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侯门纪事 >

第1599章

侯门纪事-第1599章

小说: 侯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挤一挤眼又来调笑:“我说你做饭样子,真是好看。难道不对吗?”

    “你呀。”宝珠难在这里跟他发作,埋怨一下,但想想不管是丈夫的调笑还是夸奖,他说的不假是句好话儿,轻轻的和他一起笑了起来。

    二老王从太子房里出来,见到这一幕笑上一笑。齐王从太子房里出来,也笑上一笑。张大学士出来,目不转睛看上一眼,想想这一对夫妻为女儿要跟自己拼命也有道理。他们不是那种自家三妻四妾,却帮着女儿固宠后宫的人。自家本身就放不下第三个人,就是为加寿谋划,也是心里怎么想,外面怎么做。自家怎么过,怎么为孩子。并不是表里不一。

    只这一对身影,张大学士又生出无话可说之感,低下头不敢再看转回他的房中。

    这些人出来,宝珠脸儿对外,从丈夫肩头能看到。但宝珠面上含羞,心里却珍惜和丈夫多呆的一会儿。她装没看到。

    袁训能听到脚步声,但料想这些人未必大煞风景这会儿打扰,也只装听不到。

    夫妻又相守低笑会儿。

    一个要做晚饭,一个过来有话说,到底是不能长久。袁训把话告诉宝珠:“元皓请客的菜单子定下来没有?让万掌柜的采买菜去。再住上几天,咱们就走了。你可以告诉他准备请客了。”

    “要走了?”宝珠含笑对院中扫上一眼,并没有过多的留恋。她和孩子们一样心情,住下来很好,行程能看到更多新鲜地方也不错。

    “是啊,带你们苏州吃蜜饯去。”袁训半开玩笑半认真。在他的准备里,苏州不是下一站就去,但确实在他出京前的行程中。

    宝珠眼睛一亮,苏州宝珠也没有去过。要不是嫁到这样一个丈夫,会带孩子们游历,宝珠也不能到这许多的地方。

    满心里感念丈夫的好,满心里想恭维他,宝珠笑了:“元皓天天说舅舅好,果然就是好。请客的事情,你去对他说吧,让他更说舅舅好。”

    “这好事儿我照顾你不是,该让他说舅母好了。”袁训还是取笑。

    宝珠把他身子转过去,在他耳边道:“他要吃的时候,很会说舅母好。舅母再好,没有舅舅带他出来,上哪儿落这一路子的好呢?去吧。对了,顺道儿对称心如意说一声。给她们备下两块好帕子,隔壁小姑娘肯跟她们一道儿绣花,正在别人家呢。也让称心如意请一请。”

    袁训说好,就往外面走去。宝珠回转身子准备回灶台,见到厨房里的人一起躬身:“谢老爷夫人又带我们逛新地方。”宝珠倒没有红脸,因为夫妻们刚才私语的时候低声,未必她们能听到。

    她们听到的应该只有这一句……宝珠笑了笑,命她们继续一起做晚饭。

    ……

    夏日的这一方天空,澄澈的好似水洗过的。晚霞似有出来之势,在天边形成浅粉淡黄之色。山林是碧的,房屋朴素而悦目。袁训找着孩子们一路行来,也因为事情定下,又见到这好天色,油然的心情爽朗。

    他先找到称心和如意,就在隔壁门外坐着,跟几个女孩子边绣花边说话。

    袁训站住招手,称心和如意笑盈盈过来:“公公叫我们做什么?”袁训俯下身子,低低的对她们说了,又去找元皓。他本就形容俊美,又因为好心情而更显风姿。本村的小姑娘们看得呆住,见称心如意回来,忍不住的要打听。

    “那是谁?”她们这两天刚认识,对新住的这一行人认不清。

    称心如意笑眯眯:“是公公。”

    小姑娘们听她们说过是儿媳妇,对这一句没有奇怪。只问道:“打人吗?”

