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草清 >

第8章

草清-第8章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 ?''

大半都是跟四书五经有关的东西,李肆懒得去翻,就一本本地扫着封面,一只只箱子的箱底都翻过了,依旧没见着什么好货色。

无所谓了,反正自己脑子里的东西也应该够用,找书也只是想着在必要的时候能挡住关凤生等人的疑问。

懒懒地翻起最后一只箱子,拿起一本书,封面上的四个字赫然入目。

李老爹,你当真是普通的读书人吗……

李肆心情激荡,《天工开物》!仔细一翻,还是崇祯十年版!最早的版本!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后世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欧洲人称之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可在眼下的1712,却还不是众人皆知的名著,除了清初几个刻本之外,就再没什么流传,严格说,到这会宋应星才死了五十年,还算是同时代人。到乾隆年间,鞑子朝廷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不仅没收录这书,还直接就查禁了。

直到民国时代,国人才从蛛丝马迹里知道了这本书的存在,然后在日本那找到了原本,结果发现,不仅日本有,整个欧洲都有!民国刊印的《天工开物》,所有版本都源自于日本的“菅本”。

李肆忽然觉得,自己这张嘴像是得了“大预言术”,之前在矿场随口一说,居然就在自家床底下翻出了这宝贝。有这书,冶铁炼钢的权威性就算掌握在了手里。

一叠《天工开物》之后,再翻下去,李肆越来越相信,李老爹可不是一般人。

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王夫之的《思问录》……

接着再翻,李肆差点一口血喷了出来,喂喂,李老爹,你这不一般,可也太不一般了。

《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戚继光戚大帅的兵书……

翻到最后一本,却是手抄本,封面四个小楷:念帛随笔。

李老爹名叫李追,字念帛,这书应该就是李老爹的笔记。看这楷书很是周正,虽然水平说不上多高,可骨架刚劲,蕴着一股清人所没有的大气。

翻开书,李肆皱眉,只剩下一小半白纸,装订处带着纸屑,前面有字的部分自然是被撕去了。

“估计是有什么犯忌的东西才销毁了吧。”

李肆也没细想,这事在这个时代太常见了,戴名世《南山集》案才是去年的事。

“难道……这真是天意,你还念着,不让自己儿子当只太平犬?”

看着这些书,李肆心中激荡,“造反”二字又在脑海里晃悠。

“四哥哥!昨天你说好了要教我们认字写字哦!”

稚嫩的嗓音响起,可脚步声却不止一个,那是关二姐和贾狗子、吴石头一起来了。李肆心绪平复,对现在的他来说,造反就是空中楼阁,现在要做的,是打好地基,搭建台阶。

迎上了小姑娘和两个伙伴,李肆微微笑道:“今天不学字,我来教你们认星星。”

关二姐愣愣看着夜空:“星星?仔细看比米粥还密呢,怎么认得清?”

看着似乎将所有星星都收进了眼瞳里的小姑娘,李肆心中暖意充盈。

同一片星空下,关凤生夫妻躺在床上,也正提到关二姐。

“我哥那是不好意思开口,可瞧着田青和大闺女……”

关田氏欲言又止,关凤生则是一声冷哼。

“我知道你什么心思,可云娘是我当着李大哥面指好了的!”

关田氏咬牙,还不甘心。

“瞧四哥儿的心思,不像是在云娘身上,反而更中意二姐。”

关凤生一点都不犹豫。

“一并嫁了四哥儿就好。”

“你!”

