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475章

瓜田李夏-第475章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至看着月牙儿:“姐,你都是为了九姑对吧?”
  月牙儿跟夏至说了实话:“一半是为了九姑。能跟九姑在一块,就是他人差些,那也没差。再说,人家也不差。……要不是九姑,人家肯定得定更好的。”
  “姐,你就是最好的了。”夏至正色对月牙儿说。
  刘奉采是刘举人的二儿子。他本来已经娶了媳妇的,不过却是难产死了。过了丧期虽然也有人给说亲,但却一直没定下来。
  九姑太太之前对刘举人动了心思,就委婉地透露出这个意思来。月牙儿要跟着她一块嫁过去,给刘奉采做正室。
  这是九姑太太对月牙儿的一片心意。
  月牙儿这般的年纪,要找个条件好一些的,还要做正室,对方一般都是丧偶的,要不然就得低嫁。
  嫁给刘奉采,以后依旧有九姑太太照应着她,她管保不会吃亏。
  而月牙儿的心思却是要跟着九姑太太过去照顾九姑太太。
  刘举人几个儿子都长大成人,长子更是有儿有女。九姑太太嫁过去,虽然有身份和家世压着,但那么一大家子人只怕也不太好相处。月牙儿也做了九姑太太的儿媳妇,就能帮衬着九姑太太了。
  要不是夏至对九姑太太和月牙儿太熟悉,她几乎都要怀疑两个人是相爱的了。
  九姑太太和月牙儿自然是相爱的,但却不关爱情。
  虽然夏至也觉得她们这对母女加主仆能不分开对两人都好,但她也不想因此让月牙儿在婚事上受委屈。
  刘奉采的家世是没的挑,但他的为人也很重要。夏至认为这比他的家世更为关键。
  她找机会明里暗里地见过几次刘奉采,还暗地里打听刘奉采。至今为止,倒是没有听到关于刘奉采的劣迹。
  但是在月牙儿的亲事上头,夏至觉得再多的调查和小心都不为过。
  “十六,我是姐。可看你这操心的,好像你是我姐。”月牙儿对夏至说。
  “姐,你不乐意我管这么多也不行,我是非管不可。”
  “哎呀,我知道。我不是怪你。”月牙儿其实心中很感激夏至。
  夏至自己的事情最不好办,可夏至还在操心她的事。
  “我跟九姑说了好几回了。十六,你放心。九姑肯定帮你。”帮着夏至的不仅有九姑,还有田括。
  因为田括的缘故,田家大老爷和大太太也有些偏向夏至。


第510章 双喜临门
  至于在李家还有老翰林和翰林夫人,现在又多了李家五娘至亲的几口。
  还有李山长。
  虽然李山长的态度似乎并不明确,但是九姑太太他们一致认为,李山长是认可夏至这个儿媳妇的。
  “归根结底,还是李夏。”月牙儿也是低低的声音说道。
  李夏给力,其他的一切才有意义。
  对于这一点,夏至是无比赞成的。月牙儿这样的性子,好像对感情的事没有任何的期待,但是她却将感情的事看的很明白。
  姐妹俩说了好一会的体己话,就有小丫头来禀报说是刘举人家那两个媳妇子已经吃好了饭,要告辞回去了的。
  夏至就陪月牙儿出来。两个媳妇子对月牙儿非常客气,对夏至更加客气,还多添了几分的小心。月牙儿拿来了九姑太太的回帖,好言好语地打发了两个媳妇子。
  现在月牙儿已经是九姑太太跟前第一的大丫头。很多事情她都能够替九姑太太做主,并不需要九姑太太出面。而九姑太太特意让她来招待这两个媳妇子,也是因为想把她嫁给刘奉采的缘故。
  厨房里已经准备好了螃蟹宴。刘举人送来的螃蟹果然好,估计是把家里能挑出来的最好的都给九姑太太送来了。
  就着烫热的状元红,夏至这顿螃蟹宴吃的很满足。在九姑太太这里吃过了螃蟹,夏至又略坐了一会,就带着九姑太太送的螃蟹往回返。
