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琪花玉树 >

第270章

琪花玉树-第270章

小说: 琪花玉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手伸出来,”云阳子道。

    林琪小心翼翼的摊开手掌,怯生生的看着垂眉冷脸的云阳子。

    云阳子却是铁了心要给林琪个教训,他高扬起戒尺,重重的打了下去。

    ‘啪’的一声脆响,林琪只觉得掌心一麻,整只手似乎都不是自己的了。

    云阳子看她红润润的小脸瞬间白如纸笺,菱角样的小嘴微张,其上没有半点血色。

    他手指有些颤,再也打不下去,只好疾言厉色的道:“以后还敢不敢了?”

    林琪摇头,半晌吐不出半个字。

    止儿心疼的巴着门框,手指几乎都要把那实木的板子捏碎。

    云阳子道:“帮人也要量力而行,早前你不是答应慧明要三思,你做到了吗?这一下是给你长长记性,你可心服?”

    林琪连连点头,这会儿手开始又涨又痛,她已经跪不住了。

    云阳子也看出来了,便一甩袖子走了。

    止儿忙窜进来,小心的扶着林琪起来,又托起她那只肿得老高的手,轻轻吹气。

    慧明拿着药膏进来,狠瞪她一眼。

    林琪朝他讨饶的笑。

    慧明白她一眼,把她按在椅子里,给她上药。

 第四百七十七章 繁楼开

    傍晚,林琪的手肿得好似发面炊饼。

    这会儿云阳子已经开始后悔,但他黑脸已经做了,再来洗白,之前做的就成了无用功。

    可他到底于心不忍,便让慧明进去告诉林琪,明天放她假,等好了再来,别天天捧着猪蹄过来碍眼。

    林琪意外得了假期,谢过慧明,又托他转谢云阳子,托着猪蹄回家了。

    顾氏正跟韩远之在次间商量端午节礼的事情,见林琪进门便让她过来。

    林琪正打算悄悄溜上楼,结果被芸心堵在楼梯口。

    她脸色一苦,让止儿帮着把袖子扯下,遮挡住伤口,又跟芸心使了个眼色,才一挪一蹭的进门。

    顾氏拿着张单子,问林琪,“除了安家、崔家和卫家,你还有旁的人家要送吗?”

    林琪道:“钱家也送去一些吧,钱四娘子人还不错。”

    顾氏点头,提笔添上。

    韩远之见她手臂有些不自然,便问:“你胳膊怎么了?”

    “没什么,”林琪呵呵干笑。

    顾氏抬眼,也发现不对,便放了礼单,道:“我看看。”

    她随手把林琪的袖子扯起,那道紫黑泛肿的伤口立时显了出来。

    “这是怎么了?”

    顾氏惊叫,扬声喊小夜来。

    韩远之起身,高挑的身材让他不必过来,就能看清楚她的伤处。

    那是一道横贯整个手掌的青紫。

    该是被戒尺打出来的。

    他略一挑眉,识趣的没有说破。

    “没事,”林琪扯了下嘴角,硬是抽回了手,道:“我犯了错,师父惩戒了下。“

    “这得多狠的手啊。有什么错,他说就是了,怎么能动手,”顾氏眼圈一红,泪珠顷刻间就要落下。

    林琪忙道:“也没多重,是我皮薄,不禁打,过两天就好了。”

    顾氏吸吸鼻子,道:“我养你这么大,连你一个手指甲都没碰过,他可真是不客气,说打就打。”

    “这不一样,”林琪道:“我今天犯得错挺大,师父帮我抗下了,只是在事后训诫我了下,其实也是为了我好。”

    顾氏被林琪顶得上了脾气,也顾不得哭了,气哼起来。

    “你这孩子,知道那是你师父,我不说总行了吧。”

    林琪装傻的笑。

    小夜正好过来,她扯了林琪的手,让其检查。

    小夜仔细看了,又捏了捏,道:“问题不大。抹点药膏,睡一觉,明天差不多就能消肿。”

    顾氏问:“没伤着骨头?”