    “不打人,婆婆也不打人,也不骂人。”称心如意异口同声。

    小姑娘们露出羡慕,但想上一想,又有憋气:“你们是童养媳吗?自小儿养在公婆家?自家里很穷?爹娘还见不见得到?”

    称心如意出来这么久,知道童养媳的意思。都是忍俊不禁:“不是童养媳,是还没有我们的时候,父母亲就定下来的亲事。白天我们在公婆家里,晚上回自己家去。”

    “这也罢了,”小姑娘们松口气:“从小给别人当媳妇的,可受气了。”

    称心如意翘起鼻子扮得意:“我们从不受气。”

    有一个看她们这般的兴头,笑问:“那你男人呢?也不给你们气受吗?”

    “也不。”称心如意笑眯眯,这会儿正好说出来:“家里人都对我们好着呢,这不,公公刚才来说,等我们走的时候,让我们摆离别酒,请你们吃顿道别饭。”

    小姑娘们一起喜欢了:“真的吗”

    “为你们请的?”

    “为大家一起请的,还有表弟的份儿。你家弟弟跟表弟一起玩,表弟一定会请他。”

    称心如意解释着,小姑娘们又颦起眉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扭捏半天小声地问:“我们没有做客的衣裳。”

    “不用,就这样就很好。”称心如意赶紧打消她们疑虑。要知道这是可称心如意的头一回请客,可不能为了衣裳为了不敢见人而不来。

    她们劝说着,袁训这个时候找到元皓。

    这个钟点上的元皓很好找。他在荷塘旁边的一大片空地上,背负小手,满面严肃,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这是曲礼里面的话,意思是父母在,出去进来都要打招呼,不可以到父母不知道的地方去。学习的东西也要正当。

    日头从绿叶中照到他的额头上,肉嘟嘟的额头随着胖脑袋每一晃动,就甩出几滴汗珠。

    袁训心情就更加的不错,对于几天的商议,他今天算是大休假。看看离傍晚还早,脚步走过去,也可以多欣赏会儿元皓的新“玩耍”。

    元皓并不是一个人在这里背书,在他面前坐着本村的孩子,有几个十岁出去算小少年,也听得很起劲。胖孩子是在当先生呢。

    先教每个人写自己的名字,还给四驴子起了一个大名。他姓张,元皓很想当个好先生,叫他张学,让他以后好好学的意思。据韩正经回来学话,四驴子激动的眼泪都下来。

    第二天四驴子的娘求证于万大同,万大同说名字是给四驴子起的不假,又解释意思又大又有口彩,以后指不定能中举当老爷。四驴子的娘送了现摘的木耳蘑菇道谢,红花出来接,四驴子的娘也落了泪。

    说她也想给儿子起个好名字,但本村唯一认字的人夏天热伤风,起名字熬神,家里准备好了东西还没敢去。这下子好了,城里来的小先生起的更好,也可以沾沾小先生的福气。中举当老爷这事情不敢想,以后吃得一样的胖,一看就不缺钱花。

    第二天全村的人都知道,没有名字的孩子都来了,在大家的帮助下,元皓当晚给他们把名字起好,写在纸上,意思也写上给他们。再教他们写和认。他们回家去家人也高兴,也就愿意由他们花点儿功夫在这里学认字。

    一个下午,元皓午睡起来先戏水,孩子们干农活。见面的时辰,元皓已戏完水掐完了荷花追完了鱼,把在水里的捣蛋事情全做完。就开始当小先生。他们虽然会水,但到底还怕过度嬉戏,也怕水里淹住会水的,有奶妈跟着看着。到晚饭前各人散去。

    胖孩子很想做好这件事,教什么,特地请教的赵先生,赵夫子也愿意为他筹划。认为按月领银子承圣恩,多教化一个人多报效一点。就是教不出来人,就小王爷这勤快劲儿,也足以让皇上高兴不是。

    名字教会笔划,由各人回家自己写去。不肯写的,也没法子牛不吃水强按头。再教,要先从千字文开始,那是开蒙的书并不错。但谁会留在这里一教全本呢?赵夫子想来想去,读书明理,先说道理最好不过。

