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114章

瓜田李夏-第114章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劲儿,多没意思啊。她不想费那个事儿。
  夏至说小黑鱼儿元气满满,其实她也一样充满元气。
  “十六,跟你说话,人都跟着敞亮了。你说的是这个理。”夏大姑笑了,“再者说了,他们长了嘴了,咱们就没长嘴吗。有我在,不能让他们胡乱冤枉你。”
  这么说着话,王嫂就送了月华裙过来。夏至找了珍珠过来,裙子珍珠穿的很合身,她高兴地在地上转了个圈。
  “还不谢谢你四姐,也就是你四姐宠着你,若是我,才不花那么多钱给你做这么条裙子。”夏大姑嗔着珍珠道。
  珍珠高高兴兴地感谢夏至。“还是四姐对我好。”这是她的心里话。郭玉环这些天总往药王庙胡同跑,已经很少再来找她玩了。
  王嫂送了裙子,并没有着急走。她跟夏大姑聊着家常,慢慢地竟也说起夏至在桂芳斋揍了夏柱的事。
  夏大姑就为夏至解释,说夏至是为了护着小黑鱼儿。
  “大家伙都夸夏至姑娘。”王嫂笑着说道。
  夏大姑就故意说:“就怕人不知道内情,说她太过厉害了。”
  “那是糊涂人才会说的话。不说别处的人,咱们这条街上的人可都说夏至姑娘好。人又爽利,道理又说的清楚,让人敬重。往后肯定是个能当家立纪,支撑门户的当家奶奶。”王嫂笑呵呵地,把夏至从头到脚都给夸了遍。
  夏大姑听着高兴,就跟王嫂说:“咱们这条街上都是明白人。”
  “还有人家要我来跟大奶奶你打听打听夏至姑娘呢。”王嫂立刻就说道,笑容里面已经带了些别的意味。
  夏大姑一点就透,在这个问题上,她是问过夏至的口风的,因此答话也是现成的。“十六才十二,年纪太小了。王嫂,咱们都是至近的人,我也要给她留心着慢慢挑选,等差不多到了年岁,还得王嫂你多留心。”
  这就是告诉王嫂,现在谁提亲夏至这边都不会应,所以还是免开尊口的好。但她也没有把话说死了,意思是再等几年,王嫂这边若有条件合适的,也不至于错过。
  夏大姑跟王嫂说话很客气。王嫂这样的人,在街面上是不能得罪的。
  王嫂听明白了,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但也不敢勉强,就将话题带开了。
  ……
  第二天,就是夏至要回大兴庄的日子了。李夏和田来宝都来送行。李夏送了些笔墨纸砚给夏至和小黑鱼儿,让他们俩回去之后有空多看书写字。田来宝则是送了好些吃的过来,包括各色点心还有新鲜的果子。
  田来宝依依不舍地,一直问夏至和小黑鱼儿什么时候再来府城。小黑鱼儿则是再三邀请李夏和田来宝去大兴庄找他玩。
  直到夏至他们快上马车了,夏二叔那边才打发了个伙计过来,送了一包点心说是给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的。
  预定说是一大早就出发的马车,因为大家依依不舍的,最后日头都老高了,才从西市街出发。
  马车是田来宝家的,是他家最好的车子。夏至本来不想麻烦田来宝的,但是田来宝说他娘要往娘家捎带东西,正好顺路。夏至当然知道这并不是顺路,而是田常在和田福春特意安排的。
  田家的马车比夏大姑家的马车宽敞舒适了很多,夏至、小黑鱼儿和夏秀才三个人坐在里面,还大包小包地放了许多东西,马车里也见任何拥挤。
  拉车的是三匹大青骡,赶车的是有多年经验的车夫,车子在官道上走的又轻又快。
  临近大兴庄,夏至和小黑鱼儿看着渐渐熟悉的景色,心情都很不错。两个孩子笑呵呵地说着话,旁边的夏秀才却微微皱着眉头。
  因此没有凑够田氏所需要的钱,夏秀才这次回来将要面对严峻的考验。
  “爹,你答应我的事,可不能到了我娘面前就反悔啊。你不为你自己想想,也为我哥,我弟和我想想。”
  “十六你放心,我不会的。”夏秀才这么说着,就叹了一口气,“我就是想到你娘……哎……”
  “爹你不反悔就行。”夏至就不再多说了。夏秀才根本就借不到钱,田氏总不能吃了他。釜底抽薪的计划效果就是好。
  至于状元粽的事,她也不担心夏秀才会说漏了。夏秀才并不知道作坊就是她办的,还以为她只是给李夏和桂香斋做工的。
  夏至从府城回来了,状元粽的招幌就挂进了桂香斋。桂香斋今后会常年供应状元粽,除了端午节期间,平时供应的量不会大,但也能满足爱吃粽子的人们的需求。
  马车进了大兴庄,在后院门口停了下来。夏林正在大门口玩,看见夏至他们回来了,嗷地叫了一声,都没顾上跟他们打招呼,就跑进门去给夏老爷子报信儿去了。
  夏至从马车上下来,看见夏林胖乎乎的背影,忍不住就笑出声来。
  夏林到了当院,就已经大声嚷嚷起来:“我老叔、我四姐回来啦!”
