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寒门骄子 >

第25章

重生寒门骄子-第25章

小说: 重生寒门骄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口子在那里盘算开了,就算一天挣五十块,一个月下来就是一千五。他们家在泉头来说,也算的上是数得着的家庭了,刘明英在编织袋厂上班,一个月能挣二三百块,他跟着沙河村的装卸队在化肥厂里负责卸原料,虽然活脏了一些,可工资高,一个月最少也有六百块。
  如果刘明英盘算的没错,那她们姐仨挣得比他们两口子还要多,这就让两口子有些闹心了。
  江广梁皱了皱眉头和媳妇商量:“那你说怎么弄?蓉蓉她姥娘现在在蓉蓉家里住着呢,那个陈婶子可不好惹。”
  “谁说不是呢?上次买化肥我去推个三轮车就被她挤兑了一通,不过虽然她住在你二哥家,可蓉蓉姐仨还是咱姓江的,咱也不能眼看着这江家的钱往她陈家口袋里装呀?”刘明英觉得她说的没错。
  江广梁想了想,又说道:“这事,咱俩不好开口,你找机会跟我娘念叨念叨。”
  刘明英点了点头,又有些迟疑道:“你说,要不我把编织袋厂的工作辞了,也去和蓉蓉一起摆摊子去?”
  这事江广梁却不同意:“编织袋厂的工作,多少人盯着呢?不说咱村了,就连沙河村进不去厂里上班的妇女不也多了。厂里的编织袋都是卖到化肥厂,又不愁销路,只要这化肥厂在,月月的工资少不了你一个。咱家就文亮自己,咱们俩都有工资,这一年也能存下不少,要是把这工作辞了去摆摊,你能保证月月比这挣得多?毕竟这做买卖可没个准头。”
  刘明英其实也是有些犹豫,不过听江广梁这么说,她又习惯性的反对:“你这个人就是嘴大心眼小,整天看人家挣大钱心急,可给你找着门路了,你又怕这怕那。不是我说的,咱们这里的人就是保守,守着家里这一亩三分地,不缺吃喝就满足了。我娘家那里有人出去南方打工,一个月挣得钱多了去了,回家过年都骑着崭新的摩托车。”
  “你可拉倒吧,咱们这里靠着化肥厂、橡胶厂,只要眼皮活的哪家不能在厂里找个临时工干干。人都说靠山吃山,咱靠着化肥厂,不在厂子里挣钱还能把钱推给别人挣去了?你娘家那里有什么?穷的跟什么似的,不出去打工,等着天上掉钱呀?”
  刘广梁无视媳妇瞪过来的白眼,又接着说道:“再说了,这出去打工,也不是出去捡钱呀?你兄弟两口子去年出去一年,挣得钱呢?连回家的车票都不够吧?我保守怎么了,最起码我们一家子吃喝不愁,家里存折上也没空着。老四可是不保守,多能折腾呀?这个经理,那个老板的,拎个皮包还装着一大把子那什么名片,跟个人物样,可你看看他一年到头口袋里能剩下几个钱?”