关田氏气得说不出话来,扭头不再理自己丈夫。

第二天,关凤生瞧着李肆的表情,让李肆很是不解,可关凤生再看看田青,叹了口气,却又没说什么。

接着两人心思都放在了炉子的改造上。

工程并不复杂,甚至砖都不必再烧,邬炭头将之前废弃掉的一个炭窑拆了,再加上原本塌掉的炉子,就凑够了李肆要的耐火砖。

就在冶铁炉旁边的坑顶直接又挖一个坑,砌起一个小砖房,砖房里是蜂窝般的耐火砖结构。再挖出一条通道,通到炉子的鼓风口,也用砖砌好。而在砖房上面用砖同样砌出一条通道,靠近炉顶,通道的中间砌起烟囱,设置了一个凸管结构,将铁片做的风扇装在凸管后方,用人力摇,这样重的烟尘可以从烟囱出去,而轻的热空气可以被风扇抽到蓄热室。

剩下的工作,就是木匠和铁匠的活。将鼓风口改造了一番,直通蓄热室,而进风口则放在了蓄热室那边,何木匠跟着本就是铁匠的关凤生几下忙乎就解决了。

麻烦的是炉顶,最理想的蓄热室,当然是要封闭炉顶,可眼下因为只是改造,所以不得不考虑炉顶进料,李肆的规划就只能是用铁片作一个大喇叭,可以在进料后盖住炉顶。喇叭口之上是一个弯弯的铁管,另一头可以插到砖砌的通道里。

总之这一套设计非常的简陋,但众人还是被其中一个细节给镇住了。

“四哥儿,为什么人轻轻摇,这风扇就转得这么快?”

啧啧称奇的人群里,矿场的何木匠忍不住开口问,因为这东西有他一份功劳,李肆让他用木头做的变速齿轮,用来驱动手摇风扇。

“要明白这个,可要学很多东西。”

李肆可不是敷衍,这原理就跟自行车链条一样,知道的觉得很简单,可不知道的,还得搞明白很多东西才能理解。

何木匠失望地哦了一声,脸色却也自然,在这个时代,匠师们都守着自己的独门绝技,人家不说,他当然不能追问。

“过阵子我闲下来了,会抽时间讲课,要学就得来听课,记得带上你的徒弟。”

接着李肆这话,让何木匠瞪圆了眼睛,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点头不迭,怎么不学?

“四哥儿,还真不是一般人呢。”

何木匠满腔的感慨。

蓄热室搞定了,接着就要验收成果,李肆心中也是忐忑,毕竟没有实践过。田青虽然被这一连串动静给镇住,可跟很多人一样,依旧不相信这奇怪的玩意能省炭火。

“这炉子多出来一大坨,当心费的炭更多……”

田青捏着嗓子说着,却被身边的田大由拍了一巴掌,他听到这事,也跑过来看热闹。虽然教训了儿子,可眉毛也在皱着,似乎并不看好这事。

几十号人围住了炉子,惊疑的眼色传来递去,远处更多的人也都放慢了脚步,打量着这炉子怪怪的改造。

“起火!”

关凤生对李肆信心很足,决然下了命令。

第十一章 逼债!逼死你!

炉子里装的炭料比往常少了两成,这是李肆采取的保守策略,真要按减三成炭来烧,万一不成功,就得回炉重来,那可就浪费了。

劈劈啪啪的木炭爆响连绵不断,看不到炉里的情况,这还是他们炼铁来的头一次。可炼过几千炉铁了,不必看也能掌握时间,所以关凤生也不怎么担心。

他们这种土高炉炼生铁,一炉一般也就一个时辰左右,众人渐渐散去,就剩下关凤生一帮人,还有一个蹲在坑顶的李肆。瞧着炉工们嘿呦嘿哟地转着风扇,他也不时地指点着炉工将蓄热室里的口子打开,放进新鲜空气。

“哎哟!”

没过多久,照看蓄热室的炉工就受伤了,原来是蓄热室的温度太高,不小心蹭了上去,结果被烫伤了。他这一受伤,李肆反而安心了,至少蓄热是没问题的。

矿场上的计时工具是盘香,专门找制香人做的一个时辰的香,眼见还有四分之一的样子,李肆已经蹲得百无聊赖,却听关凤生猛然大叫起来:“开炉!开炉!”

