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琪花玉树 >

第292章

琪花玉树-第292章

小说: 琪花玉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皇子除了正妃之外,还有一侧妃,两个妾室,这些人都是林琪的怀疑对象。

    崔十一才来京都不久,对这些不了解,林琪主要的目标是放在另外几个土生土长的京都人士身上。

    崔二娘不喜道人是非,便笑着道:“女大十八变,若半点也不长进,怕是教养嬷嬷要愁死了。”

    林琪笑着称是,忽的看向顾清菲,眼神戏谑。

    顾清菲狠狠瞪了一眼,羞赧的扯了帕子,佯作擦汗。

    崔十一跟顾清菲相识已久,明了林琪的意思,便因着此时还有旁人在,她便抿了口茶,借着擦嘴掩笑。

    吕四娘倒是知道一个,不过只是听说,想着传闻不可尽信,便没有提。

    林琪等了片刻,心里一叹。

    文官家的女眷规矩太严,看来她也只能去贵胄那边试一试了。

    场面一时有些冷。

    刘五娘环顾一圈,轻咳一声。

    这声音不大,却成功的把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过来。

    刘五娘心里得意,偏要慢悠悠喝了口甜橘水,方才开口。

    “我倒是知道有个一个人,只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

 第五百一十五章 武举人

    “谁呀,”崔十一极感兴趣。

    顾清菲也是好事的,忙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

    刘五娘看了一圈,见另外几个或多或少的都露出好奇,浅浅一笑。

    “这人其实你们也都知道,只是听过就算了,从来都没留意。”

    她一字一顿的道:“雅兰坊的主人。”

    刘五娘话音才落,林琪的心就跟着一跳。

    她不动声色的看着刘五娘,试图从一举一动里判断出真实意图。

    崔十一则在第一时间反问道:“雅兰坊的东家是女的?”

    她来京都不长,也知道雅兰坊涉足许多领域。

    脂粉、车行、银楼、酒楼……

    但凡赚钱又不沾麻烦的,雅兰坊大抵都插了一脚。

    这么大,又这么杂的摊子,一个足不出户的小娘子如何担得起?

    刘五娘肯定点头,“且我还知道她家教极严,平日里都是足不出户的。”

    这下大家可惊着了。

    崔四娘连连眨眼。

    也就是说这人是出身大家了。

    善于理财,又身家丰厚,还出身不错。

    这样的人正可为哥哥良配。

    雅兰坊可是日进斗金的买卖,若把这下蛋金鸡弄回去,那她还怕没有丰厚嫁妆。

    “真的,那你可认识这人?”

    崔四娘身体前倾,努力装出天真无邪的模样,笑着道:“方不方便介绍我们认识?”

    刘五娘侧目看她,没有忽略她没完全遮掩住的贪婪。

    刘五娘心头一凛,猛地想起阿爹的警告。

    她抿住嘴,强笑道:“我怎么可能认识,我就是听说,具体如何,我也不清楚。”