  两口子在这里扯了一晚上,也没争论个结果出来,文蓉却在周姐那里听到一个好消息,惊得文蓉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这事还得从那天文蓉送给周姐的那瓶辣椒酱说起,文蓉那天做好的辣椒酱送了好几家,周姐拿了一瓶回家,一家子都喜欢吃,都念叨口味好。周姐这两天就起了心思,趁着文蓉来买粽叶和文蓉商量:“我想着你多做一些,我这里那些小卖部来进货的多了,到时候我跟他们推销,应该能好卖。”
  文蓉真是太佩服周姐了,怪不得前世时她的生意能越做越大,而自己摆个小吃摊做了快十年还是那个样子。这生意人的眼光和头脑还真是不一样。文蓉这回是真的确定自己没有做生意的天赋,想想后世,那有名的辣椒酱,全国人民谁不知道呀?她愣是没有想到可以做这个生意,可周姐不过是吃了一瓶子辣酱就想到了。
  文蓉自然同意,和周姐商量起细节:“这辣椒酱好做,原料都是寻常的,就是瓶子怎么办?要是辣椒酱卖得好,需要的瓶子可不少呢,再说了这要是一瓶一瓶的装好,我送货也不方便。”
  周姐想了想说道:“那我们就先卖散装的,按斤卖,回头我再去玻璃厂看看,进一批瓶子放在店里,有人要瓶装的话再给他现装。”
  文蓉知道论起做生意自己是不能和周姐比的,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知道一些后世的事情,可这也许能让她抢占个先机,但别的再多也没有了。人的性格能力不可能因为重来一次就会暴涨,就比如她明明知道后世好多名人的成功之路,可让她来复制一遍却还是不成的。
  文蓉想清楚就和周姐说道:“周姐,你看这么样行不行,你说的那些我也帮不上大忙,我就是做好了辣椒酱给你送货就行,后面你怎么销售你自己按着想法来,我也不懂这些,精力上也牵扯不过来。”
  周姐想了想也就同意了,她们之间,人情是人情,生意归生意,如果一开始不说清楚,后面牵扯了利益纠纷,闹开了朋友就没法做了。这几年她做生意见到的因为利益翻脸的太多了,文蓉这么说她也觉得可行,最多以后她在利润上跟文蓉多让一些就是了。
  和周姐敲定了做辣椒酱这事,周姐又和文蓉一起在批发市场选定了一种密封的塑料盒子,这种盒子和后世流行的保鲜盒一样,容量却很大,文蓉选定了一种五斤装的。两人商量了先做十盒放在店里卖着看看。


第31章 抢生意
  回到家和姥娘说了做辣椒酱的事情; 姥娘自然也跟着高兴:“你说的这个周姐还真是个能人; 咱们怎么就没想到呢?你这个周姐可真是个厚道人; 等有时间了,你把她请家里来; 咱们好好谢谢她。”
  文蓉自然同意,和姥娘又说了一些周姐的事情; 姥娘琢磨了一会提议道:“蓉蓉呀,你周姐跟你合伙做这么一个生意; 你这一天要忙的事也不少了; 要不你把早点的生意停了吧,这样,你们早晨也能多睡一会; 这一天天的这么赶太累了。”
  文蓉却不想停; 她能全心全意挣钱的时候不多,也就是暑假这两个月,现在她早上早点的生意很稳定; 每天都有一百块左右的进账。商城那边; 开业以后; 生意火爆了两天,这几天又清淡下来了; 而且现在又多了三家摊子摆在了巷子里。她的凉皮和蛙鱼的销量也没有因为开业增加多少,还是和以前差不多; 一天在二百块钱左右转悠。这么一算; 她哪舍得停掉早点生意。
  “姥娘; 早点我本来也没打算卖多久,就这一个暑假,我也累不了几天了,再说我每天中午回来还睡会呢,也没觉得多累。要不然以后早晨文俊和文静两人就别跟着我一起了,让他俩在家多歇会。”
  文俊自然不同意:“大姐,我也不累,我就要天天跟你一起去,现在家里的生意我都算着账呢,你不让我去谁给你管钱。”
  姥娘和文蓉一起笑:“对,可不能漏了我们的大管家……”
  “也不能漏了我”文静也在那里跟着附和,虽然她收钱可能会犯迷糊哦,可她也是大姐最有力的小帮手。
  已经进了七月底,天是越来越热,文蓉蹬着三轮车都是在阳光正烈的时候行进。路旁高大的梧桐遮出一片绿荫,有清风吹来,树叶就唰唰作响。文蓉耳朵上插着耳塞,跟着磁带里的节奏,大声的诵读着英语,有路人经过都会诧异的回头看几眼,文蓉毫不在意。学英语不就得这样吗?如果不敢说,她就又会和以前一样,学的是‘哑巴英语’。
  文蓉这回不得不庆幸,这路旁的梧桐树都还在,要是换上后世那些低矮的景观树,这路上那里来的绿荫?每天这么来回奔波,她们姐弟早就被烤掉一层皮了。
  今天刚踏进小巷,就见她们姐弟每天摆摊的地方竟然停了一辆三轮车,像是两口子模样的两个人正在从车子上往下卸桌子,对面摊子的大娘正在和他们说着什么,见文蓉姐弟来了,提高声音说道:“你看就是那姐仨,整天在这摆摊的,这是人家占好的摊位……”
  文蓉推了车子过去,男人抬头看了文蓉一眼,理也没理,手上的活也没停,继续把桌子摆在路上。
  文蓉走过去,开口说道:“叔,这个位置是我的,我在这摆了个把月了,你要是出摊子的话往旁边摆一摆。”
  男人恶狠狠地瞪了文蓉一眼:“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了?这是公家的地方,谁爱摆哪就都能摆。”
  文蓉可不会被他吓着:“公家的地方是不假,可什么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吧,总不能谁看着哪家的位置好就去哪家摆,那不就乱了套了吗?”
