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丹武 >

第427章

丹武-第427章

小说: 丹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定能够获得重赏。
  数日之后,李默伤势终于痊愈,同时宋晋也顺利取来了万道丹经下卷。
  如此李默在燕皇门的目的已全部达成,随即告辞宋家人,离开燕皇门一路东行,直往商天国而去。
  与此同时,李默的事迹随着龙啸山一战传遍燕山国土。
  关于李默在大闹南侯殿之后,出现在燕皇门的消息早就传得沸沸扬扬,这五州之土,各大宗门,各大坊市多有谈论此事。
  尤其是在阴云谷一事之后,李默的一举一动更是备受瞩目。
  谁都在想着,乔莽会借着北天王出什么后招,李默又要如何应对。
  但事情传来时又是大大震惊了众人,这结果无人料中。
  这一次,乔莽再度成为了一个被忽略的角色,反是李默在正邪大战中以灵窍境中期的强大战力,击杀腐骨教各大魔头,威名震慑世人。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和燕皇门继承人宋盛世结为异姓兄弟,更被赐封神勇王之事,那更是所到之处更是引起地震般的震惊力度。
  消息所到之处都在传达着一个明显的信号,籍由李默进入燕皇门皇室,武极宗就相当于是皇室成员建立的宗门,地位非同一般。
  就在消息传至翌州后不久,秋水宗宗主秦道铭派特使抵达武极宗,传达了结盟之意,至此秋水宗纳入武极宗势力。
  这结果自然理所当然,他秦道铭即使有一千个胆子,如今也不敢和有着燕皇门后台的武极宗做对。
  由此,武极宗在两千多年之后再度一统翌州。
  虽然李默不在,但宗门有代理宗主朱孝廉负责,一切井井有条。
  至于乔莽这个堂堂十大名门之一的南侯殿殿主,在燕皇门之战中发现宋玉郎一家逃之夭夭,更传来有谋反之嫌后,更不敢在燕皇门久待,当晚急匆匆离开。
  后听到李默成为皇室成员,乔莽更是在大堂上气极攻心,口吐黑血,更不敢再提为子报仇之事。
  受到北天王一系覆灭的影响,南侯殿在此之后也迅速的衰败,周边的同盟门派纷纷叛离,纳入其他名门的势力范围中。
  十年之后,乔莽郁郁而终,南侯殿自此瓦解,不存于世。
  初春之时,万物复苏,坐落在商天国西部一隅之地的永安城亦是热闹了起来。
  永安城虽不大,却是西部这片土地上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夺之地,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南来北往的货商经由周边大道而来,再籍由永安河码头将货物输送到更远的地方。
  李默带着柳凝璇抵达城外的时候正是夕阳落下之时,余晖映照着这古老的城池,班驳的城墙上书写着沧桑的历史。
  城头上一杆旗帜迎风飘扬,呼呼作响。
  呼——
  驻马而停,李默长长的叹了一声,内心深处亦不免情绪翻涌,有些隐隐的激动。
  只因为,这永安城便是他的故乡。
  年少时他曾多少次经过这城门,站在城门之下仰望高高的城楼,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站在城墙上,俯瞰四方。
  直到十四岁离开永安城,抵达丰州州城医道院入学,十四年的光阴都是在这永安城里度过的。
  呼吸中,那浓浓的乡土的气息唤醒了沉睡在深处的记忆。
  虽然聂羽已死,但记忆却永不磨灭。


第507章 故乡,故人
  “默师哥,怎么不走了?”
