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诸侯争霸 >

第584章

诸侯争霸-第584章

小说: 诸侯争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刀关胜,据说是刀圣关羽的子孙,这一刀足以见其之利害,不过关胜一人在厉害,也无法阻止住那已经止不住的颓败之势,他一刀斩杀一个重甲熊骑兵,看似威风无比,但实际上这一刀也要消耗他不少的精力和力量,而前方是不断涌入的大夏熊骑,以及那气势如虹的大夏步兵,冷锋口的关墙已破,面对根本就无法阻挡的大夏熊骑,吴军的溃败已经成了必然,关胜在斩杀数人之后,眼看大势已去,冷锋口已经守不住了,断然的带领着身边不多的士兵向后方溃退而去。

一杆枪,如那冷冽的寒风,无孔不入,没有人能挡住赵云一枪,就算是那守着冷锋关上的将领,也不是赵云一合之敌,一骑一枪,虽然没有绝世的神兵,也没有那玄兽坐骑,但赵云就是赵云,无人可挡的赵云。

冷锋口关墙一破,大势已去的吴军纷纷溃败而逃,赵云此番得到了命令就是夺占冷锋口,并在附近报复一下,然后守住冷锋口,等待春暖花开,到时候在做打算,占据了这里,面对吴国,大夏已经占据了足够的主动,东面有山海关,北面有冷锋口,两地进可攻,退可守,皆可为大夏南下之基础。

吴国的丹鹤旗被降了下来,挂上了大夏的麒麟旗,部分步兵被留守在关内,更多的士兵则追着吴国溃军的尾巴,一路杀向吴国的州县之地,大肆的劫掠地方。

北水,三边重镇之一,冷锋口南下必经之路,北水城高墙厚,驻有洪承畴麾下两万兵马,其中马军五千,步卒一万五,北水城外,发源自北面高山的北水河从城外川流而过。

冷锋口守军一路溃败,上万兵马加上驻扎在冷锋口南面的五千地方守军在大夏熊骑的推进下,纷纷崩溃难逃,城市,村镇陷落无数,要知道三边地区自从被吴国占据,三边总督洪承畴就在北部群山要地遍筑关隘要塞,阻挡北方胡人南下,历经数年,三边防御日益完善,形成了关隘,寨堡,要镇层层递进式的防御体系,每年胡人南下,都会在这道防御墙上碰的头破血流。

所以三边总督洪承畴又被称为铁壁总兵,麾下十二万兵马善守能战,历经无数战阵,大部分都是守边多年的精锐老兵,三边固,反而是在三边南部的州县经常被南下的东胡骑兵劫掠,最甚的时候,甚至打到过王城吴城,所以三边之地虽然多山地,少平原,但人口却丝毫不少,而且靠着与东胡汗国之间的贸易,三边百姓甚至还要富裕一些。

洪承畴是文官武职,文武皆通,在军事上有一套,在治理地方上同样有一套,而且吴国三大总督,总兵从吴国建立起就各自为政,听诏不听调,地方军政财权都集中在三边总督府,可以说洪承畴就是吴国内部的一大藩国,这也属于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在洪承畴的治理下,三边富裕,加上少有战乱,地方上财富自然不少。

在夏军打过冷锋口之前,没有人去怀疑北方的铁壁长城的坚固,多少次东胡人都在关外碰了个头破血流,不得以的绕道西北,吴清接壤之地南下,而且夏国选择的时机也让人根本一点的防备,不到万余的大夏军一路南下,居然势如破竹,进展异常的顺利,少有阻挡,这一路追击,居然追到了冷锋口后方重镇北水城关。

北水城,守备将领是祭遵,昔日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镇守北平渔阳一带,如今在吴国内担任北水城守将,也是洪承畴手下四大臂膀之一,文武双全,北水城乃是三边核心洪承畴所在渔阳郡的东北屏障,一旦北水城破,那么夏军长驱南下,将没有半点的阻碍。

