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调教初唐 >

第713章

调教初唐-第713章

小说: 调教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努力,在各方面的政策的倾斜下,使得江南道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而大量农业人员的派驻和指导,连续数年来的试种,使得当地的百姓渐渐地认同了这种新式作物,才有了这样地成绩。
     老爷子还告诉我,大哥再历练上几年,到时候,李叔叔肯定要把他召回长安。“到了那时候,你大哥就算不是尚书级别,也至少是个侍郎衔。以后重用他地日子,怕是不远了。”老爷子得意地摇晃起了脑袋,仿佛他已经看到了大哥从他的手里边郑重地接着了大唐宰相的相印,继续顺着他地步伐向着前方走去,父子皆相的佳话,将会永垂青史。
     老三在那边突然得意地大笑了起来,也不知道这个小屁孩子又在摆显什么玩意,嗯,老爷子听到了老三的笑声,表情跟苦瓜有得一比,这混小子,确实有本公子当年的几分纨绔风范。
     “父亲怎么了?莫非老三又做了什么事把您惹气了不成?”我小心地将摆在边上的酒盏递到了老爷子的手里。老爷子美滋滋地抿了一口,放下了酒盏叹气道:“闹,可把为父我气的不轻,你娘亲又整天护着,唉,家门不幸啊……”
     我忍不住朝天翻了对白眼,虽然咱以为爱胡闹,可问题是咱能闹出成绩,闹出一个美好的未来和前途,那是老三能比的吗?“父亲,老三了大了,都快要成年了,有些事,怕是他也该知道个好歹了,您操不完那么多的心,还是担心您自个的身子骨要紧,有啥事,让孩子去拾缀那小子。”我赔着笑脸朝父亲道。
     老爷子抬手揉了揉眉心:“话是这么说,可
     不放心三郎,再这么不听管教的走下去,怕是跟柴家没什么区别了,子不教,父之过,为父能不操心吗?再者说了,你长年在渭南,也难有时间去管教你这个弟弟。”
     “三郎是聪明,不论是书经文章,还是那些异国典籍,他几乎都能朗朗上口,过目而不望,其见解就算是在书院里边,才名也算得在外了,可就是干的那些事,着实让人哭笑不得。”看得出来,老爷子是爱之深,责之切,生怕咱房家的又一根好苗子变成了一个混吃等死的无用之徒。
     嗯,这事上,我也有些头疼,照老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确实有些难以控制,首先,他是大唐宰相之子,加上与陛下的晋阳公主甚为亲厚之事早已在长安传得满城风雨,嗯,不是我干的,我想干也不敢,主要是害怕这位皇帝老儿一怒之下来找我的碴。
     另外,本公子在长安纨绔圈更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咱的弟弟,自然是横着走没人敢惹,虽说现下老三还没有成为一个小痞子,可并不代表他以为不会成为那种社会败类,毕竟,当初如果本公子不是穿越人士,说不准也就是那样。
     我考虑了一番之后,小心翼翼地向父亲问道:“父亲,您希望老三以后从文呢,还是……”我可不会主动把我的想法抛出来,最主要的还是担心老爷子这边,在了孩子的前途上,老爷子占据着绝对的发言权,这一点,娘亲是没有办法来进行干涉的。所以,老爷子的想法是最主要的,知道了老爷子希望老三成为文官还是武将,这我也才好安排老三日后的学习生活,提前作好准备,要不就把他留在我身边,努力学习治理一方的经验,要不然就丢军事学院里边,凭老三那肖似我的体格和身板,当不成一代名将,至少也能成为一员虎将。
     老爷子轻咦了一声,抬起了眉头瞅了我一眼,缓缓地道:“你有甚子想法,说来让为父先详参一二也是无妨的,反正三郎是你弟弟,你大哥不在,你也该人拿点主意。”
     “既然父亲您这么说,孩儿也就说了,其实孩儿觉得,凭老三的性子,当文官,怕是不成的。”我这话完全出自于真心,我跟老三太想象了,我甚至觉得我超过娘亲和老爷子对老三的内心世界的了解。因为老三跟我是一类人,而且这小屁孩子长久以来一直把我当成他学习的目标和偶象。
     而大哥又是另一类人,他的谦虚还有为和与善,还有谨言慎行都代表着他有着成为一代名臣的潜力。而我,不过是赶鸭子上架,串到渭南地面来搞七搞八,真正能耐的,还是我招来的这些人材,本公子在渭南任县令,手下的这八位官员,论起才干来,且不说他人,光是狄仁杰,就曾任大唐宰相十数年,而至于其他几位,都绝对是一时之俊杰。
     本公子宁可率领千军万马,斩将夺旗,也绝不愿意去做什么守牧一方的封疆大吏,做那玩意最是没前途,至少对于我这个热爱教育事业,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性格来说,很没前途的。
     老爷子垂眉闭眼,很是深思了一番,良久方自叹了一声:“再等等吧,现在三郎也还小,再过上一些时日,看这孽子能不能定下心性来,若是不成,就把他丢我大唐军事学院里边去,那样的环境,怕是才能收拾住这小子。二郎以为如何?”
