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潇潇雨歇 >

第44章

潇潇雨歇-第44章

小说: 潇潇雨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跑出营帐亲自迎接李秀宁,见面就摆出弟弟的架势,倒让李秀宁笑了起来:“你这张嘴越来越会说话了。我过来是问问你,我原来的那些手下可听你的话?有没有不听话的?他们出身山匪,没有经过正规的管教,你凡事多让让。”

    李秀宁的人马整编后,大部分都划到了李世民的手下,原本李秀宁不担心这些人,都是她早就整编规矩的人马,但昨天却发生了一点小事,李秀宁知道后心中不安,故而专门过来和李世民沟通一下。

    “哈哈,姐姐怕我亏待了你的人呀。不会,别说他们被姐姐带得比我的手下都好,就是有什么差池,有姐姐的面子在,我也不会对他们动用军法。”

    李秀宁摇头了:“你这样说说而已,真的违反了军令,该处罚的也不可以轻易放过。”

    李世民立刻转变了口气:“二姐说的对,我绝对不会姑息养奸。”

    “你呀……”李秀宁乐了:“现在也是统帅一军的敦煌公了,该学学大哥的稳重才是。”

    李世民点头如捣米:“大哥的稳重要学,二姐的厉害要学,世民一定会更加努力。”

    李秀宁笑得直摇头,冲旁边也在笑的刘弘基道:“将军,听说刘文静大人那边传来大捷的消息了,你告诉世民了吗?”

    “我知道了。”李世民回答了:“正因为解除了后顾之忧,大家都高兴,我才带着他们……”

    刘文静大捷的消息的确很让唐军高兴,为什么?因为刘文静为唐军攻打长安城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李渊命令两个儿子各带左右两军渡过渭水向长安城打过来的时候,唐军的背后还有屈突通这员骁将带领的大军。李渊虽然听取了任瑰等人的建议,留下刘文静等人领偏师牵制屈突通,主力绕过屈突通来打长安,但心里毕竟还是在为身后担心。

    屈突通得知李渊亲率大军直奔长安后,的确是要来打李渊身后的,却被刘文静、段志玄等人阻拦在潼关了,屈突通这时犯了一个错误,他没有亲自带兵攻打唐军,而是派自己的偏将桑显和去打,结果,桑显和没能打下刘文静和段志玄,却被两人联手打的稀里哗啦的。这一战后,屈突通的精兵损失惨重,再也不能给唐军身后造成威胁了。

    听了李世民的话,李秀宁责怪道:“又聚众喝酒了?虽说没有战事,但在军营里喝酒也不好,你从那群江湖朋友身上学的习惯该改了。”

    “我刚才下令了,以后绝对不许在军营里喝酒了,我保证改了这习惯。”

    李秀宁并不知道李世民下决心军营禁酒前还出了杜如晦骂人这么一出戏,见李世民答应得如此爽快,更加高兴:“好呀,世民越发有大将风采了,做主帅就要有这种当机立断的手腕。对了,父亲还没下决心攻城?”

    说到目前的情形,李世民摇摇头:“父亲有他的考虑,咱们来长安,旗号可是扶立代王,在说服对方的努力没有完全失去希望之前,父亲肯定不愿意攻城。”

    李秀宁看看长安城方向,眼中流露出悲哀的神情:“我想为智云报仇。”

瓦岗三年 第六十五章 热血

    提到五弟的死,李世民的眼睛马上射出嗜血的杀意:“我也想,不管别人怎么处置,一定要杀了阴世师为五弟报仇。”

    阴世师就是下令杀了李智云的人,他是代王杨侑的心腹,十三岁的杨侑把长安城的防守重任交给了他,目前跟唐军顶着干的就是这个人。

    李秀宁叹口气,又摇摇头。出于女人的天性,她并不喜欢战争,但作为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姐姐,她又不得不为李家的事业出力,因为她有这个能力。