    小夜摇头。

    顾氏这才放了心。

    就听林琪道:“我说没事吧。”

    顾氏嗔她一眼,催她赶紧上楼歇着。

    韩远之把茶盏推到顾氏跟前,道:“你也不必担心,孩子心里有数。”

    “她有什么数啊,”顾氏瞪大眼道:“有数能被打?”

    韩远之闭嘴,十分识时务的躲了。

    四月二十二,黄道吉日,宜嫁娶、纳财。

    修葺四个来月,吊足了附近人胃口的繁楼总算开张了。

    林琪借口去道观,才一出门就让孟大郎把车赶过去。

    车子穿过一条尚算热闹的街市,驶进一条仅能两车并行的小巷。

    林琪撩车帘看了眼,问止儿,“这路怎么比前面那条街窄呀?”

    止儿笑道:“姑娘,前面那条是正街,转过去就是御街,自然宽敞。这边住得大多是市井小民,大家平日进出又不坐车,顶天推个独轮车,这样的宽窄已然够用了。”

    林琪点头,歪头往前看。

    越过一众仅比围墙高出一线的屋舍,远远的就看到两座高耸的三层楼宇。

    阳光从侧面打来,为两座楼宇铸上一层淡淡的光芒。

    车子逐渐靠得近了,楼舍也随着越加分明。

    足有三四个听涛阁大小的占地,一色的原木本身的胡黄色,上面浮动着一层淡淡的光泽,林琪猜想该是刷了清漆,一楼的门面上房高悬着块大大的匾额,上面写着大大的繁楼字样。

    孟大郎将车子挺稳,扭过头道:“姑娘,只能停这儿了,前面人太多,咱们车过不去。”

    林琪把头略微伸出一些,看着前面的人潮,有些好奇。

    “止儿,过去看看。”

    止儿利落跳下马车,几下就挤进人群里。

    没多久,人群往后退,一阵热闹的鞭炮声后,有个洪亮的嗓门道:“本店今天开张,老板为表诚意,前三天不赚钱,多少钱买来的就多少钱卖,每个人交完钱,记得跟伙计要单子,拿着它可以去对面三楼,那里还有东西免费送给大家。”

    “记住,一定要有单子,我们才送东西,没有单子是不给的。”

    “送得什么?该不会是针头线脑吧?”人群里有人叫嚷着起哄。

    伙计顿了下,很快又道:“都是些平常用得着的,每一件单论成本都要一个铜板。大家若是不想劳动腿,那可感情好,剩下的我们伙计没准还能捞到些。我在这儿就多谢大家了。”

    人群里一阵哄笑,有泼辣的婆娘嚷道:“好你个刘小子,就知道你没憋好坏。才不便宜你,咱们街坊定要上去领回去,连根针也不给你留下。”

    人群里立刻传来附和的声音。

    那伙计忙道:“张婶子,你这可是冤枉我,我这么勤快老实,你可别在老板面前破坏我形象。”

    众人立刻跟着起哄,一时间繁楼门口的气氛格外热闹。

    林琪听得抿嘴浅笑,深觉李甲相人本事不错,竟然找了个这么会说话的来。

    人潮很快往里涌动,止儿扯着李甲逆向往外挤。

    好容易挤了出来,李甲一身光鲜的宝蓝色绸衫已经皱巴得不成样子。

    李甲扯了扯领子,理了理袖袍,才走到车边。

    止儿轻松蹦到车上,半撩开帘子。

    林琪往门边凑了凑,想想还是没有下车。

    李甲拱了拱手,道:“姑娘,可要进去看看?”

