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艺术家 >

第81章

大艺术家-第81章

小说: 大艺术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美国,专辑的销售渠道包括唱片连锁店、沃尔玛超市、在线销售、演唱会场馆、邮购下单等等。当然,未来在线数字下载商店也占据了半壁江山。对于生意有基本了解的人就知道,销售渠道越多,对于商品的销售就越有利。
  环球、华纳这样的大型唱片公司,比起独立公司最有利的部分,不是创作部分、不是包装部分、不是策划部分,毕竟这些都是依靠人才就可以弥补的,就算是独立唱片公司出一个妖孽型的天才,这些前期制作部分甚至不会逊于大型唱片公司。真正的差距就是体现在发行和销售渠道上。
  环球音乐和华纳唱片在全美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唱片连锁店,遍布全美的唱片店,再加上签署合作协议的沃尔玛超市等大型销售点,货架上全部摆上歌手的专辑,再加上狂轰滥炸的媒体资源,大型唱片公司的歌手在销量上的确容易占据优势。而自由选择这样的独立唱片公司,不要说唱片连锁店了,就连普通的销售渠道也并不丰富。
  如果说环球音乐的销售渠道为满分十分的话,那么自由选择的销售渠道可以算个三四分就已经是一种突破了。媒体资源也是如此,至少目前为止,来采访顾洛北的大型报刊杂志就“娱乐周刊”这一家。不过自由选择在专业乐评人上却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这也算是一个利好了。
  虽然如此,但当亚当·罗伊的评论出现在媒体上时,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亚当·罗伊,音乐界著名杂志“滚石”的长达十年的专业撰稿人,虽然说不上泰山北斗,但也是乐评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一向以中肯诚实的眼光著称,优秀的专辑绝不吝啬赞扬之词,拙劣的专辑也绝不会为了社交礼仪而手下留情,所以许多人都十分喜欢阅读他的乐评,包括不少新生代乐评人。
  在乐评界,有名望的乐评人总是繁忙的,希望他们参与评论的专辑是一部分,报刊杂志的固定稿子是一部分,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专辑又是一部分,撰写乐评本身就是他们的职业,所以他们要听的专辑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当然,乐评,和影评一样,从来都不是依靠数量可以取胜的,最终决胜负的还是质量。所以,乐评人要如何挑选专辑、如何撰写乐评就十分重要了。撰写顶级歌手专辑的乐评固然吸引人,但同时挖掘新人的乐评也是乐评人制胜的一大法宝。伯乐的威名人人羡慕,但要闯下如此威名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当周五泰迪·贝尔和尚恩·梅耶尔一起来到亚当·罗伊工作室拜访时,就吃到了闭门羹。作为“只是一个梦”的发行公司,自由选择自然需要动用手里的资源把这张单曲宣传出去才行,充分利用乐评人资源把口碑打出去,就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亚当·罗伊作为自由选择手头最出色的乐评人之一,能够说服他为“只是一个梦”写乐评,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有巨大效果的。当然,尚恩·梅耶尔相信这个乐评会是正面评价的。
  虽然和自由选择关系不错,但亚当·罗伊最近工作十分繁忙,包括忧郁心境、艾丽西亚·凯斯新专辑的乐评都希望他能够出手,前前后后要他写乐评的专辑已经超过二十之数,他实在是没有时间。目前为止,他属意的是艾丽西亚·凯斯的出道专辑,仅仅一首“坠落”就让他赞不绝口。所以面对自由选择的请求,亚当·罗伊只能说抱歉了。
