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致命的狂欢 >

第14章

致命的狂欢-第14章

小说: 致命的狂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庆,却误伤了陪酒的皂隶李外传,实则让打虎英雄变成了唐·吉诃德,表演了一场误把风车当魔鬼来厮杀的滑稽剧了。其结果比唐·吉诃德更狼狈:武松为兄报仇未遂却遭西门庆暗算被充军到孟州。西门庆这个漂亮的流氓竟然猛于老虎,打虎英雄武松竟败在人间猛虎西门庆手下。不禁令人感慨,打山中虎易,除人间虎难。 
  按《金瓶梅》的纪年,故事起自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迄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共约16年时间。西门庆出场时二十六七岁,死时33岁。这就是说,小说的主要情节经历的六七年,正是武松充军的年限(自政和三年到重和元年)。《水浒传》打虎故事的主角武松,到《金瓶梅》中退居配角。西门庆从《水浒传》到《金瓶梅》却反客为主,成为第一号主角了。西门庆在武松拳下死里逃生,非但无所收敛,反而大逞其虎威,与潘金莲一虎一龙,演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乃一个全景型的流氓。其为市井细民时,就是个横行里巷的流氓团伙的首领;经商时是个坑害同行、偷税漏税的不法商贩;从政时是个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的官僚。即使是居家、嫖娼以至在床笫,他也是个无恶不作的流氓。也就是说他的行为方式,他的思维方式,他的举止装扮,他的语言谈吐,他的生活方方面面,无不充斥、弥漫着浓烈的流氓习气、流氓作风、流氓作派。西门庆在他生活的王国里俨然成了不可一世的“当代英雄”。塑造出这么个流氓的典型形象,是《金瓶梅》对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的重大贡献。因为有他就能透视出古今一切流氓的灵魂与身影;因为舍此,在中国文学史上或许就再也找不到如此形象、如此生动、如此典型的流氓。即使是后世蓬勃发展的“痞子文学”中的英雄豪杰,在这位先驱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因而要对我们的民族或一性格某侧面进行精神分析,就没有理由不去解剖西门庆这个名角。   
  小引:山中猛虎与人间猛虎(2)   
  中国的流氓源远流长。鲁迅在《流氓的变迁》中上溯到孔墨,朱大可在《流氓的精神分析》中下述及洪秀全。可见中国的流氓有过庞大的家族与辉煌的历史。以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几乎同时有陈宝良《中国流氓史》、完颜绍元《流氓的变迁》一大一小两部专著出版,较完备地勾勒了中国流氓的历史变迁。在鲁迅的笔下,流氓源自儒侠,却是盗侠的末流。他说:“流氓等于无赖子加壮士,加三百代言。流氓的造成,大约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孔子之徒,就是儒;一是墨子之徒,就是侠。这两种东西本来也很好,可是后来他们的思想一堕落,就慢慢地演成了所谓流氓。” 
  鲁迅《流氓与文学》,刘运峰编《鲁迅佚文全集》第791页,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年9月版。 
  他进而说:“为盗要被官兵所打,捕盗也要被强盗所打,要十分安全的侠客,是觉得都不妥当的,于是有流氓。” 
  鲁迅《流氓的变迁》,吴子敏等编《鲁迅论文学与艺术》第36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版。 
