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好莱坞之路 >

第434章

好莱坞之路-第434章

小说: 好莱坞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里斯·丹恩从地上站了起来,背后和头顶都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但他从黑暗中站了起来,在一身黑色制服的衬托下,似乎变成了黑暗的一份子。
  “但是你失败了!”克里斯·丹恩扯掉面罩,“我没有按照你设定的方向走!我不会毁灭纽约!也不会让你毁灭纽约!”
  克里斯·丹恩和雷纳展开最后的决战,面对出笼猛虎般的克里斯·丹恩,年老力衰的雷纳很快抵挡不住,让克里斯·丹恩冲到粒子加速器前,关掉了机器。
  几名警察赶到附近,克里斯·丹恩打倒雷纳。
  “你杀了我吧!”
  “我不会杀你!”克里斯·丹恩捡起面罩,只留下最后一句话,“但也不会救你!”
  克里斯·丹恩选择将雷纳交给法律来审判。
  他离开了小岛,后面隐隐传来枪声,岛上的雷纳被一名警察枪杀,罪名安在了他这个暗夜行者的头上。
  影片来到了结尾,克里斯·丹恩终于明白,父亲用生命守护了这座城市,他会像父亲一样看着这座城市。
  警方很多与黑帮勾结的高层被挖出,林奇警长成为了纽约警方仅次于局长的重量级人物,杰伊·蕾切尔找到克里斯·丹恩,克里斯·丹恩告诉了她父亲可能存在的问题,曾经的好友没有变成情侣,反而分道扬镳。
  影片的最后,克里斯·丹恩再次与林奇见面,以魔术球提及了魔术师……
  放映厅里响起阵阵掌声,黛西边鼓掌边出了一口气,影片的氛围相当压抑,就是男主角不够杀伐果断,应该直接干掉那个教父才能大快人心!
  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首映大厅里面,掌声响起的相当热烈,周围的人纷纷向墨菲发出祝贺,墨菲也不断的微笑回应。
  靠后几排的位置,《好莱坞报道者》的专栏影评人托德·麦卡锡也在站起来鼓掌,这部影片深沉压抑,尤其重注对于人物心理层面的刻画,几个重要角色的形象显得特别饱满,转折冲突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深刻的探讨了人性黑暗的那一面,其中还包含了政治、理念、法律、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映射,堪称难得的佳作。
  唯一遗憾的是,影片的故事稍微有点老套,不像《消失的爱人》的转折那样出彩。
  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比起墨菲·斯坦顿上一部的《华尔街之狼》要精彩的多。
  在他左手边三个位置,来自《洛杉矶时报》的影评人肯尼斯·图兰鼓掌之后很快坐下,趁着刚刚看过影片记忆比较清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快速写着重点词汇,脑袋里面全是关于这部影片的内容。
  他首先写下的是角色,有成功的角色影片无疑成功了一半,亨利·卡维尔饰演的克里斯·丹恩的心路历程看起来让人心酸,也恰如其分的反映了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如何克服心理障碍,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的过程,这个角色无疑塑造的很成功,但主角的成功之外,反派也同样毫不逊色。
  雷纳是个信仰坚定的人,甚至愿意为自己的理念现身,他不是传统的坏蛋,有独特的逻辑和理想抱负……
  以他为首的组织设定的相当有趣,这些家伙看上去一点都不坏,却相当的疯狂。
  比如拯救纽约。
  毫无疑问,无论是现实中的纽约,还是影片中的纽约,漫漫黑夜中都充满了罪恶,需要用新的秩序进行洗涤,但这一切不可能建立在毁灭的基础上,何况雷纳并不是视一座城市是否已经到达了无可救药的地步,而是以他自身的标准来裁定。
  换句话说,雷纳的组织自认为是上帝,享有裁决一座城市生死的最高权力,而裁定的标准都是它们自己定的!到这里,可以看出克里斯·丹恩拯救纽约是对社会价值的最大挖掘,雷纳及其所代表的组织为了自身的存在而忽视社会的客观存在,同样是在这座城市中长大,并且被这座城市深深伤害过的克里斯·丹恩却因为理念的不同,成为了纽约的维护者。
  对于整部《混乱之城》而言,符合墨菲·斯坦顿一贯的制作风格,肯尼斯·图兰轻易就能看出,影片的内容性和思想性绝对是商业片中的翘楚!
