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好莱坞之路 >

第154章

好莱坞之路-第154章

小说: 好莱坞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试映口碑只是一个风向标般的参考数据。
  在影片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真正能决定上映后票房数字的,还是米拉麦克斯对《罪恶之城》的宣传营销。
  对这样一部影片来说,1500万美元的北美宣传营销费用相当充足,在先后利用多个渠道制造话题之后,米拉麦克斯又一次瞄准了墨菲这个导演。
  原因很简单,《电锯惊魂》结束了所有卖出版权的海外地区的放映,海外票房也突破了六千万美元大关,这样影片的全球票房数字也顺利冲过一亿美元的关卡,墨菲也跨入了全球票房亿元俱乐部的行列。
  好莱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导演,一生都跨不过这道坎。
  这也成为米拉麦克斯可以拿来宣传的资本。
  还有,《恐怖星球》的海外放映虽然没有结束,但也拿到了近五千万美元的票房,这部影片的全球票房相加超过八千万美元,市场成绩同样出色。
  于是,《电锯惊魂》和《恐怖星球》导演墨菲·斯坦顿的最新力作,也出现在了《罪恶之城》最新的宣传海报上面。
  不管怎么说,连续执导过三部影片之后,墨菲也有了自己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一部分Cult影迷群体中,还相当受欢迎。
  这些影迷跟《罪恶之城》的漫画迷一样,也是这部影片的基本观众群体。
  如今这个年代,影片的宣传方式更加多养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崛起,已经让电影的宣传营销有了重要的变化。
  米拉麦克斯对《罪恶之城》的宣传当然不可能忽略互联网这一重要阵地。
  除了网络新闻、视频、物料和帖子等传统的互联网宣传,米拉麦克斯还联合一家游戏公司,推出了一款《罪恶之城》地图游戏,游戏在影片试映会之前正式上市,为随后的放映预热市场。
  这是一个空前强大、上手操作简单的交互性互动地图游戏,通过这个地图游戏,玩家能够到达罪恶之城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到在这些地方生活的人和发生过的事,在这里能够看到罪恶之城的整个结构,以及人物相互之间的诸多繁杂关系。
  通过罪恶之城的地图,观众可以到达那些充满诱惑和罪恶的地点,包括南茜的公寓、罪恶之城医院、盖尔的住处、罪恶之城的监狱、咪咪旅馆、汽车旅馆、码头、农场、洛克的城堡、老城区、卡迪酒吧、柏油坑、谢莉的家等等影片中涉及的场景。
  当玩家进入了这些地点后,不仅能够看到所有发生在这里的事情,而且还能通过系统见到曾经来过这里的人,并且通过这些人了解到他们的故事和与他们有关的人和事。
  比如玩家尝试去罪恶之城的某个角落逛逛,当他来到三教九流混杂的“卡迪酒吧”后,就能看到所有发生在这里的事情,并能了解到常年在这里混的人物。
  想要了解马弗在酒吧里发生的事情,可以点击他的头像,接下来玩家就能看到对马弗这个人物的介绍,当介绍完毕后,玩家能进入一个全新的菜单,能在画面上方的选择栏继续观察牵扯到这个事件中的所有人物,或者查看发生在马弗身上的其它事情。