    崔四娘很失望,低低哦了声,缩了回去。

    林琪看了她两眼,从她的脸色里可以断定,刘五娘定然知道这人,或许她未必与之相熟,但肯定知道身份。

    林琪在心里暗叹了声可惜,看多嘴多舌的崔四娘就更不顺眼了。

    送回顾清菲,林琪让止儿跑趟繁楼,把话给李甲带过去,让他多小心些,既然是高门大户的,跟前必定少不了护卫打手一类。

    又过几天,京城里的气氛逐渐紧张起来。

    一方面,文武乡试开始了,王家一家的籍贯都被林琪放了,韩远之特地找了衙司,将他们落在京都。

    因此这次的考试他不必远赴千里之外。

    另一方面,因着迎秋一事,文官们暗生揣测,人心不稳。

    皇帝似乎一无所知的每日往返于朝堂和归云观之间,但在朝事上的处理,一改往日怀柔做派。

    这样做的好处是明显的,朝官们果然收敛几分。

    八月十五,人月两团圆,但莲妃离世,皇帝心有触动,便下令简办。

    皇后当真贤良,只在福宁宫边上的秋莲阁里摆了十分简单的家宴。

    六皇子身为亲子,也是要出席的。

    林琪担心他在席上吃得不合,便留了可止腹泻和能催吐的香牌,叮嘱慧明,一定要等六皇子回来,并确定他没事才行。

    慧明见林琪十分严肃,便郑重保证。

    第二天,林琪过来道观,一进来,就见慧明迎过来,他很是服气的问她,“你是怎么知道慧浩会不舒服的?”

    林琪心头一跳,道:“他怎么了?”

    慧明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不知道吃错了什么,难受得不行,后来吐出来也就好了。”

    林琪表情微沉。

    想来这就是莲妃和崔硒的担忧。

    他们不是怕她们害他性命,而是怕他成了别人利用,去攻击别人的工具。

    “他这会儿醒了吗?”

    林琪和慧明便往里走,边问。

    “醒了,”慧明道:“刚才我看他出去,应该是去前殿做早课了。”

    能做早课,那就是真没事了。

    又过两天,到了放榜的时候。

    王正琨院里的小子天还没亮就跑去贡院门口,就这样,那里还挤满了人。

    好在几个小子灵巧,在人群里好似个泥鳅样的,没一会儿就挤到前面。

    等到差官过来贴榜文,他们各自占了一角,趴在上面仔细辨别,没多会儿就找到王正琨三个大字。

    小子们欢呼着挤了出去,一溜小跑的回去报喜。

    六子先是跟着跑了一阵,后来反应过来,一个弯道改去韩府。

    顾氏听到喜讯,极为高兴,打发芸心厚厚的赏了六子,又去叫正忙活早饭的黄嬷嬷,让她赶紧的和王大叔一块过去小院。

    黄嬷嬷正在蒸甜糕,听了这信,人都呆住了。

    另一边,雪姣笑嘻嘻的给丹霞报喜。

    丹霞羞得脸颊红红,扯着衣角,恨不能躲到帐幔里面。

    林琪知道她心里惦记,就让她和黄嬷嬷一块过去,让雪姣去开库房,拿些好料子,再拿些交子过去。

    如今他好歹也是举人,总不能还想以前那样不修边幅。

    再说他好事将近,总要有些余钱才行。

    黄嬷嬷正好进来,听了这话,赶忙拦下。

    林琪见她态度坚决,也不好强求,只是坚持带上料子。

    等两人走了,她让雪姣多拿些交子,让她赶紧去找李甲,在小院附近挑个好些的二进院子,买下来。

    雪姣早前曾听林琪说过要送她们这些跟前的每人一个院子做嫁妆。

    可当时只是说笑。

    而且,江宁的房价也没有多贵,不像京都,寸土寸金,就算只是普通的小院,也要几百交,好些的就要上千。

    雪姣磨蹭着,不肯挪步。

    “还不快去?”林琪便嗔她。

    “姑娘,这边的院子太贵,我不要,估计丹霞也不会要,不如就别买了吧,”雪姣吞吐着道。

    林琪摇头,大抵是她不关心生意上的事,她跟前每一个管钱的都特别有紧迫感。

    早前丹霞也是这样,如今又换成雪姣。

    “你不说李甲是钱篓子吗,有他在,我就不能缺钱,你还怕什么?”

    “他的确能赚钱,”雪姣道:“可再能赚,也不能立马就赚个院子。咱们匣子里的钱不多了,姑娘,咱们还是省着些花吧。”

    “怎么不多了,”林琪被她沉重的语气逗笑了。

    “我要没记错,少说也还有两万,一个院子能花多少?”

    林琪道:“正琨哥那个院子不大,房间是有数的,那些孩子,加上王大叔黄嬷嬷,这样就很挤了。你忍心看着丹霞跟他们挤着?”

