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吴钩 by 沈纯 >

第85章

吴钩 by 沈纯-第85章

小说: 吴钩 by 沈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嗓音清脆,掷地有声,才说完,就有三个人一齐赞道:“说得好!” 
 
几人看了看开口的温惜花和沈白聿,再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了过去,却见山头上闪出个小小的亭子,坐北朝南,遥遥上书:落凤亭。楹联写的是李白的“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还”。亭子里头坐了两个人,桌上横七竖八几个酒坛且不说,其中一个正是方才击掌赞叹之人。 
 
这两人竟都是大家识得的。一个是仵作之首雷廷之,另外一个却是他的老师,从前的探花郎冯于甫冯老爷。 
 
冯于甫抚掌大笑,连连赞道:“好好好,好个开开心心、痛痛快快、清清白白!不愧六扇门第一神捕,不愧为女中豪杰,听得老夫也逸兴思飞,当歌一曲!”他一手就拍起了桌子,边敲着空酒瓶就唱道:“……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1) 
 
他兴头上来便歌咏舒怀,不失往日狂士风范,众人都慢了脚步,凝神听词。 
 
“岁将晚,争客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沉领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发出,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及至“回首望云中”,冯于甫已是须发飞扬,双目凛然,哪里有半分老态。听他歌声慷慨激昂,别说温沈二人,就是年岁尚幼的纪小棠凌非寒也都觉豪迈,情不自禁叫了声好。 
 
冯于甫不由得意,扭头向雷廷之摇头道:“还陪我这老朽坐着干嘛?不快去看看媳妇儿怎样了!” 
 
雷廷之早见叶飞儿脸色苍白,心中挂念,又怕在老师面前失了礼仪。冯于甫声音一落,他如逢大赦,赶紧拱手离坐,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面前。叶飞儿笑颜如花,跳下马来。正好给雷廷之执住了双手,关切之语万千,却碍于口拙,半晌才蹦出句道:“听关捕头说你受伤了,重不重?” 
 
寥寥几句便露了特地在此地等候的形迹,叶飞儿心头一恬,也不说破,笑颜如花,只轻轻地摇了摇头。雷廷之这才觉两人双手竟紧抓不放,想起老夫老妻肉麻当有趣,老脸发红,咳嗽两声想岔开话头。 
 
这声咳嗽倒勾起了叶飞儿的心病,柳眉轻竖,语气转冷道:“你又喝酒了?” 
 
雷廷之的手这下可不知该放哪儿了,只恨不得诅咒发誓,苦笑道:“你都受伤了,我怎会来气你。今日只陪老师坐着,我滴酒未沾。” 
 
叶飞儿上下瞅瞅,掂量着他不敢说谎,这才放缓了脸色,柔声道:“你平时若有半分关心自己,就叫我谢天谢地了。” 
 
雷廷之听她语声恳切,心头一暖。他向来不善言辞,虽然胸中感动,却讷讷半晌不知该说什么。忽觉手心紧了紧,只见叶飞儿牢牢拉住他粗糙的手,目中尚有无限温柔妩媚之色。雷廷之晓得妻子向来性情刚强,如今示弱,分外惹人怜爱。他也不懂说什么贴心话,终于道:“飞儿……我们回去吧。” 
 
他话一出,冯于甫不由得在旁摇头叹气,小声道:“亏得也是我的学生,唉,竟连讨老婆欢喜的话都不会,真真朽木不可雕。” 
 
这话音虽不大,却全部人都正正听见,纪小棠立刻一副想笑又不好笑,直憋得笑脸通红。雷廷之更尴尬了,苦笑连连。他这个老师哪里都好,就是飞扬佻达惯了,几杯酒下肚便把往日为官持重聪敏的劲儿尽抛脑后,放浪形骸,出言无忌。 
 
温惜花哈哈大笑,甩缰下马,三步走进落凤亭,一屁股坐下去,道:“只要探花爷不嫌弃,我且来做一回陪客。” 
 
沈白聿朝纪小棠使个颜色,示意她跟雷廷之几人回去,在亭边石桩上栓好两人的马,坐到了温惜花身边。 
 
冯于甫正在愁独酌无趣,当即两眼放光,笑道:“如此才俊作陪,哪里有不肯之理,我才怕你们嫌我老朽无趣呢!”温惜花笑吟吟地斟酒给他,冯于甫接过酒,吟道:“行行即长道。道长息班草。邂逅赏心人。与我倾怀抱。” 
 