  朱大可将“丧地者”、“丧国者”、“丧本者”统称为流氓。 
  朱大可《流氓的精神分析》,《钟山》1994年第6期。 
  把对流氓的分解,升华为对中国民族或一性格侧面的精神分析,是从鲁迅到朱大可几代知识分子的共同意向。 
  流氓从词义上讲,原指无业游民,后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遗憾的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丛书《太平御览》共55部4558个子目,《古今图书集成》共32典6109个部,可谓包罗万象,竟偏偏漏了“流氓”这一类。中国辞书也由来已久,但直到清康熙年间刊行的《佩文韵府》,“流氓”一词仍未进入中华词库。中国学者对“流氓”的注视,可能是从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对“流氓无产者”的分析中获得灵感的,然后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作了有意义的解析。从鲁迅到朱大可都是从它的原义出发,走向对社会现象尤其是精神现象的分析。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却无视或忽视了中国文学史上这个最典型的流氓形象——西门庆。鲁迅说:“现在的小说,还没有写出这一种典型的书,惟《九尾龟》中的章秋谷,以为他给妓女吃苦,是因为她要敲人们竹杠,所以给以惩罚之类的叙述,约略近之。由现状再降下去,大概这一流人物将成为文艺书中的主角了。” 
  鲁迅《流氓的变迁》,《鲁迅论文学与艺术》第362页。 
  每读至此,我都惊讶鲁迅竟如此准确地预见了尔后的“痞子文学”(以痞子为主角的文学),然而又为他这篇名文未论及《金瓶梅》中的西门庆而深表遗憾。 
  显然,将流氓置之于中国社会发展史中研究,将西门庆置之于中国流氓史中研究,是何等必要。“你想研究中国旧社会吗?请研究流氓;你想研究中国流氓吗?请研究西门庆。”友人知我在写这么一本以研究西门庆为主体的著作,为我拟了这么一段广告词。虽有过火之嫌,却又不无道理,因为西门庆堪称古今流氓的绝世标本。为感谢友人的美意,我将之写入这引言中。   
  交通官吏与纠集无赖(1)   
  《金瓶梅》的精彩处,还不在于写了一个全景型的流氓,而在于写出了一个流氓发迹变泰的历史,一个流氓全方位的狂欢,一个流氓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 
  西门庆原是个商人的独生子,虽为殷实之家却“算不得十分富贵”。(按,《水浒传》与词话本《金瓶梅》都说他是“破落户”。)不富不贵哪来的社会地位?论家势是“父母双亡,兄弟俱无”,中国是个宗法社会,社会势力往往以家族势力为基础,西门庆实无家族势力可言。论智能除了游戏技能(惹草招风、拳棒、赌博、双陆、象棋、抹牌、道字,无所不能)外,实则“不甚读书”。封建社会的入世原则是“学而优则仕”,一个“不甚读书”的人显然难以从“正途”踏上仕途。按理讲他在地方的能量是有限的,但“只为这西门庆生来秉性刚强,作事机深诡谲,又放官吏债,就是那朝中高、杨、童、蔡四大奸臣,他也有门路与他们浸润,所以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揽说事过钱,因而满县人都惧怕他”。 
  《金瓶梅》词话本只说西门庆“交通官吏”,却未具体说明他交通何方官吏,《金瓶梅》张竹坡评点本已交代西门庆作为一介乡民之所以能与朝中高、杨、童、蔡四大奸臣相浸润,就在于他发妻留下一女西门大姐,被许于东京八十万禁军杨戬提督的亲家陈洪的儿子陈敬济(按,词话本为“陈经济”)为妻室。有了这一姻亲,西门庆就挂上了朝中四大奸臣的关系网。 
