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317章

潇潇雨歇-第317章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瑛咬咬嘴唇,你要一个答案,我就给你:“我,不愿意。”

    虽然知道这个答案会得罪李世民,甚至惹火他,但唐瑛还是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本心。是的,她不愿意,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建成,她都不愿意,这无关爱与不爱,而是,她无法忍受自己成为一个工具,不管使用她的是李渊,还是李世民,或者是李建成。

瓦岗三年 第四百零六章 火气

    第四百零六章 火气

    李世民的脸色越发不好了。唐瑛的回答,摧毁了他多年以来的信心,在他心里,唐瑛就是他的人,唐瑛自己也该有这样的自觉,或者说,唐瑛原本就一直是爱着他的,他一直认为只要时机到了,唐瑛嫁给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可现在,唐瑛却明确地回答他,她,不愿意,而且是那么坚定。

    这一刻的火冒三丈,让李世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骂:“那你愿意干什么?东宫的太子侧妃的确比本王的夫人地位高,太子也很抬举你,或者说,父皇的恩宠在你心目中更重要,你愿意听从父皇的一切安排,包括父皇把你从我身边抢走,送给太子。你也愿意,对不对?”

    “李世民……”压制半天的脾气在听到这一番无理取闹的话后终于爆发了,唐瑛腾地站起来,手指着李世民,气的说不出话来了。

    李世民正在气头上,自己根本不觉得说出的话有多么的伤人。而出于女性的敏感,长孙无垢立刻就体会到了唐瑛此刻的心情,她赶紧起身走到唐瑛的身边,伸手握住唐瑛的手,眼睛却看向李世民:“殿下,妹妹根本不会那样想。”

    唐瑛使劲压下心头的火气,轻轻抹开长孙无垢的手,冷笑一声:“王妃,谢谢你。秦王殿下今天的火气太大,我唐瑛惹不起,躲的起吧。”说完转身就走:“不过,秦王说的对,我是陛下钦封的郡主,我不听陛下的,听谁的?”

    长孙无垢责怪的目光,长孙无忌紧张的眼神,唐瑛气愤异常的神情,让李世民渐渐冷静了下来,此时他才感觉到自己的话有些伤人了。踌躇了一下,李世民疾步赶上唐瑛,一把拉过她的手,叹口气:“唐瑛。本王,今天真的是……你知道,本王不是那个意思。”

    唐瑛努力让自己不要甩掉那只手,狠狠吸了一口气,才道:“秦王,从洛阳城外开始,我对你的态度就没变过,几年过去了,我怎么做的,做了些什么,你很清楚。”

    见唐瑛还肯跟他说话,李世民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神情也好转了一些:“本王知道你的心,可是,父皇和太子步步紧逼,本王实在是担心你。”

    唐瑛冷笑一声,使劲撸开那只大手:“秦王,你的担心多余了,唐瑛既不稀罕太子侧妃,也不稀罕这个郡主,你与其担心我。不如好好担心担心你自己。”

    此时的唐瑛,已经没那么气了,她清楚李世民今天的火气从何而来,李世民的要求也不过是在失去了父亲支持后,想在她这儿要寻求到一丝安慰。她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意给他这个安慰,但也不能再火上浇油。可是,她不敢保证,两人再谈下去,她的火气还能控制的住,眼下最好走为上策。

    “唐瑛。”见唐瑛甩开自己的手,头也不回地往外走,李世民追了两步又停下了。深知唐瑛脾气的他,也明白此时不能再逼她了。

    唐瑛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花园中的三个人也在沉默中。一个是在后悔,不该把话说的那么难听,一个是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有一个却是在斟酌怎么把事情圆回来。

    沉默了很久,长孙无垢慢慢走到李世民身侧,轻声道:“殿下有句话说的对,王府里的夫人地位的确太低了。臣妾听说了一件事,不知道是真是假,但……”

    “嗯?什么事,你说吧。”李世民闭上眼,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今天听到的坏消息已经不少了,他不在乎再多一件。

