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艺术家 >

第253章

大艺术家-第253章

小说: 大艺术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寒,“我给了你们如此生动的报道题材,算是友好的橄榄枝吧,接不接受,就看各位记者们的了。”
  说完之后,埃文·贝尔就往前迈开了步伐。几乎是同时的,记者们自动让开了一条通道,目送着埃文·贝尔从容不迫地离开了法院。
  落后在后面的伊登·哈德逊,轻咳了两声,对着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话筒说到,“十一工作室在等待各位的道歉信,希望我们不会等太久。”说完之后,伊登·哈德逊就和泰迪·贝尔一起跟上了前面的埃文·贝尔,离开了法院。
  伊登·哈德逊的话,显然就是十一工作室对那七十六家媒体释放的最后通牒,也是最后的善意了,这让媒体们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不闹上法庭,一切都好。道歉信,不是难事。
  事实上,大卫·格林布拉特以专业经理人的角度,是建议埃文·贝尔,利用这一次的机会,好好和媒体打好关系,不仅不要起诉,还可以接受一些媒体的采访。在封杀了带头的十六家媒体之后,完全可以用怀柔政策与剩下的媒体交好。
  但这不是埃文·贝尔的风格。
  埃文·贝尔清楚地知道,如果再次主动示好的话,这些媒体肯定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以后一样会得寸进尺。这一次必须给这些媒体一个教训,否则以后再有类似情况出现,只怕还是要吃大亏的。
  不过,同时埃文·贝尔也知道,要状告媒体诽谤罪,是很难成立的。毕竟,媒体渲染的新闻大部分都是事实,只是断章取义罢了,即使有少数不符实的情况,取证也十分困难。而且埃文·贝尔所受的伤害部分,也不同于今天海蒂·蒙哥马利、克雷格·库克的情况,伤害无法折合成实际的证据。
  再者,纽约州的法律为了保护新闻媒体的言论自由,对于新闻媒体一向有特殊保护,以埃文·贝尔艺人的身份,更加难以将媒体们定罪。所以,和媒体的这场官司,诽谤罪难以成立,耗费的只是无止境的上诉时间和费用。
  在伊登·哈德逊的建议下,最后得出了这个决定。封杀带头的十六家媒体,以后十一工作室不接受来自这十六家媒体任何一家任何形式的访问,同时,勒令剩下的媒体发道歉信,澄清埃文·贝尔的声誉。如果有媒体想顽强抵抗的话,那么埃文·贝尔不介意耗费上诉时间和费用,绝对会和这些媒体抗争到底的!
  在这种局势下,那六十家媒体很干脆地发布了道歉信,最迟在第二天就见报。包括那被封杀的十六家媒体,也有八家公开道歉,希望能够挽回和埃文·贝尔的关系。不过,“世界新闻报”就很硬气,不仅没有道歉,反而认为十一工作室应该写感谢信给他们。他们认为,要不是肖恩·霍尔的“正义”,只怕真正的幕后黑手克雷格·库克依旧不会被挖掘出来。
  “世界新闻报”的此举也成为了媒体之间的一时笑谈,谁不知道克雷格·库克之前就参与了这件事,后来会爆料也只是单纯为了销量而已。“世界新闻报”的厚脸皮,果然强悍。
  与此同时,几乎是所有媒体在针对法院门口的打架事件时,都使用了尽量客观中立的语句进行报道,避免采用任何有倾向性的词汇。这个打架事件曝光后,网络上叫好声一片,虽然也有人说即使埃文·贝尔是正义的,但打人的行为也不应该被鼓励,仍然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但这种卫道士的声音,显然不是主流,很快就被打架称赞埃文·贝尔血性直接的声音完全淹没。
  这就是娱乐圈。对艺人好的时候,千好万好;反之,就算艺人只是一点小差错,也会有无数骂声。
  埃文·贝尔的诽谤事件,在克雷格·库克、海蒂·蒙哥马利锒铛入狱之后,也算是正式落下了帷幕。最后,克雷格·库克也没有起诉埃文·贝尔,是因为他知道此时就算起诉了也不会有太多效果;还是因为有其他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事件是结束了,所有相关消息也很快就会被信息汪洋所吞没,但任何一件事的发生,它所遗留下来的影响却不是那么轻易消失的。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在这次事件中元气大伤的环球音乐,克雷格·库克作为幕后黑手,牵连到了环球音乐和忧郁心境。虽然环球音乐对此毫不知情,但圈内圈外都不愿意相信环球音乐是干净的,毕竟如此大手笔的策动,克雷格·库克一个小经纪人可不见得就能完成,显然背后肯定有环球音乐高层的身影。只是,在克雷格·库克暴露之后,环球音乐快刀斩乱麻,牺牲了小卒子,保全了大局。所以,事件过后的环球音乐,在网络上的名声可绝对说不上好。事后的公关措施,也许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来弥补。
  同样的,在这次事件中被殃及池鱼的忧郁心境,虽然在克雷格·库克的提醒之下,他们没有说任何过激的言论,只是保持了冷漠。但在肖恩·霍尔的爆料之中,被提及的忧郁心境还是或多或少有所影响。还好,忧郁心境最近本就在准备专辑,受到的影响不算太大。
  其次,林肯公园和埃文·贝尔合作的那首“永不独行(Not。Alone)”,不仅因为纪念九一一而广为所知,更成为了歌迷们对埃文·贝尔应援的最佳曲目,而且这首歌也是事件爆发当晚在麦迪逊广场花园首次面世,也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所以,这首歌的销量一飞冲天,在发行第六周,也就是真相大白之后的这周,居然创造了二十八万的单周销量,成为“永不独行”发行以来的最高单周销量,蝉联了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的冠军宝座。
  接下来的一周,又遇到了法庭审理这次埃文·贝尔的案件,海蒂·蒙哥马利和克雷格·库克的锒铛入狱、新闻媒体的道歉信,又再次刺激了“永不独行”的销量,连续第二周创造了过二十万的销量,以二十七万实体销量成为连续第三周的公告牌单曲排行榜冠军。
  前前后后,“永不独行”这首歌,在发行两个月之际,累积销量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一十万张,iTunes的下载量也达到了一百三十万张。这首公益歌曲,林肯公园和埃文·贝尔没有任何宣传,甚至连MV都没有,仅有一次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公开演唱,就创造了如此佳绩,不得不说是事件后续效应之一。
  与此同时,埃文·贝尔的歌迷们也在网络上展开了声势浩大地自我检讨,包括许多普通的网友也对埃文·贝尔表示了同情以及赞赏。
  福克斯电视台在案件审理结束之后,做了一个调查,“通过这次事件对埃文·贝尔的印象有何改变,或者收获”。十代二十代的青少年们从埃文·贝尔的身上看到了个性、张扬和不屈;三十代四十时代的中年人则看到了面对逆境时埃文·贝尔的坚强和沉稳;五十代以上中老年人年龄层中埃文·贝尔的名字也被广泛认识到。
  总结之后,不难发现,通过这次事件,埃文·贝尔身上的正面影响在消无声息地扩散,同时埃文·贝尔的辨识度、认知度也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在美国这个最崇尚英雄,特别是忍辱负重悲剧英雄的国度里,这一次的事件,埃文·贝尔显然就是这个核心的核心,苦尽甘来,赢得了新人所无法累积起来的强大正面形象。


