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汉末大军阀 >

第139章

汉末大军阀-第139章

小说: 汉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尹礼苦着脸,重重的点了点头。
  阳夏城。外出十余日的臧霸终于归来,但还没等他把‘丰收’之事告诉众兄弟,就听到了昌豨的报告。
  “他们出去几日了?”臧霸沉着脸看着唯一一个留下来守城的兄弟,开口问道。
  “已有六日。”昌豨掰着手指算了算,回答道。
  “六日,”臧霸点点头,不再言语。心中不停祈祷,自己几位兄弟可别有事啊!
  “大哥,飞鸽在你走后,已经来过两次了。”昌豨从怀中掏出两个小竹筒,说道:“没你的吩咐,谁也没打开过。”
  臧霸一看,就知道是刘氓传来的最新消息。急忙接过,打开其中一个,仔细看了起来。
  依次把两个竹筒中的信件看完,臧霸才呼了口气,对着昌豨说道:“主公有言,众兄弟均无恙,让某家放心。”
  “几位大哥都没事?那就最好了!”昌豨高兴点头。
  长安城,刘氓的儿子终于要过周岁了。趁着这个机会,刘氓再次把群臣聚集,长安的各大士族同样有人出席这场宴会。
  “氓哥,你看翔儿多高兴。”蔡琰指着不远处扶着低矮案台依依呀呀的刘翔,笑着说道。
  “翔儿倒是厉害,”刘氓高兴说道:“和我幼时一样,不满一岁,就能站稳走路咯。”
  “那我呢?”这时,后院走来一位挺着肚子的小巧女子,出声问道,“我们的孩子会这么聪明吗?”
  “婵儿古灵精怪,不管像你还是像我,都一样聪明!”刘氓笑道。
  貂婵对刘氓的回答不太满意,小琼鼻一翘,不再搭理刘氓,转身与张宁笑谈起来。
  不知为何,张宁跟着刘氓的时日也不短了,但其余两位都已有身孕或孩子。就她的肚子一点动静也没有。这点变化让张宁产生了惊慌,虽然她从不表露。
  “王爷,府外有人自称王爷旧友,求见王爷。”府里的仆人走了上前,低声说道。
  “何人?”刘氓诧异问道。
  “来人自称成都张任。”仆人回答道。
  “张任来了?”刘氓挑眉笑道:“请他去侧厅,孤在那见他。”
  “谁啊?”蔡琰小声问道。
  “你见过的,”刘氓笑道:“还记得成都灯谜会吗?那天碰上的成都豪杰。”
  “记起来了,氓哥还请他入府相谈甚久。”蔡琰点头:“氓哥先去吧,翔儿有我们几姐妹照料着就好。”
  刘氓点头,告别三姐妹,走向侧厅。
  “张兄,别来无恙?”看见张任别仆人引进屋中,刘氓走上前笑问道。
  “任见过王爷。”张任抱拳说道。
  “不必如此,请坐!”刘氓随意的坐在一旁的矮榻上,笑着对张任说道。
  “任不敢。”张任许久不见刘氓,两人生疏不少。
  “坐吧,”刘氓拉着张任坐下,问道:“近年来,张兄可曾开开眼界?”
