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110章

超品奇才-第110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宇早在年前就跟付光正商量了,让他在广东选一个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收购一家工厂。
  这样距离香港更近,方便出口,而且还能拜托电机厂的制衡,免得将来电机厂撂挑子,冯宇这边抓瞎。但冯宇没想到,电机厂真的无法满足无叶风扇的生产,就连加湿器的产量也想减少。
  其实这正合冯宇之意,但还是做出一副愤怒的样子,趁机提出建新工厂的事儿。果然,侯海涛和李世友两个老家伙根本没有建新工厂的打算,或者说就算他们想,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
  侯海涛要买超高功率电炉,没有两千万卢布以上,绝对不可能。李世友倒是花钱的地方不多,虽然找冯宇订购了一些电站相关的先进技术,但冯宇也不会要价太高。但偏偏今年电机厂接到了很多发电机的订单,或者干脆说是上面下派的任务。
  即使这个发电机方面挣的钱不如加湿器的利润高,他们也不得不减少加湿器的生产,将车间空出来生产发电机方面的零部件。这些可都是要垫资的,电机厂的资金也变得不宽裕了。
  两家都拿不出钱来建新工厂,冯宇自然不会再给他们那么高的利润分成。但要说新工厂的利润一毛不给这边,两人也绝对不同意,尤其是侯海涛,他们厂拿的可是技术分成。
  冯宇已经跟付光正商量好了,广东收购工厂的事儿全部交给付光正,冯宇这边准备资金,新工厂要给付光正留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冯宇要想控股,就不可能再给电机厂和哈飞厂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你们也拿不出钱,还想占新工厂的股份,哪儿有这种好事儿?
  侯海涛表示可以派遣工程师去做技术指导,帮助对方更改生产线。李世友则表示他们也有一批大师傅,保证都是一线工人。这些人都生产过加湿器,更改生产线也能做,可以派去广东的工厂做师父,带学徒。
  冯宇鄙夷的看着两人,说的多好啊。一个出工程师,一个出工人大师傅。冯宇直接说,哈飞厂的工程师工资太高,一个月都赶上别人一年的工资了,他请不起。
  至于电机厂的大师傅,他不需要,因为他准备收购一家技术相对成熟的工厂,那边工人技术也不差!
  李世友派去广东大师傅,肯定就是今年厂子内退的那一批人。本来就没工作,让李世友一说,跟特意为了冯宇从一线抽调熟练工似的。
  他们虽然精,但冯宇也不傻。都想占便宜,冯宇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从来都是他占便宜,什么时候吃亏过?
  就一句话,你们按比例拿钱,我就给你们按比例分红,拿不出来,不好意思,这新工厂你们一点股份都没有!
  冯宇跟他们说了一下新工厂的事儿,付光正在谈,已经有眉目了。新工厂收购要一千万卢布,然后设备修改、更新还要一笔钱,还有新工厂的那些退休工人,也要接手过来……
  冯宇说了一大堆,意思就是你们就算是按比例拿钱,也要吃亏,不如就少拿一点,少占一点股份。
  接手原厂的退休工人,这点是冯宇要求的。按照付光正的想法,那些退休工人,直接甩给市里不就行了?买工厂花了那么多钱,凭什么还要帮他们养着退休工人,那些工人又没为新工厂做过意思贡献。
  冯宇只能告诉他,这对将来工厂的形象,品牌的形象有非常大的好处。良心企业家和黑心企业家,如果质量什么的差不多,哪个公司的产品更好卖?