  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几乎闻声就出现在了上房门口,西厢房里腊月也跑了出来。几个人急忙迎到大门口,才看到夏秀才也回来了。
  “爹,娘。”小黑鱼儿欢快地叫了一声,往夏老爷子身上扑去,扑到半道儿,他却拐了个弯儿,扑进后面夏老太太的怀里。
  夏老爷子乐呵呵的,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些失落。
  这会工夫,前院的夏桥和夏树也听到信儿赶了过来。大家乱糟糟地相互叫着,一时之间大门口十足的热闹。
  夏至招呼了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然后就一件一件地让夏桥、小叔、腊月几个过来搬东西,最后夏秀才和夏老太太的手里也包了几个包。
  夏老爷子就问夏至马车是谁家的。因为他看到马车上有标志,知道不是雇的。这话他本来应该问夏秀才的,但他一眼就瞧出来主事的人并不是夏秀才,所以才问夏至。
  夏至就告诉夏老爷子马车是田来宝家的。
  “太麻烦人了。”夏老爷子就招呼车夫,要他进屋子里歇一会,还要留他在家里吃饭。这是庄户人家待客的淳朴和热情。
  车夫是下人,早就得了嘱咐,自然不敢应承,只恭恭敬敬地跟夏老爷子推辞,说马上要往大榆树下去,大奶奶捎了东西回来。
  夏至就拿出一把钱来给了车夫,说辛苦他了,让他自己买些茶点吃。夏至打赏的大方,车夫满面笑容道谢后就赶着车往大榆树下去了。
  夏老爷子看着夏至,觉得祖孙俩怕是有很多话要说了。


第152章 欢喜
  夏老爷子和夏至都进上房,就看见小黑鱼儿已经将买回来的东西分成了几堆,他正在跟夏老太太众人说:“这些都是十六买回来的。等十六回来了分派。”
  大家都目光就都看向了夏至,那些目光中有惊讶,有好奇,也有欣喜。分派礼物,总是最快乐的时光。所以夏至进了屋没顾上说什么话,就先分派起礼物来。
  她先将夏大姑给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带的点心挑出来,说明是夏大姑特意做了,给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吃的。
  “这是大姑带着刘嫂亲手做的。为了做这几样点心,大姑昨天半宿都没睡觉。”夏至告诉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
  老两口就笑呵呵地将点心收下了。夏大姑的日子在庄户人家看来是极好的,但在府城中只能算是小康人家。而且郭姑父历来很节俭,夏大姑虽然年节都会到乡下来看望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但带的礼物却并不丰厚。
  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也不是在意这些的人。在他们看来,只要夏大姑过的好,跟郭姑父和和睦睦的,就比什么都强了。
  之后,夏至才将自己买的东西一样样地挑拣出来。她先把那个鸭蛋青的夹纱尺头递给夏老太太。“奶,这是我给你和我爷买的,正好你们二老一人做一身夏天穿的衣裳。”
  小黑鱼儿在旁边兴冲冲的也说:“爹,娘,现在府城里人都时兴穿这个料子的衣裳,可凉快了。十六也给我做了一身,在我包袱里,我打算过两天就穿上。”