  柳凝璇歪着小脑袋看着他。
  “这就走。”
  李默微微一笑,勒着马朝城里而去。
  入城之后,便是熟悉又陌生的街道。
  这是年少时不知多少次穿过的大街小巷,一眼望去,满是浓浓的记忆,陌生的则是这里很多铺子都已经改头换面。
  “璇儿你先去找客栈吧,我去办点事情。”
  李默说道。
  也不问李默要去做什么,柳凝璇乖乖的点着头,骑着马儿往前走去。
  两只长辫子搭在胸前,腰间的铃铛叮当叮当响着,引得路人回望。
  待见到这白马上的年轻女子绝色如花,路人们都是看得眼睛发直。
  “小黑你也去吧。”
  李默摆摆手,小黑摇摇尾巴,头顶着雪球跟上柳凝璇的步伐。
  接着,李默便沿着街道一路西行,一直来到西边的一处大宅前。
  绵延的石墙,古旧的宅邸,门口两头石狮已残碎不堪。
  古铜色的宅门上贴着官府的封条,年生久远,已有些发黄。
  一块大匾额掉在地上裂成两半,依稀可以辨清上面“聂府”两个大字。
  这里便是聂家大宅,聂家在永安城勉勉强强算得上一个小世家,上百号族人,做着一些小营生。
  但因为李默地位的提升,聂家也成了永安城的大户,就连州城的官员都亲自登门拜访,荣极一时。
  只是如今已成一片废墟之地,门可罗雀。
  “真是个昏君!”
  李默冷冷哼了一声,眼中煞气腾腾,前方大道上的几块青石板被杀意震得粉碎。
  这一路入商天国,他早在路上便打听清楚了。
  自他死后被安上谋反之罪,皇帝就下了诛杀他满门的命令。
  虽说他是支族出身,打小便没被本家看重,也不乏被本家歧视,不过和本家的关系也仅此而已,说到底大家都是至亲血脉,同出一祖。
  再说了,聂家上百号人中,本家也就十几个人罢了,支族的亲戚们平日里关系甚为融洽,父母去世时也是叔伯帮忙安葬,垫付费用,小时候没少受他们照顾。
  想想自己伺奉皇族多年,为皇族可谓殚精竭虑,研究出多少至强灵丹,医治了多少疑难杂症。
  但有传唤,但有旨意,未有半点怠慢,可谓忠君。
  没想到自己含冤而死,这狗皇帝非但没给自己洗清冤情,反倒下了诛杀九族之令。
  如此寒心,如此凶残!
  所幸的是,据传闻在圣旨抵达这里之前,聂家上百号人一夜间突而消失不见,至今尚无踪迹可寻。
  李默能想到的很可能是聂家提前得到风声而连夜出了城,如此倒也让他松了口气。
  否则若这么多家人死去,他非要血洗皇城不可。
  稍稍逗留一下,李默又沿着宅子往偏僻地儿走。
  这大宅是本家的宅子,他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巷子深处,沿途亲戚的屋子也都贴着封条,陈旧不堪。
  推开最里间的一个院落,小院里尘埃布满,两边的大树也早已干枯,两口大水缸破破旧旧。
  土墙黄瓦,破壁残垣,屋里子没有一点生气可寻。
  “真是物是人非。”
  李默深深叹了口气,不免感慨几分。
  当年他到了州城,闯出一些名气后还请叔伯雇了人帮忙守着宅子,毕竟是父母传下的基业。
  显然聂家人走了,守屋子的人自然也就不在了。
  算算从他冤死到现在,已经过了足足八年。
  想想复活之后,入武道院,进玄门,八年时光直是弹指一挥间。
  在屋子里走了一圈,李默这才出城而去。
  东山脚下的聂家祖坟还在,只是早无人打扫,杂草丛生,几条野狗在周边觅食,一见人来了立刻跑得没了影。
  没多久李默便找到了父母坟头,眼看杂草丛丛,掩盖石碑,他眼中又冒起腾腾怒气。
  父母早亡,他每年不忘祭拜,更把这当成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
  买祭品、点香烛、诉一年之所得,只为告慰父母在天之灵,告诉他们自己活得好好的。
  即使后来贵为皇城太医院首席大长老,但每年祭日时他必定返乡,从未落下一年。
  然而如今,这坟头一荒废就是整整八年,那胸口的怨怒是沧海难平。
  他紧紧一握拳头,咬牙切齿的说道:“狗皇帝,还有大皇子夏侯威,待我回到皇城,必定要让你们后悔所做的一切!”
