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琪花玉树 >

第247章

琪花玉树-第247章

小说: 琪花玉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琪走到门边,探了脑袋,看到韩远之又往楼上行去。

    大约是被韩远之说服,又或是黄嬷嬷说得话起效,再或者是她将要离开,总之她的心情与之前有所不同,也难得与丹霞调侃,“他这是让我别上去碍眼吗?”

    丹霞咬着下唇,努力忍笑。

    乎乎又过几日,街市上开始热闹起来。

    顾氏时常扶着微澜的胳膊在屋里转圈,务必要让腿脚消肿完全。

    待到正月十四,顾氏收到崔三夫人的帖子,邀她中秋看灯。

    顾氏去到荣禧堂请示时,才知道原来府里也会在御街上搭棚挂灯,但似乎与崔家距离颇远,想来崔三夫人是想到她在府里的难处,才特地下了帖子。

    翌日,等到天色彻底黑透,齐氏命伍氏领着一帮妯娌,连带着哥儿、姐儿一块去往自家搭的灯棚。

    韩适之和韩逶之等人傍晚时就带着小厮管事在那儿张罗,见伍氏等人过来,便笑着过来。

    “我还跟四弟说,这时过来才好,晚些人多了,怕是没地方停靠,结果你们就到了,”韩适之与伍氏说完这话,又朝金氏等弟妹点头,又若有似无的在末尾之处淡淡一溜,姿容秀丽的妇人正垂眸整理幼儿略微松开的衣领,素白的手指纤细白腻,灯光映处,竟然没有半丝纹路,好似玉雕的一般。

    韩守奕微扬着脑袋,感觉到脖颈的暖意,朝顾氏开心的笑。

    顾氏摸了摸他脑袋,嘴角轻翘,温柔以对。

    那一抹笑轻轻浅浅,温温柔柔,恰如海棠乍开,梨花骤现。

    端是惊艳无比。

    韩适之的心尖好似被野蜂猛的一蛰,刺刺痒痒,麻麻胀胀,让他好生难受。

    韩逶之吩咐小厮把最后几盏琉璃彩灯挂好,过来请女眷们入棚。

    伍氏笑着跟他说了声辛苦,便领着韩三进去。

    金氏见自家官人忙得额角冒汗,不由有些心疼。

    韩逶之接收到她怜惜的目光,朝她微微一笑,柔声道:“外面凉,去里面暖暖。”

    金氏点头,碍于场合,只能低声叮嘱:“外面凉,出去别忘搭件披风。”

    韩逶之回以一笑,眉目间温情流转。

    身后,平氏已带着韩四和韩守信过来,金氏忙转过头,牵着韩五,领着韩守义和韩守智进入棚里。

    韩逶之侧开两步,等众人全都入内,这才喊了小厮拿来披风,收拾齐整才去张罗其他未尽的杂事。

    韩适之坐在上首,借着与伍氏说话的机会,用余光往后轻瞟。

    心说这女子白日里瞧着就已惹人心痒,此时再看更是勾人,世人常说神女美艳圣洁,不可求也,也不知与此女相比,孰美孰洁。

    韩适之心猿意马,恨不能立时将人陈在榻上,细细丈量。

    伍氏还在说自家的灯棚不比别家的亮,一转头见韩适之有些心不在焉,便警觉的问他,“你看什么?”

 第四百三十七章 看花灯

    “我能瞧什么?”

    韩适之打了个哈哈,转而压低了声音道:“你也差不多些,大房那边的份例莫要扣得太狠了,我瞧大郎几个穿的还是去年的衣裳,这周围都是与咱们一般的人家,莫要让人瞧出什么。”

    伍氏扭脸,瞄了眼柳氏身上那件八成新的褙子,心有些虚,硬撑着嘀咕道:“那不是挺好吗?再说了,份例的事又不独是我做主。你要管,去跟阿娘说去。”