  夏老太太摩挲着手中的尺头,笑的几乎合不拢嘴了。她做了这些年的针线,衣料的好坏她是很分的出来的。“十六,你哪儿来的那么多钱啊。就算是有钱,也不用给我们买这个。我和你爷穿啥都行。你自己该多穿几件好衣裳。”
  夏老爷子抿了抿嘴,遮掩去脸上太过明显的笑意。他探过头来,打量了打量那个夹纱尺头,就说:“前两天赶集的时候看镇上有人穿过这样的衣裳,确实挺好。”然后他还问夏至,“十六,这花了多少钱,一会让你奶给你。你能有多少钱啊。出一趟门回来还记得给我和你奶捎带东西,这份心意就够了。”
  夏至也没跟夏老爷子解释,就让夏老太太赶紧将尺头收下。“奶,这尺头你别放着,赶紧做了衣裳,正好这几天就能穿了。”
  “哎,哎。”夏老太太瞧了一眼夏老爷子,见夏老爷子让她收下,她就高高兴兴地收了。
  然后,夏至又将夏竹布尺头拿出来,告诉大家是给夏桥、小树儿还有小夏林做衣裳的。小树儿早就挨在夏至身边了,闻言眉开眼笑。夏桥的表现就矜持了很多,他有些担心地看着夏至,不知道夏至怎么会有钱买这么多的好东西。
  不过,夏桥并没有当众这么问。他打算一会和夏至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再好好地问问夏至。
  夏至让夏桥将夏竹布的尺头收起来,又将那块大红蕉布拿过来递给腊月。“腊月,这是给你和兰子姐一人做一件比甲的。”
  庄户人家的女孩子很少穿比甲。夏至就又告诉腊月,她包袱里有一件现成的比甲,到时候可以让孙兰儿照着裁。
  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谁不喜欢时新样式的衣裳。腊月欢呼了一声,脸上红红地向夏至道谢。然后夏至又将鞋面的尺头拿出来给夏老太太看。
  “这个尺头好。”夏老太太很仔细地端详了一番,就笑着说,“十六,你买的可不少,这都够做十几双鞋子的了。”往常大家做鞋的鞋面多用的是边角料,像夏至遮掩买回大块的尺头做鞋却还是第一次。
  将尺头都分派好了,夏至有又拿出点心匣子来,说明是她和小黑鱼儿在桂香斋的买的。“特意让伙计挑好克化的,是我和老叔孝敬二老的。”
  “哎呦。”夏老太太觉得手里的东西都快拿不下了。“十六,你都买了布料了,干啥还买这点心。这点心可贵。上次你大姑让人给捎回来的点心说也是你买的。那可得好几两银子吧,就单凭那匣子就挺值钱。”
  “爷,奶,我正好手里有点儿钱。这是我和老叔的一份孝心,你和我爷一定得收下。”夏至就笑着说道。
  夏老太太在旁边笑着点头,眼神不经意地往坐在一边的夏秀才身上瞟了一眼。他这大儿子考中秀才,在府城的文书书院教了这些年的书。这些年孝敬他的东西加起来,还没有夏至一次带回来的东西多。
  夏秀才坐在那里微微有些局促,他趁空就问夏桥和小树儿:“你们娘在家吗?”
  “娘不在家,往河套对面串门去了。”小树儿就说道,“爹你和我姐回来,我娘肯定还不知道呢。”
  “哦。”夏秀才哦了一声,这才安心地继续坐着。如果田氏这个时候在家,那他一定要立刻赶回去。这么些人都聚在这里,田氏那里可就冷清了。
  大家都没注意夏秀才和小树儿的话,他们都围着夏至看她带回来的东西。除了点心之外,夏至还给夏老爷子带回来一包茶叶。
  夏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