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琪花玉树 >

第40章

琪花玉树-第40章

小说: 琪花玉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屋里,雨润殷勤的扶着柳嬷嬷上了床,才把灯熄了。

 第七十章 占先机

    黑暗里,柳嬷嬷盯着漆黑的上方,默默的数着数。

    两步外很快又是一片呼噜声。

    这一次柳嬷嬷足足等了半刻钟才缓缓起身,只是不等她下床,就听雨润翻了个身,含糊的道:“嬷嬷有事?”

    柳嬷嬷静默了会儿,才道:“没事,人老了,总喜欢来回翻身。”

    雨润发出带着浓浓鼻音的‘嗯’声,片刻后又传来了呼噜声。

    来回又折腾了两次,柳嬷嬷知道,有雨润在,今天她是出不去了。

    苏氏的厉害她是知道的,想到明天那边听到消息时的反应,她背脊直冒冷汗,就这么想了一夜,等到天色微亮,她才迷糊的睡了过去。

    外面传来细微的走动声,雨润披着衣裳起来,不管柳嬷嬷是不是才刚睡着,直接把帐幔拉起,两眼晶亮的道:“嬷嬷,太太今天要早起,咱们可不能耽误事。我先去烧水,你老也快些起来吧。”

    柳嬷嬷只觉得自己才刚一闭眼就要起来,她很是疲惫的‘嗯’了声,雨润已脚步轻快的出了门。

    卷翠站在廊下收拾要去道观的东西,看到雨润她眼神微闪。

    雨润给她个幸不辱命的笑脸,卷翠放心的笑了笑。

    如今管着内院外事的管事是陈氏的人,只要柳嬷嬷不去通风报信,落桐院想要知道这里的消息,就得靠外院的赵德发或者大厨房的刘嫂子报上来,这两种不管哪一个都要经历不短的时间,她们现在抢的就是时间。

    只要她们能够上船走远,二舅太太就是想做什么,也已经来不及了。

    想到出趟门还要防这防那,卷翠低低叹息一声。

    寄人篱下日子就是这么难过,明知柳嬷嬷和二舅太太勾结,也明知道这些人正等着她们出门,好出手暗害,她们却因为客居此处,束手束脚,不得不忍耐。

    卷翠忍不住在想,这事要是放在从前,别说敢跟外人勾结,就是稍有苗头,也会被立刻打个半死,再提脚卖去大食,此生此世都回不来。

    可是现在却……

    卷翠瞟了眼耳房,心里的火都要把头发点着。

    林琪从小跨院过来,瞧见卷翠不虞的样子,安抚的摸了摸她的手,低声道:“别着急,会好的。”

    林琪心里已有计划,外婆是个精明强势的人,能容忍苏氏多年霸道,必定有原因。

    她和阿娘如今是寄居在府里的亲戚,虽然知道苏氏跟院子里的人勾结,可没抓到真凭实据,只凭柳婆子跟落桐院走得近,就告到外婆或者大舅母那里,也讨不着便宜,不如再等一等。

    二舅如今远在密州,林琪觉得与其小打小闹,不如直捣黄龙。

    顾氏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

    卷翠奔到耳房边,朝磨蹭着不肯出来的柳嬷嬷斥道:“赶快着点,难道还要太太和姑娘等你?”

    柳嬷嬷正慢腾腾的抿头发,想着能拖就拖过去。

    卷翠皱着眉不耐烦的瞪着她,一副必须看着她出门的样子。

    “这就来,”柳嬷嬷倒也识趣,见不能躲了,便把银篦插在头上,走了出来。

    林琪似有若无的扫了眼柳嬷嬷。

    柳嬷嬷正低头扯着衣襟,忽然一阵森寒袭上心头,她猛地抬起头,只见林琪正牵着顾氏的头,乖巧的往门口走。

    雨润走过来,见她草木皆兵的样子,好奇的道:“嬷嬷你怎么了?”