  和他一起来的女人正在摆弄三轮车上的案板,文蓉瞟了一眼,正看见车上一个盆子里装着一摞凉皮,这可真是巧了……
  旁边几家的摊主都跟着帮腔:“就是,这是人家姐弟先占的地方,你们这么两个大人和几个孩子争什么……”
  男人见周围人都这么说,依旧不想让,文蓉对着文俊说道:“文俊,你去居委会找找刘主任,让她过来评评理。”
  文蓉这么一说,文俊拔腿就要往居委会跑去,一直没有说话的那个女人,也不再摆弄东西了,伸手拦住文俊说道:“你看这是干什么,我们当家的脾气急,这点小事还找什么居委会,人家居委会每天要忙的事情多了去了,哪值当的为了这事跑一趟。你们姐仨一直都没来,我们也不知道这个位置是你们的了,都是误会,我们往里面挪挪就是了。”
  文俊气不过:“刚才大娘他们不都给你们说了……”
  文蓉叫住文俊,等那两人把桌子收了,再把自家的摊子支起来。新来的两口子卖得果真是凉皮,文蓉看了一眼就不再关心了,文俊很是生气:“他们咋卖和咱家一样的东西。”
  “一样吗?做凉皮的多了,谁规定只准咱家卖的?这一样的东西做出来的味道不同,各凭手艺挣钱,咱们各做各的生意,没有什么好气的”文蓉安慰弟弟。
  其实新来的两口子心里也没底,服装商场开业的时候,他们发现这里的小吃生意很是红火,就起了心思。两口子也不会做吃食,在巷子里看了两天觉得就是这个凉皮最简单了,三个孩子都能做得的生意,他们两个大人还能做不成吗?
  可是这会子,两口子却急了,这个把小时了,光看着周围的几家都忙的热火朝天的,他们的摊子还没开张呢!两口子凑一起一合计,女人对着路口就喊开了:“凉皮哎,好吃的凉皮大优惠了,五毛钱一碗,五毛钱一碗了。”
  文蓉听见了也是一惊,五毛钱一碗几乎就不赚钱了,这两口子可真是舍得。
  其实,文蓉不知道,两口子也不舍得,他们头一次做生意,也找不到路子进货,就在车站那边一家卖凉皮的摊子上进的货,凉皮一张的进价就是四毛,卖五毛一张可不是赔本赚吆喝吗!可不降价就卖不动,他们出了一天的摊子总不能干看着。
  果然一降价,就有人图便宜去了他家,到要收摊子的时候,文蓉还剩下十几张的凉皮没有卖干净,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情。文蓉给最早一起摆摊的几家都送了一份:“今天卖剩下的,您别嫌弃,回家切点黄瓜丝拌拌当个凉菜”。
  两口子见文蓉的凉皮剩下了,很是得意,嬉嬉笑笑的推了三轮车要走,文蓉看不过去,说道:“你们要收摊,也把地面上的垃圾清一清再走,街道那边强调了好几次了要注意卫生。”
  周围的几家摊主听文蓉这么说也都看了过来,只见地面上随处扔着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还有没吃完的半碗凉皮倒在地上,料水淌了一地,上面趴满了苍蝇。
  几家的摊主本来见着两口子欺负文蓉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