  “确如王爷所言,”张任说道:“任虽未能大汉都逛上一遍,但也去了不少地方。”
  “不妨说来听听。”刘氓问道。
  “各处险隘,都有幸一观。”张任回答道:“中原大地,任也去了不少州郡。”
  “有何感触?”刘氓笑问道。
  “不如长安,多矣!”张任叹道。
  第三卷 龙游大海 第144章 幼子贺岁,学院讲课
  “王爷治下,其余诸侯无法比。”张任叹道:“也只有王爷,才能匡扶临危的汉室。”
  “言重了,”刘氓笑道:“孤只是尽力而为。大汉风雨飘渺,最终谁胜谁负,不到最后,无人能预料。”
  “王爷,任此来,是为了当初的承诺,求职来了。”张任抱拳说道:“还请王爷收留。”
  “哈哈。”刘氓高兴笑道:“孤就知道你会来的,你的职位孤早就为你准备着了。”
  “多谢主公。”张任感激说道。
  “今日不谈这些,随孤一同出去,今日家中幼子刚满周岁,你来的正巧。”刘氓说完拉着张任走出偏厅。
  “主公,小公子怎的还不出来?”郭嘉拿着一个小酒壶,走上前笑道。
  “想必琰儿她们还在着装,你们坐。”刘氓点头说道。
  “主公,这位是?”张飞看着刘氓身边的张任,诧异问道。
  “成都人士,张任!”刘氓介绍道:“此乃孤麾下大将,张飞。益德,张任新来。你们同属武将,要多关照关照。”
  “这个某家醒得。”张飞笑道:“主公帐下又多了一位张姓将领,来,兄弟,随某见见其他将军。”
  “张将军客气了。”张任点头说道:“主公,告辞。”
  “别那么客气,主公不喜欢那套。”张飞拉着还在弯腰的张任走向不远处的一桌酒席,“我们去那,去晚了就没酒喝了。”
  片刻之后,宴会的主角姗姗来迟,被三女包成粽子配上一张娃娃脸,刘翔的模样十分可爱。
  刘氓抱起自己两世为人好不容易才有的儿子,笑着对众位来宾说道:“今日孤为幼子庆贺周岁,诸位前来,不必拘礼,今日无主次之分,只求尽兴!”
  “谢主公。”“多谢王爷。”……
  第二日,张任带着刘氓的任命状前往成都,蜀中第一将开始了他自己的旅程。
  “奉孝,随孤去长安学院走走。”刘氓放下手中的檄文,伸个懒腰,对着一旁无精打采的郭嘉说道。
  “主公早该去学院看看了,”郭嘉一听要出去,精神为之一振,点头说道:“自从学院开学典礼过后,主公就不曾过问,今日总算想到要去了。”
  “别废话。走。”刘氓脱下象征着地位与身份的锦袍,换上一身平民化的衣物,笑着说道。
  “主公这是要暗访啊!”郭嘉撇嘴笑了起来。
  “不暗访,孤如何知道学院真实情况!”刘氓瞪了瞪郭嘉,摇头叹道:“走吧。”
  “主公这是?”呆在屋外的赵虎看着换了打扮的刘氓,疑惑问道。
  “你就带着亲卫,便衣隐在孤身后就是,不可暴露了身份。”刘氓叮嘱道。
  “诺!”赵虎点头,十分麻利的换装,然后跟着刘氓一同出府。
  长安学院不仅占地面积足够大,门面同样气派。两扇大铁门向外打开,不时的有人进出。站岗的兵卒都是长安城的城防兵,虽然比不了军团兵卒,但也是经过训练的好手。
  走近来看,两边墙面上写着一副对联:‘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高墙上有一块横匾,上书四个大字:‘长安书院’。
  “主公,要去哪个系部?”郭嘉笑着问道,系部这个陌生词汇自然是刘氓带入汉末的。
  “去商务系。”刘氓想了会,开口说道。学院开设已有数月,之前虽然没有听闻学院有什么不和谐现象,但还是来看看为妙。商务。作为汉末时期被认为最‘低下’的东西,刘氓去那自然可以达到目的。
  郭嘉点头,指引着刘氓向商务系所在地走去。
  刘氓来到商务系后,站在窗外仔细聆听着,里面的讲师水平并不高,只是在说着做生意的事务。但即使如此,课堂中的学子们依旧听的津津有味。因为这些讲师大多都在大汉各州奔波,所见所看根本不是这些从不离家十里地的年轻人们能了解的。
  但刘氓在外看着却高兴不起来,眉头直皱。
  “主公,我看这讲师也颇有风趣,莫不是主公不喜?”郭嘉看着刘氓的表情,疑惑问道。
  “不是这回事,”刘氓摇头说道:“只是觉得,课堂人太少了。区区五十个座位,都有半数是空的。”
  “主公有所不知,”郭嘉叹道:“虽说学院民众也可报名,但会来商务系的均是市井之民,他们经常,经常缺课。”
  “士农工商,商人难道就这么不受待见!”刘氓皱眉说道:“我看公孙方他处理商行也颇为自得。”
  郭嘉轻点额头,无奈说道:“主公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平定整个大汉才行。”
  刘氓摇头,要统一大汉,谈何容易。再看了看里面认真学习认真指导的师生,刘氓开始笑了起来,只要有一人学,就是好事嘛!