  有了此关系网,就有许多好戏等着登台上演。如到了第十四回,花子虚被诸兄弟指控私吞花太监遗产抓进牢房,李瓶儿向西门庆求情时,西门庆就凭此关系大显神通。西门庆说:“问得东京开封府杨府尹乃蔡太京门生,蔡太京与我这四门亲家杨戬提督,都是当朝天子面前说得话的人。拿两个分上,去对杨府尹说,有个不依的,不拘多大事情也了了。如今倒是蔡太京用些礼物,那提督杨爷与我舍下有亲,他肯受礼?”李瓶儿搬出六十锭大元宝共计三千两,交西门庆做人情费。西门庆仅用部分银两连夜打点,求了亲家陈洪一封书信,差人上京,由杨戬而蔡太师而杨府尹循环一周,层层打通关系,杨府尹虽“极是清廉”也不得不为花子虚一案大开绿灯。 
  而这件杰作的幕后导演西门庆则一举多得:其一,利用关系网巩固关系网,将关系网用到位,用出惊人的效应。世间万物用进废退,关系网不用就会疏远。其二,在花子虚等人面前乃至清河一方显示了自己通天的本领,让人们敬之畏之。其三,李瓶儿以此事为契机,对西门庆由敬而慕,进而铺平了由奸而嫁的道路。其四,西门庆从花子虚案中大获其利。至此才把西门庆“与人把揽说事过钱”的行为情节化了,让人知道其生财之道。 
  明代官吏常服 
  西门庆深谙交通官吏的战术。西门庆有选择有目标地交通官吏,他与朝中四大奸臣皆有“浸润”,但目标是向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与当朝天子说得上话的首相蔡京靠拢。西门庆精通“送礼的艺术”,深知节假日、生日再加红白喜事,是向首长送礼献媚的最佳时机,但也不是谁想送礼就送得上去,送礼者往往苦于有时无机。西门庆给蔡京送生辰大礼,并非直接送往蔡京,而是先勾结上蔡京的管家(相当今日之生活秘书)翟谦,将翟作为接近蔡京的最坚实的跳板。为投翟谦所好,西门庆就地取材,将他伙计韩道国与他姘头王六儿的女儿选送给翟谦作妾。这样,西门庆才能将生辰厚礼送上蔡府。西门庆给蔡京送礼不但厚重而且新奇,令百官相形见绌,令蔡京喜上眉梢,可谓挖空心思的送礼高手。有蔡京这棵大树撑腰,西门庆真可谓求仁得仁、求义得义。不过,他所求的恰恰是非仁非义:以不仁不义之职,行不仁不义之便,得不仁不义之利,如之奈何!由此你不难明白,西门庆尚是一介乡民时,为何“满县人都惧怕他”。 
  西门庆在地方上“结识的朋友,也都是些帮闲抹嘴,不守本分的人”。这帮兄弟皆以雅号反映他们的性格亮点:应伯爵为“应白嚼”或“白嚼喉”或“用不着”(按,这乃反话,实为“用得着”);谢希大为“谢携带”,也可谓又吃又带不算腐败;吴典恩为“无点恩”,乃忘恩负义之徒;云理守为“云里手”,乃偷拿扒窃之能手;常峙节为“常时借”或为“常失节”,即长年靠东挪西借过日子,或不顾名节之辈…… 
  在西门庆结拜的十兄弟中,论年资与口才,他不及应伯爵;论出身与心计,他未必及吴典恩;论富贵,他似不及花子虚。但因“西门庆有钱,又撒漫肯使”,就在这流氓团伙中成了呼风唤雨的领袖人物。在玉皇庙拜结仪式上,十兄弟排座次时,众人一齐推“西门大官人居长”。西门庆尚知礼让,说:“这还是叙齿,应二哥大如我,是应二哥居长。”伯爵伸着舌头道:“爷可不折杀小人罢了!如今年时,只好叙些财势,那里好叙齿?若叙齿,还有大如我的哩”。如今只叙财势谁叙齿,谁有财有势谁就是老大。西门大官人“有威有德,众兄弟都服你”,——西门庆不居长谁居长? 
  西门庆热结十弟兄 
  西门庆所结十兄弟,九个都是帮闲之辈,极是势利小人。他们麇集在西门庆的旗帜下,极尽沾光揩油之能事。《金瓶梅》第十二回写众帮闲在李家妓院凑份办了一桌酒席祝贺西门庆梳笼李桂姐,他们于“遮天映日,犹如蝗蚋一齐来;挤眼掇肩,好似饿牢才打出”之余,“临出门时,孙寡嘴把李家明间内供养的镀金铜佛,塞在裤腰里。应伯爵推逗桂姐亲嘴,把头上金琢针儿戏了。谢希大把西门庆川扇儿藏了。祝实念走到桂卿房里照面,溜了他一面水银镜子。常峙节借的西门庆一钱银子,竟是写在嫖账上了。”但西门庆却少不了他们:西门庆贪色,有应伯爵之类帮闲拉皮条,凑热闹,真真假假,吵吵闹闹,助兴添乐无人能及;西门庆贪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