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草清 >

第665章

草清-第665章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隔着好几里,只能模模糊糊看到尘雾升腾,可民人们依旧看得心神摇曳,这就是战争啊……

正在感慨,嗖嗖冷响,好几个民人莫名其妙地仆在地上,翻腾着惨叫,直到血水横流,其他人才醒悟过来,枪子!中了枪子了!

哪里来的枪子!?隔着战场几里远呢?

这就是战争,线膛枪的流弹可不认人的,民人们一哄而散,再不敢在高处旁观。

还有旁观的就没这么自由了,在“勤王军”的后方,还有好几千人马,号褂混杂,队形紊乱,个个都神色惊惶。

“不能败啊,败下来就轮到咱们了……”

塘沽总兵鄂善高踞马上,望远镜一直粘在眼圈,似乎自己的目光能通过这玩意将尘雾驱散,好看清楚前方的战况。

“真是遗憾,没办法看清南蛮是怎么用步队打败马队的。”

傅清也使劲盯着前方一两里外的战场,蒙古马队从侧翼撞入大横阵时,前方“勤王军”也迅速地变了阵,排出薄薄的四方阵,似乎还有什么玩意拦在侧翼,但在那之后,战况就被沙尘遮住,再看不到细节。

英华大军大约七八千人,击溃了围塘沽的“皇军”后,直接朝北京城进发。原本骑墙的天津知府立马投入了“勤王军”怀抱,支援钱粮,筹措驴马,让“勤王军”的北进步伐格外利索。

见英华官兵换上了西山大营火器军的号褂,竟是早有准备,弘历等人也只能哀叹南北形势早就被人操之于手。而英华方面在和平协定中写下的军费开支,竟也不是漫天开价,这些号褂都值上万两银子……

此刻在六里桥力战蒙古马队,“四阿哥党”的文臣武将们更觉那些军费开支,不是人家随口胡来,就说这一战,怎么也要死伤上千,花费无数抚恤银子。

小半个时辰后,烟尘散开,战场渐渐清晰,就见一股股马队朝北急奔,而原本的横阵处,倒伏了大片人马尸体,还有被压倒的铁线网子。

“果然啊,枪炮打不过,骑射也打不过,南蛮真要一心北伐,大清怎么也难保住北京城,还是那茹喜有能耐,不仅撮合了南北和议,还替大清争取了这么好的条件。茹喜……怕本就是那圣道皇帝的禁胬吧……”

所有人都这么想着,鄂善在想着入北京后,该好好巴结茹喜,傅清也觉得之前对待茹喜的态度是不是有失恭敬。

欢呼声在观战人群中响起,打赢了!之前在塘沽已经打败了忠于弘时的主力军,而这一万蒙古马队,连同弘时手上残存的兵力,在这六里桥也败得这么快。“皇军”的武力依靠已经崩溃。北京城里,再无能阻挡弘历上位的力量。

马队溃退下去,拦着六里桥的几千步卒也当场崩溃,一片片转头奔逃。

“那不是西山大营的火器军,是南蛮红衣!之前塘沽的消息没错,南蛮来了!老四跟南蛮勾结在一起了!”

策马逃在最前面的新任威远大将军福彭心火焚身,几欲吐血。之前担起这大将军之责的时候,就觉自己足以挥斥方遒,逐鹿天下,拯救大清于危难之际。可他的功业之梦,仅仅步出北京城六里之地就破灭了。

“南蛮太厉害、太厉害……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兵!”

科尔沁的达尔罕王浑身冒汗,他亲眼看到对方步卒结阵,跟自己的马队相抗。即便马蹄子即将踏顶,马刀继续劈肩,那些士兵也不为所动。开枪的开枪,刺杀的刺杀。火器营的号褂套在他们身上,感觉非常的突兀,似乎要有更鲜艳夺目的军装,才配得上他们那股摄人气息。

听福彭这么一说,达尔罕王怒哼了一声:“就是那个茹喜牵的线吧,汉人说女人是红颜祸水,我看还真的没说错。”

福彭沉声道:“咱们赶紧回去,劝皇上西狩。就算弘历夺了皇位,他跟南蛮相通,皇上也还在,满人都不服,看他那位子能坐多久!”