冷锋口溃兵溃败到北水城,祭遵让溃兵绕过城墙,走南门,巨大的北水城防将一路尾随追来的一票大夏骑兵拦在了城外,祭遵看着那不到千余骑的夏军骑兵,只是下令城头守备加强警戒,便不在意的回了城主府,丝毫没有将来袭夏军放在心上。

上千夏军骑兵碰到了北水重镇,知道拿不下来,绕了几圈,见城内的守军居然丝毫不加理会,这才无趣的北返,加入了劫掠地方的队伍之中。

祭遵下了城头,面色却是不善,命人将溃兵带来,亲自询问冷锋口关破的经过,听完之后,祭遵也不由地倒吸了口冷气,一旁的副将听之,也皱起眉头,道:“夏军居然利用生石灰迷伤守城士兵的双眼,然后在行攻城,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怎么可能。”

祭遵却是摇了摇头,道:“在北水城,夏军的法子固然不可行,但在冷锋口却是正合适,冷锋口夹在两山之间,扼守南北,左右为高山,北风正从这冷锋口而下,冷锋口宽度不过一里,地形狭长,整个就是一个大风口,咱们这里没有多大的风,那边却是小风呼啸不停,你没听过冷锋口士兵所言,冷锋口,鬼哭嚎,昼也哭,夜也哭的打油诗,冷锋口的地形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如果正面攻打,就算是十万夏军也休想拿下,这一仗打的妙啊!夏军占据了冷锋口,三边防御就被撕开了一条口子,形势有些不妙啊!”

“冷锋口破,北水重镇首当其冲,如果夏军南下,北水城是唯一一个可以阻挡夏军的要地,大人,是不是奏请总督,拨调人马,加强北水防御。”

祭遵摇了摇头,道:“不必了,将情况汇报上去就行了,夏军在寒冬时候攻打冷锋口是经过精心准备的,目的差不多就是冷锋口,如果真的挥军南下,我这北水城可不是一个摆设,夏军远来,地方不熟,我只要固守,这严寒天气就足以让其退兵,夏军不会那般鲁莽,就算要打,也会在春暖花开之后,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多派斥候在周边巡弋,另外城墙巡逻要加紧,对来往城内的人员要严格检查,以防夏军密探进入城中。”

“知道了,大人,那些溃兵要怎么处理!”

“安插到各营之中,这些溃兵也都是老兵了,战斗力还是有的。”

冷锋口陷落的详细很快就被快马传到了渔阳城洪承畴的手中,洪承畴得到消息,也是错愕一番,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开始寻思起冷锋口失陷后,对三边的影响,他这边得了消息,怕是不两天南面吴城的那位陛下也会得知,借刀杀人的法子总算生效了,下一步怕就是要想办法在他这三边混沙子了。

洪承畴并不担心夏国拿下冷锋口后,就会南下攻打吴国,尽管在前年大夏击败了东胡汗国大军,并趁势反攻,陆续拿下了东胡汗国辽河上游东侧的数个汗国部落的草原疆域,但东胡汗国毕竟是一个庞大的草原联盟,在内部四分五裂(W/U)之后,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实力,尤其是柔然汗国,虽然接连损兵折将,但实力仍然不可小觑,而且夏国和柔然之间也彻底了敌人,夏国要南下,就不可能不考虑腹背受敌的危险,而且如果夏国有意攻打吴国,占据山海关数年之久,陈兵十万与关内,却始终没有挥师西进,这足以说明,夏国在目前还没有攻打吴国的企图。

洪承畴一番分析后,知道他目前最大的麻烦不是来自夏国,而是来自吴王陛下的威胁,洪承畴等三人虽然归属吴国,但实际上,却自成体系,井然是一个国中之国,吴三桂在元气恢复之后,在对外扩张无路的情况下,解决内部矛盾就成了主要矛盾,而这次借刀杀人,夏军拿下冷锋口,无疑就是一个机会。

