  



【关于这些以及那些的问题】
  
  
  我这人很懒,不到觉得出了大问题,是断然不会上来留字的。
  
  看来现在必须罗嗦几句了。
  
  这几天收到的站内短讯都很奇特,有言辞挑衅打算让我发火的,有崇拜溢于言辞之间的,还有“调戏”我的(汗)。看的时候哭笑不得。
  
  挑衅的就不说了,没啥新意。我不会还嘴,也不说是谁,就这么着吧。
  
  先说把我推到某个高度的。
  
  真抱歉,我不是那几位朋友形容的那么了不起。没有一丝谦虚,是实话。因为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我也知道我多大能耐,也很清楚自己依旧脚踩大地,仰头看天,没啥新鲜的。恳请那几位极力赞美的朋友,收回那些溢美之词吧?我知道那些不属于我。猜测那几位朋友可能刚看完帖子还没缓过来,而且现在回头看,我对自己写的并不满意。
  
  记得某位朋友回帖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你可以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是一定要知道自己不是谁。”说的没错,谢谢,受教了。虽然我也很喜欢被人夸,但是我很清醒的明白那些褒奖不属于我,因为我离那些差的太远,太远太远。远到遥不可及。
  
  再来说“调戏“的问题。
  
  现在社会比较开明了,甭管男女,都可以参与“调戏”这项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不过退一步说,我觉得调戏前最好先搞清楚我性别,之后再调戏也不迟。虽然我不鄙视同性行为,但是我不接受针对我的同性行为。还是请那几位朋友收敛下吧?而且我也不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实际上我是个很无聊的人。我也不好泡吧洗澡按摩揉脚一类的,K个歌都被是强拉硬拽去的,逛街基本没我的事儿——觉得没什么可流连的,平时也不怎么主动发起啥聚会提议。用现在的话说,很宅的一个人。电视我不看,甚至电视机都收起来了,觉得那个属于被动性获取,很浪费时间。有时候在家休息几天干脆就不出门。因为一个人住,甚至那几天都不说话。没事儿就看看书,看看电影,听听歌,偶尔旅个游。也就这样了,非常非常平淡。
  
  我的文字不代表我,那只是我的一部分,还是隐藏的那部分。跟我在一起没啥刺激的项目,我也不能带谁去“时间的尽头”或者奔某个银河系逛逛。因为我不具备那种能力,我还是把某件内衣穿在裤子里面的。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所以,咱们都含蓄点儿吧。
  
  
  还有一个问的最多的问题:我到底是唯心还是唯物。我觉得这个是显而易见的——我也不知道,很多事情上,我没有答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