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半仙文明 >

第224章

半仙文明-第224章

小说: 半仙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还有几个流派认为,宜居带就像是地球的大气层;而理所当然的,超出了宜居带以后,太阳的引力、磁场等等能开始大范围衰减,这个时候,人类就会再次经历另一类型的“失重”,即失去基本的神经思维能力。这个时候的大脑会是一片空白。

不过人类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脆弱不堪,而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生物;所以在经过了初期的变化后,应该很快就能够适应这种环境。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几十年。

“倒计时1分16秒……即将穿越火星轨道。”

飞船在太空中急速略过,即时速度高达980公里每秒……

第三八零章探索-小行星带

地面上,“各位观众晚上好,十分钟前收到来自天空的音讯。冒险号载人飞船,将于十分钟后,穿越火星轨道,进入小行星带。哦,不好意思,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开始准备穿越到小行星带了。”

倒计时迅速的逼近,飞船在太空急速略过,一些星际碎屑被迅速的抛到身后。

但是有几个负责研究这个项目的科学家,却并没有休息,而是在紧张的准备自己的试验。大量的电子仪器仪表等,正在疯狂地工作。

“接近火星轨道范围,我们将于一分钟后,完全穿越。请各位做好准备……进入火星轨道范围。”

飞船依然平稳,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不过也是,本来就是太空,就算是火星轨道范围上,也就只有一些零星的碎片,其余的一无所有。那所谓的轨道线其实是人类为了方便学习标注出来的,太空中可没有这东西。甚至是因为行星的轨道,就算是碎片都很少。

“太阳辐射降低万分之三,太阳引力降低千分之一,太阳磁场作用力降低百分之二。暂时思维未受影响。”

“所有电子仪器工作正常。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微生物发现轻微改变,生命活动开始减缓……大发现!”

可是现在没有人在意这个科学家的大发现,都在谨守岗位,这可是关乎着自己的生命。更是因为,别的发现,同样不少。

“果然,太阳的磁场和引力等,对生物具有一定的影响。也许,人类能够诞生,还有来自太阳磁场、引力等等的作用结果。”旁边,刘海波有些感叹。要想进入太空,成为真正的太空人,一些基本的知识也是必须要了解的。所说,刘海波也是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的。

“嘀嘀……”大量的电子仪器在疯狂的工作,严密的监视每一个变化。有时候,生命非常的坚韧,最高温度可以忍受到几百度,有些真菌甚至能够在融化的岩浆中生存。但是有的时候,生命也非常的脆弱,比如人类:没有了氧气、没有了压强等,都要面临死亡的威胁。

“嘀嘀……越过火星轨道,我们正在向小新星带进发。”电脑自动报信。

“各位,现在起,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我们完全不了解的世界。曾经的一切,都仅仅是通过各种电子仪器扫描到的,有的仅仅是冰冷的数字。而真正的感觉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小心、再小心。记得,地面上,还有亲人在等着我们回去。就算是不为自己考虑,也为自己的亲人考虑。”

刘海波的话语有些沉重,但是却没有人反对。虽然每一个人都尽量的避开这个话题:在太空的冒险中,压力已经足够大了;有些东西,就算是知道了,也尽量的不要去想。

但是,有的时候却不得不提,适当的增加一些压力,却能让人时刻谨记安全。而且,人类对太空的了解,依然是刚刚起步!

一直监控电子仪器的物理方面的学家张建业一脸严肃:“太阳磁场影响降低的有些快,现在再次降低万分之一点五;而我们现在刚刚穿越火星的轨道范围。”

〃观察微生物活动,对比绝对原子钟时间,在温度、压力等等不变的情况下,生命活动降低千分之二。主要测定包括生命化学反应速度、微生物活动速度等。〃

“所有人小心!”忽然这个时候的小队长林云有些焦急,“前面发现小行星一颗,距离376万公里,正好挡在飞船前进的方向上。

现在飞船准备发射导轨炮,摧毁小行星。请大家固定好,避免发生碰撞。”

发射导轨炮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虽然,太空飞船非常的庞大,但是哪怕产生0。01米的加速度,也会让没有反应的人碰到墙壁上。所有的人员现在全都漂浮在半空中,可是没有受力位置的,要想停止就只能撞到物体为止。

“靠!稍等稍等。我的实验仪器需要固定!”

“等下,我将培养皿封锁。”

“倒计时30秒、29秒……”

“我靠!赶紧抓着绳索!”

飞船中,第一次遇到发射导轨炮的情况,就算是之前已经演习过了,但是遇到真正的状况的时候,依然有些手忙脚乱。尤其是几个女星正在围观,这个时候手忙脚乱的。当然这个时候也已经有飞行员趁机揩油了,一时间有的尖叫、有的嬉笑……

总之就是一团乱麻!

“都给我安静!”旁边的刘海波终于火了!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太空漂流,大家的心理压力都有些大。而负责整个太空探险的刘海波压力更是大得惊人。而现在,眼看着现场中一片吵闹,刘海波也算是彻底爆发了一次。“还有十秒钟,全都给我做好准备。到时候要是谁没有做好准备,关你三天的禁闭。我想,在太空中第一个呆小黑屋,你也可以将这个写进你的笔记中了!你甚至都能够在历史中占据重要的一页!”