     “父亲之言甚善,既然父亲想再等等,孩儿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父亲但请宽心便是,有孩儿在,定不教老三变成那些混吃等死的勋贵子弟。”我已经听到了结果,自然要做出表态。
     老爷子的考虑与我不谋而合,正在另一个温泉池里摆显泳技的老三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一生的命运,也就是在自己的二哥和父亲的这次交谈之后便给定了下来。
第984章 又一个必征之国
过这样也好,谁让他一向这么没心没肺的,娘亲和老是为了他操碎了心,连带我这个二哥也累得够呛,没办法,大哥不在,我这个二哥自然要担起责任,说实话,我有时候真的恨不得把这小子提溜到军事学院里丢下,让他知道啥叫规矩,啥叫好歹,省得整天让家人担心。
     今天听了老爷子的答案,我知道,老爷子怕是有些心动了,或者应该说,老爷子也觉得常规性的教育方式怕是对老三这混球没有多大的作用了,对付非常人,就得采取非常手段。
     武研院抽调了近百名精悍的匠师,带上大量的燧发装置和工具,前往剑南道,对剑南道的五万大唐精锐的手雷、火炮和迫击炮进行击发装备的改装工作,没办法,二百门火炮,千多门迫击炮,无数竹木柄手雷早在数月前便已运至了剑南道的军队手中,总不能再让他们再累死累活地运回长安来改装之后再运回去。不仅仅是浪费人力和物力,还会造成原本确定的发动攻击时间的延误。
     而派出匠师,送出燧发装置,还能更好地将燧装装置的使用教授给大唐的将士们,节省了时间的同时,也节省了开支。
     另外,大唐帝都长安经由汉中地区直抵益州的水泥直道终于在耗费了数万人命之后,强行地接通了,自此,原本的蜀道难,已经成为了过去,至少大唐的四轮马车可以平缓地通过。而不会像以往一般,人马都得小心翼翼地在栈道上走,生怕一不小心就掉入万丈深渊。
     道路的拓展,交通的便利,使得蜀锦、丝绸、茶叶更能容易地从蜀地运往长安及全国的各种州县,增加了物资的流通和商贸的往来,将会使用蜀地的经济实力向上拔高。
     大唐帝国已经越来越重视道路交通的建设和维护,至少他们已经清醒地认为到。要想成为一个强权地帝国。对于帝国疆域地有效掌控是相当必要地手段。想想,如果剑南或者是江南发生叛乱,而大唐帝都忠于朝庭的十余万大军能在短短的十数天内,就突然出现在叛军的眼前,将叛乱镇压下去,这种效率,可谓是前所未有。
     李叔叔业已在大朝会上。向着大唐的近百属国使节和满朝文武宣布,由于天竺诸国对我大唐不敬不尊,以为天竺离我大唐相隔万里,无法威胁于其国运。擅杀我大唐使节,掠我大唐商人财物,损我大唐威名,我大唐本着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意愿。再出派出了使节团,希望两国能和平共处,可没有想到。仍旧遭到了侮辱和戏弄,似乎把我大唐的善意当成了驴肝肺。