    韩适之作势低叹了下,扭过头,再不敢往后偷瞄。

    夜色逐渐黑沉,本还泛着些蓝的天空逐渐被黑色的幕布遮掩起来,御街上,不论哪家全都将灯笼点得通亮。

    放眼望去,一道明亮的火龙从城门口直通到高高的宫墙边缘,每日清晨便停满骡车、轿撵的空地,此时堆叠着高高的灯楼,缤纷耀眼的彩灯高悬在上头,随着夜风轻轻摆动。

    再远一些便是京都有名的戏耍班子,有表演歌舞杂戏的,有奇术异能的,还有药法傀儡、吞铁剑碎大石的。

    有处悬挂着璀璨的琉璃走马灯的高棚边,涂着古怪油彩的小丑踩着绳索,表演踏索上竿,在上面做出种种滑稽模样,灯光将其形容照得极为清楚,引得周围众人哄堂大笑。

    夜色里,笑声穿透得格外远,便是有弹唱喧嚣阻隔,也还是传到了这边。

    韩守信年纪小,本就性子不定,听着那边欢悦的笑声,心里就跟有一百只猫在挠。

    他跳下凳子,磨着平氏要去街上戏耍。

    平氏见其他人都好端端的坐着,便是年纪比他小些的韩五姐儿也稳稳的不动,便低声斥他几句,结果反倒惹了这位小爷当即闹了起来。

    伍氏听到动静,转头来问。

    韩守信立刻颠颠跑过去,撒娇的扯着伍氏的袖子,要出去玩。

    伍氏摸着他脑袋,很享受他的亲近,便说情道:“小孩子瞧见这热闹哪有不想去的,让下面人紧跟着也就是了。”

    韩守信见有人撑腰,立刻挺起小胸脯,示威的瞧着亲娘,大有不许就闹个天翻地覆的架势。

    平氏手猛地一握,头开始隐隐作痛,心里更是气闷难当。

    今天御街上的人多得都挪不开步,过些时候官家便会登楼同庆,倒是定会一片欢腾。

    伍氏又不是不知道那时会是怎样的混乱,竟也由着信哥儿胡闹。

    可真不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便是有个万一也不心疼。

    平氏在心里翻来覆去的问候伍氏十来遍,用力的抿紧嘴巴。

    韩四侧过头,细声细气的道:“五弟要出去吗?待会儿舅舅家的几个表哥要来,五弟要去玩,没准就跟他们错过了。”

    韩守信迟疑道:“表哥当真要来?”

    韩四点头,笑道:“前儿我给三表姐送信了,她是这么说的。”

    韩守信很喜欢舅家的几位哥哥,闻言也不闹了,准备等表哥们来了,再一道出去。

    平氏见他肯老实坐下,这才松了口气,便是儿子不在跟前坐着,也不计较。

    伍氏目光微闪,笑着招呼韩守信看前面来回转圈的走马灯。

    又过差不多一炷香的工夫,正前方最为明亮耀眼的灯楼前忽然一片寂静。

    城墙上,黄盖的灯棚前似乎有人走动。

    韩适之肃然起身,沉声道:“官家要登楼了。”

    这话一出,棚子里的所有人都起身,面色郑重的凝望过去。

    又过半盏茶的时间,高高的宫墙上显出个人影。

    最前面,摆在空地之处的高棚里,有人高呼万岁,带着家眷伏地叩拜。

    他这一动作好似个信号,从这间棚子开始,其后一个接一个的跪地叩拜,而后高呼万岁。

    高昂的声音逐渐汇聚在一起,竟如山崩海啸一般的震耳欲聋。

    林琪个子矮,什么也看不到,只能跟着前面的人一并跪倒,又跟着前面的人起来。

    叩拜之后,大约是上头发话,街市重又热闹起来。

    摊贩们提着篮子在御街上来回穿行,有卖自家拿手糖块、干果子、山楂条、烧肉干脯、虾干煎鱼等吃食的,有兜售画本子里的人物脸谱的,林林总总,但凡能脑子能想到的吃的,玩的,这时都有人来卖。