“还有好一阵啊。”

田青和一帮炉工都很诧异。

“浑小子,再不开炉,这炉子就要塌了!”

关凤生急得一边吼着,一边扯过铁钩子,将堵在炉子下方的砖口勾开。

李肆也惊住了,赶紧示意摇风扇的人停手,看这情形,是炉子受不住高温了?

心中凉意刚刚升起,就见一股炽青的黏糊状液体从炉子下方流了出来,顺着斜斜的砖道,淌进了浅浅的平坑。坑里横竖还立着几道纹路,这就是铁版,一版大概二百斤。

“怎么这么快!是香有问题?”

炉工们震骇不已,从没见过这么快就出炉的。

“没问题,是……炭火旺,自然熔得快。”

关凤生喘着粗气,和同样也在喘气的李肆对视着,两人心中都是一阵激动,成功了!

等铁水流尽,从出渣口将炉渣挖出来的时候,炉工又叫了起来,原来还有不少没烧尽的木炭。

“这可……这可不止是少三成啊!”

关凤生眼眶有些湿了,其他炉工们,连带闻讯又赶过来的田大由等人也都呆住。

“咱们每天还能多炼一炉!”

田大由首先想到的是这个问题,矿石量足,可炉子只有一座,多开炉子,也没更多像关凤生这样有经验的炉头。到了晚上,黑灯瞎火,什么都看不清,也没办法开炉,所以他们每天最多只能出六炉铁。现在每炉缩短了接近四分之一的时间,自然能再多出一炉铁。

节省了三成多木炭,还能多炼一炉铁,一来一去,这提升就太大了。

“四哥儿,就这东西,每年可以多收一千多两!”

一边的邬炭头已经算出了大致的账目,炉子周围,百来号人沉寂下来,相互对视着,呼吸急促,脸上都是红晕一片。

“又不全是咱们的。”

田大由冷声说道,提醒了众人,不管多出多少生铁,四分之一都要被人拿走。

“那也够了,咱们至少不必再欠债了!”

何木匠心满意足地拍着冷却下来的砖道,他也在提醒众人,这有他的贡献。

“炉子烧塌了一层!接着可不能炼了。”

田青叫了起来,像是找到了蛋缝的苍蝇似的。

“塌了?塌了也没啥!重新砌一座!”

关凤生呵呵笑着,当然这是笑话,只是真得花点时间重新加固,还得加厚一些。不过耽搁这点时间,跟之后的收益比起来,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炉工们也都笑了起来,谁都会算这个账,笑声中,看着李肆的目光也全变了,之前那些疑虑一消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炉火一般的红热。田青扭了好一阵眉毛,似乎也想着多挣的银子也有自己一份,脸上的不服也渐渐化开。

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对工人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这两件事更重要?

李肆随手给他们堆了一间小砖屋,加上一些小玩意,就把这两件事都办到了。

“结果跟预计有点偏差……”

李肆汗颜,他可没料到,有了蓄热室,连生产时间都省了,不是关凤生经验足,烧塌了这炉子,那麻烦可就大了。

“四哥儿,我相信你真会炼钢了。”

关凤生一点也不在意这点偏差,这可是大大的好事……

炼钢不是现在的要务,证明了自己的蓄热室有效,李肆看向邬炭头,后者点头连连。李肆的真正计划要着落在邬炭头身上,有眼前的实例在,邬炭头开始相信李肆的说法,他准备开足马力,朝着李肆给他提出的要求前进。

接着炉工们自然又都揪住了李肆,问他这小砖屋为什么能有这么神奇的功效,李肆也只能像之前回答何木匠那样来敷衍他们,同时还邀请他们参加日后的“讲座”。关凤生却压着嗓子,冷声提醒炉工们保守秘密。

这点他不用说,炉工们都知道,这年头技术就是吃饭的本钱,他们也都算是关凤生的弟子,当下都凛然点头。

想到不必再欠债,炉工们激动难抑,纷纷扬扬地议论着,接着又投身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