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穿越三从四德 >

第11章

穿越三从四德-第11章

小说: 穿越三从四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回了原籍,当时议亲的太公方至美和姚启圣业已过世,就不肯再提。因有这样的来历,以然来京以后从未示人,今日因离情甚重,一时想到这东西是他随身佩的,和印章一样的意思,就要回赠她。
  
  他今年十四岁,因家中遭逢大变,倒比一般的孩子立事的早些。如今听了莲翘的话,一时喜,一时忧,竟患得患失起来。
  
  到第二日,姚府二奶奶方氏早早的过来,和张府一起打发以然上路,以然在大门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回身上马扬鞭而去,廷玉骑马直送到城外才回来。
  方氏送了侄儿,才发现不见廷珑,听说病了,就跟着姚氏一同到后罩房去探望,进了屋听小丫头说吃了药才刚睡下。
  
  姑嫂两个就坐在廷珑屋外的暖阁里叙家常。方氏见侄儿已经回家,兄弟也脱了险,放下心来,就说道:“凭空招惹这样一场祸事,亏得妹夫奔走,否则,少不得是一场破家之难。”
  
  原来这次南边大捷,圣心大悦之下大赦天下,方维信却因给禁书题序,涉嫌谋逆,不在大赦之内。还是张英联络乡梓极力营救,才令圣上在方维信案宗上批示“方维信学问天下莫不闻”,侥幸免死出狱。因是特赦,方维信按制亲入禁城谢恩,当今见他学问渊博,见解非凡,欲提拔他做翰林院侍讲。方维信却抵死不肯出仕,所幸当今惜其才,特准方维信以白衣入职上书房,编修《乐律》。
  
  因尘埃落定,姚氏就道:“此番波折倒也算是因祸得福,只是维信兄弟也太过刚直了些,少不得敷衍几年,等事情做成了,圣上开恩,自然还回家去,这么直眉楞眼的忤逆圣上,过后我听着都心惊的不行。”
  
  方氏听了也不住叹息,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家吗?老太公走的时候,立下家规,子弟不许出仕。我听说他坚辞,也怪他迂腐,万幸当今仁善。”
  
  姚氏就笑道:“维信兄弟和你家老太公的性子一模一样,最是忠直不过了,我瞧着以然那孩子倒好,虽敦厚寡言,心里最是明白的,性子也柔和多了。”
  
  方氏听了也笑道:“老太君顶喜欢那孩子呢,想起当年老太爷在的时候两家还商议着结亲,因我们家不出仕,都回了原籍,这事情也就放下了,连表记也随手给了龙哥儿。”
  
  姚氏大奇,惊讶道:“还有这事,定的是几姑娘,什么表记给了珑儿?”
  
  方氏就笑道:“就是当时没说定哪位姑娘这事才浑和过去的,那表记就是你家龙哥儿的那块蟠龙佩,那本是前朝宫里流出来的一样东西剖开了。我们家年龄相当的姑娘就清芳清芷两个,清芳这么大了,心里还没个算计,我总想着留她在身边看顾才好;清芷是三房的,三弟妹那人你也知道,心气高着呢,清芷那孩子长的又齐整,必不会与破落户结亲。”
  
  姚氏还是头回听说有这样的事,道:“以然那孩子倒嘴严,从没见他说起过。”
  
  方氏就道:“说了不怕你生气,姚家嫌我们方家如今破落了,不肯再提,到底方家管着南北十三省的生意,若论及富贵也占着一样,这回我兄弟有此一祸也是因为过满招损,那赵申乔贪方家富甲一方,想要做亲,他鄙薄赵家无根底,儿子又少德行,不肯委屈姑娘,才为他所恨,招致这场泼天灾祸。”
  
  姚氏就道:“维信兄弟这两年不在家照管,不知家里生意怎样?”
  