  泰迪·贝尔是在知道亚当·罗伊拒绝了自由选择的请求之后,主动要求和尚恩·梅耶尔上门拜访的,结果还是遭到了直接的拒绝。在尚恩·梅耶尔好说歹说之下,亚当·罗伊才打开了门,站在门口不耐烦地看着眼前两个男人,“你只有一分钟。”这是他唯一能够为自由选择做的了。每个公司都是如此,就看交情深浅了,亚当·罗伊这种做法虽然无可厚非,但还是让尚恩·梅耶尔觉得十分憋屈。
  泰迪·贝尔胸口闷着一口气,但他知道,现在不是他鲁莽冲动的时候。社会上就是如此,顾洛北早就知道独立音乐人的道路布满荆棘,却依旧坚定不移地踏上了这条路。既然弟弟已经做出了选择,现在就是泰迪·贝尔做选择的时候了,亦或者说,在他让尚恩·梅耶尔带自己来这里时,选择就已经做好了。
  “如果你曾经爱过一个人就请举手。”这是泰迪·贝尔说出的第一句话。“这是副歌的一句歌词。”
  亚当·罗伊今年已经四十出头了,泰迪·贝尔眼底的隐忍他又会如何看不出,但他说过给对方一分钟,那么这一分钟内他就会认真倾听。第一句话,字字清晰。
  “梦回过往,挚爱之人已经找到了新的怀抱,自己却依旧守着无名指上的戒指惶惶不可终日。睁开眼,才发现这是一个梦。她是否会回来,没有答案。”这是泰迪·贝尔说出的第二句话,“这是这首歌的故事。”
  亚当·罗伊眼皮抬了抬,脸上表情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细细地打量了一下泰迪·贝尔。他当然不是在看泰迪·贝尔究竟帅不帅,而是在看他脸上的表情。眼神里的坚定,已经脱离了自信的范畴,那是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当亚当·罗伊再次垂下眼皮时,脑海里却是留下了泰迪·贝尔眼底的那一抹光芒。
  “我们曾经追求过的事物和人,他、她、抑或是它,很多年之后,才猛然醒悟,一切都只是一个梦而已。”这是泰迪·贝尔的第三句话,原话来自顾洛北,也是这首歌的序言,“这首歌就叫做‘只是一个梦’。”
  这第三句话,说得不紧不慢,亚当·罗伊听得很清楚,他放在裤子口袋里的手掌轻轻握了握,但随后就又松了开来,面上表情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他叫埃文·贝尔,请你记住他。谢谢。我说完了。”泰迪·贝尔只说了这四句话,就结束了自己的陈述,时间仅仅过去了四十秒而已。
  工作室的门口又恢复了平静,约莫十秒之后,亚当·罗伊终于开口了,“单曲给我!”


第101章 滚石乐评
  一直到离开时,尚恩·梅耶尔依旧不敢相信,原本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的亚当·罗伊,居然同意了为顾洛北写乐评。那一句“单曲给我”可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更是亚当·罗伊愿意写乐评的意思。
  亚当·罗伊拒绝自由选择的请求,不是说多一张专辑放在他工作室里就占空间了,而是说他手头工作实在太多,没有时间再为这张单曲写乐评了。正是因为自由选择是相熟的公司,亚当·罗伊才说的如此直白,不然他大可以把单曲接下来,然后过个八个月一年的,再来写乐评。
  所以,如今亚当·罗伊愿意收下单曲,就意味着,他愿意在繁忙的工作中排出时间,为“只是一个梦”写乐评了,甚至是说就在近两周——毕竟单曲可是四月一号就正式发行了,乐评也是有时效性的。
  果然,亚当·罗伊的乐评,只隔了一周,就在“滚石”杂志发布了,取代了艾丽西亚·凯斯,成为了亚当·罗伊本周的推荐单曲!这才引发了乐评界不大不小的震惊。
  离开亚当·罗伊的工作室后,泰迪·贝尔站在热闹的大街上,抬头看了看头顶阴霾的天空,加利福尼亚总是阳光普照,这个星期五却异常地出现了多云天气,厚厚的云层把春日里温暖的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泰迪·贝尔长长地舒出一口气,眼神闪了闪,内心里的坚定却是又更重了一些,“走吧!”泰迪·贝尔的声音里最后一丝隐忍也淡化了,却是变得轻松了不少。