达尔罕王哦了一声,带缰绳的手略略一松,没多久,他就跟福彭错开了马头。

“别进广宁门,咱们朝北退……”

他对身边部下这么说着,部下一脸疑惑。

“笨蛋!快去传令!这事咱们不能再掺和了!”

见部下脑子还没转过弯,达尔罕王一鞭子抽了过去。

“感觉那帮蒙古人没用上全力呢……”

战场上,一百零一师统制孟松江这么嘀咕着。

此处出战的是羽林军一百零一师的两个营,以及伏波军左师的两个营,加上赤雷军两营炮兵,总数不到万人。

最精锐的步兵,加上增强后的炮兵,外加铁丝网阵,攻城部队主帅刘澄认为,足以跟蒙古骑兵正面对决,李肆也想看看眼下英华步兵对抗马队的战力到了什么地步,就许可了刘澄的直击方案。

结果是清晰的,赢了,赢得很轻松,但这过程,不仅刘澄不满,负责具体作战指挥的孟松江也不满,因为敌人没有尽全力,甚至可以说是在敷衍。

日后被历史学家大书特书的六里桥之战,蒙古骑兵折损不超过三百骑,而羽林军跟蒙古马队正面对敌的一个营伤亡不到百人。加上之前的炮击,整场战斗,两方兵力总数近三万,总伤亡还不到五百人,而周围旁观民人却被流弹打倒了好几十人。

“紫禁城里那位皇帝,还真是不得人心啊。”

冯一定大概明白蒙古马队没用上全力的原因,达尔罕王之所以出兵,是觉得可以收拾掉勤王军,可这么一试探,肯定发现敌手是英华军。由战争到政治,弘历既然得到了英华的支持,更能坐稳紫禁城的龙椅,他又何苦跟马上就要倒台的光绪皇帝混。

紫禁城,乾清宫正殿里,弘时满眼充血:“朕不西狩!朕要跟那叛逆一决雌雄!”

允禄借口要去查勘城防,一溜腿就跑了。

衍璜没敢跑,转着眼珠,似乎在找更合适的借口。

一身尘土,满脸颓然的福彭无力地道:“皇上不要意气用事,我们再无可用之兵,唯今之计,是去西安,傅尔丹还有十万大军,他也忠于皇上,有他相助,事犹可为。”

弘时冷笑道:“傅尔丹忠的是谁?不是朕,他忠的是坐在紫禁城龙椅上的人!朕一出紫禁城,一出北京,就再不是皇帝!朕没有退路!”

他环视殿上孤零零几人,包括远处缩着脖子的吴襄一班汉人,尖声道:“你们也没有退路!大家不拼死以搏,这满人天下就亡了!”

看住福彭,弘时道:“再无可用之兵?满蒙汉八旗的旗人呢!?之前咱们编起来的绿旗呢!?不管是兵是民,全推上城头去守城!谁不去,杀!把旗人所有家眷集中起来,就押在西面的火药局那!跟大家说,若是北京城破,就点着了火药据,要死大家一起死!”

众人打了个寒噤,福彭都惊诧地看住弘时,觉得这位光绪皇帝是不是疯了。

弘时此时眼神清澈,哪里像个疯子,他摇头道:“你们以为朕疯了?朕看四弟才疯了,他为了这龙椅,竟跟南蛮携手,他是在葬送大清江山!皇爷爷,皇阿玛若是还在,他们一定会赞同朕的作法。”

“十四叔说得对,这江山,既是汉人的,也是满人的,我们满人退无可退。既然这江山再难守住,索性玉石俱焚,也不留给汉人!”

福彭叹气,带着衍璜吴襄等人跪拜领命,出了殿门,衍璜急急道:“这事可干不了,也不能干,你还真要干?”