     所以,在李叔叔地愤怒中,大唐军神站了出来,建议出兵讨伐,随后在诸多朝臣的共同附议之下,李叔叔终于下定了决心,将天竺诸国为我大唐必征之国,当年,李叔叔就曾经把高句丽列为必征之国,高句丽化为了飞灰,紧接着、百济、倭国亦成了必征之国,果然,这两国亦同时消散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中。
     可以想见,李叔叔的宣告,也就等于是宣判了天竺诸国的死刑,他们也都将会步上那些敢于跟大唐帝国作对的宵小之国的后尘。而且,大唐宣战的理由也很充分,没有任何一个属国地使节表示反对,或许应该说他们没办法反对,跟大唐比起来,他们地实力差距太大了,有些小国甚至连一万人的军队都没有,大唐只需派出一只千人的精锐,携带足够地火器,说不定就能毁其城,灭其国。
     实力,才是说狠话的资本。就像大唐,这几年来,大唐对待属国的态度依旧很谦和,但是绝对不会向过往一般,属国进献点小东西,大唐就要回赠价值百倍甚至千倍的礼物,这不叫大方,这叫傻,也叫败家。这几年与大唐周边国家打交道,已经让大唐朝野上下逐渐明白了外交工作的原则是绝对不能胡来的。
     此刻的我,正靠在矮榻上,思考着这一类事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的重要事务,顺便考虑下,午饭应该该吃点啥,要不然,就找个理由,打李治一块儿出去,。烤,也是挺惬意的事儿。
     婉儿和宫女姐姐这时候已经端着食盘进门来了,我抬起了头:“咦,流霜那丫头呢?”宫女姐姐听了我的问话,一脸苦笑:“流霜
     在她的工作间里边忙着呢,说还差一些就要完成她的什么也不愿意过来。”
     “这丫头,怎么就那么不让人省心……”听到了宫女姐姐的回答,我也只能无言以对了,让婉儿去唤了两三回才过来的,匆匆地扒了饭,转眼又溜去侧院继续忙碌去了,我想亲自去问个清楚,可才到了院门,就让她给堵了出去,说是等她的研究成果完成之后再给我一个惊喜。
     “俊郎您也别着急了,流霜妹子就是这性子,谁也拿捏不住,就喜欢鼓捣这些小玩意,随她便是,妾身已经吩咐过了,让厨娘再给她再两鸡蛋,不管怎么说,身子总还是要紧。”宫女姐姐把食盘摆到了案桌上,由着婉儿置下碗筷,坐到了我的边上,低声地抚慰我道。
     “还是你细心,对了,那位太子爷今天又不过来吃饭了?”我抬手轻握了下宫女姐姐的纤手,盘腿坐了起来,都是我爱吃的菜,东坡肘子,红烧狮子头,黄焖羊肉,卤牛肉,还有几碟素菜。
     宫女姐姐拾起了一个馒头放我手里边,旋及笑道:“早上妾身遇上了太子殿下,说是要去早锻炼,这会子都午时了,怕也该回来了,说来也怪,太子殿下自从跟了俊郎在渭南这儿,似乎勤奋得很,每天除了处置公务之外,不是去锻炼身体,就是去泡泡温泉……”
     “他啊,哼,他除了泡温泉、骑马游猎还能干啥?这家伙都快把我分派给他的公务当成是家庭作业,只要办完,撒起腿就往外溜,谁都拦不住,跟我那插人两胁双刀的结拜兄长没多大差别,不上进!”我愤然地咬了一口馒头怒道。是的,李治越来越像李恪了,至少在吃喝玩乐这一方面,虽然这位太子爷在女人的性趣方面没有李恪那么强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