  依此类推,所有罪恶之城的地点、事件和人物都可以如此联系起来,整个链接内容永远没有止境,所排列的组合方式也几乎是达到了成千上万种,具体从哪里玩起?怎么玩?还是由玩家自己拿主意。
  这款互动性非常强的地图游戏的推出,也宣告《罪恶之城》的映前宣发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重点,还有试映会,米拉麦克斯召集了大量的记者和知名影评人。


第213章 个人风格
  一辆红色的宝马轿车停在伯班克拉克利剧院边,驾驶座上的卡拉·费斯解开安全带,对副驾驶上的一个年轻女人说道,“到了,就是这里了。”
  “看来你跟他关系很好啊。”年轻女人拿起手包推门下车,等卡拉·费斯走过来,又说道,“竟然为了他专门来找我。”
  卡拉·费斯当先向着剧院走去,看到年轻女人跟上来,说道,“珍妮,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我跟墨菲·斯坦顿就是志趣相投的朋友。”
  珍妮挑了挑眉毛,却没有说话。
  “而且你不觉得他的经历很适合《名利场》写一篇报道吗?”卡拉·费斯又说道。
  “亲爱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过来?”珍妮跟着卡拉·费斯稍稍加快脚步,“一个连正当职业都没有的狗仔……”
  “是跑社会新闻的自由记者。”卡拉·费斯强调。
  珍妮只好说道,“好吧,是自由记者。一个自由记者,又进了监狱,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学习,却成了总票房近两亿美元的导演,这种传奇般的经历,是我最喜欢的。”
  “卡拉。”她笑着看向身边,“你很早就认识了他,肯定知道一些发迹中不为人知的故事,是不是该向我透漏一点独家啊。”
  “当然,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不该说的事,卡拉·费斯绝不会向其他人提及,那只是自找麻烦,“你先见见他,看看他的电影,后面的事再说。”
  珍妮已经到了拉克利剧院门前,“那我就先看看这位经历奇特的传奇的导演。”
  好莱坞从贫民窟里走出、又没有文化素养的明星演员比比皆是,但没有经历过高等教育和专业学习经历的出色导演,却少之又少。
  走进剧院,卡拉·费斯在前厅里很快找到了墨菲,带着珍妮走了过去。
  “嗨,墨菲。”
  “嗨,卡拉。”
  墨菲刚刚从应酬中脱身,看到卡拉·费斯过来,迎过去打了招呼,两个人是老朋友,也没那么多客套。
  “墨菲,给你介绍一下。”卡拉·费斯把珍妮拉了过来,“这是詹妮弗·莫纳,《名利场》的专职记者。珍妮,这就是墨菲。”
  詹妮弗·莫纳跟墨菲握了握手,略带惊讶地说道,“没有想到你竟然这么年轻。”
  墨菲笑了笑,“我长得面嫩。”
  “是吗?”詹妮弗·莫纳没有当真,却换了话题,“有时间接受我的专访吗?”
  “噢?”墨菲看向卡拉·费斯,见卡拉·费斯点头,说道,“今天恐怕不行。”
  他转头示意了下前厅已经到来的几十位参加试映会的来宾,“我今天没有时间,而且我需要与我的经纪人沟通。”
  詹妮弗·莫纳直接递了一张名片过来,“你可以随时打我的电话。”
  她毫不掩饰对采访墨菲的兴趣。
  说完正事,卡拉·费斯转而看向墨菲身边,“不给我们介绍下吗?”