    “今天人多,我就不给你添乱了,”林琪道:“我来是想问问你,可有什么难处,若有尽管跟我说。”

    她好歹也有个厉害的师父,宫里的事不成,外面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姑娘不用担心,”李甲笑道:“张掌柜帮着介绍几位差官,大家都挺关照我的,剩下的就只能靠时间慢慢的磨了。”

    林琪眉梢微动,眼睛扫向止儿。

    止儿干笑两声,垂下眼不敢吭气。

 第四百七十八章 过端午

    李甲靠向门边,几近耳语的道:“前两天,我偶然听说,雅兰坊的东家深居简出,一应事务都是让丫鬟过来传达,旁人根本就没见过她真容。”

    林琪有些惊疑的看他。

    “王正琨派了人盯着,可一直没守到人,”李甲道:“我怀疑,这位东家不方便现身人前,也许是个娘子,或许还是大户人家的娘子。”

    林琪垂下眼。

    这个,她是认同的,但也不全认同。

    能跟三皇子牵扯上的,不是贵胄便是高门,那样人家的小娘子,有钱的未必愿意这么辛苦,愿意做这些的,想要出人头地的,大约也不会有那些银钱。

    再有,雅兰坊是从无到有的,她一介妇孺怎么跨出重重院落,去外面跟商贾打交道的?又怎么跟三皇子搭上线的?

    思来想去,林琪觉得,最有可能的是三皇子的妃妾,为了争宠,才想出帮他敛财的主意。

    李甲又道:“姑娘常与那些小娘子接触,能不能想法子打听一下,有谁在四年前突然的性情大变,比如从前喜欢女红琴艺,一下子改为喜好文章,并且语出惊人,文采出众,出口便能成章。”

    “我去问问看,”林琪眼神怪怪的看他一眼。

    要是真有,那八成是文曲星下凡,要不就是鬼魂附体,反正绝对不可能是常人。

    想到这儿,林琪灵机一动,顿时有些不自然起来。

    李甲见林琪表情微变,一想便明了,她每日里都去道观,想来没有时间,便道:“要是不成就算了,这边一开张,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坐不住。我让人盯着些,总能抓到她尾巴。”

    “我也试试吧,咱们两边一块来。”

    林琪觉得,不论高门大户的小娘子,还是三皇子的妃妾,他一个平头百姓都没法子打听清楚,还是她更容易些。

    又闲话几句,楼里跑出个伙计,直奔李甲而来。

    丹霞一把扯了帘子,把车厢遮了个严实。

    李甲一拱手,转过身朝伙计走去。

    林琪轻扣两下厢板,孟大郎一扯缰绳,顺着已经空出来的大路往前驶去。

    又过几天,便是五月初四,韩家大姑奶奶和四姑奶奶刘韩氏归家。

    众人团坐一堂,笑吟吟的说话。

    刘韩氏一头钗环珠翠,坐在养了几个月才有脸见人的夏氏跟前,一脸炫耀的斜睨大姑奶奶张韩氏。

    半月前刘二老爷官升一级,加封光禄大夫,照比张韩氏官人做了近十年的八品修武郎,她的得意几乎要爆棚。

    张韩氏一早就认清了两人的不同,她认命也知足,在面对两人的差异上,她十分淡然。

    刘韩氏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十分不甘。

    韩老太君还记得被刘三郎带来的,巧言令色的程豫章,便问她,“我听说三郎今年没下场,到底怎么回事?”

    这话一出,张韩氏便立刻蔫了。

    “临下场前,得了风寒,躺在床上没起来,”张韩氏有气无力的解释了句。

    “怎么这么不小心,”韩老太君皱起眉头,“莫非是被别人带累了?”

    夏氏扫了韩老太君一眼,心里嘀咕,她一早就说了,不是亲娘跟着,旁人定然不成,老太君还骂她乱说,要是女儿留在这儿,三郎这会儿定然已经是进士老爷了。

    张韩氏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此时再说带累不带累的也是晚了,那晚小厮都被赶了出去,偏儿子自己也记不住那晚到底是谁提议临风饮酒的了。

    这时候再追究责任,不过是无端得罪上峰罢了。

    屋里出现短暂的冷场。

    齐氏看了眼下首的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