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寒门骄子 >

第36章

重生寒门骄子-第36章

小说: 重生寒门骄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姥娘一听也很高兴:“真转正了?花了多少钱?那现在在哪个车间,工资能给涨不?”
  “交了八千块钱,工作没变,还在我现在的车间,工资也涨了二百块钱呢。”小舅从橡胶厂建厂起就在那里干临时工,熬了这么多年终于转正了也是心满意足。
  文蓉却知道橡胶厂的辉煌期也就是再有个十年,进入2000以后,这些厂子都开始走下坡路,工人也都下岗另谋出路了。当年和她一起摆小吃摊子的也大都是这些下岗工人,文蓉也不好扫小舅的兴致,试探了一下问道:“小舅,其实你们厂里的工资也不比妗子卖豆腐脑挣得多吧,你怎么不帮着妗子好好做生意呢。”
  “那可不是这么回事,”小妗子立马不赞同:“你还小,不懂这些,我卖豆腐脑毕竟不是长久的活计,做买卖哪有准头,还是你小舅的工作保险,国家按月发工资,福利待遇又多,等老了不能动了,月月领退休金就行,做买卖哪有这些待遇?”
  小妗子计划的也比较长远:“等明年家里再攒些钱,我和你小舅还打算给涛涛转个非农业户口,以后他要是考不上学还能去厂里接你小舅的班。”
  这几年,他们周围很多的村子都有人转了非农业户口,可是这些人以后都会后悔,现在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户口已经没有了农业和非农业之分。不仅仅如此,到时候农业户口又变得吃香了起来。
  文蓉劝阻小妗子道:“我听说现在单位都不让子女接班了吧,小妗子你给涛涛转那么早户口干嘛,还得花一大笔钱,以后涛涛要是学习好,考上了大学这户口自然而然就成了城市的了。”
  小妗子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涛涛要是学习和你们几个这么好我就不愁了,这不是没办法嘛……”
  小妗子过来给姐弟几个都买了过年的新衣,说了这半天闲话,小妗子这才想起,拿出来让姐弟三个试穿。又交代文蓉尽管忙店里的生意,过年的年货她们给准备,到时候,都做好了给送过来。
  腊月二十二这天是东郊镇传统的年会,特别的热闹。姥娘就不让她们跟着去店里,让姐弟三个先去逛年会。三爷爷一家子也打算去,二大爷就开了家里送鸡蛋的机动三轮车把他们都拉上了。
  大冬天坐在敞篷的三轮车后斗里,那滋味真是有些透心凉,好不容易到了镇政府这边,文蓉赶忙下车了跺了跺要冻僵的双脚。二大爷把三轮车开走停到相熟的饭馆后院,就和大家商量着分开逛年会。
  年会上的人们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三爷爷不放心,让他们姊妹跟着大人一起逛。文蓉不赞成:“三爷爷,这年会上的人太多了,本来就挤,你们带着我们还要分心,谁也逛不好,我们三个自己逛,您放心,丢不了我们。”
  文俊和文静个子小,在人群里挤来挤去也方便,和三爷爷他们说好还在饭馆门口汇合,一行人就分开了。
  这时候的年会,乡土气息还特别的浓厚,街上卖的东西好多都是农家自己制作的,带着一种质朴的美。高粱秸秆编制的水饺盖帘,大大小小的摞在一起;用不同颜色的尼龙扎线带穿成的手提篮,利用颜色的变化穿出不同的花样,就成了现在最流行的菜篮子。
  文蓉买了一个篮子拎在手上,这种篮子重量轻,好携带,特别的方便。这个年代,农村有太多的心灵手巧的能人,他们有的甚至没有读过几天书,但却凭着一双巧手制作出堪比工艺品的生活用具。
  尼龙的扎线带在他们手上被编织成各种筐子、篮子,花样繁多,文蓉一边看一边惊叹。擀面杖、案板、都是村里的老木匠打制的,平整光滑:各式各样的马扎摆了大半个摊子。
  一个自制玩具的摊子上,摊主用桃木做成一把把长剑和大刀,剑身上还画着漂亮的花纹,文俊看了爱不释手。文蓉干脆买了六把留着送给小姑和周姐的儿子,男孩子没有不喜欢这些东西的。