    韩家几个哥儿姐儿都跟着出来过几次,便是庶出的亦然,只有韩守奕从小就被困在府里,这种举国欢庆的热闹,还是第一次见。

    林琪坐在一边,见他虽然坐得笔挺,可眼睛放光,似乎看什么都有趣的样子便微微一笑,侧头跟顾氏说,该去与崔三夫人碰头了。

    顾氏正呆得没趣,便去与伍氏交代一声,带着林琪和韩守奕出了棚子,韩逶之忙派了七八个年轻力壮的小厮跟从。

    曲嬷嬷和止儿等人将三人层层环绕,最外围由小厮开道,一行人一步一挪的往书香文臣等府邸设下的棚子走去。

    林琪紧拉着韩守奕的小手,带着他从花灯下走过,看到有画着某个传奇故事的,便停步,与他戏说两句,看八仙过海,或是月下嫦娥一类的转灯,便胡诌一气,逗得韩守奕咧着嘴不停的笑。

    顾氏听到两个小的在后面咕咕咯咯的说笑,也跟着微笑,脚下步子更加慢了几分。

    一番走走停停,足足行了两刻钟还多,几人才来到崔家搭建的灯棚附近。

    崔三夫人一早就派了人在外面候着,瞧见顾氏过来,忙回去禀告。

    待到顾氏走到棚边时,崔三夫人已经笑吟吟的迎了出来,身后跟着打扮得格外精致的崔十一。

    “你可来了,再不到,我可要派人去催了,”见到顾氏,崔三夫人嗔了句,就亲热的去拉她。

    顾氏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赔罪,道:“几个妯娌都在,我也不好才一来就走,这才拖到这时。”

    崔三夫人自是知道她的为难,便一笑而过。

    林琪和韩守奕上前行礼,崔三夫人见林琪和韩守奕两人都是簇新的青竹对花纹的蜀锦,一个粉红一个湛蓝,并肩站在一起时,看着格外好看,便夸了句,顺手拿了荷包递过来。

    待两个小的谢过,崔十一也接了顾氏的荷包之后,几人相携着进了棚。

 第四百三十八章 崔家女

    灯棚里崔三夫人崔戴氏以及崔五太太崔蔡氏坐在上首说话,见到顾氏过来,两人便笑盈盈起身。

    林琪一早就从王正琨那里得了小道消息,一打眼便分出谁是谁。

    崔三夫人将两边人互相介绍,林琪和韩守奕又各自得了两个荷包,便立在顾氏身后。

    崔戴氏见林琪和韩守奕或乖巧或娉婷的站着,礼仪仪态都很不错,便赞顾氏家教好。

    顾氏最疼孩子,听人称赞心里高兴,面上还十分客气。

    崔蔡氏膝下一嫡一庶都是男孩,照比小子,她更喜欢白白嫩嫩好似年画娃娃的林琪。

    林琪也很乖巧的回答她的问话。

    崔十一见崔蔡氏说个没完,心里着心,便在后面频频拉崔三夫人的衣袖。

    崔三夫人嗔了她一眼,却也顺着她的意思,笑着道:“咱们在这儿说话,让她们小的自己乐去吧。”

    崔十一顿时一乐,跟林琪一对眼神,三人便去了侧边的小棚。

    那里正坐着三个如花般年纪的小娘子。

    崔十一娘带着林琪姐弟过去,一番介绍见礼,林琪也就对上号了。

    崔家如今还没分家,老太爷那辈就兄弟两个,还是一奶同胞,二房子嗣不丰,老太爷在过世时便没有分家,只是将产业分开,子孙们也都住在一起,虽然是隔了房,但排行也都跟着顺了下来。

    崔二娘是大房三老爷崔钊的嫡女,去年已及笄,定给同样书本网的郑家二郎,待到春闱一过,郑二郎榜上有名,便要准备被嫁事宜了。

    崔三娘,二房二老爷崔镗之女,尚未定亲,但其亲姐是诞下六皇子的莲妃,不出意外亲事也不愁。

    崔四娘,崔硒的庶妹,大房大老爷崔铖的庶出女,与兄长乃是龙凤胎,据说很得崔铖和老夫人的喜爱。

    林琪目光一晃而过,带着得体的笑容与几人回礼之后,便拉着韩守奕,与崔十一娘坐在边上。

    有丫鬟机灵的捧了热茶过来,林琪走了一路就说了一路,这会儿还真渴了,道谢之后便举盏要喝。

    崔十一知道林琪的毛病,非好茶不喝,便低声道:“先将就些。”

    林琪想说自己并不挑嘴,早在落魄之时,便是白水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