 第五百一十六章 豁出命

    雪姣的确不愿意,在省钱和姐妹的幸福之间抉择片刻,还是去了繁楼。

    李甲听完雪姣的话,惊奇的道:“这么说,以后你们每一个都会陪嫁个小院?”

    雪姣嘟嘴。

    李甲摸着下巴。

    看来他得琢磨着把院子都买到一起。

    干脆直接买下一条巷子好了,大家以后走动照应也方便。

    王正琨那院东边似乎有条巷子就挺合适。

    雪姣看他嘴角带着坏笑,就觉得他没打好主意,顿时凶巴巴的道:“你就帮丹霞买一个就行,不许多花钱,地方也要好。”

    而后她带着气吞山河的阵势,大步流星的走了。

    王家小院里,四邻都来道喜。

    正应了穷在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

    昔日见了面都绕着走的人,而今都提着点东西,巴巴过来道喜。

    小子们不客气的要赶人,被才刚赶过来的黄嬷嬷制止。

    笑着请了众人进去喝茶,打发几个小子去买米面糖油,等到众人告辞时,又送糖糕回礼。

    平民大众的爱恨,在没有实质性牵扯时,都是朴实的,称赞也是必然的。

    黄嬷嬷想要的也正是这点。

    姑娘对儿子的期许很高,她不知道能否达成,但只要名声好,便是不成,去府衙某个差事也能容易些。

    林琪趁着丹霞这几天在小院忙活,让雪姣帮着张罗丹霞定亲事宜。

    雪姣动作不慢,只两个早上就把需要的东西置办齐整。

    一直挂心的事落定,林琪盘算该怎么跟顾氏说哥哥的事,尤其是她因着哥哥病情,还隐瞒了一段时间。

    她反复踟蹰,不知道怎么开口。

    就在这时,荣禧堂里,齐氏正在跟韩老太君提过嗣的事。

    韩老太君目光沉沉,连问了两遍,可想好了。

    齐氏点头,道:“有件事,我没跟你老说。”

    “伯爷这些天一直觉得身子不舒服,我劝伯爷去城外庄子里休养,可他不肯,还镇日出去,昨儿晚上,他忽的头痛,今早起来,左手有些不太灵便了。”

    “什么,”韩老太君一惊,忙起身。

    却因动作过猛,险些晕厥过去。

    欢颜和妙语正立在跟前,急忙扶稳了她。

    韩老太君紧掐着欢颜的手指,哑着嗓子道:“可请了太医?”

    齐氏道:“我请了杜家老太爷过来看诊,说没有大碍,只是需得好生养着,粗茶淡粥,方能减轻症状。”

    老太君身体一松,杜老太爷早年在太医署做太医令,有他这话,儿子多半不会有大事。

    齐氏道:“我想着,凡事都有个万一,未雨绸缪才是上策。只是如今二郎膝下没有儿郎,这在外人看来便是硬伤,我担心有人从中捣乱,横生变数也说不定。”

    韩老太君这会儿也稳住了,她重又落座道:“你怕什么?那边?”

    “不用担心,他们搅不出风浪,”她斜了谨园方向一眼,不以为然。

    “你该想的是若过继五哥儿,万一二郎再有个儿子,五哥儿该怎么办?五房会怎么办?到时候两厢一闹,你要如何收场?”

    齐氏道:“这事我一早就想好了,五哥过继过来,便是要承继香烟,以后承爵就是第一人选,便是二郎以后有了亲儿,也只能怪老天让他来得太晚。”

    韩老太君盯着她看了一会儿。

    齐氏嘴唇抿成直线,看着像是下定决心。

    一直候在门边的亚琴垂下头,手指轻轻摩挲了下肚子。

    这月她该有的换洗没来,这两日又时常反胃,独爱吃平日最为厌恶的酸梅子一类的吃食。

    人家都说酸儿辣女,若真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