  过了年就是狗年了,有手巧的老奶奶就缝了许多小狗的布偶,每个的造型几乎都不一样特别的拙朴可爱,文蓉又忍不住买了几个。
  吃的东西年会上更是不缺,冰糖葫芦、糖画、吹糖人、棉花糖……甜滋滋的香气蔓延着整个集市。卖糖果的摊子到处都是,木质的盒子里装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散装糖。有螺丝糖、软软的橘子糖、薄荷糖,几乎每个摊子前都围满了人。
  姐弟三个也挑了几样糖果装了起来,又奔向旁边的点心摊子,点心摊子前也特别的热闹。年会上的点心大都是现做现卖,一口大油锅,一个面案,切成生坯的姜丝、麻片、麻花、馓子下到油锅里,翻滚几下捞出来金黄灿灿的,诱人极了。
  过年的时候人们走亲访友都会带上几斤点心,绿豆糕、蜜角、蜜三刀、桃酥……这些最老式的中式点心是最佳的首选。也有一些西点的摊子卖的也都是最简单的老面包和鸡蛋糕。
  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各种游戏的摊子,文蓉玩心大起带着弟弟妹妹挨个的逛。这时候的游戏大都是一些简单的带有博彩性质的小游戏,和后世各种各样的电子游戏没法比,可是在这个年代孩子心里的吸引力一点也不比后世差。
  一个面口袋扎上口,里面放着乒乓球,球上写着数字,一次摸出三个球,把球上的数字相加,得数越大,奖品就越多。还有的面口袋里放的是玻璃弹珠,摸出来的弹珠颜色相同的越多,奖品越丰厚。
  这两种的玩法都是一样的,一毛钱一次,最贵的奖品是一杆钢笔,许多孩子都会跃跃欲试。
  文蓉姐弟花了六毛钱只文俊赢回了一包酸梅粉,还惹得看热闹的孩子惊呼了半天。
  大一些的游戏摊子就更有意思了,经久不衰的套圈游戏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市场。年会上的套圈游戏比较的粗糙,竹圈大都是自家自制的,不过都已经摩挲的光滑了。地上摆的奖品也大都是最便宜的香烟、打火机,玩具娃娃等。玩这些游戏的就不光有孩子了,还有镇子上的年轻人。
  文蓉看中了装在杯子里的小金鱼,可惜扔了十个竹圈出去,一个也没投中。文俊接过去的时候,轻轻松松就给文蓉套中了五条,老板拉着脸把地上的竹圈收起来,又不情愿的用塑料袋把金鱼给文蓉装好。
  文静也稀罕这几条金鱼,姐弟三个拎着它又在市集上逛了个遍,眼看着时间不早了才回到和三爷爷说好的饭馆那里去和大家汇合。


第44章 过年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三的时候姥娘和三奶奶在家里做米花糖。这几天炸米花的就常驻在村里了; 家家都要炸米花; 孩子们都兴奋极了,背着家里大人称好的大米在那里排队等着。
  炸好的米花和炒熟的花生米一起倒入熬好的糖稀中; 搅拌均匀了,铺在特制的木框里摊平; 等到彻底晾凉后切成方形就可以了。做好的米花糖还要注意存放,不然的话很容易受潮变软。
  文蓉装了一些做好的米花糖给周姐送去; 周姐果然很爱吃。现在城市里过年自己做这些的越来越少了; 都是直接在点心店里买,可也不知道是什么心理总觉得买的不如自家做的好吃。
  批发市场一直营业到年二十八,周姐和文蓉商量着过完正月十五再送辣椒酱。现在辣椒酱的销量一天天的加大; 文蓉几乎隔一天就要做一次 ; 光靠姥娘骑着三轮车送货已经很是辛苦了,文蓉想着年后一定要找个人专门送货。
  商城这边也是营业到年二十八,而且越到年底人越多; 姥娘舍不得关门休息; 一直都在店里忙活。
  年二十八这天; 虽然商场还在营业,可是客流明显少了一些。趁着还没到饭点; 文蓉拉着姥娘也去逛了逛商场。
  娘几个先去挑了挑衣服,主要还是给姥娘挑; 文蓉看中一件紫红色的羽绒服; 拿了让姥娘试穿。姥娘直摆手:“我可不要; 这么大年纪了,穿那么鲜亮干嘛?”
