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丹武 >

第470章

丹武-第470章

小说: 丹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律门上上下下自是激动无比,自建宗以来白鹤楼就一直象座大山一样压在头顶上,尤其是近千年来,随着白鹤楼势力的膨胀,铁律门更受到相当程度的制衡。
  如今李默亲临铁律门,令宗门一下子扬眉吐气,即使面对白鹤楼以后腰杆也可以挺得直直的了。
  而芮长生则被宗门捧为大功臣,正因为当初他在鹫山湖寨上和李默的相遇才奠定了今日之事。
  三日之后,李默一行离宗北上,抵达皇城时已是两个月后。
  坐落在白马平原中心地带的商天国皇城,乃是这千里平原之地上最大的城池。
  其周边共有八座副城拱卫,光是副城便已经是壮阔之极,比州城还要宏大三分,皇城更是足有几个州城那么大,坐拥百万建筑,处处彰显着恢弘的气势。
  不过当然,这到底是凡土的城池,和燕皇门这样的皇级玄门之地比起来却要逊色许多。
  南城大门前车水马龙,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守卫们严格的检查着进入的人群和车辆。
  刚刚抵达这里,柳凝璇便敏锐的察觉到什么,希奇道,“这城内有法阵,而且还是大法阵呢。”
  “那是天目锁玄阵,覆盖着整座皇城。”
  李默解释道。
  “这么大?那岂非跟玄门的宗门级防御法阵差不多了?”
  柳凝璇意外道。
  “规模上差不多,不过作用上不一样。宗门防御法阵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而这天目锁玄阵乃是探测类的法阵,专门针对玄门中人。一旦有玄门弟子入城就会被立刻锁定并且记录下来,而在皇城深处还专门有九玄天的门人负责监视城内玄门子弟的举动。”李默说道。
  “当真有这样的事情?”
  秦可儿扭头望来,美目中闪烁着几分狐疑。
  “千真万确。”
  李默笃定的答道,确实关于天目锁玄阵乃是不为人知的隐秘,甚至于九玄天的一般门人也并不知道这种事情,更别提是其他宗门了。
  只是他在皇城生活多年,以当初的地位和众多的玄门子弟有过接触,其中便不乏九玄天的一些上乘人物,因此对皇城的了解也比他人深得多。
  “这皇城乃是凡土之地,九玄门的人在这里设置法阵,还监视着玄门弟子的一举一动,这也太夸张了吧。”柳凝璇歪着小脑袋嘀咕道。
  李默解释道:“按常理而言,玄门确实不应该搀杂进凡土的势力斗争中,但实际上每个国家政权的更迭背后所反映都是玄门势力的兴衰。从两个玄门宗派的纷争延伸成为两个凡土世家的死斗,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可谓数不胜数,而这一点皇族势力更为明显。要知道,无论凡土的皇族如何强大,一个二线玄门就可以将之完全摧毁。”
  “确实,玄门和凡土力量根本就不是一个级数的,如果玄门在背后搞鬼,那要颠覆皇权实在太简单了。”
  柳凝璇有些明白了。
  李默接着说道:“皇城虽在凡土,却是皇级玄门的根基所在,所以为了保障皇族势力不被玄门中人所伤害,所以这皇城中不仅设有法阵,还有九玄天的强者常年守卫,使得在这里生活的皇族都受到他们的庇护。”
  “原来如此,那这天目锁玄阵可对我们也管用?”
  柳凝璇明白过来,又问道。
  “管用,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九境法阵呢。”
  李默点了点头,“以我们现在的状态,只要一步踏进去,就会立刻被九玄天的人知道。”
  “这么厉害,这九玄天还真是下了血本呢。”
  柳凝璇轻嘘了一声。
  “这倒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如此说来我们要进去而不被发现就只有将修为完全封闭起来了?”