    刘弘基脸上也显现出阴沉的表情,不管阴世师为什么杀李智云,刘弘基都是忿恨的,因为李智云不仅是个孩子,而且本身就有残疾。连一个身有残疾的孩子都不放过,阴世师的人品可见一斑。因此,别说李世民兄弟姐妹了,就连刘弘基他们这些见惯了血腥沙场的人都很想杀了阴世师为李智云报仇。

    “杀不杀阴世师恐怕还要看他的表现,如果他为长安百姓着想,开城归降,唐公不会杀他。只是,这个人属于死硬派,恐怕还在幻想屈突通能杀过来解长安之围。不过,我们可以让屈突通大败的消息传进长安城里去,看看杨侑小儿和阴世师还有什么幻想。”

    长孙无忌在旁边沉默半天了,此时才开口点出问题的重点。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在外人面前一直不露声色的长孙无忌唯有在他面前才是毫无保留的,正是这点让他最为欣赏。

    李秀宁也深深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弟媳长孙无垢与她相处的时间很短,那个女子留给她的印象就是贤淑委婉,举止有礼。眼前这个男人与长孙无垢的五官有五分相似,神情气度却输长孙无垢一截,但长孙无忌举止有度,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从不逾越规矩一步,这点让李秀宁很是欣赏,也赞叹弟弟李世民有这样的人扶助真是好运气。

    “长孙先生,世民性子有些急躁,喜欢冒进,你在他身边要多提醒他注意,别什么时候都冲在最前面。”

    长孙无忌马上躬身应诺:“三将军放心,在下一定竭尽全力确保敦煌公的安全。”

    李秀宁满意地点头:“有你们这些人在二弟身边,我就可以放心了。”

    李世民站在一旁,感动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这个二姐跟他们的母亲一样,时时刻刻在挂念他的安危。

    “二弟,陪我走走。”

    “是。”

    姐弟两人默默地穿过一排排营帐,走到一处空地上,李秀宁才长叹一声:“二弟,母亲临终最放不下的心事终于可以放下了。”

    李世民点点头:“姐说的是,母亲最担心父亲了,怕他优柔寡断,怕杨广起杀心灭我李家。眼下,我们终于打到长安了,只要攻进长安城,一切都将是新的开始。”

    李秀宁望着远处的斜阳,眼中充满迷离的神色:“新的开始也是杀戮的开始。我们取得了关中并不一定就能取得天下。眼下战局纷乱,战争延续的时间恐怕要很久很久。”

    “我知道,但我不怕,我相信,我们的唐军一定能扫除群雄,赢得天下。”

    回头看看怀着满腔热血的弟弟,李秀宁嘴边的笑却显得苦涩:“征战天下是男儿的志向,姐姐不会拦你。只是,二弟,你那凡事冲在前面的性格,实在是你的弱点,说起这个,大哥也经常叹气。你可知,三军可以无将却不能无帅。”

    李世民微微低头:“姐,不能身先士卒,如何能统领全军?不过,姐放心,我会注意安全的,再说,我的武艺也不亚于父亲。”

    “这点我知道,兄弟几人中,你的武艺最好,四弟的力气最大,倒是大哥要弱一点。但大哥的长处在于处事待人上,让人一见便有亲切感,哪像你,脸上的戾气这么重,说话也不知道拐弯,不知会得罪人呀?”

    李世民摸摸脸:“姐,我哪儿有什么戾气?我的手下都服我。”

    李秀宁笑了:“算了,这也是天生的。总之,凡事要胆大心细。”

    李世民狂点头:“我知道。姐,你也一样,军队不比家里,你的身体最要紧。两年不见,你瘦了好多,姐夫也说你瘦了,肯定是这段时间累的。”

    李秀宁笑笑:“没事,我可是将门虎女。”

    “那是,姐是巾帼英雄,提起姐的娘子军,军营里谁不竖大拇指说句强呀!”