第313章 销声匿迹
  从格莱美颁奖典礼的风光,到“冰河世纪”和“白夜追凶”的崛起,然后又是“你好,冰冷世界”、“胜过哈雷路亚”的强势,接着再到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全场狂欢。2002年的上半年,埃文·贝尔的声势到达了一个新的巅峰。
  可紧接着,一夜之间从谷峰跌倒谷底,所有的灯光和鲜花都烟消云散,所有的赞誉和追捧都消失殆尽,所有的欢呼和呐喊都无影无踪;随后,又是一个晚上,沉冤昭雪、洗刷清白,从谷底到谷峰的曲线陡然上升,回复速度超乎想象。
  2002年的七月份,才过去一半,埃文·贝尔的人生却已经足以成为一名普通人一生的缩影了。过去的半年,就好像最跌宕起伏的肥皂剧,同时也是最狗血的肥皂剧,让所有人一边破口大骂、一边翻桌泻火、一边又欲罢不能地期待结局。
  法庭判决、媒体道歉、认知度上升、名声恢复、单曲销量飙升……所有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诽谤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几乎消弭殆尽,埃文·贝尔的声望甚至比事件发生之间翻了足足一倍以上,正面形象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任何一个圈内人都知道,此时埃文·贝尔接着展开活动,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亦或者是百老汇,势必都会取得一个超然的关注度,只要作品质量有保证,埃文·贝尔肯定又会创造他艺人生涯的新高峰。
  2002年上半年的这出肥皂剧,似乎应该是完美圆满结局才对。正当所有人在期待埃文·贝尔的下一步动作时,这位少年再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消失了,就如此消失在媒体的面前,悄无声息。
  所有的媒体都在努力挖掘埃文·贝尔的行踪。
  王子街十一号一片平静,十一设计新出了一个行规,每天只接待三个订单。因为事件过后,似乎出于愧疚心理,每天都有几百名粉丝聚集到王子街十一号,就为了能够在十一设计购买一件衣服,彷佛如此就能够弥补之前所造成的伤害。但凯瑟琳·贝尔目前只接受半定制和全定制服务,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内,她已经完成了二十多个订单,但手头上的工作依旧没有完成。如今,每日如此多粉丝上门,着实超出了凯瑟琳·贝尔的工作量。不得已,这才出台了这最新的行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凯瑟琳·贝尔出手的作品还不多,但包括葛瑞·列侬等一批中高层客户,已经意识到凯瑟琳·贝尔手艺的高超了。十一设计的口碑,正在以一种看不见的速度缓慢传播开来。
  泰迪·贝尔的生活也恢复了平静,记者经常可以看到他和凯瑟琳·贝尔一起进出的身影。只是再见到媒体时,这个原本会对着记者露出憨憨笑容的少年,已经换上了视而不见的面具。媒体伤害了埃文·贝尔,同时也伤害了贝尔一家;那些在王子街十一号门口扔鸡蛋砸西红柿的歌迷,在这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口。
  伊登·哈德逊,这位冰山律师,让不少记者都对他印象深刻。他也经常进出王子街十一号,只是每次看到记者时,他都会主动走过来,然后从容不迫地拿出手机,拨打911,用最平淡无奇的声音说到,“王子街十一号,聚集大量不明人士,影响市民生活。”埃文·贝尔不在王子街十一号的情况下,这里全部都是普通人,记者的确是妨碍了正常人的生活。
  当然,如果记者要和伊登·哈德逊据理力争,只要说王子街十一号是埃文·贝尔的家,他们就有权利驻扎守候,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面对伊登·哈德逊这座好像没有情感起伏的冰山,很少有记者敢去惹怒他。
  在王子街十一号守候了几天,丝毫没有埃文·贝尔的身影;同时,哈佛大学和洛杉矶十一经纪的办事处,都没有见到埃文·贝尔。甚至大卫·格林布拉特听到记者说没有看到埃文·贝尔时,他那老谋深算的眼里也出现了诧异,显然他也没有料到埃文·贝尔居然在记者眼皮子底下躲了起来。难道,埃文·贝尔就如此凭空消失了?
  威廉·伍德此时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埃文·贝尔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