  离开田府没多远,夏至就让车夫绕道,说是想去点绛唇的铺子看看。自然而然地,这马车就路过贡院前头。
  已经有考生从里面出来了。
  那车夫也不用人嘱咐,就放慢了速度。夏至挑起车帘的一角往外张望,然后她就看到了李夏。
  一群人簇拥着李夏,大都是李府的随从,还有跟李夏一起从贡院考场出来的考生,再然后就是夏桥带着小黑鱼儿和小树儿两个。
  小黑鱼儿先就看到了夏至的马车:“十六……”
  李夏立刻也转过头来,目光就和夏至的视线对上了。李夏的精神很饱满,看着夏至满脸是笑。
  夏至就觉得自己的心情也更加的轻快了。
  很快,李夏就和其他几个考生分开,同着夏桥、小树儿和小黑鱼儿一起走了过来。
  “十六……”李夏笑吟吟地看着夏至,他就知道,夏至即便不能送他进考场,也会想法子来看他的。
  “十六你来的正好。”小黑鱼儿就说。
  夏至来的巧,正好碰上李夏出来。他们可是在茶楼里等了半天的工夫才等到李夏出来的。
  李夏并不是第一批出来的,但却也算是出来比较早的。
  “怎样?”夏至就问李夏。
  “还行。”李夏回答。
  在乡试的问题上,两人就只交流了这四个字。夏至就问李夏是不是要回家。她已经看到李家的管事在旁边朝着他们张望了。
  “是要回去。”李夏回答,其实按着他的心意,他就想跳上马车跟着夏至回宁华堂。
  夏至却是能够体谅李夏。
  这样的日子,而且还是他们议亲的关键时候,李夏肯定是要回李家跟李山长和田夫人一起用饭的。
  李山长和田夫人应该也正等着李夏回去问他考的怎么样。
  “我刚从九姑那来,刘先生送的好螃蟹。估摸着刘先生也给你家送了,但未必有这个好……”夏至就笑着让跟车服侍的人将一篮子螃蟹分出一半来给了李夏。
  “你少吃些,尝尝味就行了。”夏至还叮嘱李夏,这是怕他吃螃蟹吃坏了,到时候耽误了下一场的乡试。
  李夏乐呵呵地让人接了螃蟹,然后还找话题跟夏至聊:“……九姑挺好的?”
  “九姑很好,就是惦记你和田括。田括还没出来?”
  “应该是下一拨。他晚了一步,没能跟我们一块出来,得等着凑够了人数才能出来。”李夏回答。
  田家那边跟随的人已经在门口翘首以待了。
  “那你早点儿回去歇着吧。”夏至跟李夏说。
  “我不累。”
  两个人就这么淡淡地说着话。
  小黑鱼儿就觉得李夏和夏至之间似乎和平常不太一样。他们两个平时从来不会说这样淡而无味的话。
  但要说平淡无味,似乎又有些不对劲儿。
  小黑鱼儿还不懂这些儿女情长,就纳闷地看来看去,还皱起了小眉头。他觉得夏至和李夏都有些奇怪。
  又说了几句话,李家的管事就过来催。李夏只好告别夏至几个回了李府。
  夏至也带夏桥几个回了宁华堂。
  夏桥他们为了在考场外等李夏,都没有吃晌午饭,不过吃了些茶点。而孙兰儿为了等夏桥他们也没吃饭。
  夏至忙就让厨房里把她带回来的螃蟹做了。
  这边她刚吩咐下去,李家就来了人。原来是李夏让人送了一大篓螃蟹过来。
  这螃蟹却是李家的庄子上的,也是挑的极大极好的。李夏肯定是回到家里立刻就让人给夏至送螃蟹了。
  夏至得了几只螃蟹都要分给李夏一半。李夏高高兴兴地收了,转头又送自家的螃蟹给夏至。
  孙兰儿就在旁边笑。
  夏至没理孙兰儿。她们几口人也吃不了这么多的螃蟹,夏至就让人送了些给夏大姑和田来宝,然后还给书院的夏秀才送去一些。
  剩下的螃蟹,夏至就让厨房的人处理了,晚上做蟹黄包、辣炒蟹这些菜肴。
  辣椒如今早就在北镇府普及了,并渐渐地流往各地。
  ……
  三场乡试很快就考完了,放榜的那一天,夏至起了个大早。夏桥比她起的还早,并且已经穿戴利落。他跟夏至说了一声,就要去看榜。
  小树儿和小黑鱼儿也要跟着去。