第五百一十八章落红如梅

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火速传往大夏京城天之城,冷锋口一战结束,意味着西线战场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战略目的,而此刻的西线战场上,云聚着三大镇守府近五十个军的兵力,其中西北镇守府将东胡汗国残余势力尽数赶往了辽河西面,获得了大片的肥沃草场以及上百万的草原牧民,牛羊更是数不胜数。

西南面,获得了冷锋口关隘,确保了草原西南方的安全,并获得了南下中原的北部通道,在对吴国的战略上,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地位,与东南面的山海关要塞形成了两路夹击吴国的态势,自此大夏对吴国边境陈兵五十万,磨刀霍霍,随时可攻入吴国腹地。

而在锦西走廊,幽地通道,随着西府对地方燕幽两国的接收,兵部接收了大批两国精锐,暂编入后备军,营,异地重新训练,以充大夏的军力,而从沐风郡,商郡通往锦西走廊千湖郡的两条驰道正加紧修筑,连通燕国着两年建成的几条主驰道,并召集聚集起来的民壮修筑从锦西走廊通往山海关的主要驰道,打通从大夏核心州郡到达山海关的陆路通道。

西线一切都按照着参谋部所设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行进着,南线的山东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平稳,源源不断的粮食以及各种生活,生产物资的输入,在内阁选拔出来的选官的带领下,山东占领的二十余州县发展迅猛,各州县内存粮满仓,加上神赐军在冬季中不断的深入大山,传扬大夏惠民之政,一些在山中生存不下去的百姓陆续选择了下山,在受到地方官员盛情的接待后,每个人都得到了足够过冬的粮食,房屋,以及其他各种生活物资,民心思定,大夏占据的地方州县彻底的稳定了下来,而为了让那些四周虎视眈眈的势力不敢铤而走险,二十余个地方州县驻扎了大夏二十余万兵马,每日巡逻不断,更是让迁居地方的百姓心安,可以说在山东半岛站稳脚跟,并成功立足的第一步已经迈了出去。

不过相比起南线和西线的顺利,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的一帆风顺,东府征伐十万大奚山就遭遇到了大奚山内的蛮胡各部的抵挡,对于这群隐藏在深山之中的蛮族部落,东府那最强大的白马铁骑也排不上用场,连那些步兵军也难以应付山中矫捷无比的蛮族战士,而东府最新组建的七个奚蛮山岳军还是磨合中,远没有达到可以纵横十万大奚山的实力,不过陈庆之也改变了之前恩威并重,缴抚并用的策略,显然对于这些蛮族只有真正的实力才足以让他们驯服。

在大奚山内那山涧,谷地,河流河畔,一座座坚固的军事据点在建立而起,道路连通到大山之外,利用点线带动面,逐步的吞噬大奚山内蛮族的生存空间,而军事据点的建立,随之而来的则是对四周山脉的探索,资源的勘探以及山中药材,珍贵树木等资源地的标记,为之后的开发打下基础。

而在东南方,东南镇守府也是屡屡传来好消息,辽东半岛大部被征服,沿海的土地已经建立起一座座的百姓据点,不需要几年时间,定居这里的百姓就会快速的壮大,将这片荒芜的土地变成大夏的沃土。

大夏的版图在快速的扩张着,然而在其他各个方向都十分顺利的时候,北面却让夏羽的喜悦之中多出了一丝烦躁,北部,辽河绕过一个九十度的转弯,河道从西南流想东北,辽河北部,昔日东胡汗国的数个部落不是脱离了东胡汗国自立,就是依附了北部的大鲜卑汗国,几乎是以辽河为线,大夏从这里北上的道路被实力要远比东胡汗国还要强大的大鲜卑汗国挡住。

而辽河拐点的东面是连绵的山脉,而山脉的东部就是白石谷地以及松嫩平原,这里无疑是大夏如今最好的后方基地,只要将松嫩平原纳入大夏版图,这里将成为大夏的后花园,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不会总如人意,计划远远都不如变化的快,松嫩平原的主人斯拉夫人在松江河畔大败,本来就不稳定的统治立刻土崩瓦解,一个之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小国瞬间拥有了让大夏都要畏惧三分的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