  付光正跟家里商量了一下,付荣进直接告诉他,付家在内地的形象非常重要,千万不要让人说他们付家是香港的黑心商人,这点要听冯宇的。退休工人接着,反正退休金也不算太多,可以在工厂的收购价上压一下。
  让冯宇这么一算,广东新工厂生产的加湿器,他们只能分百分之五,无叶风扇,他们一分钱分不到。
  两人当然不干了,但冯宇只是微笑着看着他们,嘴里轻轻吐出几个字:“苏联的设备跟技术。”
  就这简单的几个字,像是一把沉重的枷锁,让侯海涛跟李世友根本硬气不起来。要真是闹翻了,一拍两散,吃亏的还是他们。
  冯宇可以授权国外公司生产,这点合理合法。内地的销售也是泰华公司负责,就算电机厂生产出来了,冯宇大可以不往外卖,亏的还是电机厂。
  而且苏联的设备跟技术,冯宇要是卖给他们的竞争企业,他们不是更吃亏?哈飞厂跟电机厂本身在国内就算不上是相关行业的龙头,有了苏联的设备跟技术,他们才有一些希望成为老大,这很有可能被冯宇轻松假借别的企业扼杀他们的希望。
  成为相关行业的国内龙头,侯海涛跟李世友的前途也会一片光明。而挣的钱再多,他们也升不上去,反而有可能一辈子被按在这个位置上,让他们发挥挣钱的能力。
  最终他们接受了冯宇的提议,广东新工厂他们象征性的各出一百万,各自得到工厂百分之五的股份,哈飞厂派出工程师指导,工程师可以是今年干部转工人内退的,电机厂的内退工人,只要是一线退下来的熟练工,广东的新工厂都可以接收,保证两厂去广东的人工资不低于内退之前。
  付光正出一笔钱,占股百分之二十,冯宇出资最高,且拥有两种产品的专利权,占股百分之七十,成为控股大股东!
  ……


第195章 出大事了
  广东的新工厂正式命名为泰华电器厂,地点在后世很有名的莞城。冯宇可没有指点,这是付光正选的。
  销售市场也重新划分,以后长江以南的省份,包括国外出口的加湿器,都是这家新厂生产,无叶风扇的市场更大,黄河以南,包括国外出口市场。
  那些经销商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都很高兴。这样他们运输就能省下不少钱和时间,补货的时候更加方便。
  付家更高兴,运输成本降低了,总体利润提高,他们挣的钱自然也更多。虽然这家新厂拒绝了付家的入股,但付光正入股了,效果是一样的。
  付光正也表示,以后在机械公司,完全跟冯宇站在一条线上。无论冯宇想做什么,他都会一力支持。
  冯宇跟侯海涛密谋,将来会收购哈飞厂手中的机械公司股份,这对李明德来说是个秘密,但在付家的分析下,早就搞明白了。
  反正付光正是不会卖出机械公司股份的,那股份现在就是一颗摇钱树,在他的收入中占了很大比例。除非冯宇愿意用这家新厂的股份交换,付光正或许才能答应。
  这家新厂的生产不用冯宇操心,冯宇挂名厂长,付光正是副厂长,其实厂子的事儿,基本上就是付光正在负责。冯宇本想派一个泰华公司的人过去,但考虑到语言差异和管理能力,实在是没有好的人选,最后只能放权给付光正。
  你说付光正也不懂得管理工厂?付家有这样的人才啊。反正是在广东,从香港弄来一个管理人才,语言根本不是问题。
  冯宇也终于可以休息两天,顺便在家陪着待产的姐姐。才七个月,李家人说什么也不让冯丹英上班了,家里又不缺钱,身体要紧。
  李父李母都要上班,李世强也要上班,那么白天负责陪伴的人自然就变成了冯宇。
  此时冯宇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手里拿着一个姐夫买给姐姐吃的大苹果在啃,茶几上还有一堆橘子皮,花生壳。
  “姐,大娘快回来了,你坐这儿看会儿电视。”冯宇冲着在厨房忙活的姐姐喊道。
  姐姐根本闲不住,电视也不爱看,每次都是冯宇来了坐着看电视,顺便帮着把水果消化掉,弄得冯宇现在每顿只能吃半个馒头,李母还以为他病了呢,可冯宇的肚子就从来没空过啊。