  这两个孩子虽然长大了几岁,但那淘气还凑热闹的脾气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而且今天这事还不仅是热闹。
  他们也知道李夏考的怎样关系到了李夏和夏至的亲事,所以对这件事特别的关心。
  “人挤人的,再给挤坏了。”夏至不让小黑鱼儿和小树儿去。
  小黑鱼儿和小树儿偏要去。
  “十六,你不跟我们一块去啊?”小黑鱼儿还问夏至。
  “我等你们回来告诉我也是一样的。”夏至就说,随即就嘱咐夏桥,又安排了人护着小黑鱼儿和小树儿。
  三个人出去,回来的也很快。
  他们人还没进门,声音先就传了进来。
  夏至正在跟孙兰儿相对坐着做针线。她有些心不在焉,小黑鱼儿的声音传进来的时候,她还不小心被针扎到了手指。
  “李夏考中啦。”小黑鱼儿蹦蹦跳跳地进来,一面还欢快地摇着手。
  李夏考中举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孙兰儿忙就问小黑鱼儿:“老叔,李夏公子考了第几?”
  “你猜。”小黑鱼儿背着手站住,偏就不肯说了。
  夏至是了解小黑鱼儿的。小黑鱼儿的神态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这一刻夏至只觉得天高地阔,凉风习习,果然秋天才是最好的时节呀。
  “我猜不着,是考了第一不?”孙兰儿跟小黑鱼儿说。
  小黑鱼儿却看夏至:“十六,你猜。”
  “我猜不着。”夏至淡淡的。
  小黑鱼儿盯着夏至看了一会,就有些不满意了。他嘟起嘴来:“十六你真不够意思。”
  “老叔你告诉我吧,你让我咋猜啊。”夏至就说。
  小黑鱼儿是不能真跟夏至生气的。他立刻就欢喜起来,一面往高里一蹦,一面大声地宣布:“李夏考了第一,是咱北镇府的解元。”
  这个时候,夏桥才领着小树儿进来,兄弟俩的脸上也都是高兴的笑。
  “李夏哥考中解元了。”
  一件事,却是双喜临门。因为这样,田夫人就再没有理由阻拦李夏和夏至定亲了。
  “十六,得赶紧给家里捎信吧。”夏桥跟夏至商量。
  “嗯。”夏至点点头。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夏桥和孙兰儿为她张罗。夏大姑、田来宝、月牙儿等人得到消息都过来给夏至贺喜。
  田括也抽空过来了一趟。
  田括的名次虽然不如李夏,但这次也考中了举人。对于田家来说,这也是双喜临门。
  “……到时候我也给你们送双份的礼。”田括很豪迈地说,他是真心为夏至高兴。
  李夏考了个解元,接连几天各种贺喜的宴席不断。李夏不能来宁华堂,他不捎信儿,却天天让人送东西给夏至,也都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珍贵的东西,不过是些小物件。
  夏至都将东西好好地收了。她突然模糊地想起了某句歌词,似乎是什么恋爱的陈腐味道吧。
  而她和李夏的亲事也终于由李家正式的提出来了。
  田夫人竟然没有再做任何的阻挠。
  李家那边请了老翰林和老翰林夫人做大媒。这个时候,夏至不得不相信李夏还有九姑太太他们的一些话了。
  田夫人应该也没有真的很讨厌她。单从媒人的人选来看,田夫人还是很重视她的感受的,应该是尽可能地让她舒服,更有体面。
  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收到了夏桥的信儿,他们很快就捎信儿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