  尚恩·梅耶尔带着泰迪·贝尔又一一拜访乐评人,在夜幕完全降临时,前后一共拜访了三个乐评人,虽然人数并不多,但泰迪·贝尔一一亲自送上单曲,亲自表示感谢,单是这份诚意,就足以让人侧目了。
  在四月一日演唱会的首演到来之前,泰迪·贝尔就已经忙碌开来了。虽然选择了独立音乐人道路的顾洛北,注定不会有忧郁心境那么完善的宣传策略,但这并不代表就是最后的结局了,一切还是需要拥有购买权的消费者来决定。
  不同于“娱乐周刊”每周出版,“滚石”是月刊,每个月的五号到十号之间出版,这本以摇滚起家的杂志,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美销量最高的音乐杂志。2001年的四月号一出版,就如同往常一样,吸引了大量的乐迷前来购买。
  葛瑞·列侬今年三十岁,是一名理财规划师。他是为客户提供全面理财规划的专业人士,是指运用理财规划的原理、技术和方法,针对个人、家庭以及中小企业、机构的理财目标,提供综合性理财咨询服务的人员。不过这个行业才刚刚兴起而已,近年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还是企业为主,个人和家庭都尚未有“理财”意识。但在几年之后,这个行业成为三百六十五行之中最挣钱的行当之一,年薪都是往三十万美元上走的。
  日常繁忙的工作,让好好睡一觉都成为葛瑞·列侬的奢求,忙里偷闲,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就成为葛瑞·列侬排遣压力的唯一娱乐了。三十岁,连一个女朋友都没有,工作就是另一半了,想来也觉得有些无奈。
  葛瑞·列侬当然没有时间去一一筛选音乐和电影,他只能利用在公司的茶水时间翻阅一下杂志,然后寻找想听的音乐和想看的电影。“滚石”和“电影评论”就是他选择的两本杂志。
  翻开“滚石”四月号,葛瑞·列侬没有时间去阅读那些人物专访,这次茶水时间只有五分钟,稍后还有一个会议。习惯性地翻到了亚当·罗伊的乐评专栏,虽然“滚石”有好几个专属乐评人,而且都是顶尖专业人士,但葛瑞·列侬对于直言不讳的亚当·罗伊总是格外喜欢。
  最新一期四月号各种杂志之中的乐评以艾丽西亚·凯斯的独占鳌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胜出一筹;而忧郁心境则以数量取胜,毁誉参半,以目不暇接的数量占据公众的视野。而亚当·罗伊居然撰写了一个无名新人的乐评——好莱坞露天剧场的盛况要传播开来也需要一点时间,再加上还有三四位资深乐评人、一小批独立乐评人也都纷纷选择了“只是一个梦”进行评价,这也让乐评界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埃文·贝尔投去了关注。
  葛瑞·列侬自然不知道,亚当·罗伊这次发表了关于“埃文·贝尔”新单曲的乐评引发了多大的讨论。他只是喝着咖啡,认真阅读起这篇乐评来。
  “强劲活泼的节奏,娴熟流畅的嘻哈风格,单从前奏来看,就是一首上乘的嘻哈歌曲,是去年以来少有的上等之作。
  当歌词随着旋律倾泻出来之时,那清澈中带着略微沙哑的嗓音,一下就牢牢抓住了内心。和旋律的欢快相反,歌词描绘的却是一个绝望的故事,从心底从血液从灵魂深处散发出了的悲伤,痛到了极致,反而变得淡然。明明在笑着,却无比的忧伤。
  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十八岁少年之手,这是由一个十八岁少年深情演绎的。包办了词曲创作的演唱者埃文·贝尔,向我们展示了他惊世的才华,从节奏、旋律,到编曲、歌词,这首歌都堪称2001年以来最佳的作品。旋律和歌词之间的矛盾碰撞出让人炫目的火花。
  正如歌名所说,‘只是一个梦’,就轻而易举地拨动心弦。如果你曾经爱过一个人,请举手。”
  仅仅是一段文字而已,却足以让人心驰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