    长孙无垢看了看长孙无忌,才道:“听说,太子在父皇跟前发过誓,只要太子妃……有了什么三长两短。唐瑛就是下一个太子妃。”

    李世民的身体僵直了一会儿,冷笑了:“这话,也信得?本王也听说,咱们的太子大哥还对他的好四弟说,他百年之后,他的位置传弟不传儿。”

    长孙无垢又看了看长孙无忌,又低头想了想,方才下定决心:“殿下,既然父皇这么看重唐瑛,咱们不妨就给唐瑛妹妹最好的。”

    “最好的?”李世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定定地看着长孙无垢,等她说下去。

    “是的。”长孙无垢既然下定了决心,就干脆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建议:“秦王妃比太子侧妃更适合郡主身份的唐瑛,我想,不管是对唐瑛妹妹还是对于父皇,都是最好的交代。如果殿下一定要向父皇要唐瑛妹妹,臣妾就让贤。”

    李世民这回完全明白了,张了张嘴,竟是无法说出话来。

    长孙无忌也从惊愕中明白过来:“不行。”

    “哥哥……”长孙无垢猛摇头,示意他此时不是争名分的时候,一切应该以大局为重。

    长孙无忌狠狠地锤了一下自己的胸口,才道:“我明白王妃的意思,我也绝没有私心。唐瑛对秦王的心。我们都知道,她对王府的重要性,我们也清楚。但是,秦王,臣反对王妃的建议,因为臣觉得唐瑛说的对,眼下绝对不是触怒陛下的时候,隐忍最重要。”

    李世民眼中才冒出的火花又黯淡了下去,是的,隐忍,隐忍。他心里很清楚,眼下的情形只能隐忍。细细回想唐瑛说的每一句话,他的确错了,不光是在处理杨文干事件上错了,他至始至终就没听唐瑛的建议,没有把争斗的重点放在他的父皇身上。现在,他才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他能不能当上太子的障碍不是李建成,而是他的父亲。

    “无忌……本王伤了唐瑛,她是对的。”

    见李世民终于明白过来,长孙无忌才松口气:“唐瑛跟秦王之间的些许误会,很好处理。只是,秦王,千万不能让唐瑛知道宇文颖的真正死因。”

    李世民一震,苦笑了。是呀,他不能告诉唐瑛,宇文颖其实是他下令让侯君集带心腹斩杀的,他出兵征讨杨文干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把太子谋逆的事情坐实了,当时的他,被皇帝的承诺激的兴奋异常,没有经过缜密的思考就做出了决定。

    李世民了解他的大哥,知道李建成有胆子对付他这个兄弟,却绝对没胆子敢谋逆,但是,为了将李建成彻底击垮,他就只能利用李建成给他创造的这个好机会。所以,当他在杨文干的军队里看见宇文颖的时候,他本能地不想让宇文颖回到长安,故此,他让侯君集下了手。但是,人可以杀,却不能让外人知道,所以,李世民下了封口令,一直对外宣称不知道宇文颖的死因,把一切罪名都推到杨文干的身上。

瓦岗三年 第四百零七章 帝心

    第四百零七章 帝心

    “这件事,只有本王、你和侯君集知道,以后也不要再提起了。”摆摆手,李世民疲惫地坐了下去:“自从唐瑛被父皇封为县主后,我们之间的联系太少了,本王原本想让她成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却忽略了她的作用。无忌,眼下,天策府怕是要成为陛下的眼中钉了,咱们要好好想想,实在不行,洛阳那边的准备,要加快了。”

    长孙无忌缓缓点头:“那边是迫不得已的退路,准备是一定的。王妃,等一下跟我一起去郡主府吧,唐瑛那里,还是要你去安抚一下为好。”

    长孙无垢点头,同时看向李世民。李世民也正好看向她,眼中的感激和赞赏,让她的整个心都感到满满的,她知道,虽然她的建议不会被采纳,但是,在这个男人的心里,她的份量又加重了一些,这,就够了。