福彭一脸悲哀地道:“我也知道错了,可我悔了一次,不能再悔第二次,再说皇上也说得对,我们没有退路了。”

福彭踉踉跄跄前行,衍璜跟吴襄对视一眼,同时摇头。

没过多久,这两人就分别出现在恂亲王府和张廷玉宅。

“胡闹够了,也该收场了……”

允禵深深叹息,决然挥手。

“唔,我会通知礼部,让新皇能尽快登基。”

张廷玉波澜不惊,似乎早就等着吴襄上门。

二十八日,“火器军”兵临城下,“奉天讨贼”和“平乱扶正”的旗帜一打,北京外城的城门就全开了。

火器军没有进城,但有这支人马在,城中的乱相很快就安定了下来。之前被新政压着的各股力量,不分满汉,骤然翻身,将之前弘时新政编织起来的新党诛杀一尽。

二十九日,大队人马逼近紫禁城,紫禁城里的侍卫太监默默开门,天安门、端门、午门一路畅通。直到太和殿前,才被福彭带着的近百家奴和几十名弘时简拔起来的侍卫拦住。

枪声,拼杀声仅仅只持续了半刻钟,福彭高喊:“皇上万岁!”然后被一阵枪声淹没。

坐在太和殿龙椅上的弘时,恋恋不舍地摩挲着龙椅扶臂,听着外面的呼喊声,神经质地哈哈笑了。

“万岁……这是汉人的称呼,我们满人,以前没这称呼……”

“满人要灭亡了!就此灭亡了!”

“朕会在地狱里受着你们的跪拜,听你们的忏悔!”

轰隆一声响动,大殿被推开,昔日无比庄重威严的太和殿,涌入大批兵丁。

“朕……等着你们!”

龙椅上,弘时高声喊出这几字,再举起短铳,指住太阳穴,决然扣下扳机。

“外面怎么这么吵……”

映华殿,雍正咂着嘴问,他刚又吃了蚯蚓。

李卫有气无力地道:“谁知道,兴许是弘时又在鼓捣什么新政吧。”

雍正冷笑:“他可真能折腾,不过说起来,他这些新政,本就是朕有心备着的后手,这一点他的确像朕,有大决心。”

九月三十日,新皇乾隆登基,宣布光绪帝急病而亡,直到十月中,新政党羽才清理干净。在后世满清的历史书里,从七月到十月,光绪这段时间的作为,被称呼为“百日维新”……

第七百二十二章 四哥和四爷

弘时当政不到百日,政令不出京畿,军事毫无建树。清人自己总结,六里桥之战,如果科尔沁的达尔罕王能尽全力,京城中满人也能齐心协力的话,不过万人出头的“勤王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敌人。只要赢了六里桥之战,“光绪新政”就有出头之日,历史也将会大不一样。

可惜,之所以会有六里桥之战,而不是八里桥之战,来的是“勤王军”而不是英华军,原因就在于弘时、弘历,满人、汉人,都还想糊住门面,不愿在南面主干道上开打,而是在西面广宁门外大战。就从这一点来看,指望达尔罕王尽力,满人齐心,根本就是幻想。

因此另有一派满人看得更深,认为弘时应该及早解决弘历,彻底清除满人异己,瓦解原本的朝堂官府,代之以更严酷更彻底的“九旗治政”,这样就能避免六里桥之战。到那时,不仅塘沽守军不会有异心,可以封堵住大沽海口,圣道皇帝也会因江南等地的乱相而不再将注意力转向北面,历史走向就此完全不同。

如果说前者是幻想的话,后者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了,龙椅上的血迹都还没清理干净,弘时自杀第二天,弘历就登基为帝,立年号乾隆,北京城一片欢腾。

因光绪年号未越年,弘历指令抹除跟光绪有关的满汉文档,就当这段历史根本不存在,自己是从太上皇雍正手里接的皇位,满汉臣子莫不欣然以从,可见弘时不得人心到了何等地步。

时势变迁,百年沧桑后,当满人再度自新,才重新整理出这段历史,但写到弘时之死时,却都不约而同地将弘时用火铳自杀写成以宝剑自刎,在他们眼里,弘时要以满州古制重振天下,〖TXT小说下载:。3uww。〗必然推崇满州骑射,怎么会用火铳自杀呢?

弘时的余漾还要在百年乃至更久之后才会复起,雍正十年十月,随着乾隆登基,北京城喜气洋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