    “呵呵,才说你不会说话,马上就跟抹了蜜糖似的。回去吧,我也回营了,估计,攻城的时间也快定下来了。”

    “嗯,姐,保重。”

    李秀宁找李世民聊天的时候,李渊正在营帐里来回走动,一群心腹端坐在两旁,眼睛跟着李渊的身体动,而其中一老者却气喘吁吁地怄气。

    这位老者自称是卫文升的老友,昨天自告奋勇地要求进城去劝降。老者说,虽然城里的防卫等重要事务都是阴世师在做,但卫文升的话语份量最重,如果说服了卫文升,长安城门就能打开,唐军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长安,而城里的百姓和守军也可以避免一场血腥战争了。

    李渊当然期望能够兵不血刃地得到长安,除了创业君王必需的“仁德”,李渊内心深处对长安城的那份眷恋也是原因之一,毕竟,这里是他生活成长的地方。

    可惜,事与愿违,老者今天一早带着满心的期望进了城,午后就带着一腔怨愤回来了。卫文升已经病得快不醒人事了,而主事的阴世师和骨仪不仅一口回绝了老者的和平建议,还口出狂言要死守长安,等援军到来还要灭李渊于长安城下。这些都还勉强让人不那么生气,但阴世师却还让老者给李渊带话,说是唐军如果不立即撤退,他就要把李家所有亲族都杀光,还要掘墓挖坟,将李家祖宗坟墓都给毁了。

    战争固然残酷,政治观点也可不同,但那是活人之间的事,搅扰死者不仅违背天理,还要失去民心,身为左翊卫将军和京兆郡丞,阴世师和骨仪居然连这种浅显的道理都不知道,可见李渊的对手有多么愚笨。得天下的霸者,自身有过人本事不假,但运气之好,有时候也是不得不让后人叹惜之。

瓦岗三年 第六十六章 宗族

    “唐公,打吧,别犹豫了。”殷开山最先坐不住了,身为李渊旧部,大将,眼看着主帅可能遭受这么大的侮辱,他受不了了。

    刘政会也跳了起来:“打,打下长安城,杀了那两个狗东西。”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起来,这些人驻扎在长安城下,他们也早就腻歪了,一路的顺利让这些人无不渴望早点杀进长安城。

    李渊跟前的这些人其实已经很能忍了,围困长安这么久,他们能一动不动地站在长安城下,实属不易,哪个将军不愿意第一个踏上长安城墙,成为李氏天下的大功臣?可李渊下了不许攻城的命令,他们忍住了。

    但,下面的偏将们却没有这么能忍,特别是那些被收编的小股义军和偏师。他们没能跟随李渊当成起兵元老,就想在打长安上立下大功,所以,就在昨天,有几支人马未经本属将军同意,抬着攻城械具朝城墙和城门发起了攻击。幸好李渊得到消息火速赶到,把人全部骂了回去。这就是让李秀宁为之不安的小事,却也说明了唐军上下进攻长安城的激情。

    李渊的脸色很不好,祖宗祠堂,父母遗骨,亲戚朋友,这些真被损害,他岂不心痛?但是,他不是匹夫,这种威胁只会让他心痛,却无法搅乱他的心神,损害他的意志。

    望着跃跃欲试的众人,李渊皱了一下眉头:“我们来这里不是造反,而是为了保大隋江山,如果就这样打进长安,别人会怎么说我们?嗯?唐军还是义军吗?”

    李渊略带生气的口吻让众人都噤口不语了。是的,李渊说的再正确不过,虽然人人都知道“保隋”是借口,但,这个借口能让唐军在乱世中独树一帜,能让李渊在政治上占领道德高点,能让长安城的老百姓把战火的罪魁指向官声名声都恶劣的阴世师等人身上去。政治,就是这样的玩意。

    两天后,长安城里传出消息,阴世师和骨仪居然不是在吓唬李渊,而是真正动手毁了李家祠堂,真的对李家祖坟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