  秦可儿琢磨道。
  “呀,这样一来那我们岂非和常人一样了?那呆在里面连修炼都无法进行了。”
  柳凝璇有些苦恼道。
  李默微微一笑道,“所以我来之前便说让你们先去半界,免得在这里浪费时间。不过既然你们跟来了,我想要解决这麻烦倒也不难,这法阵再厉害又岂能逃脱扎鲁大哥的法眼?”
  柳凝璇顿时欢喜起来,仰着小脸问道:“扎鲁大哥可看出了这阵法的破绽?”
  扎鲁含笑说道:“区区一个玄门法阵自然难不倒我,只是我如今根基受损,神识也只能发挥出极细微的部分,所以要花上一小段时间才能破解掉这法阵,等到破解了,我们便不必受这法阵束缚。”
  “不过即使如此,在这里修炼也得小心翼翼呀,这城中可是藏龙卧虎啊。”
  李默肃然说道。
  这一点他再清楚不过了,这城中不止有九玄天的神通境强者坐镇,当年更是出现过灵境强者。
  “这倒是不怕,可儿姐姐的门派不是和九玄门很熟吗?即使发现我们偷偷入城大概也不会说什么吧?”
  柳凝璇笑眯眯的说道。
  秦可儿却是摇摇头道:“确实当年寒烟门是和九玄门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过,寒烟门也是因为九玄门而成为隐世门派的。”
  “这是为何?”柳凝璇有些不解道。
  “一山难容二虎啊,九玄天认可寒烟门是实力不在其下的宗派,自是有所忌惮的,这样的宗门存在于世对于九玄天的统治就是一个威胁。所以寒烟门成为了隐世门派,不再介入这世间的纷争,只怕也是迫不得已啊。”
  李默推测道。
  “确是如此,所以现在的寒烟门和九玄天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秦可儿轻轻点头。
  话落,几人便入城而去,因为李默事先从铁律门那里弄到了几人的路引户籍之物,所以过城门倒没什么意外。
  入城之后便是一条繁华的大道,四通八达,街头巷尾,无处不透着盛世之景。
  沿大道望去,坐落在高地上的一大片建筑群落便是官员们办公的中城区,而在中城环绕之下的宫殿群就是皇宫大内了。
  遥远此景,李默不免暗叹一声。
  想当年因在郡城医道院成绩突出而被举荐到皇城太医院,初临此地时是何等意气风发,雄心万丈。
  多年宦海生涯,也是春风得意,做了多少美梦。
  只可惜一朝受难,连命都丢了。
  如今重新来到这里,心头当真是百般滋味,若是当年未曾牵扯进皇子谋反案中,不知道如今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光景。
  只是想着那皇帝和大皇子如此混帐,没有一辈子当个臣子却是一件大欢喜的事情。
  有时候要看清楚一个人,是要付出性命的代价呀。
  不多时,李默便在一个僻静地儿租了一间大宅子,接着外出做自己的私事,扎鲁为了分析法阵也前往城里其他地方。
  站在门前,看着走远的李默,柳凝璇这才说道:“可儿姐姐,你说师哥是去办什么私事呢?”
  “你没问吗?”秦可儿问道。
  “没有,师哥若想说必定会告诉我,他不说必定也有他的原因吧。”柳凝璇答道。
  “璇儿倒真是善解人意啊。”
  秦可儿微微一笑,目落到快消失的李默身上,淡淡说道,“我所能确定的一点,便是能够让他绕这么远的路过来,便可见事情绝不小。他没主动说,只怕也是没让你我参合的意思,倒也不必多问,只是希望这件事情不要和皇族牵扯上关系才是。”
  说罢,心里却有种隐隐的担心。
  另一边,李默沿外城北大街而去,未花多少时间便到了一座府邸前,大门上挂着一块匾额,写有“吴府”二字。
  “都说物事人非,这里倒没什么变化。”
  李默看了一眼,轻念了一句,走过去敲开了门。
  不多时便有一个青年仆从探出头来,他手里拿着扫帚,打量了一下李默,问道,“这位公子有何贵干?”
