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龙纹身的少年 >

第210章

龙纹身的少年-第210章

小说: 龙纹身的少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睿又一拍桌子打断他,“还狡辩!老王那种人会想到用袋子蒙头?这种下三滥的招式,除了你还会有谁……”苏睿终于绷不住了,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梓杨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真的,我跟小黑只是从犯,老王是主犯!不信你问小黑——对不对?小黑?点头!”

    小黑茫然地点点头。

    “行了行了,谁都说不过你。”苏睿嗔怪地看了梓杨一眼,这个男人使起坏来,还真有点小可爱呢。

    “对了,我上次跟你说的事儿,你不再考虑下吗?我真的需要人帮忙,你跟老王小黑他们加入进来,我,我算你们合伙人。”苏睿认真地说道。

    “这个、这个,我再考虑下吧……”梓杨的自尊心在作祟,无论如何也拉不下脸接受这份施舍来的工作。

    “那好吧。”苏睿不再勉强,毫不掩饰脸上的失望。

    三人相对而坐,沉默了一会儿,为了破解这份尴尬,梓杨开口道:“你、你住哪儿?我送你回家?”

    “不了,我要去机场接个人,等会就要走了。”苏睿看看手表。

    “你真的要去机场啊?我还以为你是跟潇洒哥客气呢……”

    苏睿横了他一眼:“就你心眼多!”

    看着苏睿故作生气的神情,梓杨爱怜之心怦然而动,心跳个不停,冲动之下,几乎要张口答应苏睿的邀请了。

    “好了,不跟你扯了,我要出发了。”苏睿又看了一次手表。

    “嗯,那,那我跟小黑也回去了?”梓杨心中突然对自己非常的失望。

    苏睿点点头,三人走出咖啡坊,关上闸门,来到大街上,苏睿扬手招了一辆出租车。

    此时虽然已经接近午夜,但却是H市夜生活刚刚开始的时候,大街上车水马龙,路边酒吧、饭馆等休闲场所灯火辉煌,一对对青年男女在马路上漫步,看的梓杨春心荡漾。

    一辆出租车在他们面前戛然而止,苏睿坐上前座,跟梓杨挥了挥手,出租车扬长而去。

    梓杨站在那里看着出租车消失的方向,心里怅然若失。

    苏睿到底去接什么人呢?

    什么人这么重要需要她亲自去接?

 第二四零章:天生贱命

    “嗳,老李,你有没有注意苏睿说的那句话?”

    老王坐在梓杨床边,穿着一条沙滩裤,赤着上身翘着二郎腿,一抖一抖地跟梓杨闲唠。

    “什么话?”梓杨翻了翻眼皮有气无力地说道。

    “小苏说,潇洒哥经常去那里喝咖啡奥……”似乎怕梓杨耳朵不好使似得,老王说到“经常”两个字的时候,还故意拉长语气。

    “当然注意到了,还用你说!”梓杨不耐烦地翻了个身。昨晚失眠了,几乎一晚没睡,脑子里乱七八糟地想着事情。

    他怎么会听不出来这句话里面的意思?

    咖啡坊那么高的消费水平,一般的小白领也不见得能天天耗在那里,这潇洒哥一个学生却经常去——跑那么远肯定不是只为了喝咖啡,司马昭之心连老王都能看得出来,梓杨又岂会不知。

    似乎还嫌梓杨不够烦似得,老王又摇摇头自言自语道:“一杯咖啡几十块钱,一块饼干也要十几大洋,这家伙为了泡马子可真是下血本啊!”

    梓杨怎么会看不出潇洒哥对苏睿有意思,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人家家里财多势大,打扮时髦长得又帅,自己一个农村出来的穷酸,拿什么跟人家比?

    上次楼兰探险之后,梓杨跟潇洒哥再没什么交集,这次见面,感觉潇洒哥比上次更加潇洒了,变化之大简直跟脱胎换骨一般,不管是个人形象还是装扮,都在与时俱进(当然,那是在挨他们一顿胖揍之前。)

    相比之下,他李梓杨还是穷得吊儿郎当,生活品质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下降很多。一天三餐饭都不敢吃太饱,兜里的钱常年不到一百块,全身上下都是路边摊淘来的便宜货,加起来还没人家一个包值钱,拿什么跟人家竞争啊!?

    为了踢开脑海里这些烦心事,梓杨故意岔开话题道:“你昨天送小丽回学校后来怎样了?回来这么晚!有没有糟蹋人家?怎么没留你过夜啊?”

    老王在这磨蹭了半天,终于等到梓杨开口问昨天的事情了,得意洋洋地说道:“嘿嘿嘿,就不告诉你!”

    说罢起身扬长而去,留下梓杨一脸懵逼。

    看老王坐在客厅里哼着小曲儿,梓杨摇摇头,他可没心思去好奇老王的风流韵事。一看时间,差不多了,要去上家教课了。

    这份工作是家教公司给他安排的,需要辅导的那个孩子刚读高三,明年要考大学。

    梓杨一开始还觉得自己无法胜任这么艰巨的工作,毕竟上大学两年了,基本上什么也没学,什么也没干,学业上没什么长进不说,高中学的那一套也早就忘光了。

    第一次到对方家里上课也是印象深刻,两位家长把他迎进来后,虎视眈眈地站在旁边看着,明显是对他不放心。

    新老师第一天上课,家长们总归是要验货的,给梓杨的考验是一份试卷,上面的几道错题都被画了红色的巨叉,梓杨的教学生涯也是从这几个叉叉开始。

    梓杨硬着头皮拿过试卷,“唔,我们先来看这道题的题目里都说了些什么……”就这样一边读题一边解说——咦,你别说,竟然顺风顺水渐入佳境,早已被遗忘的那些知识竟然又奇迹般地回来了。

    当年高中苦读一年修炼的功夫没有白费,终于派上用场了。

    两个小时的课程结束以后,梓杨握着40块钱感慨地踏上归途。

    “没想到我这么厉害!”