  清除杂草,一番祭拜,望着干净的坟头却又不免一声叹息。
  如今入玄道,求飞升,割去凡尘俗念,这一拜之后不知何时才能再来。
  回城时已是天黑,李默倒不急着回客栈,辗转之后便来到了北大街上,街中间有着一间药铺,上悬匾额,名为:济悬药坊。
  “果然还在。”
  李默站在药坊外,不免微微一笑。
  药坊里稍显冷清,几个伙计在整理药材,一个三十来岁的瘦个子在一旁做着记录。
  “徐廉这小子,做上帐房了。”
  李默又笑了笑。
  父母死后,他六岁就进了这济悬药坊做杂工,那中年瘦个子便是当年一同做杂工的小子,因有些算帐天分,后来拜在了帐房席下做学徒。
  他随手在戒指上一拂,手中多了一个匣子。
  一步踏进去,徐廉一抬头,便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欠着身,笑眯眯的问道:“这位公子不知有什么需要?”
  “曹掌柜在吗?”
  李默问道。
  “在里间,不知公子……”徐廉观眼前这青年衣着不俗,气质非凡,说话也是小心翼翼的。
  李默将手里的匣子朝着他一递道,“在下是受人之托,前来拜访曹掌柜。”
  “那请公子稍候。”
  徐廉接过匣子,走到里间。
  然后便听里面发出一声惊呼声,徐廉匆匆赶出来叫道:“公子里间请。”
  李默走进去,里间的小厅里站着一个胖老者,六十多岁的年纪,略显苍老的脸上写着慈祥,此时那眼中更带着浓浓的惊讶,正是掌柜曹文国。
  小桌上放着刚刚打开的匣子,里面放着一枚千年三耳云芝,通过黑中带紫,散发着寸寸异彩。
  “掌柜的也老了。”
  李默轻轻念了句。
  他离开时,曹掌柜才还未满四十,正当壮年,意气风发得很。
  这声音小,屋子二人都未听到,那曹文国仔细打量这青年,然后认真问道,“这位公子如何称呼?”
  “免姓李,单名一个默字。”李默回过神来,答道。
  “原来是李公子,老朽是掌柜曹文国,敢问公子是受何人所托送来此物?”
  曹文国肃然问道。
  “此人乃是曹掌柜的一位故人,名叫——聂羽。”
  李默淡淡说道。
  话一落,曹文国和徐廉顿时大吃一惊。
  徐廉迅速的朝着外面望了眼,曹文国则大手一摆,将匣子一盖道:“公子说的是何人,老朽还真记不起了,怕是公子送错了地方。”
  李默看在眼里,不免一笑道:“曹掌柜的真是谨慎,放心吧,我不是官府中人。官府的人也拿不出这样的东西,不是吗?”
  这话说得曹文国一愣,他是黄级三品炼丹师,当然很清楚这匣子里的千年三耳云芝是何物。
  此物生于大地极深之所,纳天地灵气而生,百年者皆是世上奇珍,更别说这么一大朵,足足千年寿元,何等珍贵少见。
  他到底也是聪明人,一下子也明白过来,即使官府知道他和聂羽的关系,也没必要拿,而且拿不出这样的珍宝来当诱饵。
  这时,李默微微笑道:“曹掌柜的向来低调,即使聂大长老踏步皇城太医院,位列首席大长老之位,您也未曾拿他的名字当招牌用。世人不知你和他的关系,更不知道他在这里曾经做过几年的杂工。当然,更不知道他在这里有着另外一个名字,叫小四儿。”
  这话一说,曹文国顿时眼睛一亮。
  当年和李默进药坊的共有十人,按照年龄月份排位,他排名第四,因此在药坊里便叫做聂小四,真实姓名反倒少有人知。
  “掌柜的,这青年居然知道这事情,看来真的可能和聂大长老有关系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