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夫君真绝色 >

第89章

夫君真绝色-第89章

小说: 夫君真绝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重华冷目横扫下面的大臣,清越的声音字字千钧,“太子凌郑,年五岁又九个月,此子乃朕亲生骨血,今养在皇后膝下,为皇后嫡子。”
    众臣又叩拜,“拜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小凌郑看着父亲,父亲点一下头,他学着父亲的样子,挥一下袖摆,用稚嫩的声音说着,“平身吧。”
    大臣们重新站起,心里又是一番官司,太子小小年纪,半点也不怯惧,还有陛下居然宠爱皇后至此,连太子生母都不提及,怕是早已去母留子,直接归到皇后名下,此前半点风声都没有,帝王心术,他们不敢再揣测。
    这位太子凌郑是凌朝皇嗣,陛下亲子,一接回来就立为太子,不出意外,就是下代帝王。
    凌郑和父亲一起并坐在龙椅上,看得大臣们心惊了又惊。
    那可是龙椅,陛下居然和太子同坐,可见太子在陛下心中的分量。
    史上,也有监国的太子,都只敢搬个小凳坐在龙椅旁边,听大臣们议事,而陛下直接就让太子坐在龙椅上,看来太子就是妥妥的下代帝王。
    有老臣们依稀从太子的脸上,看出德正帝的影子,惊得更加心慌,太子像其皇曾祖,怪不得让陛下如此看重,太子的身份,无可置疑。
    凌重华冷眼一一扫视这些大臣,小凌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不动声色地看着下面的所有人,钦天监的监正出列,“陛下,微臣已测出月末二十八日,乃六神吉日,青龙摆尾,天德正合,宜行太子册封大典。”
    “好,就定在此日。”
    大臣们又是一番叩拜,高呼圣上万岁太子千岁,小凌郑小脸严肃,看着跪倒一片的大臣,又看一下父亲,凌重华也转过头看一眼儿子,墨玉般的眼中全是赞许。
    

第80章 严父
    下朝后, 凌重华牵着儿子的手,走下汉白玉砌成的石阶,转到后面的龙极殿,得到旨意的姜首辅已经等候在下面, 恭敬地行礼。
    凌重华微点下头,对儿子道,“凌儿,见过姜首辅, 姜首辅以后就是你的太傅。”
    小人儿有模有样地行师礼,“见过太傅。”
    姜首辅是见过德正帝的, 只不过他金榜题名时,已是德正末年, 德正帝威武不凡,所到之处,龙气升天, 他一个小小的新科状元, 哪里敢抬头细看, 只隐约觉得太子或许长得像其皇曾祖, 却不知究竟像了几分。
    他侧一下身,不敢受太子全礼,自古以来,君是主,臣是奴,“臣不敢当太子大礼。”
    凌重华卓然立着, “你是太傅,可受太子之礼,未时到申时之间为授课时辰,一月休沐八天,分别是五天教习,再休息两天,以此类推,你可明白。”
    姜首辅心中略有不解,从未听过这样的安排,历朝历代的皇子太子都是卯时起就要开始听课,一直到申时,期间用膳都算在内,不过陛下这样安排自有道理,他作为臣子,除了听从,无任何异议。
    “臣遵旨。”
    凌重华交待好,就带着儿子往习武殿,姜首辅弯腰恭送帝王父子,远远还听到太子的欢呼声,似乎是遇到什么开心的事情,他不敢抬头,低头盯着自己官服下面的黑缎靴子。
    习武殿是离正阳宫不远的一处废宫改整而成,是惠南帝登基后命人重新修整,改好自己用的,眼下却是正好派上用场。
    殿内比皇家演武场要小上数倍,但格局精巧,除了大武场,四周的兵器室和机关室,甚至还有沙盘室。
    小凌郑欢呼一声,这样地方他可不陌生,以前在三皇子府里,就有一处类似的习武室,它作为三皇子的爱宠,可是常在里面玩耍,往往手痒地去动落兵台上的兵器,只会弄得一团糟。
    现在好了,他可以拿得起来,他眼眸晶亮地盯着一柄长剑,长剑摆在剑座上,剑鞘上刻着一条龙,柄上镶着晶石,发着冷光,这可是他以前一直肖想的宝剑。