    其实梓杨并不是一直都像现在这样窝囊,在高中的时候他也曾叱咤风云过,那时候他号称数理化小王子,在他面前没有解不开的习题,再难再复杂的题目在他手中都能迎刃而解,看他做题如庖丁解牛一般让人享受。

    现在回想起来,高中的时候是梓杨一生知识储备的巅峰,那时的他上知天文计算行星轨道,下通地理绘制洋流季风,化学周期表倒背如流,唐诗三百首朗朗上口。能做三角函数题,能解高元多次方程。知道either和her的区别,通晓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意义……

    梓杨高一时候掌握的学识就已经达到大学一本的入学水平,只不过后来不思进取,加上自制力太弱,接下来两年是每况愈下,逐渐退化。

    他那时候读的是重点高中,学校的教学手段以“变态”闻名于全市,高一的时候老师就已经把高中三年的课程全部给干完了,接下来的两年,一年用来复习,一年用来考试。

    这种填鸭式教育的精髓就是“熟能生巧”——就是用漫山遍野的题海战术来丰富你的解题技巧,那时候每个学生桌子上的书本和卷子堆起来都有几尺高,书本翻得越黑、越烂,说明该学生用功程度越深。

    一年的题海战术过后,剩下的一年是考试大战,模拟考、小考、大考、联考……往届十几年的高考试卷只是开胃菜,还有各省市、各地区自己出的全真题、模拟卷……题目越扭曲、越变态越受老师们的欢迎……那时候基本上三天一小考,七天一大考,班级考、年级考……期中、期末还有全市统考。

    这种环境下的学习强度非常夸张,简直能摧残一个人的意志。早上6点起床,晚上9点熄灯,早自习加晚自习加正课,一天十三节课,除了吃饭拉屎就是睡觉考试……

    他们班主任那时候说过,进入这所高中,一只脚已经踏入大学,在大学里保持这种学习强度,考个硕士博士跟玩儿一样……

    只不过梓杨很快就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操蛋之处——全国招生是名额制的,一个省的招生名额是固定的,你所做的努力并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只是为了把别人挤下去而已。

    换句话说,你的同桌,说不定就是你未来升学的绊脚石。

    多么地无情,这些还在青春期的学生就已经体会到了竞争的残酷。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梓杨只认真的学习了一年,后面两年基本上是在胡混,不过因为基础打的牢,所以功力还没有完全退化。

    经过第一次的成功演示之后,梓杨获取了家长的信任,后来每次去,都是直接把他迎进孩子的小书屋就悄悄退出去,不再守在旁边监听。

    “……XXX站到了,到站的乘客请下车。”

    公交车报站的声音响起,还在打盹的梓杨猛地睁开眼,这个学生住的挺偏,每次来上家教都要坐1、2个小时的公交车。

    按道理今天应该是这学期最后一堂课了,不知道会不会给点“奖金”什么的。

    梓杨自认这一个学期教的是兢兢业业,简直要鞠躬尽瘁的节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绝佳口才,就算是一根木头都能给说开花了,怎么地也能考个年级前十名吧?

    秃头中年大叔笑容满面地给他开门:“小李来啦?进来进来,小孩子正好有几道题不会……”

    梓杨换上拖鞋,客气的问道:“考试成绩都出来了吧?分数怎么样?”

    “很不错,比上学期进步很大!”家长对于梓杨的教学给了极高的肯定。

    那个学生很腼腆,把手里的成绩表给他看。梓杨扫了一眼,不经意的皱了皱眉,这个分数,离自己的预想还是有不少差距。

    这个学生虽然挺听话,但是看起来木木的,人也是瘦瘦弱弱的,一副发育不良的样子。

    梓杨要来试卷一看,几道错题都被划了红叉,非常醒目,“这不是上次刚教过的几道题吗?”

    那孩子挠了挠头,也不说话。

    梓杨耐心地给他讲解道:“你看,这种题其实都是有套路的,咱们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你要注意,我教你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摸透这一个类型题的思路……

    我们先来把题目读一遍吧——要记住,题目里给出的每一个信息,每一个数字都是有用的,肯定会在解题过程中用到,我们做的就是把这些信息摘出来,然后用我们学到的公式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哪个知识点不牢固,我们就回头再琢磨一遍,这样以后同样的错不会再犯……”

    口干舌燥地说了两个小时,那小孩子频频点头,继续埋头解题了,梓杨看他努力的样子,不禁暗叹,这孩子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儿,这样的谆谆教导,就算一头牛也会做题了。当年自己如果有这个认真劲儿的话,清华北大都不是事儿……

    跟许多当家教混日子的同学不同,梓杨是使尽浑身解数,真心实意想把人家教好,有的时候恨不得像古代师父授业一样,抓着他的天灵盖,把自己一身功力全部灌注进他的脑子里。可惜遇到了榆木脑袋,怎么也使不上劲儿。

    一看表,到点了,梓杨长长舒了一口气,不管如何,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接下来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到客厅跟家长打招呼(要钱),“叔叔,时间到了,我回去了啊。”

    正在客厅里看电视的家长急忙起身,手里捏着四十块钱递给梓杨。

    “结束了啊?老师,我们看你教的很不错,孩子成绩提升的也很快,想下学期继续请你,咱们也不用通过中介了,就直接来上课怎样?省的他还要扣我一次钱……”

    捏着手里的四十块钱,梓杨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