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宫心 >

第332章

宫心-第332章

小说: 宫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会这么问,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沈澈也是个聪明人,自然听得出云瑶语气中的意思。

    云瑶闻言,也不瞒沈澈,便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包括宣阳侯容彦和宁馨之间的联系,还有玉王和宁远公主身上的毒。

    她似乎依稀记得,宁远公主秦臻儿亲口说过,她身上的毒是宣阳侯容彦亲自下的,可如今看来,似乎宜王殿下还知道别的隐情。

    “我觉得很奇怪,但是始终不能得其要领。”末了,云瑶才如此说道,“总感觉他们的事情没这么简单。”

    “何止是不简单,这根本就是秦太后一手操纵的四个牺牲品。”沈澈冷笑着,“你以为,为什么玉王兄什么都不问,就如此轻易地同意了你结盟的请求?那是因为在他的心里,对秦太后有着强烈的恨意。”

    宜王说着,然后将整件事情的经过讲了出来。

    原来,当先帝驾崩,秦太后帮着当今圣上沈泽夺权的时候,看中了昔日容家的势力,看中了宣阳侯容彦之父容桓在民间的声望,就起了联姻的心思,想借助容家的势力将沈泽送上皇位。

    可那个时候,容彦已经有了倾心相许的恋人,而且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这个人就是宁馨,她是一个江湖女子,擅长用剑,剑穗以相思成结,是她的标志,而同样的相思结,容彦手中也有一个。

    秦太后强势逼婚,把容彦的母亲接进宫,扣为人质,以此相威胁。容彦本打算和宁馨远走高飞,就在约定私奔的那一天,被容桓拦下,让他去救母亲。

    宁馨不肯容彦只身犯险,就陪着他去,想跟秦太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求得她的成全。

    可是没想到,两人进了宫之后,秦太后压根儿没见他们,埋伏了大批黑衣死士将两人分别制服,然后强行灌下了一杯酒。

    这酒中放了一种蛊虫的虫卵,随着酒被吞入腹中之后,便在人体之中落地生根,开始成长。

    这种蛊虫来自南夷,是多年前秦太后跟随先帝南征的时候,偶然救了南夷的人,然后南夷的养蛊人送给她的。这么多年她一直没舍得用,可后来用在了容彦和宁馨的身上。

    灌了酒之后,容彦和宁馨就被释放了,两人并没有找到容夫人,却在找了一圈儿之后,于建章宫外会和。

    就在此时,可怕的事情生了,只要两个人一靠近,彼此的身体就像是被万千条虫子啃咬,比昔日顾清铭中的那些毒虫的毒还要猛烈。

    也就一盏茶的功夫,两人纷纷口吐鲜血,奄奄一息。

    当他们全部失去反抗能力之后,秦太后出现,告诉他们身体内已经中了毒,这种毒让他们两个只能远远相望而不能终身厮守,只要一靠近,两人都会有性命之危。

    秦太后并没有说这是蛊虫,所以容彦和宁馨一直认为这是某种不知名的剧毒,以至于后来他们找了无数神医,想解开此毒,都没能成功。

    除此之外,秦太后还告诉他们,这种毒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埋的越来越深,会慢慢进入骨血之中,耗尽人的精气神。

    容彦没有办法,家人的安危,宁馨的性命,他都不能不管。于是他去见秦太后,表明自己愿意取秦臻儿,让秦太后把解药给宁馨,并且不要为难他的家人。

    秦太后见容彦乖乖就范,心中很高兴,但是她却并不打算放弃控制容彦,毕竟这蛊虫难得,而容彦和宁馨又是天生反骨,若是他们解蛊之后逃脱,那她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秦太后撒了谎。

