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好莱坞之路 >

第253章

好莱坞之路-第253章

小说: 好莱坞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点都不夸张。
  不过,娱乐律师同样是好莱坞这个成熟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提供的服务,确实也方便了墨菲这些雇佣者们。
  由于比尔·罗西斯在忙碌颁奖季事宜,墨菲委托格雷斯与罗伯特一起,与米拉麦克斯方面的代理人展开了关于庭外和解的谈判。
  墨菲不想将这场无聊的诉讼案拖下去,急于回去帮助主子争权夺利的米拉麦克斯的新管理层也不想分散精力,双方的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只用三天的时间就达成一致,然后在特拉华商业衡平法院的代表的监督下,签订了正式的和解协议。
  庭外和解协议作为核心的部分,就是米拉麦克斯拖欠的墨菲的导演分成,双方最终在450万美元上面达成一致,除去这450万美元外,米拉麦克斯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还以50万美元的价格,买断了墨菲在《恐怖星球》和《罪恶之城》上面的后期分红权。
  因为当初签订的导演合同规定的线下分成比例很低,墨菲也很痛快的在庭外和解协议上面签了字。
  从此之后,除去工会规定的那点分成外,墨菲与《恐怖星球》和《罪恶之城》这两部影片基本没有了经济关系。
  实际上,墨菲支付过给律师罗伯特百分之十的代理费用后,最终从米拉麦克斯拿到的分成与原本的金额加正常利息相差不多。
  这样的庭外和解不但避免了高额的诉讼代理费用,还不用过多牵扯墨菲的经历,否则一次次的聆讯和出庭,就让人烦不胜烦。
  同样,这也是众多好莱坞诉讼案选择庭外和解的重要原因。
  墨菲不想让诉讼案分散自己的精力,一方面是要为颁奖季做些准备,另一方面他准备开始筹备《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的剧集拍摄。
  这不会比拍摄任何一部大制作电影更轻松。
  由于已经跟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电视制作部门达成联合制作的协议,并且确定剧集会在福克斯有线电视网上面播放,墨菲不打算像一般的美剧那样先拍摄试播剧集,然后看反应再决定是不是要继续拍摄,而是一次性拍摄第一季的十集。
  双方也就投资和版权达成了协议,各自占有百分之五十的投资,斯坦顿工作室的版权购买费用将以投资的形势直接折算入斯坦顿工作室的投资中,首季的制作费用暂时预定为6000万美元。
  另外,墨菲也与大卫·埃里森谈了几次,双方的代理人也开始了谈判,他这时才知道,大卫·埃里森之前所能控制的资金,远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多,大概也就是四五千万美元。
  直到投资的《消失的爱人》大获成功,大卫·埃里森才从拉里·埃里森那里拿到了自己名下基金会的真正使用权,手中也确实握有了一笔让人羡慕的庞大资金。
  这笔资金足够他投资非超级大制作两到三次,并且全部失败,依然能爬起来。
  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公平,同样是起步阶段,有的人走错一步就会坠入地狱,有的人哪怕接连掉进陷阱还会有大把的机会。
  斯坦顿工作室再次接受了大卫·埃里森的基金会的贷款,总计1500万美元,基本解决了墨菲投资制作《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的资金问题。
  如同过去一样,大卫·埃里森仍旧需要用成功向外界证明自己,墨菲也喜欢这样只收取利息的贷款,双方都是各取所需。
  但在大卫·埃里森的资金到位后,墨菲遇到了麻烦,然后炒掉了那位协助乔治·马丁的编剧。