  “在下是来拜访吴大人的。”李默说着,将早写好的名帖递了上去。
  “您稍等。”
  仆从接过名帖,关上了门。
  不多时,里面响起匆匆的脚步声,一个四十来岁的管家打开门来,恭敬说道:“李公子请随我来。”
  进了吴府,是满院花香,处处透着雅致。
  待到了一间小厅坐下,紧接着便有一个四十来岁的青衫男子从走廊那边赶了过来。
  他一身儒雅之气,白净的脸上蓄着浅浅的胡须,眼神清明而透彻。
  一进了小厅,他便立刻打量起李默来,接着微微一拱手道,“敢问李公子,这写在名帖上的几句话是从何处听来的?”


第557章 噩耗
  李默淡淡说道:“元崇历四十三年秋,吴大人尚在沿西郡任职司库,当时伯父突染怪疾,寻遍郡城名医而束手无策,最后却被一个青年炼丹师所救。当时吴大人百般感谢,即使家中清贫,也四处筹得一笔不小巨款以做谢意,只是那青年欣赏吴大人的清正廉洁,未取分文。于是,吴大人便说了这么一段话‘今日聂兄救我父性命,他日若有需要我吴知福的地方,必当肝脑涂地,至死不辞。’”
  “你究竟是什么人?”
  吴知福眉头一皱,他很清楚这件事情乃是极为隐秘之事,并无外人知晓。
  李默并未回答,仍是继续说道,“三年后,吴大人调任皇城司籍院任学士之位,而那位青年则在次年成为了太医院大长老。”
  “你究竟是……”
  吴知福眉头皱得更深了。
  “吴大人还不明白吗?知道这事情的人屈指可数,除了过世的伯父,吴大人外,就只有那位大长老了。”
  李默平静的说道。
  “你……怎么可能……”
  吴知福自是聪明,听出这话中意思顿时大吃一惊。
  李默微微一笑,轻叹着追忆道:“我仍记得吴兄调任皇城的当晚,就到了我住的地方拜访,带的是沿西郡的名产十里桂花酿,若我记得没错的话,还是二十年份的。据你说这原本是你父亲执意要你带来送给司籍院的上司,但是你却并不喜欢这种官场习气,说倒不如和好友畅饮来得舒服。”
  说到这里,他神色一肃道,“当时我也对吴兄说,我在这皇城中也是形影单吊,甚不合群,唯有和吴兄气味相投,在皇城中吴兄是我最信任的人。”
  “天啊,你……你当真是聂兄?”
  吴知福浑身一震,定眼看着他,脸上满上惊讶。
  “吴兄当知这些事情乃是隐秘,再说了,事情过了八年,聂某早已不存于世,没有人会假冒他的名字来拜访吴兄,不是吗?”
  李默认真说道。
  “确实如此……我一个区区学士可没人惦记着。”
  吴知福点点头,然后惊喜交加的道,“这么说你真是聂兄!但是你怎么……”
  “怎么可能还活着,怎么可能又是这副模样?”
  李默淡淡一笑道,“吴兄也知道我好玄门之法,同宫中不少玄门子弟都有接触,或是承了天运,令我借了这副皮囊重生。”
  “天啊,天下竟有如此奇术?真是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当日事情传来的事情我直是痛心疾首,却又恨我自己地位低微,在朝堂上说不上话,眼睁睁看着聂兄被人污蔑陷害。”吴知福握紧拳头,想起当年之事仍是一脸愤慨。
  李默看在眼里,心里感动,正如他当初所说,在这皇城之地虽然地位甚高,但多是一些攀龙附凤之辈,真正信任的人少之又少。
  他便问道:“吴兄这八年过得如何?”
  吴知福苦笑一声道:“还不就这样,自入司籍库已有十几年了,现在还是个学士,平日里就修订修订文献之类,总之就是个闲差。”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