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风起之时 >

第8章

风起之时-第8章

小说: 风起之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在杭哥他们看来,张风起是杭哥的救命恩人。

娱乐城是传播消息比光速还快的地方,经过各种加工,原本就已经“很厉害”的张风起一举成为某种传奇。


回学校的路上,两人谁也没说话,高雪被吓着了。

差不多快到学生宿舍,张风起掉头向另一条路走。

高雪捂住裙子跑进门。


工棚里,阿明正在煮快餐面,“洗完澡了?”

“嗯。”张风起接过面。

“那个水库深不深,我下次也去那里洗,就怕在路边,不干净。”阿明拿了点咸菜给张风起。

老福说,“干净,在草坡下面,马路上的灰扬不到那儿,比在这边用水冲舒服,我上岁数了,外面凉,经不起,你们小孩子,讲究个什么?”

阿明道,“我都二十好几了,还小孩子?你不过四十,卖什么老。”

“干我们这个的四十还能干几年?”老福叹道,“风起这个娃都长大了,我还不老?”

阿明道,“是咯,风起来我们队里也有三四年了吧?”

老福道,“嗯,这里完工,我们就回大本营了,不就是在那里收的风起吗?”

“要回北边吗,太好了。”其他人过来说。

因为这支工程队大部分是江北人,北方好歹比南方离家近。

最近两年,他们都在南方施工。去年有两笔工程款拖欠,很多人没有凑够路费回家。

张风起也没有回家。

据称,各级政府都是“选举”产生的。

不过,基本上,一任政府只要没“犯错误”,没升职,在所有的“换届选举”中都会百分百“一致通过”,这个百分百可比口服液货真价实得多。

目前而言,张风起家乡的县委书记还是“一致通过”,所以张风起也就回不了家。

去年,李德财来南方看上大学的小儿子,顺道给张风起捎了口信。

张风起的爸爸生病住了院。

医院总是“资金短缺”,“不得不以药养医”,一块钱的药卖给病人是二十块三十块,病人不敢跟医生叫劲,否则钱付得更多,病治不治得好还是两说。

加上“医护工作的薪水微薄”造成的“乱收费”,穷人住院,真要长叹一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为了尽快康复出院,一定要把医生护士上上下下打点好,漏一个都不行。

二月份的时候,老满媳妇做阑尾手术,不知道哪个没打点到,简简单单的一个手术愣是做了三次。

第一次从手术室出来,没过半夜,病情就急剧恶化,不得已又推回去。拆开线才发现,一把手术钳被“漏在肚子里”。

过了两天,疼得实在受不了了,又上了手术台。这次是一块纱布被“遗忘在”某个紧要部位。

三次手术下来,原本一百五十斤的人,剩不到九十。

幸运的是,她好歹没因为一个不可能出人命的手术丢了性命。

也不能说医生护士们真那么“看重钱”,故意为之,但不上心,敷衍了事却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张风起妈妈不敢不打点,前前后后花了八千块。

一贫如洗的张风起家,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三间破瓦房作保借高利贷,五分利,一年下来,光利就已经有五千块。

许多城市里的人认为高利贷是旧社会的事,其实大错特错。

由于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加上银行长期的不良经营,以及官员的腐败,导致银行严重亏损,国家将巨额的税金用于填补银行亏空尚且填不过来,个人,尤其是无权无势,无可抵押的人,根本贷不了款,而他们却是最需要钱的人。

为了治病,为了供孩子读书,为了借点钱做小买卖养家糊口,当然也有是为了还赌债等等等等,民间早就形成了相当普遍的私人高利信贷,最高的可以达到八分利以上。

有人靠放高利贷发家致富,也有人因为收不回放出去的钱,而弄得倾家荡产。

反之,还不起债的人把自己的房子折价赔给债主的也并不是什么希罕事。

这些都是指与黑势力无关的,有关的又另当别论。

没有田地的张老五家,这笔不断翻跟头的“巨债”只能依靠一年挣不到几千块钱的卖苦力的儿子来还。

然而,苦力是我们国家最不值钱的东西之一。

张风起不是没有机会赚比较多的钱,不说以前,最近一直拉拢他的杭哥就为几乎不识字,除了盖房子没有别的手艺的张风起,提供了相对来说算可观了的薪水。

可惜,张风起“不开窍”,始终不答应。


下大雨,工地歇了。

傍晚,杭哥过来找张风起去“出水芙蓉”消遣。

现在,还没到开店的时候。

一群群跳舞唱歌的小姐走来走去的忙活。

杭哥招呼张风起坐下,指着一队穿草裙的姑娘说,“风起,你看这些妞怎么样?”

张风起瞄了一眼,道,“不错。”

“有没有中意的?”杭哥说,“你看紫裙子的那个,她是这批货里最正的,别说在这里,就是随便拉个中国小姐来,脸盘儿也不够看的。”

“怎么跟个学生似的?”张风起道。

“行啊,你小子眼毒啊!”杭哥拍拍张风起的肩,“看你还是个小鬼头,敢情是老江湖了。”

他凑到张风起跟前,小声说,“咱们兄弟不讲官话,这批货是北边一个艺校的学生,由老师带队。每个人,经理给学校一个月一千四百块钱。说是让学生来实习,其实是给学校当摇钱树。至于她们自己,没有工资,赚多赚少看各人的本事。”

“都不大啊?”张风起有点吃惊,他走南闯北几年,还真没见过这种事。

“最小的十四,大的不到十八,”杭哥道,“刚来几天,还没出过台,趁新鲜,给你找一个,钱我来出。我看就那个紫衣的,人甜,懂事儿,年纪也跟你差不多。”

张风起笑道,“心我领了,人就算了。”

“别介,是不是还生杭哥气,上次是我不对,不该随便找个小姐上你的床,我那不是一时忘了吗,你还小,那些小姐对你是不合适。”杭哥悄声道。

张风起道,“不是,只是有点累了。”

“那就以后再说,暂时给你留着。”杭哥道,“对了,前两天见到大老板,他惦记着你,又问你愿不愿意到他那里去?”