第336章 有魅力的坏蛋
  斯坦顿工作室招募的这名编剧,曾经参与《指环王》三部曲的改编工作,虽然最终没有获得署名,但也是被业内公认的,墨菲特意邀请他,看重的就是在《指环王》三部曲中成功的工作经验。
  不管怎们说,乔治·马丁已经远离好莱坞多年,也不是一名成功的编剧,由他把握剧情走向和主要人物的命运可以,一些剧本的细节却需要由专业性更强的编剧来主持完成。
  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这名编剧协助乔治·马丁完成了剧本大纲和剧本初稿,并且在以他与乔治·马丁为首的整个编剧小组里,渐渐拿到了主导权。
  但随着墨菲完成《消失的爱人》制作,影片最火热的阶段过去,将精力转到《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的筹划上面,这位编剧顺理成章的丢掉了过去的主导权,而且墨菲要求改动他主持写下的剧本的很多情节,尤其是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的设定。
  不知道这位编剧怎么打动了乔治·马丁,竟然将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改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以符合好莱坞畸形之人必然有畸形思想的传统。
  将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改编成这样,墨菲肯定不会同意,要求必须修改,却遇到了这位编剧的抵制,这些抵制当然只是螳臂当车不堪一击,但双方的关系不可避免的恶化了。
  这位编剧以为自己有《指环王》三部曲的编剧工作的成功资历,又有原作者乔治·马丁的部分支持,加上二十世纪福克斯拿到了一半的投资权和版权,还以为凭借自己的资历和好莱坞电视剧集的制作传统,能打动二十世纪福克斯,可以在项目内部掀起一场权力的游戏。
  但他明显过于被好莱坞的电视剧集制作传统所迷惑,根本忽略了二十世纪福克斯负责这个项目的卡拉·费斯是谁。
  结局没有任何悬念,他被墨菲和卡拉·费斯炒掉了。
  合同规定的违约金并不高,这位编剧自然不肯拿着十几万美元离开,还要求斯坦顿工作室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支付他改编的剧本的版权费用,同样遭到了墨菲和卡拉·费斯的拒绝。
  双方的合同里有备注条款特意注明,对方在被雇佣期间创作的任何与《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有关的东西,版权都自动归属雇佣方所有。
  这也是好莱坞的惯例,那位编剧更多的是不甘心。
  墨菲知道,与电影产业的工业流水线一样,好莱坞的电视剧集制作,同样也有成熟的体系。
  好莱坞公认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有足够资历的编剧经常会在其创作和改编的电视剧中扩大职权,成为整个电视节目的运作人而监督其他部门的工作,他所关注的范围,也不只是剧本,而是从表演到剪辑,到电视剧制作的各个方面。
  他们甚至能成为电视剧制作的首席执行官,同时兼任制片人,他们的名字通常会署名为执行制片人,出现在电视剧署名的最上方!
  与电影行业不同,电视剧的制作过程需要编剧的持续参与。
  因此,电视剧剧本协议的谈判内容不仅包括创作试播剧本的酬劳,还包括其他的额外条款,这些额外条款是根据编剧在集制作和电视剧项目中的高位置设置的。
  但在这个项目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只能是墨菲,他会尊重乔治·马丁的意见和其他编剧的合理建议,但绝对不会放任其他人拿走主导权。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也是电影产业和电视产业差异带来的,在电影产业中,哪怕是金牌编剧都无法与导演真正的对抗,但电视产业不同,编剧的位置同样重要,甚至重于导演。
  为了避免麻烦,墨菲干脆让乔治·马丁负责整个编剧小组,让剩余的那些新人编剧,成为自己和乔治·马丁意志的执行工具。
  跟商业大片制作一样,电视剧集的制作也会聘用一批编剧职员,在电视剧制片人的指挥下,协助剧本创作和电视剧制作。
  随后,斯坦顿工作室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联合注册成立了一家叫做冰火工作室的制作公司,所有与《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有关的业务,全部挂靠在了这家制作室的名下,包括与编剧组其他新人的编剧的合约。
  冰火工作室与除去乔治·马丁外的其他编剧签订了一份崭新的合约,提高了这些人的待遇,不过这是一份典型的编剧打包协议。
  当制片公司或电视台以合约制或者可以称为签署打包协议的方式签约一名编剧时,他们会一次性付给编剧报酬作为合约期内的打包费用——合约期间的长度通常来说一到两年,有时候也可能再续约一年或一年以上——作为回报,编剧为制片公司或电视网络公司撰写剧本创作和制作电视剧的劳务是排他性的,并且编剧不能在别处任职。
  此外,这份合约还规定,编剧要在工作期间内改编至少一定数量的剧本,以供墨菲选择。
  这份协议只能用在没什么名气的编剧身上,冰火工作室只需要一次性支付费用,他们不像那些主导电视剧集制作的编剧那样能参与后期的分成。
  或许以后协议会发生改变,但项目前期,墨菲是不会给这些人开出高额薪酬的。
  后面的两周里,墨菲将包括乔治·马丁在内的所有编剧,拉到了比弗利山庄希尔顿大酒店,租赁了一间大型会议室,以不受外界干扰,专门用来进行剧本修改。
  其中,最重要的修改就是关于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的剧情,在之前那位编剧的手中,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混蛋,完全失去了角色本身的魅力。
  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不是个好人,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个角色身上的闪光点也有不少,只要人设适合以及剧情烘托到位,绝对是一个很受人欢迎的角色。
  曾经墨菲快速拖动浏览这部电视剧集的时候,看到过琼恩·雪诺与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的一场对话,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具体对话的内容早就忘了,只是记得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的话总结起来是这么个意思——如果像他这么挫的人,还不认真读书思考,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这段剧情可以充分反映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丑陋外表下的另一面。
  总之,这次修改剧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令小恶魔回归正轨,展现出一个有魅力的“坏蛋”的风采。
  写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坏人难,写让人同情的坏人更难,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不是十恶不赦的人渣,而是在道德或某方面上有可指摘的地方。
  修改过程完全以墨菲为主导,他使用了好莱坞惯用的洗白污点角色的剧作技巧,当然“洗白”是指洗白剧本角色,并不适用于生活中。
  人性复杂,立场不同、利益牵涉等因素都会左右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故事人物方面,由于这是一部在有线电视网播放给成年人观看的电视剧集,受众也早已脱离简单的善恶审美,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扁平人物没有争议性,没有可信度,也就无法保持长久流传的生命力。
  用墨菲自己的话来说,作为圣母白莲花的代表白素贞也曾为了一己情爱而水淹金山寺,导致生灵涂炭,更不用说这些参与权力游戏角逐的人了。
  不止是小恶魔,其他角色也不能以简单的善恶是非观点来区分,把角色写得高大全明显太假,那只适合北韩的成年观众观看,适当的赋予缺点或缺陷可以使人物更加饱满生动,可这样一来又容易让观众失去好感,一不小心人设就写崩了。
  在第一集小恶魔出场场景的剧本处理上面,墨菲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小恶魔第一个单独出场的镜头,就是跟妓女鬼混,然后嘲讽北境的人物以及看起来还不错的琼恩·雪诺的私生子身份等等。
  简单点说,就是先写小恶魔提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