老大都发火了,这下子终于安静了。

“轰!”整个太空飞船轻微一震,低沉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响彻整个太空舱。

在所有人凭借肉眼根本就看不到的速度下,出口速度达到30公里,重量足有10公斤的弹头,骤然发出。加上太空飞船本身就具有的初速度,弹头真正的出口速度高达1000公里每秒。

“好了各位,应该安全了。预计一个小时后,我们可爱的炮弹将会摧毁前面那个可恶的小行星。你们现在可以工作了。但是记住,如果好奇心偏重的话,请于一个小时后观看这场太空中的碰撞试验。”林云骄傲的宣布自己的成果。

携带着如此强大的能量,前面探测到的小行星大约有四十米直径,这在小行星带当中,算是比较大个的了。

“等等!刚才的计算错误!”忽然,负责观察小行星的队员大声吼叫起来。“我刚才忘接了光在太空中也是需要传播时间的。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到的小行星位置,实际上是它12多秒之前的位置!”

“……”瞬间,所有人惊呆了!

“不过不用担心,这样的话,我们将会与小新星相距10万公里所有擦肩而过。”观察员一看大家眼光不对,赶紧表示我们安全。

“我靠!陪我的试验!”

“陪我的数据!”

“揍他!”

“嗯!”刘海波闪亮的目光四顾:“谁想进小黑屋!放心,有水有食物,也有完备的卫生间,甚至是有一点光亮。除了被限制自由,你的享受与外面无异!”

嘎!所有人瞬间停下躁动的心,安心手中的工作。

只是,刘海波还是皱起了眉头,大家的心态,终于无法克制了。

小行星带与火星轨道之间大概有1。3个天文单位的距离。也就是近乎2亿公里。

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小行星带之所以这么宽,是因为这里应该有一个庞大的固态行星的,而小行星带其实就是固态行星碎裂后的残留物。而原因就是庞大的木星引力和太阳引力扳手腕的结果。

而现在,高手公司即将开始探索小行星带。

第三八一章探索-太空测绘

空旷的太空中,一艘太空飞船在孤独的前进。只有偶尔闪过的尾焰,能表明这个飞船还是活的。

冰冷、昏暗,就是宇宙的特点,空旷、孤独,同样是宇宙的特色。

“新的小行星计算方式已经更新。采用至少三点信息采集计算方式,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连续采集信息。利用模拟函数做出计算。误差在万分之一左右;主要误差来源是空间本身的不平滑而引发的对光线的扭曲;以现在的技术,还是无法避免。

我们只能采用大量的反复计算与核对,来计算出更加精准的小行星路线。”

发生了上一次测试小行星错误的信息后,让大家虚惊一场;但是紧接着,就开始更换计算方式。经过几天的奋斗,新的计算方式终于确定下来。但是因为空间本身的不平滑而造成的光线扭曲,进而产生的误差,依然是无法避免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进行大量的测量、数据采集和积累,然后经过科学的分析后,计算出概率,这样之后才能针对性的对扭曲的光线等,进行补偿计算。

实际上最好的方法就是对空间本身的扭曲进行计算;可是人类现在一人没有任何的仪器,可以直接观测到空间本身;这就造成了计算误差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而且,太空中产生万分之一的误差,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了。

“万分之一的误差?太大!”刘海波有些无奈,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依然是刚刚起步。太多的技术没有、更多的技术不达标!

〃可这已经是现阶段能够采取的最准确的了!〃面对刘大队长的不满意,科学家有些小受。

“用小导轨炮和反射激光一起攻击小行星计算数据!沿途用激光跟踪弹丸,描绘轨迹!”刘海波立即下令。

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却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方法。刘海波绝对不会知道,因为自己的这个命令,后来被刻意标示成为刘氏测探法。这是一个适用范围极为广泛的探测方法,不一定是导轨炮,就算是子弹也一样;只要有激光能够将相应的信息反馈回来就行。

但是这也是一个糟糕的命令。导轨炮可不是闹着玩的。甚至是,弹丸越小、速度越快!

后来这个命令也算是毁誉参半:虽然简单实用,但是随意开炮造成了一定的恶劣影响。

不过眼下,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通过连续的发射几毫米大小的弹丸,通过激光跟踪计算轨迹,通过撞击小行星来验证准确性。

正所谓鱼生于水而不知水;庞大的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本身的一切一起都处于随动状态,根本就无法侦测到宇宙空间的变化。但是却可以侦测到别的已知完全状态的物质,在空间中的运控情况。

这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刘氏测探法!

“好主意!”伟大的物理学家——仅限于太空飞船中,张建业先生一脸的惊喜。

通过轻微的加速,在长达四十多米的导轨炮加速下,一个只有四毫米直径的圆形易于反光的弹丸携带者绝对速度超过1500公里每秒的速度,飞出太空飞船,瞄准了远处一个扫描镜上大约三米大小的小行星。只是这个小行星距离足有500万公里。

飞船继续前进,扫猫的激光束不断地轻微的照射到弹丸上,并将数据返回,在电脑中形成三维立体的前进路径。

“看!”有人惊呼。

只见电脑中的弹丸轨迹,在将百万公里的长度缩小到屏幕大小的时候,发生了明显的歪斜!这个轨迹一点也没有规律,至少眼下是如此。上下、前后每一个方向上,都有波动,更像是一个在做无规则运动的碰碰球。甚至,有的地方激光反射回来的信息表明,弹丸的大小(外在的光学大小)也在变化。这个变化很细微、极其细微;这显然是空间变化引起的。

“刘队长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