张风起向沙发里靠了靠,“上次不就说不去吗?”

杭哥咂嘴道,“风起,你到底是哪根弦不对,你干苦力,累死累活一天,能赚几个钱,拿不到工钱,连饭都吃不上,到公司里上班,不比这强?”

张风起道,“咱们别谈这个了。不然,我真要走了。”

杭哥忙说,“不谈不谈,他们几个大概都在歌房等我们呢,过去吧。”


离开“出水芙蓉”,是夜里了,张风起不肯留在那里,只说第二天还要干活,太远。

进大学门的时候,碰上几个学生自习回来。

快要期末考试,有些学生在教室里自习得很晚,有的还搞通宵。

几个人零散的走在寂聊的路灯下。

“喂,”有人走到张风起身后轻轻叫了一声。

回头一看,是个女孩子。

“那天……谢谢你。”女孩低头说。

张风起想起来了,是前天那个大学生,“是你啊。”

高雪道,“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我叫高雪,是一年级学生。”

张风起道,“张风起,”顿了一下,他道,“你怎么还这么晚在外面?”

高雪道,“我们快要考试了,我在教室自习。”

张风起道,“你最好和别人一起走。”

高雪道,“我是和别人一起的,看见你,我才过来的。”

张风起道,“那你快回去吧,我要从这边走了。”

高雪忙道,“那天我吓坏了,连谢都没说,明天中午我请你吃饭。”

张风起说,“算了,你自己小心吧。”



第二天中午,高雪真来叫张风起。

她颇尴尬的站在工地前,很是难堪的样子,张风起只好去了。

上了菜,高雪说,“这家饭店的菜不错,我上次和同学来过一趟。”

埋头吃饭的张风起道,“是不错。”

两人差距太大,找不到能谈下去的话题,席间老是冷场。

最后,高雪说,“你知不知道,我们学校不少人都挺注意你的。”

这倒奇了,张风起在不少学校盖过房子,学生和民工完全没有交集,何况后者属于城市里不被人重视的一群,怎么会有人这样说。

“为什么?”张风起抬起头问。

“因为……”高雪笑笑道,“你长得比电影明星还帅啊。”

“我?”张风起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话,但都是从他那个阶层听到的,从天之骄子口中听到还是头一遭。

“对啊,你长得特别好看,是一种超越了国籍的俊美。我们宿舍的人说,从来没见过哪个人长得这么帅的,要是你当明星,那些帅哥俊男全都白给。”

张风起道,“你还真能说。”

“不是我说的,好多人都这样说。”高雪肯定的强调道,“你还是改行吧。”

她特意摆出的正经八百的神态实在有趣,逗得张风起忍不住笑起来。

高雪自己也乐了。


高雪就和张风起熟了起来。

张风起和她年纪相仿,与那些佝偻着背神情怯懦,或者流利流气满嘴昏话的民工完全不同,张风起气质干净,为人诚恳,也比大学里的那些喳喳呼呼的男生有内涵得多。

而他又是在那种情况下把自己救出来的,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他是绝对可信的,真正安全的。

高雪有男朋友,在同一个城市读大学,只是学校不同。

大学里这种“距离”恋爱通常以一方有了新爱收场,高雪没能逃脱这个规律,她的男朋友交了别的女孩子,提出了分手。


张风起不知道一个女孩子在自己怀里哭的时候,该怎样安慰她,他的手放哪里好像都不合适。

好不容易她停止了抽噎。

“好了,天晚了,我送你回去吧。”张风起道。

“再呆一会,”高雪把头闷在张风起怀里。

张风起伸手把她的头抬起来,“真的该走了。”


这里是学生晨读小憩的地方,周围种着高大的香樟树和碧绿的白玉兰,齐膝的花丛环绕在石桌石椅旁边,环境幽僻。

此时月色如水,万籁俱寂。

张风起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高雪的脸。

原来她长得很漂亮,在月光的映照下楚楚动人,张风起一时竟发起愣来。

高雪也有点迷朦,恍恍惚惚的说,“风起,你来做我的男朋友吧。”

张风起没回过神,“什么?”

高雪迅速的把唇贴在他的唇上,柔软的触觉霎那间让张风起有些意乱情迷。

“你们在干什么!”猛地传来厉声的喝问,接着强烈的灯光直射到他们脸上。

两人扭头望去,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两个保安站在花丛外,“快给我出来!”

原来,鉴于男女生在校园里过于亲热日益增多,引起了颇多争论,学校三令五声不准学生晚上十二点后还逗留于凉亭花园之类的地方,并禁止公共场所学生有接吻拥抱等行为。

为此,成立了纠察组,由担任行政职务的老师组织巡视。

到了值班室,这位姓朱的女主任让保安去外间,自己来审查。

她先以为是一对学生,知道张风起是民工,改变了态度。

她认为是张风起图谋对高雪不轨,让高雪别怕,照直说,学校一定给她做主,而且会在尽可能小的范围解决这件事。

她一再追问,高雪就是不开口,头一直没有抬起来。

她想高雪是被吓坏了,不敢和张风起当面对质,自己又是她不熟悉的老师,就想叫高雪的班导来。

高雪满脸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