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先下手为强 >

第33章

重生之先下手为强-第33章

小说: 重生之先下手为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地,是怀姜市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市场。

    虽然于青知道在十几年后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及大型品牌连锁超市的下,门古寺老态尽显日渐式微,最终落得个关门歇业的下场,但现在的门古寺,还当正是红火中。

    于青转了两圈,市场中间一条主干道,两边商铺摊贩林立,连绵起码有三四里地,不愧是怀姜最大的市场,来往的人摩肩接踵,流量十分可观。

    她还注意到除了固定摊位,流动摊位也占了小半数,其中不乏拎个麻袋就可以沿街叫卖的小贩。

    于青对这种小贩尤其关注,还特意研究了下他们选的叫卖地点,及叫卖的口号,深觉得这种拎麻袋人设正好适合自己。

    别嫌她没出息,她的确没啥野心,压根就没过要想学习那些重生前辈们动辄开工厂搞煤矿的壮举。

    那些都是神人,说开工厂就能开得起工厂,说搞煤矿就能摇身一变煤老板,跟玩过家家般简单,金手指开到无穷尽。

    而她现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心知肚明,深觉自己不是那块料,看样子也不太得老天爷眷顾,不过假期里卖卖裤子赚点小钱应该还是可行的,这事她干的了。

    于青往回溜达的时候碰上了许友松和战池,他俩刚从市场附近一家游戏厅出来。

    许友松瞧见她很高兴,说手里还有几枚游戏币,要请她进去打一局。

    于青笑着直摆手,她从来都是个游戏盲,脑子和手跟不上,就连电脑上最普通的扫雷都不会玩儿,更别说现在这种多是格斗类的街机游戏。

    但许友松兴致很高,直说中考完了,当是该轻松轻松,又说有适合她玩的,不由分说拽了她胳膊就把人拉进游戏厅。

    于青看了眼战池,这人程没说话,但许友松将她拽进游戏厅的时候他也跟了进来。

    许友松说的那个适合于青玩的游戏原来就是“f1赛车”,这游戏女生玩儿的话的确还可以,但于青不是一般的女生。

    赛车游戏于青不算陌生,在上辈子,不过那时已是在大学,她大学的男朋友玩电脑时候带她玩过,于青按住一条线路跑了20天后,终于可以做到不撞墙了——

    而眼前的这条线路对她来说俨然是新而陌生的,她不好驳许友松的热情,所以按住游戏机上的方向盘,一路撞墙撞栏杆撞山洞撞别的车不出一分钟就把自己给撞“牺牲”了,然后肩膀一耸两手一摊,表示看吧,我就这水平。

    许友松笑,任劳任怨的又弯腰往游戏机里塞了一把游戏币,拍拍她的肩:“没事,咱有的是币!使劲撞!我去给你们买汽水。”

    说着出门去了,于青瞧瞧周围都是些半大孩子,两个一伙三个一堆的,各自杀的都很激动很认真。

    她回头瞧了眼一直站她身后的战池:“你不玩?”

    他抿抿唇:“玩过了,你玩吧。”

    于是她掰住方向盘又开始第二轮撞墙撞栏杆撞山洞,撞到一半的时候,耳边忽得一热,是战池从她身后探过两只手来,按在她握方向盘上的手上。

    “实在看不下去了,你怎么这么笨。”

    他个高手长,这么弯腰一拢等于把她整个人拢去怀里,游戏厅里天花板上挂着吊扇,正转的起劲,可少年呼出的气息和胸膛依旧热度灼灼。

    于青两只手被他掌心按住,方向盘随着屏幕上的路线灵活的左右转动,本来像只没了头苍蝇的赛车突兀精神抖擞,游龙般在赛道上马力十足的疾驰起来。

    的确很爽,于青虽成了个傀儡瞧着屏幕也觉舒心:“玩的不错嘛。”

    她边夸边扭头想跟他说话,一转头,嘴唇堪堪擦过他在她肩头上方的侧脸。

    年轻人皮肤就是好,汗津津,还润润的。

    赛道上即将抵达终点的赛车忽得一抖,翻了车,噼里啪啦翻滚出去好远,摔的那叫一个惨。

    “哎呀,”她指着屏幕不无遗憾,“这就第一了,好可惜!”