温惜花赶紧笑道:“探花爷还请打住,前面都正应景,再吟下去可就不好了。” 
 
冯于甫拍额道:“说的是,今日如此高兴,不该煞风景,是我忘形了,当罚一杯。” 
 
雷廷之一行人还未走远,他坚持让叶飞儿上马,自己在马下牵着缰绳。听到那三人说话,叶飞儿就探手去拉丈夫的袖子,道:“我听那诗不是挺好的,他们为什么说‘煞风景’?” 
 
知道妻子素来不读诗文,雷廷之微微一笑,道:“这是晋宋间的一个大诗人叫做谢康乐的《相逢行》,老师方才吟的是头四句,我把后面几句念给你听你就明白啦。 ‘……夷世信难值。忧来伤人。平生不可保。阳华与春渥。阴柯长秋槁。心慨荣去速。情苦忧来早……’”(注*2) 
 
叶飞儿嫣然道:“我也听不懂什么春啊秋啊的,不过这句‘忧来伤人’说得好,正正合送给你这最爱忧国忧民的病秧子捕快。” 
 
雷廷之老脸微红,道:“夫人,你也少说两句,留我几分面子罢。” 
 
夫妻两人相视而笑,纪小棠骑在马上,想到顷刻便要回家再见老父,心中也是一团和乐,却听得旁边的凌非寒喃喃低语道:“心慨荣去速。情苦忧来早。心慨荣去速……” 
 
他语声极低,只纪小棠隐约听见了,两人当时并肩而行,和风暮霞。她望见凌非寒轻低了头,平时总不苟言笑的轮廓在夕阳里也柔和了许多,与自己如此接近又如此生疏。纪小棠忽觉胸口一痛,痴然良久,也自默念起那两句诗:“心慨荣去速。情苦忧来早……情苦忧来早……” 
 
突然间,纪小棠就懂了。 
 
他们都有些失魂落魄,残阳照在身上也不觉绚丽。就如同此刻,在雷廷之叶飞儿之间,再温柔的春风也难比双方的目光更缠绵一般。 
 
******* 
 
那边一老一少都是性情中人,顷刻间混的脸熟。沈白聿微微一笑,拿过桌上空杯,却见那官窑青瓷杯十分雅致,上浮凤纹雕花,杯底空空,想来雷捕头果真滴酒未沾。他就着坛子斟满了杯,递了过去。冯于甫这才发现止有杯两个,三人饮成空,不免连声恨憾。 
 
温惜花接过酒杯,洒然道:“不妨事,他不善饮,和我共用一杯就好。” 
 
冯于甫忽而嘿然一笑,喜滋滋地指着酒坛,道:“这可是我遍寻天下找来的好酒,温公子不妨猜猜这是什么酒?” 
 
温惜花早就闻到这酒异香扑鼻,拿了杯子在手里,只见酒色淡黄,其味香中微带辛辣。浅酌一口,入口却辛辣味全无,片刻后就觉腹中温暖,血气活络。再看坛子,做工粗犷,陶罐子稍上了点釉彩,罐身磕磕碰碰落了不少斑点。心中有了计较,顺手把还剩的大半杯递给沈白聿,笑道:“既然是找遍天下来的好酒,势必不凡。我且猜猜看,酒香百里,味带苦辛,色如薄金,活血舒脉,莫不是乐府中提过的郁金酒?” 
 
冯于甫双眼放光,只恨不得将眼前之人引以为平生知己,大笑道:“这样也给你猜到!不枉我千里迢迢把它运来,果然遇上了有缘人。正是乐府中说的:郁金酒,凤皇樽。回天睠,顾中原!来,温公子,我们再喝一杯。” 
 
此酒产于岭南道,以郁金根茎酿成,不止异香扑鼻,还有和血散瘀、行气解郁的功效。明白温惜花之意,沈白聿暗叹口气,纵使本不好酒,也还是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将着又倒了一杯,回手递了过去。 
 