  而且,片中大量的对话和最后的结尾,似乎也为后续的续作埋下了伏笔,由这种情况看,整个故事应该只是讲述了一个开头而已。
  肯尼斯·图兰很想看看,后面的故事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墨菲·斯坦顿会带来什么样的杰作?
  随着影片散场,大批的影迷纷纷涌出影厅,埃德蒙·普林斯顿和德克也不例外,他们离开影院后没有回家,而是像之前约定的那样,直接进了附近的一家酒吧。
  “这部电影主要是讲述克里斯·丹恩成长的过程,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他日后作暗夜行者拯救纽约这座城市,而是他在开头跟随雷纳学习格斗忍术以及战胜克服恐惧的过程。”
  进入酒吧,要了两杯酒,埃德蒙·普林斯顿还在与德克讨论刚刚看过的《混乱之城》,“好的电影从来都不是无脑爆米花,而是分分钟都可以引起思考和共鸣的片子,一瞬间的镜头和台词,就可以也引起人热血沸腾或者情感共鸣,能够做到这点的电影无疑都是好电影,这部也不例外。”
  两人似乎谈的很投机,边说边喝着酒,不过大多数时间都在埃德蒙·普林斯顿在说,德克在听,“其实雷纳说的一些话很有道理,比如战胜恐惧的唯一途径就是直面恐惧,人总是对不知道不了解的事物害怕恐惧,我们常常会本能地排斥那些不符合主流的事物选择,不敢去尝试那些不曾了解的领域,因为我们总是害怕改变,害怕改变后的生活不如现在,所以常常欺骗自己,安分守己,就这样一生。”
  “亨利·卡维尔很适合克里斯·丹恩这个角色。”由于没看开头,德克只能说起演员,“他那张正气中带着忧郁的脸,特别适合演内心挣扎的角色。”
  “嗯。”埃德蒙·普林斯顿完全认同他的意见,“墨菲不但制作电影很出色,在选演员方面,也很有一手。”
  德克叹了口气,“可惜没看前半截!”
  埃德蒙·普林斯顿提议道,“明晚我们再一起过来看吧?”
  “好!”德克立即应了下来。


第563章 大妈的好消息
  夜色渐深,好莱坞中国大剧院逐渐安静了下来,娜塔莉·波特曼在助理和保镖的陪同下,走出剧院的正门,刚准备上车,几个记者毫无征兆的围了上来。
  “波特曼小姐!”有个记者自报家门,“我是《洛杉矶时报》的丹尼尔斯·克雷特,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原本看到记者,娜塔莉·波特曼就准备钻进车里,但听到其中有《洛杉矶时报》的记者,马上改变了主意,轻轻关上拉开的车门,转身露出一个完美的笑容。
  “当然可以。”她显得相当配合。
  另外几个记者似乎都是陪衬,能正面采访到奥斯卡影后相当比较难得,他们也不说话,只是听为首的丹尼尔斯·克雷特提问。
  “身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丹尼尔斯·克雷特的第一个问题就相当的尖锐,“你为什么会去参演《雷神》这种超级英雄电影?”
  “我一直是敢于尝试各种事物的人,电影也是。”
  这种问题根本难不倒娜塔莉·波特曼,“而且人在不同阶段会喜欢不同的电影,有时你看电影是为了逃避,有时是为了欢笑,有时是为了思考。我参演《雷神》主要是为了快乐,出演这个角色非常有趣。”
  丹尼尔斯·克雷特却不肯轻易放过她,又问道,“在这类电影里,女性肯定是充当绿叶啊?”