    把曲礼里面的话,说坐,说行,说在家出门与人相处的话抽出几句,上午教给元皓韩正经他们,下午元皓就来现学现卖。

    元皓早就念书,他学得快,孩子们学得慢。元皓学一上午的,教一下午只教一句。第二天赵先生就能恢复他们本来功课,并不耽误进程。

    胖孩子很喜欢这份儿“玩”,就把赵夫子念书的形容,文人常用的晃脑袋用在这里。他在前面晃,学的人在对面晃。袁训越是走近,越是看得清楚,越是兴致盎然。

    看看孩子们倒是走一路办一路子的正经事情。读书能明理,这应该是正经事情里面的。

    韩正经和好孩子在这里帮忙,先见到袁训,嘻嘻一笑,却不过来。直到这一段大家都会背,叫上胖孩子一起过来。

    “姨丈,上学呢,不能轻易出来。”韩正经小脸儿一本正经。袁训摸摸他脑袋夸了他。

    好孩子也想得到抚摸,抢上来道:“我帮忙呢。”袁训微笑也抚摸下她的发髻。

    胖元皓直接用脑袋抵住舅舅大腿,嚷着:“我教的好吗?”袁训抱他起来,跟他碰碰额头,元皓高兴的哈哈大叫。

    “好极了。”舅舅又送一句上等的好听话给他。

    “明儿再来。”村里的孩子们招手,拌嘴差人三个回了话,袁训带着他们往回走时,韩正经想了起来:“篮子没拿。”好孩子跟他一起过去,顺着系在树身上的柳条子,从水里提起三个竹篮子。

    这就是跟当地孩子们玩的好处,人家也有东西教。这荷塘让袁训包下来,住在这里的时候只有袁训一行能戏水捞鱼。元皓三个学会以后,每天放下竹篮子,里面放掰碎的馒首或剩米饭。到晚上回家的时候收走,有小半篮子的小鱼虾。

    元皓抱住舅舅脖子不肯下来,韩正经和好孩子送到袁训面前,话却由元皓抢着说:“请舅母烧的香香的,给祖父下酒,给舅舅下酒。”

    自从上路,慢慢地会把祖父说在舅舅前面,袁训理当夸他说的好。带着这三个人满载而归的模样回家去。

    路上对他们说了请客的事情,让把菜单定下来好买菜。晚饭后,孩子们忙活起来。

    …。

    这里没有屏风,竹帘子却好买。用数个隔开一方天空,男的一起在一边纳凉喝酒喝茶吃西瓜,宝珠带着姑娘们在另一边,就可以自在的竹床上睡下来。

    小六、元皓和韩正经自然日日跟在这一边。还有一个皮厚的萧战,舅哥们都去男人那边,独战哥一定赖在这里。

    加寿今年十三周岁,说成年也可以,说不成年也将就。萧战十周岁。加寿和香姐儿就说当战哥是个孩子吧,每每要睡下来,让萧战先走开。薄布单盖的严实再许他过来,又有夜色遮盖,权当没看到他。

    今天又多了执瑜执璞禇大路,加寿等是睡不成,萧战放心在这里出入。沈沐麟天天晚上是岳父带着纳凉,今天也让舅哥带过来,和香姐儿坐在一起吃西瓜,说说笑笑中看满天星辰就更有趣。

    孩子们在说菜单。

    “白斩鸡,黄瓜鸡丁,荷叶鸡。”小六分到的是鸡,搅尽脑汁在想和鸡有关的菜。

    萧战笑话他:“要不要再来个老鸡汤好好的进补。”

    “天热呢。”苏似玉回他。

    萧战来帮加福,加福分到的是虾。这里只能买到河虾,就围着河虾团团转:“油爆河虾,香酥河虾,白灼河虾,”

    说一句,萧战跟着赞一声:“加福说得好。快听,加福又说了一个。”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