    对这个阻了她计划,偏又一副好心样的丫头,她无可奈何的扯了下脸皮,“没事。”

    听她这么说,雨润露出朝露般清澈透亮的笑。

    “姑娘和太太都走远了,咱们也跟上吧,免得把咱们落下,”她顽皮的吐了吐舌头,拽了极不情愿的柳嬷嬷,追着众人而去。

    二门处张嬷嬷早早候在那里,身后停着一溜骡车,瞧见顾氏和林琪过来,她赶忙迎到门里,殷勤的道:“姑太太,这边请,”她引着路,又朝门外几个孔武有力的婆子道:“这没眼力见的,还不赶快把东西接过来归置好。”

    婆子应声,赶忙接东西。

    张嬷嬷殷勤的拿了脚凳,准备伺候着上车。

    林琪扫了眼周围的许多婆子,又看了看黑棚木窗的宽敞车子,道:“这车一看就很闷,一点都不透气。”

    她摇了下顾氏,“阿娘,我们坐船去吧。”

    天光微凉,小小的人在将明未明的光线里显得格外娇小,加上她软糯娇软的声调,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多疼宠一些。

    顾氏轻轻‘嗯’了声,

    丹霞上前半步,笑着拉了脸色略有些难看的张嬷嬷,道:“嬷嬷见谅,姑娘和太太斋戒两天,身子骨娇贵的很,骡车赶路太过晃悠,不如行船稳当。你看,是不是……”

    她手指微动,一个小巧的荷包顺势滑进张嬷嬷的袖子。

    张嬷嬷动了动,感觉到重量,心情顿时好了起来。

    也是,任谁饿了两天,都会头晕眼花,别说这两位一看就特别娇弱的,那骡车再舒服也架不住路不平,确实不如行船平稳。

    张嬷嬷吩咐跟车的婆子去前面裙房,把撑船掌舵的船娘叫来,再让候在外院的护卫叫到阜头那边跟船。

    婆子腿脚利索,一溜烟跑得看不见踪影。

    张嬷嬷躬身请道:“咱们府里自己就有两艘船,平常都在阜头停着,两位请随我来。”

    林琪微微点头,虽然知道是银钱的关系,但看这位嬷嬷反应迅速,安排的井井有条,想来能力也是不俗。

    张嬷嬷带着一行人转了两道弯,穿过角门,远远的就看到停在水边的平底坐船。

    船娘这时已立在船尾,两个穿着粗布裙子的丫头正弯着腰,费力的往阜头上搭板子。

    眼瞧着板子颤巍巍的将将要落到水面的样子,张嬷嬷赶忙招呼身边跟着的一个婆子,她笑着跟顾氏解释:“这两个是刘栓子家的丫头,他和他婆娘是咱府里掌舵的好手,两丫头平常就跟着他们在船上帮些小忙。”

    顾氏一贯对这些小事一贯置之不理的,林琪知道这两个丫头能得张嬷嬷特地说明,必定跟她有些关系,有心卖她个面子,便道:“看着还算机灵,就留下来帮着打下手吧。”

    张嬷嬷笑着应声,朝凑在一起,很怕被赶下船的两人道:“还不快谢谢姑太太和林小娘子?”

    两个梳着丫髻的丫头赶忙行礼,等到叫起之后,便扶着搭板,伺候几人上船。

    ……

    推荐票加更,虽然还差十来票,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投到的。嘻嘻,继续挥着小手绢勾搭,快来投推荐票哦。

 第七十一章 做法事

    顾氏今天的心情格外抑郁,一上船就直接进了船舱。

    林琪瞧了不时看着周围,还不死心的柳嬷嬷,抿了下嘴。

    王来柱和一众林家护卫也都跟了上来,林琪淡淡的吩咐开船。

    船轻轻摇晃一下,缓缓离开阜头,柳嬷嬷看着逐渐远离的大宅,无意识的叹了口气。

    此时,苏氏才刚接到刘嫂子报来的信,听说苏氏母女已经坐船离开,她气得一把摔了手里的茶盏。

    “我把她安排在跟前,就是让她报信的,连这点事都做不好,还要她有什么用?”