  “奉孝,随孤去兵法系看看。”刘氓说完,转身离开商务系的地盘。
  “兵法系是学院的一个大系。学员只比武艺系少一点。”郭嘉介绍道:“还有不少的军中中层兵士前来学习。”
  “如此就好啊,”刘氓点头叹道。
  兵法学院可就比商务系热闹多了,还未走近,刘氓就听到里面的喧嚣声。
  “怎么会如此嘈杂?”刘氓皱眉问道。
  “想必又有学员与讲师争论起来了,”郭嘉笑道:“兵法系讲师大多是各军随军军师,不一定能镇住这些学子的。”
  “这样讨论虽好,但效率未免太低,”刘氓走近一间教室,停了一会摇头说道:“一整日就这么计较一点小问题,十分浪费时间。”
  “主公有何妙策?”郭嘉问道。
  “兵法系,自然是教习统兵胜敌之策。”刘氓思虑片刻,笑着说道:“今日孤就给你们上一课。”
  “主公要开课?”郭嘉诧异道,“讲的什么?”
  “兵法啊!”刘氓撇嘴,“难不成孤不能讲?”
  “嘉不是这个意思。”郭嘉连忙摇头。
  有了想法自然要付之行动,刘氓带着郭嘉找上了兵法系最高负责人戏志才。
  “主公要为学子讲课?”戏志才笑道:“忠这就去安排。”
  长安王要在兵法系讲课的事情很快就传开,系部各班很快集结到大堂,这里是戏志才为系部所有学子讲课的地方,位置够大。
  当所有学子入座后,刘氓带着郭嘉来到讲台。
  “各位,在这里孤只是一名讲师,你们也只是一名学生,孤希望你们认真听。”刘氓不喜欢废话,“今日孤给你们讲的正是你们平日所学的兵法。”
  台下学子心情激动。长安王啊,那是高高在上的人物,今日能听到王爷讲课,那以后走出去就能很自豪的对外人说:“我是长安王的弟子。”不少人一时之间都没反应过来刘氓说了什么,只是盲目崇拜的看着台上的年轻男子。
  “孤对兵法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能让我们取胜、赢敌的方法、策略。”刘氓高声说道:“要想轻松赢敌,自然要用计谋。这也是兵法系主要所教内容。”
  “春秋时期,孙武曾注《孙子兵法》,此乃兵书巨作,故我等称孙子为百世谈兵之祖。”刘氓接着说道:“今日孤要教与你们的,并非孙子兵法。而是另一种兵策,名曰‘三十六策’。”
  “‘三十六策’并非孤所著,其作者不知何人,孤得之,犹如珍宝。兵策一共三十六计分六类,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今日孤要讲的就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胜战计之瞒天过海。”刘氓顿了顿说道;“春秋时,晋公子重耳逃难至齐国,受到齐桓公的格外礼遇,他把齐姜许配给重耳,让重耳享受大夫待遇。重耳在齐国六年,享尽荣华富贵,悠然自得,根本忘记了复国为君的理想。”
  “其时,齐桓公含恨去世,众公子争权夺位,使得齐国陷入一场内乱中。跟随重耳身边的大臣狐堰、赵衰等,眼看齐国自身不保,没有能力帮助重耳复国,不由心急如焚。一天早晨,大家相约来到郊外的桑树下,商讨把重耳骗出城外,迫使他出走别国。”
  “不料,他们的谈话被正在桑树里摘桑叶的齐姜的女仆们听见,她们回来把这件事告诉给齐姜。其实,齐姜也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