  两人熟练的换位置,冯宇到厨房把最后一点葱花切好的时候,李母开门进来了。
  又一次看到冯宇在厨房忙活,李母赶紧说道:“小宇,你快歇着吧,做饭的事儿还是大娘来。”
  这冯家的孩子啊,儿媳妇干净、贤惠、孝顺,会干活,会照顾人,冯宇这小子也懂事,不但跟小天才似的能赚钱,照顾他姐姐也照顾的不错,每次她来,都看到这小子在忙活。
  李母进入厨房,冯宇做出一副劳累的样子走出来。表演完成,洗洗手回到沙发上,冯宇舒服的伸了个懒腰。
  姐弟俩心照不宣的相视一笑,冯丹英站起来去厨房帮婆婆,自然又是被撵出来。她也知道婆婆不会让她动手,但冯宇跟她说了,这个姿态还是要做出来的,聪明的儿媳既不用干活,公公婆婆还会觉得她勤快,最重要的就是态度。
  姐弟俩晚上还是没什么胃口,冯宇吃过晚饭就回到隔壁,按照他记忆中的大事,继续规划自己的投资方向。
  桌上电话响起,冯宇随手接了起来。这时候没有手机冯宇忍了,可电话居然还没有来电显示,这点让冯宇很不习惯,好在此时也没有疯狂的推销电话和诈骗电话。
  “小宇,发生大事儿了!”
  嗯?冯宇猛地坐直身体。电话是老爸打来的,难道家里出事儿了?该不会是粮食加工厂出事故了吧?
  “爸,您别着急,到底怎么了?”
  “你看电视,看新闻,快点看新闻!刚刚插播的新闻!”
  插播的新闻?国家大事?
  冯宇打开电视,此时电视上正在播放新闻。
  “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苏联总统乔夫表示不予承认,双方正在沟通之中……”
  立陶宛脱离苏联的时间提前了?
  冯宇大惊,这可跟他没什么关系啊,他对苏那点贸易,应该影响不到这种大事儿啊。
  最让冯宇着急的是,超高功率电炉还没买回来呢,那个立陶宛地区的厂长要是被解除职务,这生意不就黄了吗?
  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超高功率电炉没了,侯海涛肯定会暴跳如雷。别说他跟电机厂、哈飞厂的合作要出问题,就连机械公司的股份,哈飞厂也肯定不会卖给他了。
  更何况没有电炉的钳制,侯海涛说不定会做出什么事儿呢。冯宇弄了个新工厂,将哈飞厂的利润降低了不少,这侯海涛要真是玩愣的,冯宇绝对扛不住!
  哈飞厂,可是连省里的命令都可以不听,更何况冯宇在龙江最大的关系,也只到市里,这是要伤筋动骨啊!
  “小宇,小宇,你在听吗?”电话里传来老爸焦急的声音。
  “啊,我看电视呢,爸。”
  “小宇,苏联是不是真的要解体了?怎么会有国家宣布脱离苏联呢?”
  “爸,这事儿您就别操心了,我还要跟苏联的生意合作伙伴打几个电话呢,哪天我回家了,咱们再聊。”
  冯兴泰这种心态,被后世戏称为“挣着卖白面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苏联解体,就算对华夏经济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也不太大,更不会影响到泰华粮食厂和天蓬猪场。
  挂断父亲的电话,冯宇想着该怎么跟基兄谈,正想着呢,电话又响了。
  “冯,是你吗?”电话里传来基里连科焦急的声音。他也是刚刚才知道,立陶宛竟然真的打算脱离苏联,这事儿竟然让冯宇说中了!
  对方主动打电话过来,跟冯宇主动打电话过去,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本来还着急的冯宇,此时却慢条斯理地问道:“基兄吗?怎么这么有空给我打电话,是我要的超高功率从电炉买到了吗?”
  “冯,电炉的事儿待会儿谈,你知不知道,立陶宛刚刚真的宣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