    估计是天太热,直起腰后退一步的战池,脸有点红。

    许友松两手攥着几瓶可乐从外面走进来:“于青,这局又‘死’了?”

    “是啊,好可惜。”

    明明青葱样的纯真少女,偏偏在翘唇一笑时露出了恼人的狡黠:“本来天降外援犹如神助,奈何最后关头功亏一篑。这事怪我。”

    许友松饶有趣味:“怪你什么?”

    “怪我不小心揩了点油,害得翻了车。”

    

    

 第50章买房

    于青这天早饭的时候主动问:“这院儿咱们买下来了吗?”

    也不知道父母商量的啥结果,不过不管啥结果,她得加加火。

    方萍正往她碗里添小米粥:“买不是不行,就是觉得不大值。这地本来就是忙着搬家急着租的,也就是暂时安顿一下,要是买了这里,我们单位一说集资盖房,咱们可再上哪再淘换钱去。”

    方萍的银行最近有意向要盖职工住宅楼,正在拿方案。在于青看来这也算是赶上了福利分房的末班车,能拿到房子自然好。但这回想分房的人需前期就得缴纳部分房款,家里存款有限,如果买了现在租的院子,那等方萍单位定下方案需要集资的时候,便要捉襟见肘了。

    没钱还真是不好办啊……

    于青想,怪不得重生前辈们都在致力于开工厂挖煤矿搞房产的赚大钱,果然有钱一切都好说,没钱就要处处受拿捏。

    其实现在有个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向银行贷款。

    于青知道,现在这个时间段,各大国有银行已经开始鼓励个人贷款,但在社会上却并被不认可,除了特别有胆气的冒险者,基本无人响应,银行贷款业务开展艰难。

    而直到又10年后,人们对信贷消费的认可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信贷消费的强大生命力才焕发出来,房贷车贷等都已经成为了老百姓的生活常态。

    只可惜,现在还不是10年后,而是10年前。

    于青琢磨了一下,斟酌的开口:“妈,我在辅导班有两个同小组的同学,其中一个是战庆国的儿子,另一个是钢厂老总宋云益的闺女。”

    方萍第一反应居然是:“怎么?他们欺负你了?”

    于青:“……”

    “宋云益的闺女叫宋瑶,是我们小组组长,什么欺负不欺负的啊,人家挺好的。就是有一回吧,我们在宋瑶家学习,听到她父母聊天,说市里领导去南方考察了一个月,说是为了旧村改造的事儿。”

    “旧村改造?”

    于青觉得还是搬出这种比较有权威性的人的言辞来当说服利器比较管用,所以继续振振有词:“对啊,说是国家要推出的一项试点工程,说什么要推进郊区城市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哎呀我也记不清了,反正就这意思,就是把城里老旧平房区给拆了,盖成住宅楼新小区,还说咱们怀姜被省里点名要做省第一个试点。宋瑶她妈娘家在南城城区的孙故事村有套老宅子,本来要卖了的,宋瑶爸说不能卖,说看现在这形势,说不定一改造就改造着了,到时候拆了多少就补偿给你多大面积的单元楼,啧啧啧,多合算!”

    这回连她爸于成勇都从报纸上抬起头来,见方萍还目露怀疑之色,于青继续趁热打铁:“我们在楼上听到,我还说咋会有这样的好事,拿新楼房换你的破院子。结果小池说,唔,小池就是战庆国的儿子,小池说没错,他爸是去南边考察出差了一个月,在家也听自己父母聊过这事。他还说听他爸在家跟人谈工作,说未来5年内要把怀姜市所有的旧村部纳入改造范围。嗯,我看要改造的话,咱们住的这片肯定排第一个,咱这片多大啊!”