  刚过来的时候,她就注意到了墨菲旁边这个漂亮的女孩,对方面容姣好,气质出众,身材高挑纤细。
  以她的目光,不难发现这个女孩经历过严苛的形体塑造。
  盖尔·加朵也好奇的看着卡拉·费斯,她也是刚刚过来,由于一些突发事件,丽萨·休伊特没有来,她本来想打完招呼就找个地方独自待着,等电影开始直接进影厅,没想到还没来得及离开,就又来了两个跟墨菲打招呼的人。
  其中这个金发女郎不但性感漂亮,全身上下都在透射出一股精明和强悍。
  即便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盖尔·加朵也能猜到这必然是个女强人型的职业女性。
  果然,墨菲给两个人做了介绍,“卡拉,这是盖尔·加朵,参加今年环球小姐大赛的以色列小姐。盖尔,这是卡拉·费斯,福克斯一台负责社会新闻的副台长。”
  卡拉·费斯和盖尔·加朵笑着打了招呼,盖尔·加朵又对墨菲说道,“你忙吧,我不打搅你了。”
  “我找人陪你转转,介绍下这里的人。”墨菲对前厅一个角落招了招手,把公关经纪人格雷斯叫了过来,“这位盖尔·加朵小姐是我的朋友,你陪她在这里转转。”
  盖尔·加朵婉拒,“不用这么麻烦……”
  “没关系。”格雷斯笑着说道。
  盖尔·加朵只好让她陪着在前厅里转了起来。
  作为影片的导演,墨菲是今天的试映会主角之一,也需要招待媒体和影评人,分身乏术。
  暂时没有人过来,墨菲干脆陪卡拉·费斯聊了几句,两人平时都工作繁忙,很少有见面聊天的时间。
  相比于工作,卡拉·费斯对盖尔·加朵更感兴趣。
  “你的新女朋友?”她问道。
  “暂时还不是。”墨菲从盖尔·加朵身上收回目光,“未来的。”
  “是吗?那你要加油了。”说话的人是詹妮弗·莫纳,她似乎非常感兴趣,“好莱坞新锐导演和环球小姐间不得不说的故事,相信编辑部会非常感兴趣的。”
  墨菲耸了耸肩,刚想说点什么,发现正前方,比尔·罗西斯正带着几个人朝这边走来,那几个人面孔很陌生,不过都上了年纪,其中最年轻的,看上去也超过了五十岁。
  卡拉·费斯同样看到了这些人,立即对墨菲说道,“你先忙,我们就不打搅你了。”
  离开之前,她低声提醒墨菲,“那是几个有名的职业影评人,好好应对他们,对你的未来会有帮助。”
  “我知道。”墨菲轻轻点了下头。
  詹妮弗·莫纳和卡拉·费斯刚刚离开,比尔·罗西斯就带着那几个人走了过来,并且主动为墨菲做起了介绍。
  首先是一个身材高大、前额微秃的家伙,“这是《洛杉矶时报》的专栏供稿人肯尼斯·图兰。”
  接着转向一个戴着圆片眼镜的人,“这是《好莱坞报道者》的专栏作家托德·麦卡锡。”
  最后是一个其貌不扬,戴着眼镜的矮胖子,“这是普利策奖获得者罗杰·艾伯特。”
  墨菲热情的一一跟他们握手打招呼,脸上全是灿烂的笑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职业影评人早已是北美电影圈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圈内总有人说,只有那些只会空谈的人才去当评论家,但谁都无法否认顶尖影评人的影响力,他们的赏美确实脱离普通观众,却也用几十年的时间积累了一大批读者,影响力不容小觑。
  尤其一部影片在他们专栏中的口碑,能直接影响到好莱坞很多奖项的评委,想要拿到北美重量级的奖项,顶级的职业影评人是绕不过去的坎。
  这也是墨菲如此热情的主要原因。
  “我看过斯坦顿导演的上一部影片。”正在说话的人是《好莱坞报道者》的专栏作家托德·麦卡锡,“复古和黑色之中,又融合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但个人风格过于强烈了。”肯尼斯·图兰显然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地方过于强调个人风格,有卖弄的嫌疑。”
  “我觉得电影中的个人风格不是坏事。”墨菲接过了话,笑了笑说道,“电影需要百花齐放,也需要各种风格,如果好莱坞电影都像如今一些商业片一样,不注重故事和风格,只依赖于特效,用不了多久,好莱坞的主流影片就会同质化,没有制作公司和导演再注重影片的风格和故事,只会堆砌特效,那样的电影还有什么意思?”
  “说的好,非常有远见!”一直没有说话的罗杰·艾伯特突然开口,好像认同墨菲的观点,“好莱坞需要风格化的影片,也需要风格化的导演!”
  墨菲对他笑了笑,“谢谢。”
  “来这边之前,我看了你的前三部影片。”罗杰·艾伯特又说道,“每一部影片中,都能看到你巨大的进步,还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镜头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