见两人都甚是欣赏此酒,冯于甫老怀大慰。三人谈谈说说,言语无忌,早忘了身份有别,年岁之差。不觉间天色已西沉,东边升起繁星朗月,点点相映。几轮喝下来,冯于甫自然是下肚最多的,早就双颊泛红,目光飘忽,口齿也囫囵多了。沈白聿被温惜花明着暗着灌下去不少,这酒果然甚是有效,他丹田散功的郁结气闷也减轻了许多。温惜花却是喝得最少的一个,他笑嘻嘻地不停两边斟酒,跟冯于甫干杯闲话,常常才喝了小半口就转手给了沈白聿。 
 
喝着喝着,酒坛见底,冯于甫晃悠了半晌,才堪堪逼出两小杯来。他与温惜花对视眼,苦笑道:“果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却是酒不留人了。” 
 
温惜花眨了下眼,拿起酒杯,笑嘻嘻地道:“落凤山上落凤亭,落凤亭中凤凰樽,凤凰樽盛郁金酒……” 
 
冯于甫大笑,接口道:“酒香千里无价春。” 
 
这诗不平不仄,不伦不类,也就剩了应景。两人倒混不在意,一齐哈哈大笑,只觉心中畅快异常。 
 
他们笑完,沈白聿才轻轻弹着空酒坛道:“香浮郁金酒,烟绕凤皇樽。冯大人果真有雅兴得很。”他语气温和,平素少见,温惜花有些愕然,这才发现沈白聿耳根发红,似是酒意上头。 
 
冯于甫喝的不少,也不以为意,听此言却长叹了口气,怅然道:“雅兴谈不上,无非是心中……咳,陈年旧事,不提也罢。” 
 
温惜花饶有兴味地瞅着老探花忽然而来的萧索模样,道:“冯大人语有悔意,又带心喜,这陈年旧事,莫非是一桩韵事?” 
 
冯于甫倒真没想到这人如此机警,顿了顿,才苦笑道:“说得出这句话,温公子自然也是风流债缠身之人。” 
 
他这一变相默认,倒让温惜花惊出一身冷汗来,就拿余光去扫沈白聿。此时已完全入夜,风中传来阵阵细索的树叶响,还有马儿的浅嘶低鸣,远望去山如天幕里接天通地的一块块沉黑色。近处借着月光,还能辨认出双方表情,练武之人耳聪目明,瞧得更加清楚。沈白聿黑色的眼睛,在暮色里愈发明亮,眼神温润,似笑非笑地盯着温惜花。 
 
温惜花胸口怦然而动,霎时间既想一直就在这目光里沉溺下去,又仿佛捺不住脸红心跳地只想别开目光。 
 
四周静寂无声,只闻风吟虫语,坐在亭中的三人各怀心事,呆然不动。好久,只听冯于甫叹了声,道:“说出来也不怕你们笑话,每年这时,我都要独自坐在这亭里喝闷酒。一人自斟自吟几十年,从未与人相谈至此,今日竟然遇见两位,也算是有缘罢。”他语气中微带涩然,许是念及这缘分来得实在是祸不是福。 
 
温惜花沉默片刻,忽然轻声道:“她是个怎样的女子?” 
 
酒是穿肠毒,也是真言引,若是换了平日,冯于甫也未必如此忘形。今天却只觉一股闷气,只想向人倾吐,他蓦地叹了口气,呓语道:“她是……唉,你朝这落凤亭直出往南,便是岭南道。她便是出身那里的百夷女子,能歌善舞,温婉多姿,我语鄙不及万一,只好借花献佛——‘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他语气珍之重之,轻如片羽,中有柔情万千。温惜花不由动容,忽而微笑,道:“那必定是个如同今日般的春天。” 
 
冯于甫笑了,柔声道:“的确是一个春天,‘东风陌上惊微尘,人闲正好路傍饮’的春天。夷人三月有节,男女老幼,满寨齐出,载歌载舞。年青男女装扮一新,但凡遇见合意之人,便对歌传情,永结同心。我们汉人礼俗繁琐,都瞧不起夷人聘礼不备就自谈嫁娶,讥之私奔野合。那时我一介书生,最不屑这些礼法,四方求学中路过岭南,倒常和夷人混在一处,只觉他们天性淳朴,粗犷豪迈,少礼重义。那日碰巧遇上夷人喜庆的大日子,整个镇子热闹非常,我挤在人群之中,忽然瞧见一个少女被围在无数男男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