    他踮着脚,就要去够那剑,凌重华的看着儿子的动作,忆起他还是一只老虎时,似就对这把剑感兴趣,每回总想用虎爪子去够剑,却总也抓握不住,将剑座弄倒。
    小人儿个子还太小,根本够不上剑座,凌重华大手一伸,将长剑取下,单手立着,放到儿子的面前,凌郑高兴地去握住长剑的柄,他一松手,小人儿差点被剑给带倒。
    对于五岁多的孩子来说,长剑太重,也太长,不太适用。
    小人儿晃了几下,努力扶着剑站稳,凌重华眼露赞赏,“凌儿,你还小,这剑等你再长大些才可用,爹已命兵部打制一套适用于你的兵器,明天就能送到,现在,爹会教你一些养内力,护心气的基本功法。”
    “是,爹。”郑凌有些不舍地看着他爹将剑放回剑座,暗下决心要好好练武,将来和爹一样厉害。
    南珊走进习武殿时,就见到父子二人都在,凌儿的杏黄太子服已经换下,父子俩身着黑色的劲装,不同的长样,相同的气势,一模一样的眼神,回头看着她。
    凌儿没有往常一样奔向她的怀中,她略有些心酸。
    她拍下掌,太监们就将膳食呈上来,她心中诽谤,古代这制度真要人命,没想到当皇帝也这么可怜,空着肚子去上朝。
    看现在这情形,若是自己不来,怕是父子俩都不记得用膳,远远站着的太监们可都不敢上前提醒,陛下性子清冷,又和太子在兴头上,他们哪敢去扫兴。
    她亲自替丈夫儿子摆好碗筷,金碗银筷银匙,闪得人眼花,小凌郑显然饿着了,对着她道声谢,看见父亲动筷,他握着银匙立马开吃起来,鼓着腮帮子,吃得香甜,定是饿得狠,让她心疼不已。
    美目似埋怨般地看一下丈夫,将求情的话咽下去,自古帝王不易,不严身立己,如何成为一代明君,对于儿子的教育,丈夫已经退步很多,像读五天书,休息两天,就是她的主意。
    父子二人用完膳后,她立着不走,凌重华叹口气,“你回正阳宫呆着,我怕你等会又心疼。”
    习武不比其它,不吃苦是不可能成材的。
    她用眼神恳求地看一下他,咬下唇,终是不发一言地离开。
    回到正阳宫,有太监来报,姜御医回宫,正等着传召,南珊一愣,最近她都快忘记这茬子事,赶紧让人将姜妙音召来。
    姜妙音又黑瘦了不少,神精却是饱满的,南珊有些过意不去,“你看你,好不容易养白一些,又回到从前一样,樊太医可得怪本宫,好好的白嫩媳妇出去,回来一个黑瘦小子。”
    “他敢,”姜妙音张扬地笑着,露出白牙森森,接着她取出一个小瓷瓶,呈上,“娘娘,微臣幸不辱命。”
    南珊将瓶子接过来,“辛苦你和况神医了,本宫重重有赏。”
    姜妙音看着身着凤袍的女子,一回宫便听说陛下抱回一个孩子,且立为太子的事情,太子年近六岁,肯定不是皇后所出,为何皇后的脸上没有半分不满,甚至比以前看起来更加幸福。
    前段时间她不在京中,回来后倒是听到很多事情,这段时间,孟家倒台,诚王就封,诚王一脉的势力全部土崩瓦解,孟家夺爵,成为平民,听说现在居在城西贫困之地。
    诚王妃孟宝昙,自出生起便受人瞩目,破例封为郡主,一直是京中贵女的佼佼者,所到之处万人追捧,哪能料到,就是这样一位被人称赞有加,温婉知礼的女子,为了权力,为了嫁祸皇后,居然做出掐死亲生儿子的事情,最后落得人权两亡,还累及孟家。
    皇后这段日子必然不好过,是不是这样陛下才急着立太子,太子的生母又是何人,朝中众臣无人敢提,陛下说过,太子只有嫡母,没有生母。
    养育其它女人生养的儿子,还要立为太子,皇后可愿意?她离宫里就跟皇后说过,此药能解,皇后以后定然会有自己亲子,为何还要急于一时。
    而且这位太子,以前是养在何处,竟然半点风声都没听过,陛下心思慎密,让人心惊。
    任她想破头,也想不到凌郑之前是长在异世,而不是陛下将人藏着养的。
    南珊将瓶子握在手中,“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况神医身体还好吗?”