  方氏从鼻子里笑了一声:“我这个兄弟跟当年老太公行事一点不差,身上的虱子都沾着名士风度,只知道读书会友,一点实务也不沾的。家里生意原先是我爹管着,现今也有了春秋腿脚也不灵便,一大半倒是我嫂嫂何氏管着——就是你家瓒哥儿媳妇儿的嫡亲姑姑——最是刚强能干的,我兄弟在不在家却都不碍的。当初送以然出来是怕事情牵累过大,要砍头炒家,若是真有不测,也保住方家这一根独苗。”说着就又要掉下泪来。
  
  姚氏在一旁安慰道:“维信兄弟到是个有福气的,才能遇难成祥,因祸得福。”
  
  说的方氏收了悲容,连连点头,道:“这两年怕人家知道以然在京里,唬的连信也不敢通,我嫂嫂不知想成什么样呢,这回好歹家去了。”
  
  姑嫂两个说个不住,也不知过了多久,小丫头来回姑娘醒了,两人就相携着去瞧,问及是风邪入体,方氏就从裙带上解下一个金貔貅,道:“这东西是高僧开过光的,最是辟邪,知道妹夫不信神道,我不管这个,给龙哥儿带着总没有坏处。”廷珑在炕上半坐起来谢了舅妈的赏。
  
  方氏看了廷珑,也不再坐,自家去了。姚氏等张英回来,说了打发以然上路,都派了哪些人跟着,又说连年礼也随车一路送回老家去,到家就得十一月初,也是时候了。张英连说妥当,把廷瓒的来信拿给姚氏瞧。
  
  信上说廷瓒在彭泽任上考绩全优,何氏妊娠又得男胎,写信来请张英起名。
  
  姚氏大喜,想着转过年廷瓒三年任满回京,正好孩子也大些,稍抵路上颠簸。就亲自回信,在信里长篇大套的教给何氏,如何给孩子择乳母,如何将养身体,连开春回京如何择轿马都细细的交待了,一封书信总有十来页才罢手。张英也细细想了,提笔起了若澄两个字,寄去不提。
  
  及至秋末,廷珑大好了,仍旧每日里去书房跟廷玉一块读书,回了后宅就一心一意的跟着姚氏学管家。姚氏见她认真,把厨房拨了给她管,廷珑就真个立了账册管了起来。 因姚氏并不在一边指点,只好事无巨细叫了管厨房的吴有训家的和几个灶上婆子亲自来问,什么米什么时节是什么价钱,荤素时蔬在哪里供给,分别什么价钱,每日府里用多少分量,什么时气如何配菜不一而足,倒也管的像模像样,到过年的时候,待客也能料理的开。
  
  只是转过年盘账的时候,算着每月比姚氏去年多费了三成银。和姚氏一起算过才知道,原来廷珑都是每日跟厨房一结算,都打的富余些,每日超过一点儿,一个月下来靡费就很不少。
  
  姚氏看了就教导廷珑,每日结算太过细致,一方面耽误工夫,另一方面厨房里当日剩的材料第二日就不再用,私下里分了去,助长她们贪心,更或者采买时就直接密下银子,把下面人伙食克扣了。
  
  廷珑听了皱眉,想了几日,跟姚氏商量改成按人头结算。将上房每餐是什么标准,几个菜,几样点心,哪种米定下例来。再将下人们每餐几个菜,荤素怎样搭配,几两油,用哪种米都定下成例。人人心里都有数,厨房仍旧打的富余些也不怕。
  
  姚氏听了也说这样好,始定下成例,取木料打上表格,把每日里厨房供应条目,哪一等什么时辰取饭,当日吃食样数,菜色都填在里面,就钉在厨房外面的墙上。这一下,连紫薇紫藤都说好,只说她们近身服侍的,虽不敢克扣分量,却也没甚油水,如今厨房再不敢了。
  
  廷珑才知道,家大业大管起来,事事皆学问。
  
  
                  宴客(上)
  
  姚氏将厨房教给廷珑管,为的就是要勘察她才干如何,因平日里瞧着她一贯恬淡平和,姚氏心里就有些怕她秉性过于软弱,将来离开父母膝下为人欺蒙藐视乃至挟制,此番就不肯事事给她拿主意,让她有了依靠,只在一旁冷眼看着。
  
  谁知越看越喜欢,廷珑说话办事虽内敛些,行事却极有条理。凡事必先找来几个执事婆子逐个问了,查出许多旧例来,有了头绪不说,还从各人那听出许多利弊,这样做出事来就极公正妥当了。
  