    她告诉容彦,这种毒只需要两个人其中的任何一人解了毒,另外一个人都会平安无事,毕竟这毒要两个人一起才能有效果。而解毒的方法,就是男女之欢。

    也就是说,只要容彦娶了秦臻儿,并且跟秦臻儿圆房,那么这种毒就自然可解。

    容彦本来只打算娶了秦臻儿就罢了,根本没打算碰她,可是为了解毒,他只能按照太后的要求,与秦臻儿圆房。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这是蛊虫,根本不是毒,而这种蛊虫在男女交合的时候,会从一个人的身上过度的另外一个人的身上。也就是说,容彦和秦臻儿圆房了,容彦身上的毒解了,但是秦臻儿却成了蛊虫的载体。

    就在容彦以为一切已经平安无事的时候,秦臻儿怀孕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蛊虫也在秦臻儿的体内长大,秦臻儿开始忍受蛊虫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哪怕是生了容雅之后,这种折磨还是没有减少,这也是为什么秦臻儿常年需要靠药物调养的原因。

    根本就不是生容雅的时候难产伤了根本,而是因为她的体内有蛊虫。

    秦太后先是告诉容彦,解毒的结果就是让秦臻儿替他承受这毒的危害,然容彦对秦臻儿产生愧疚,这辈子也不会有别的想法,容家只能一生一世效忠她;而后,秦太后又告诉秦臻儿,她体内的毒是容彦下的。

    秦臻儿质问容彦,容彦因为心存愧疚而承认,毕竟这毒的确是从他的身上传播到秦臻儿身上的。可是秦臻儿却以为,是容彦恨她拆散了他和宁馨,所以才会下毒害她。

    误会就这么产生,两个人一个愧疚,一个怨恨,可是为了面子却不得不假装恩爱了这么多年。这也是为什么容雅眼中的父母,永远是“相敬如宾”的模样,更有甚者,容彦决口不提离开秦臻儿,可也时常拿着挂有相思结的长剑把玩。

    话分两头,宁馨因为亲眼目睹了容彦和秦臻儿的婚礼,并且在秦太后的安排下,亲耳听到了容彦和秦臻儿的洞房花烛,万念俱灰。

    她觉得容彦昔日对她说的誓言全部都是假的,没有一句可信,那么她为什么还要为容彦守身如玉?

    江湖儿女,本来就不拘小节,而且敢爱敢恨,既然容彦有了别的女人,那她宁馨为何不能有别的男人?

    而她找上的男人,就是倒霉鬼玉王沈浊。

    那时恰逢先帝驾崩新帝未立的时候,所有的分封王都要回京,玉王那个时候正好也在。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设计,玉王和宁馨相遇了。

    恰逢宁馨喝醉了酒不省人事,缠着玉王回到了别院。可以说,这一切几乎是宁馨主动的,毕竟玉王从小就体弱多病,手无缚鸡之力,他又怎么会是会武功的宁馨的对手?而且还是喝醉酒之后神志不清的宁馨。

    就这样,一夜缠绵之后,宁馨身上的蛊虫,转移到了玉王的身上,可是宁馨却浑然不自知。

    直到不久之后新帝登基的宫宴上,玉王和秦臻儿同时出席,两个人在靠近的时候,突然间抽搐不已,而且口吐鲜血,情况就跟当初的容彦和宁馨一模一样。

    别人不明白,只以为两个人有什么病痛,可容彦却心知肚明,他知道宁馨已经和玉王有了肌肤之亲,于是在宫宴结束之后,他找到玉王,把这件事情跟玉王解释清楚。

    而容彦在解释的时候,恰逢宁馨觉得对不起玉王,前来道歉,将容彦所说的话全部听在耳中。她才知道自己的一时任性害了玉王,自此以后,她和容彦决定相忘于江湖,此生不复相见。