    “不敢当娘娘辛苦二字,是微臣的职责所在,师父他老人家身体硬朗,已经回到庄子,以前微臣师徒二人常行走乡野,跋山涉水是常有的事情,谈不上辛苦。”
    姜妙音说得轻松,南珊却知道,若不是药材难寻,以况神医的本事,根本就用不了这么久的功夫,“谢字本宫就不用多说,你自成婚起,便没有樊太医好好呆在一起,趁着此次,本宫准你和樊太医十天的假期,你们也好好休息一下。”
    “谢娘娘。”姜妙音心下欢喜,“娘娘,解药制成药丸,每日服用一枚,半个月后可解。”
    南珊点点头,心知姜妙音对立太子之事必然疑惑,轻笑道,“世间最难得的便是儿女缘份,太子是本宫嫡子,陛下亲子,立为太子无可非议。”
    姜妙音不敢接话。
    皇后的心思,她猜不透,太子是陛下亲子,却不是皇后所出,皇后年轻,将来肯定会有自己的皇子公主,太子生母不知,就这样立为太子,皇后居然不反对,她着实疑惑。
    太子再好,也不是皇后亲生,世人都道陛下独宠娘娘,可娘娘只要服过药后,便能怀上亲子,为何陛下要在此时立太子,是不是怕皇后独宠,南家以后会外戚霸朝。
    帝王平衡之术,让人捉摸不透。
    看到姜妙音眼中一闪而过的疑问,南珊无奈一 笑,她和儿子的关系,不能向外人道。
    “太子纯良,本宫视若亲子。”
    姜妙音点下头,“娘娘豁达。”
    姜妙音告退后,她看着那瓶药陷入沉思,凌重华走进内室时,看到的就是她对着一个药瓶子发呆,姜妙音回宫,这药必然是解药。
    南珊见到丈夫,往他身后看,却不见儿子,“凌儿呢?”
    “在扎马步。”
    “什么?”她惊呼起来,“你自己回来,让儿子在那里蹲马步。”
    南珊心急火燎地就要去演武场,凌重华拉着她的手,摇下头,“你看到会心疼的,玉不雕不成器,习武不狠,容易半途而废。”
    她咬下唇,道理她明白,却心疼得不行,狠心转身,赌气般地靠在塌上,他走过来,拿起那瓶药,姜妙音回京,他当然得到消息,这药怕就是送过来的解药。
    “姜御医刚才来过?”
    “嗯,”她心不在焉地答着,想了想,“夫君,这药是姜御医寻来的,我却不想服用,凌儿是太子,在世人眼中生母不祥的太子,若我怀孕产子,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子,以后的事情说不准,就怕被有心人利用,兄弟阋墙,骨肉相残,是你我所不愿意看到的,再说,凌儿才是凌家的正统血脉,你我再生子女,皆都不是。”
    凌重华定定是看着她,眼眸垂下,“好,药你服用,先解了再说,若不然,毒留体内,终是祸患。”
    她点下头,偎在丈夫的怀中,“你会不会觉得有遗憾?”
    前世,无妻无子,照样一生,眼下,妻儿相伴左右,又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凌儿似他,聪慧过人,以后必是一代明君。
    天家无亲情,就像妻子所说,外人看来,凌儿非妻子所生,以后妻子真的育有皇子,莫说是其它大臣,便是皇子本人,也会认为江山是他的,而不是凌儿的,这样的情形他也不愿意看到。
    他们夫妻二人,亏欠凌儿良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