  娜塔莉·波特曼俏皮的耸了耸肩,显得很有风度,“我觉得很少有机会能在这类电影中扮演女科学家,很开心能做一片衬托英雄的绿叶。而且我喜欢这部电影里的幽默感,重要的是阿斯加德的场景布置挺绚烂的。”
  见到这名《洛杉矶时报》的记者问出的问题并不怎么友好,娜塔莉·波特曼也失去了继续接受采访的兴趣,不过还是颇为客气地说道,“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说完,她低头钻进汽车里面,吩咐司机回比弗利山庄的酒店。
  “手机!”
  汽车发动,娜塔莉·波特曼从助理手中拿过手机,立即登录了自己的社交帐号,看了一眼。
  “为了我的女神,也要去看《雷神》!”
  “《雷神》很不错,简单有趣!”
  连续看了好几条留言,全是对她的赞美,娜塔莉·波特曼心情变得相当好,想起今晚上映的另一部影片,不禁打开谷歌,输入了《混乱之城》这个名字。
  距离《雷神》和《混乱之城》放映结束足有一个多小时了,主流媒体上是什么评价要到明天才能知晓,但互联网的时效性,足以让影迷和影评人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看法。
  谷歌的搜索页面上显示出一长串的关于《混乱之城》的评论,有普通影迷的,也有专栏作家的。
  娜塔莉·波特曼筛选了一下,选择先打开专业评论人的页面。
  “失败!失败!”等待网页刷新的时候,她心中不断发出诅咒,“失败!一定是口碑大败!评论一片飘黑!”
  然而,看到的一篇篇评论让娜塔莉·波特曼大失所望。
  许多著名的职业影评人,都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面第一时间发布了对于《混乱之城》的评价。
  “在《混乱之城》中,墨菲·斯坦顿把纽约这座城市塑造成了一个黑暗的城市,犯罪、腐败、同时伴随着金钱,无处不在,这座城市已经到了社会底线的最低点。它让人心中滋生无限恐惧,而恐惧正是这一部电影的核心!还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像墨菲这般,借用一部电影阐述恐惧、愤怒和力量之间的关系!”
  ——A·O·斯科特
  “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好的黑色电影,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冲击都那么激动人心,可以称得上是犯罪片的典范,墨菲·斯坦顿在大银幕上重新定义了犯罪动作片,而且让人惊艳,尽管按照一般的商业电影来说,它多了不少压抑,但这正是影片出彩的地方,墨菲·斯坦顿拍摄的是完全不同于爆米花的商业电影!”
  ——曼诺拉·达吉斯
  “墨菲·斯坦顿对于男主角克里斯·丹恩的塑造堪称经典,从自我怀疑至历经锤炼再到重拾正义,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人物内心情感也真实丰富,极佳的系列开篇作!”
  ——理查德·克里斯
  “墨菲·斯坦顿的这部《混乱之城》跳出了好莱坞商业电影日渐俗套的现状,场面和气势宏大而壮观、人物性格丰富而饱满、故事情节更加精彩而细腻——从剧本、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人物、音乐、道具等不同角度来看,本片都堪称娱乐大片的新标杆。在某种程度上,他又将商业电影的水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这对其电影同行也许是坏消息,但对观众则绝对是好消息!”
  ——迈克尔·菲利普斯
  “《混乱之城》是一部大胆而杰出的黑色犯罪电影,可能是墨菲·斯坦顿最好的影片之一,他也一改好莱坞商业电影过分夸张、弱智的风格,采用了较为严谨的现实主义手法,制造了一种粗粝大胆、黑暗写实的风格,同时用IMAX的胶片拍摄模式来勾勒他所期望的歌剧式气魄!毫不夸张的说,这部影片将商业电影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浓郁的暗黑写实风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