  “姥娘,你试试吗,你穿这个一定好看”文蓉冲姥娘撒娇,应是把衣服往姥娘身上套。
  姥娘拗不过她,只得穿在身上。一穿上果然好看,文俊和文静都跟着夸赞。
  “姥娘,咱就买这个了,这颜色穿着显年轻”文蓉说着就去付钱。
  姥娘忙阻止:“这多少钱呀,贵不贵呀?你这孩子咋这么忙着交钱呢!”
  “姥娘,咱都忙了大半年了,这都过年了还舍不得买件新衣服穿,那咱挣钱留着干嘛的呀?”文蓉觉得可得把姥娘的消费观念扭过来。
  姥娘自己也喜欢,咬咬牙也就同意了“再给你三奶奶也拿个这样的,到时候让她和我一块穿。”
  文蓉偷笑,姥娘这是穿新衣不好意思了。商场的这些摊主也都认识文蓉她们,两件衣服收了个成本价,姥娘又要给文蓉姐弟买几身,文蓉不要:“姥娘,我们衣服够穿,我妗子、小姑她们过年都给我们买新衣服了,今年我们就不买了。”
  姥娘想了想也就没再坚持,主要是姐弟几个还在穿孝,鲜艳的衣服也不能买。娘几个在商场逛了一圈,零零碎碎地买了一大包东西。
  二十九这天,舅舅来接姥娘回家过年。年货都是妗子她们帮忙准备的,炸好的丸子、带鱼、蒸好的大馒头,各种蔬菜、肉类挂满了自行车。姥娘接过来一样样的查看,唯恐漏了什么。
  磨磨蹭蹭到了中午,姥娘才跟着舅舅回家,家里也一下子冷清了下来。文蓉看弟弟妹妹兴致不高,赶忙招呼他们一起和面包饺子。
  今年是文蓉父母去世的头一年,按照她们这里的风俗,她们家过年时要闭门谢客的,大门上不能贴对联,不能放鞭炮,亲戚邻居都知道也不会在过年这几天登门。饺子刚刚包了一盖帘,就听着有人拍门,文蓉诧异,这时候谁还会来?
  拍门的是三婶刘明英,手上还拎着两条带鱼,见文蓉来开门,笑嘻嘻地说道:“蓉蓉,怎么大门这么早就关上了呀?你三叔厂子里过节发的福利,我给你们拿了两条过来”说着话也不等文蓉径直进了堂屋。
  文蓉心说你家的鱼可不是那么好吃的,三婶进了屋里,四处打量了一下,问道:“你姥娘呢?咋没见呀?”
  “三婶,明天就是初一了,我姥娘当然回我舅舅家过年去了”文蓉可不信三婶不知道。
  三婶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你姥娘就是讲究这些老理,过年在哪过不行,那些规矩都是死的,你说就你们姐仨过年多孤单呀!”
  文蓉可不愿和她掰扯这些,直接说道:“三婶,带鱼你拿回去吧,舅舅家也给我们送了,我们姐弟也吃不完那么多。”
  “你这孩子和三婶外道不是,你舅舅给是你舅舅的,我给是我的,我和你三叔一直念叨着你们呢。哎!你说想想这大过年的你们三个孩子孤零零的,我这心里就不是滋味”。
  三婶说着话,转身不客气的在沙发上坐下,文蓉见她这架势,也知道她一时不打算走,也就不再理会,继续和弟弟妹妹包饺子。
  “哟,还别说文蓉你包的饺子还真漂亮,到底还是闺女好呀!你说你三叔和文亮就会吃,擀个饺子皮都擀不好,里外里都要我一个人忙活,我要是有个像你们姊妹这么贴心的闺女就好了。”
  文蓉笑笑没接话,刘明英也不介意,自顾自在那里说下去:“蓉蓉,你跟你姥娘这大半年的忙活啥呢?整天地见你们往外跑。”
  “没忙啥,就是想法子挣个生活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