    京城稳定之后,宁馨随着玉王离开京城,到了玉国。她自觉对不起沈浊,于是不求名分跟在他的身边,帮他打理王宫,处理政事。

    沈浊也知道这件事情不能怪宁馨,而且那天晚上他碰巧遇到宁馨明显是有人设计的,再想起容彦的话,便将这件事算在了秦太后的头上。

    可是这还不算完,蛊虫寄居在秦臻儿和沈浊的体内,随着年代越长而越长越大,对人体的损害也越来越深,以至于秦臻儿一直以补药度日,而沈浊的身体也越来越差。

    他本身就体弱多病,如今更是雪上加霜,不过也幸亏有宁馨的照顾和帮衬,才拖了这么多年。

    而去年七月份,秦太后寿辰之时,沈浊和秦臻儿再次在宫宴上碰面,两人同时蛊毒作,比多年前要严重得多。

    “云瑶,你可知道,宁远公主秦臻儿听闻玉王和宁馨领兵攻打京城,已经在上个月十五悬梁自尽了?”最终,沈澈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从身后的案几上拿出一封信,放在了云瑶的面前。://

 第082章 京城布防

    信是宣阳侯容彦写来的。

    顾清铭和云瑶两人看完了信之后,便明白了大致的意思。

    “也就是说,咱们在京城内部,除了皇上和云苍山上的顾家军外,还有一个内应,就是宣阳侯?”云瑶开口问着。

    现如今,容家已经败落,秦臻儿也已经死了,宣阳侯容彦再也没有什么顾及。他受秦太后的控制这么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反击的机会,他又怎么会放过?

    于是他借着身份之便,将京城和皇宫的守卫打探了一番,虽说他不是武将,也不懂打仗,但是哪里人多哪里人少,他还是能看明白的。

    所以这封信,是容彦传递给沈澈的情报,大致说明了京城的防守,而容彦唯一的条件是,等沈澈攻入皇宫之后,放容雅一条生路。

    就算容彦和秦臻儿之间是因为利用而结合,就算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只有误会和歉疚,但是容雅依旧是容彦唯一的女儿。哪怕他再不喜欢秦臻儿,可容雅是无辜的,更何况,她还那么小。

    “可以这么说。”沈澈冲着云瑶点点头,然后又从桌上拿出一张图,铺开在桌上,对顾清铭和云瑶说道,“你们看,这是本王和杜将军父子根据宣阳侯的信而画出来的京畿布防图。清铭,这是你的强项,你有什么想法?”

    顾清铭闻言,起身走到布防图的面前,仔细地看过去。

    整个京畿分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容彦花了很长时间才将一些规律摸清楚,顾清铭每个角落都没放过,看的十分仔细。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眉头也越皱越深。

    “有什么问题吗?”云瑶见状,不由得问着。

    “无懈可击。”顾清铭摇头,“这份布防图没有任何问题,堪称完美,如果是我,我也未必会做的比这更好。这次的布防,充分利用了京城固有的优势,扬长避短,宛如铜墙铁壁。秦元凯昔日与南夷作战的时候,以擅长守城著称,想必这就是他的手笔。”

    听了顾清铭的分析,沈澈的眼神中不由得露出丝丝赞许:“果真不愧是战神将军,一语中的。不错,正因为这份布防图无懈可击,将整个京城防守的固若金汤,我才一直踌躇不前,想到困而不攻的办法。”

    能得到顾清铭和沈澈如此肯定的防守,必定非同一般。若是真的举兵攻打,只怕还没攻下京城,就已经死伤无数了。最后若是能攻下京城倒也罢了,无非是战的惨烈些,可若是久攻不下,不仅影响军心士气,恐怕宜国兵马都要折损在这里。

    沈澈很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没有强攻,反而和之前一样,小打小闹,围而不攻,如果能困的京城弹尽粮绝,逼他们自己出来投降,那就更好。

    可这样明显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京城毕竟是皇都,当初先帝选择在这里建都,说明整个大宁的根基都在这里。京城中到底有多少粮食,有多少底牌,沈澈还没完全摸透。但是宜国和其他联军需要的粮草,却都要从遥远的后方调用。

    如此一来,高下立见。

    更何况,北狄和南夷虽然现在还没那个能力进犯,但若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