  虽头里用度上有些靡费,姚氏为着廷珑知道了体恤下人,唯恐苛刻了家人的心,倒比省出那几两银更觉得安慰些,何况稍微提点了她几句,就用心想出个兴利除弊的法子来。如今厨下叫她管的井井有条,却不耽误什么功夫,隔一日跟采买上人拟了荤素时蔬分量,再跟厨子定下上房和几等下人的配菜份例就是了。如此一来,灶上的跟采买上的领菜蔬,家人按照告示里从厨下取饭菜,一环套着一环,那起有贪念的竟没处下手了。
  
  姚氏自此才对廷珑的性子放下心来,不以她性情和顺为心中可虑之事,但有出门赴宴应酬不暇,照顾不到的事情都叫人去回姑娘。
  
  近日,因长子廷瓒开春就要回京述职,姚氏不等他们从彭泽那边动身,就先在家里头忙活上了。才出了正月就领着丫头仆妇开了东厢,将家具摆设彻底倒腾了一遍,捡暖和日子每到正午开着窗透气,又叫了针线上人将满屋的铺盖都重新做了,怕外面带回来的乳娘水土不服,孩子吃了奶闹病,又叫牙婆寻了年轻结实奶水好的乳娘,待何氏来家过来带孩子。
  
  正忙乱的起劲儿,忽然姚家送信来说廷珑外祖姚孙森在龙泉任上因剿匪有功,考绩“治安行政第一”,已接了朝廷明旨,特擢升九门提督,即日就要回京赴任。
  
  姚氏自嫁到张家,姚孙森就一直携眷外放州府,这些年就只老父回京述职得见一眼,如今骤然得了这个喜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姚氏一时欢喜不尽,整日喜气洋洋,收拾妥当东厢,打点姚家的贺礼,无事就数着手指头盼着至亲团圆。
  
  终于进了三月,姚孙森竟和廷瓒一日进京,原来两拨人马都要经运河上京,廷瓒接了邸报,知道新任九门提督是他外祖,即日就要赴任, 便在在驿站里头等了两日,果然叫他等到,祖孙并家人一路顺着运河来京,平添了许多照应。
  
  这一日到京,廷瓒进了城门就遣了随从带着行李车马回家报讯,自己带着何氏随外祖先到姚家给老太君请安,姚老太君耄耋之年母子相见,抱头大哭,众人恐哭坏了身子,慢慢劝解了,廷瓒才带着何氏给老太君磕了头。
  
  老太君见他们小两口宛如一对璧人,又见了曾孙,这才转悲为喜,问了路上风尘,就赶忙打发他们回家去,道:“还不知你们老子娘怎么盼着呢,去见了你娘,明儿再来。”
  
  廷瓒带着何氏刚进西安门内,就有家人来接,又有家人跑回去报姚氏知道。才进了二门,姚氏已带着廷玉、廷珑、天赐及一干家人接了出来。
  
  廷瓒看见母亲,紧走几步跪在姚氏膝下,何氏忙也跟着跪下,只听廷瓒碰头有声,口中道:“儿子跟媳妇儿回来了。”
  
  姚氏眼中含泪,脸上笑着将廷瓒扶起,又叫廷珑扶何氏起来,眼睛只在儿子身上打转,半晌口中说着:“我的儿……。”余下已是哽咽难言。
  
  廷珑就牵着天赐到嫂子跟前,道:“嫂嫂,你瞧。”
  
  何氏见天赐长得白胖胖,肉呼呼,两只眼睛黑亮亮的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就含着笑伸手去抱,却见天赐只一味往廷珑裙子后面躲,不禁掉下泪来,不敢叫人看见,忙低头用帕子揩了下去。
  
  廷珑也假作没瞧见,蹲下身问天赐:“姑姑跟你说的你都忘了?见了你娘倒害羞上了?”天赐只抿嘴笑,不肯出来。
  
  一行人接到堂屋,母子兄弟姑嫂叙了别情,又叫奶娘抱着若澄看过,姚氏就催促:“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