    于青继续埋头吃早饭,偷偷抬眼发现父母彼此交换了下眼神,看来是有点心动的意思。

    她抿了口粥,情绪略微低沉:“我昨晚上梦见姥姥姥爷了,你说咱们搬城里来,可姥姥姥爷还在镇上呢,我姥姥煮的青菜糊糊最好喝了,我好久都没喝到了。”

    于青和姥姥姥爷的感情是很好,特别是小学阶段,那时候方萍工作忙,她一直都是在姥姥身边蹭午饭的。

    之前都在镇上挨的近,不时还能常见面,后来搬家到了市里,她这几个月的功夫都在忙着中考,没太啥时间机会回去看望姥姥姥爷,现在的思念之情倒真不是说瞎话。

    方萍轻轻叹了一口气:“我也是太忙,昨天你舅舅还打电话来我单位,说最近天热,你姥爷犯了几次高血压,想来市里医院做个面检查,我今正要去跟领导说一声,好请个假。”

    于青精神一震,抬头说:“妈,咱们干脆把北边朱奶奶那套小院一并买了吧?好生拾掇拾掇让姥姥姥爷搬过来住,这样离的近,彼此照应也方便。我舅在矿上工作也挺忙的,平时能跑几趟啊。以后姥姥姥爷年纪只会越来越大,靠着儿女他们心里也踏实啊。再说了,这旧村一改造,到时候补偿单元楼,咱们挑个楼上楼下,多得劲啊。爸,你说是吧?”

    被她这前后一夹击,方萍和于成勇都不说话了,好像都有在认真思量闺女话的可行性。

    方萍在家里是长女,对父母向来孝顺,现在搬来市里后,离日益老迈的父母距离远了的确是不够方便。

    只不过于青的姥姥姥爷都是要强人,只要自己还能照顾的了自己,就绝不肯麻烦儿女一手指头,现在老两口身子还很硬朗矍铄,所以一时倒没什么大碍。

    但重活一回的于青知道,姥姥姥爷虽然也算长寿,但姥爷去世前的几年一直深受肺纤维化的痛苦折磨,天天靠吸氧度日,最后死于呼吸衰竭。而姥爷去世后,本来没什么大病的姥姥也很快就撒手人寰。两位老人同年去世,一个年头一个年尾,那一年大家连春节都过的寡淡而无味。

    而姥爷之所以从普通的感冒发展成肺炎,后来又恶化为肺纤维化这样比肿瘤还要严重的恶疾,除了身体素质原因外,住房条件不够好也算是原因之一。

    于青姥家本来在老家有房,但姥爷和方萍都在镇上工作,所以把老家的房子卖掉搬来了镇上。

    姥家住的是镇政府分给的员工房,建于80年代末期,也是独门独户的平房小院儿。

    当时这房子盖的还是十分时髦而结实的,虽是平房,但房里都配备了厨房和冲水厕所。院子虽不甚大,但在精于养花的姥爷的打理下十分井井有条,月季牡丹蔷薇石榴白茶红茶各种名贵兰花争奇斗艳,夏天在葡萄架下啃着西瓜看姥爷和爸爸舅舅下棋是于青最深刻的童年记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子也日渐老迈,特别是镇政府搬迁后,这片老员工宿舍区搬迁的搬迁,闲置的闲置,本来有集体供暖的房子也停止了供暖。

    停暖后的第一个冬天,方萍让两位老人去和自己住,但那时于青家住的是她爸分的宿舍楼,5层顶楼西户,俱已八十多岁的两位老人实在爬不动。

    而且老人性子倔强,总觉得还能自理,不用依靠儿女,也拒绝去和儿子同住。

    这平时都还好说,但北方的冬天寒冬腊月的,便是方萍给买了电暖气电热毯,也顶不了多大用,而且老人还心疼电费,不太舍得用。

    所以那年冬天才过了一小半,姥爷就感冒了,延绵好久,后来变成肺炎,到最后又发展为肺纤维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