    尤嬷嬷把脚收在裙下,碎瓷渣滓溅到裙摆上,勾出道道细丝。

    绿珠扫着两人阴沉的眉眼,悄没声的低下头,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

    苏氏摔了个茶盏还不解气,又抄了带着竹纹的墨釉茶壶就要往地上掷,尤嬷嬷见那茶壶是顾博文最喜欢的,赶忙劝道:“太太且别急,庐州离这里不远,只要人紧着点,还能赶在明天午时到方山。”

    苏氏胳膊都已举了一半,闻言放下道:“嬷嬷可是有办法把她留到那时?”

    尤嬷嬷道:“若是在城里自然没有办法,可崇真观是要过隶的,咱们只要……”她凑到苏氏耳边低语几句,苏氏脸上露出喜色。

    “那还不快去让冯大去办,另外再让赵德发派个信任的去庐州,务必要快,若是误了事,我拿他是问。”

    尤嬷嬷道了声是,裙摆翻飞的出了门。

    苏氏轻捻手指,眼睛微眯的看着半空,脸上露出古怪的笑意。

    外院,赵德发接到口信,生怕耽搁苏氏的事,特地叫了自己的大小子赵栓柱去。

    因着尤嬷嬷嘱咐要隐秘,赵栓柱不敢动用府里的大船,一路疾奔去了街市,花高价雇最快的船,一路赶往庐州。

    船行水面,荡起道道涟漪,待到水面漂浮的薄雾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消散时,丹霞望了眼外面,道:“该过隶了,我出去看看,免得出什么岔子。”

    林琪点头,很快船微微一顿,再行时明显慢了下来。

    丹霞借着这功夫,把待会儿要带的东西查验一遍,林琪等过了浅滩,起身去找顾氏。

    过了隶,再行两三里就是方山,她们此行的崇真观就坐落在这座山上。

    船缓缓靠上阜头,早有知客带着两个小道士在此恭候,见到顾氏和林琪下来,知客先打了个稽首,道了声“无量寿福。”

    王大叔早前过来送东西时跟这位知客打过交道,知客朝王大叔微微点了个头,道了声“道场已经准备完毕,居士请随我移步。”

    顾氏和林琪神情肃穆的稽首回礼,跟着道士一步步踏着石阶来到半山腰的崇真观里。

    观主云阳子头戴莲花馆,身穿暗云纹的正式法衣,大袖飘飘的立在正殿门口,身后手持浮尘的两个道士装扮与他大同小异,只是袖口略少几朵云纹,想来地位略微低些。

    云阳子头微微扬着,神色十分清冷,知客才把两人带到跟前,他神情淡淡的道了声号,就甩甩袖子去了一旁的偏殿,连听两人名讳的耐心都没有。

    身后两道士显然十分习惯他的做派,同样一稽首,跟了上去。

    顾氏微微蹙眉,不是因为对自己态度不好,而是担心待会儿开坛时几人也是这般,那岂不是怠慢了林父的法事。

    知客脸皮微微抽了下,暗道观主任性,好歹也是花了几百贯钱,送了好些炼丹材料的信众,就不能态度好点,面上也该过得去才是。

    “观主昨晚掐算好吉时,这时正时开坛做法的吉时,观主是怕耽搁了,略有怠慢请二位不要介意,”知客赔笑解释。

    顾氏抿了下嘴,没有说话。

    林琪朝知客浅的不能再浅的笑了下,道:“能得观主亲自主持已是我们荣幸,且观主也是为了斋醮事宜,我们怎会怪罪。”

    知客没想到林琪竟然这般通情达理,极为感激。

    林琪笑了笑,心道,她说的都是发自肺腑之言。

    云阳子可是被请进宫里,被当今官家称为大师的高人,林琪不过是占了先机,在他还没名动整个大胤朝之前,与他产生一点交集。

    知客稽首带着两人走到挂着白绫帐幔的厅堂中央,指点两人跪在手持芴板的三人之后。

    才刚站定,钟罄之声大起,早早立在两侧的道士们唱念起来,云阳子微喝一声,手持法器,朝端坐上方的三头八臂的斗母元君叩拜,顾氏和林琪随着一同叩拜。

    待到起身,云阳子手持雕成三层塔形状的檀香木片,虔诚的点燃,供奉到案前,返回蒲团后,他念念有词,林琪和顾氏随着他的动作不断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