    两仪殿中,李渊在几个妃子的侍奉下正在用晚膳,很简单的几碟小菜,一碗稠稠的米粥,李渊吃的津津有味。

    “裴监,瑛儿这孩子给的这个养生粥,还真不错,朕坚持用了半年,呵呵,晚上睡的安稳多了。”

    裴寂小心地夹一根腌萝卜,赔笑道:“郡主应该是从她那个神医爷爷处得到的方子吧。郡主处处不忘陛下,值得臣等效仿,陛下身体好,也真是臣等的福气。”

    李渊呵呵直乐:“听说,太子今天去找她,被拒在门外了?”

    裴寂一愣,忙笑着回:“老臣听说郡主去见秦王了,回府后脸色不太好。下午,秦王妃和她兄长一起去了郡主府上。估计太子去的时候,秦王妃还在,就没好再进去吧。”

    “哦?”李渊放下粥碗,漱漱口,想了想:“看样子,瑛儿和二郎吵架了。两人会吵些什么呢?”

    李渊不吃了,裴寂也赶紧放下饭碗,听了李渊的话,他眼皮子跳了几下,笑着问道:“郡主和秦王吵架?嘿,陛下从何而知?”

    李渊起身走了几步,笑着说:“二郎那脾气,你难道不知道?昨天朕没给他好脸色,他一肚子火憋着。瑛儿今天肯定去劝他来找朕认错,他肯才怪。再说,如果二郎没让唐瑛生气的话,长孙氏兄妹断不会前脚跟后脚地又跑去找瑛儿赔礼。”

    裴寂叹气:“郡主就是这么善良,秦王那脾气,唉。不过,郡主这段时间,好像那心思一直在秦王身上,是不是……”

    李渊点头:“很正常。那孩子就是这样,大郎出事的时候,她一颗心都在大郎身上,二郎受委屈的时候,她又一心向着二郎。只不过,这次她想错了。”

    裴寂赔笑:“陛下,可能,那事真是杜淹此人想讨好秦王,秦王应该不会做出这种事。”

    李渊嗯了一声:“二郎虽说心急想得到那个位置,可他心思缜密,身边的人也是筹谋之辈,断不会犯那种低级的错误。朕却是在气,气他为了得到那个位置,不惜将错就错,杀死宇文颖,硬要给太子把谋逆罪名扣实了。这才是让朕寒心的事。”

    裴寂陪着李渊叹气:“陛下,秦王不会下这样的手吧?那宇文颖也不知道什么内情,杀他有什么用?只是,那个杜淹敢这样做,怕也是平日里经常揣摩秦王的心思,那个人,出名的献媚者。”

    “哼,自然是这样。”

    “那,刑部还要不要继续追究下去?”

    就裴寂的内心想法,他是很想继续追究下去的,最好在杜淹的嘴里再撬出几个秦王的心腹来,直到将李世民彻底架空为止。可是,非常了解李渊的他,却知道李渊不想就此事继续追究下去了,他已经厌倦了儿子们之间的争斗。再说,此事毕竟是太子错在前。

    果然,李渊听了裴寂的话,思索一下后摇头:“没这个必要了。这样,明天就让他们了结此事。太子那边,哼,那个韦挺和王珪就是罪魁,若不是他们天天在大郎面前说二郎的坏话,大郎也不至于为了防范二郎而做出这样事来。”

    裴寂松口气,还好,不过是两个人:“是,是,这两个人的确不像话。”

    “那就这样,将三人都打发出去,也算给他们兄弟一个警告。”

    “是,是,臣这就去办。”

    杨文干造反和太子违规私运盔甲一事,以轰轰烈烈开了头,灰溜溜地收了尾,在一众人伸长脖子的观望中,东宫近臣韦挺和王珪被流放,罪名是挑唆太子行不轨之事;而秦王府里的杜淹也被流放了,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