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1113章

超品奇才-第1113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巴马很想一口吐沫吐在冯宇脸上,这些都是我们美国在世界领先的产业,而且都还在赚钱,凭什么卖给你啊,你还想全资!
  而且我是要拉投资,不是卖资产来的!
  这些不但不会让华夏的人来经营,甚至许多设备和技术之类的,根本就不会卖给华夏,授权使用也不行。
  要是华夏在这些方面也追赶上来,那么华夏的工业进程必然会再次加快一大步,那么还拦得住华夏崛起的脚步吗?
  就算是跟华夏最近关系很不错的俄罗斯,也不会卖这些设备给华夏,这是他们共同的约定,因为华夏的崛起太快了,他们都担心本国的产业受到华夏企业的冲击。
  光是冯宇一个人,这些年就击垮了多少曾经的大企业啊,他们哪个国家能不担心?冯宇在美国投资的所有企业,基本上都是美国重点监控的企业。
  “冯,这些产业我都无法答应你,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一些别的,我想还是有很多产业值得你去投资的。”
  奥巴马就想让冯宇投资一些美国现在比较差的产业,那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拉起来,否则就需要政府出手了,问题是政府真的没钱了啊。
  这次他来访问华夏,其中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希望华夏能够购买一些美国的国债,让美国政府有钱花。
  当然,华夏不是为了赚这点国债的利润,而是要美国付出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华夏没有掌握的先进技术。
  “别的产业啊”冯宇一副为难的样子,“我不觉得还有什么产业我有兴趣,而我还没有投资的了。”
  冯宇这句话非常狂,但是作为世界首富,他有这个资本说这句话,没人可以反驳。
  奥巴马心里暗骂冯宇狡猾,这样只要我说出来的条件你不满意,你就可以说没兴趣。他很想拂袖而去,但是他不能,他需要从冯宇手里拉来一大笔投资,缓解美国的经济危机。
  “冯,你可以再想想,我想我们互相退一步,总能够达成共识的。”
  荒唐的条件开出来了,接下来冯宇才会开出他真正的条件。这是很简单的谈生意方式,先开一个你绝对不会答应的条件,然后再开自己真正的条件,好像是做了让步,其实这才是根本目标。
  ……


第1984章 我要为美国港口做贡献
  “移动电信产业,我对这个也比较有兴趣。我是做手机的,如果有电信业务配合,那么会发展的更好,这点你能理解吧?”冯宇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他在加拿大那边的电信收购就快谈成了,李泽钜这几天一直在加拿大这边,依然是两家合作。
  冯宇原本想要自己掌控的,但是既然李家本身就有这方面的业务,并且也要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地方投资,那么双方联合起来,明显更加划算。
  经营方面,完全可以交给李家来负责,他们更擅长,冯宇可以用两种方式复合投资,一部分是持有李家的长石集团股份,间接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另外还能让风雨控股持有一些股票。
  这样长石看起来是控股方,但实际上,冯宇才是真正的控股方。
  让李家来给他打工,冯宇轻松赚钱,这是他最喜欢的。
  如果这次还能进入美国的电信产业,那么当然更好了。在许多技术研发方面,产品销售推广方面都能做到联合,能够极大的提升他们在整个行业的话语权。
  前世美国的电信业务就在这几年经历了不少的变动,但是许多想要合并的企业,最终都被美国的反垄断部门强烈反对给阻止了。
  你可以自己慢慢发展到世界第一,那是你的本事。但是要通过合并来成为世界第一,哪怕是某个国家第一,那就不行。
  其实所谓的反垄断部门反对,也就是其他竞争对手的反对。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影响反垄断部门的裁决。
  冯宇收购一家通讯公司,也不会做到垄断,但要是能跟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形成联合,那么一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奥巴马看向他的幕僚,那位也愣住了,他们没考虑过这个情况。没听说冯宇一套投资移动电信产业啊,他们之前对此毫无准备。
  “冯,这个我无法现在就给你答复,不过我可以回去了解一下,然后尽快给你答复。”
  其实奥巴马是不太想要冯宇投资这个的,因为这个并不能给美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税收什么的,不过如果原本的股东出售了股份,然后愿意投资美国的其他行业,那么还是可以考虑促成的。
  这个其实也不是冯宇的主要目的,他只是顺带着提一下。能够成功,当然很好,不成功,也无所谓。
  但冯宇还是露出一副失望的样子:“这个也不行吗?我好像看不到你任何诚意。”
  “冯,我们是希望你的投资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税收,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奥巴马的潜台词就是,我们现在电信产业好着呢,不需要你来投资。而且我们是要你花钱投资的,不是让你花钱收购的,这有着根本的区别。
  “好吧,那么我想想,你们美国现在的建筑行业应该很差对吧?”冯宇敲了敲脑袋,做出一副思考的样子。
  “没错,冯,你是要投资建筑行业吗?是建造写字楼、商场还是酒店?”奥巴马大喜。他还因为冯宇不喜欢房地产呢,没想到是想自己建造新的。
  这样更好啊,不但拉动了房地产行业,还有建筑相关行业,绝对能刺激经济发展,并带来很多就业机会。
  冯宇疑惑的看着奥巴马:“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盖房子了?我说的建筑行业,是港口建筑。”
  没错,港口才是冯宇最大的目标,也是最大的利益。
  李嘉诚为什么身家不是那么高,却在国际地位很高,因为全世界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李嘉诚在其中六个都有不低数额的股份。
  而且业务遍及二十三个国家,四十多个港口,二百多个泊位,其中好几个泊位,都是世界最顶尖的,可以停靠那些巨型货轮。
  而未来华夏的港口会逐渐的变成世界最多、规模最大的集合体,那里面的许多也都有和黄参与建设和经营管理。
  港口周围的地产,也为李嘉诚的企业带来了大笔的利润,而且许多都是长期稳定的收益。海运毕竟还是世界上货运量最大、最主要、最经济的跨国运输方式,在未来很长时间,也一定会是,飞机可没那么大的运输量。
  但是李嘉诚几次想要在美国投资港口,却都没能如愿。不是别人不愿意让他入股,而是不愿意让他参与经营改造。
  世界上港口最好的就是欧洲和亚洲,美国甚至整个美洲都排不上号。停靠在美国港口的货轮,都是那些十几年前最大的,在现在只能算是中上了。
  而且美国的港口效率很低,缺少一些例如大型的岸边吊机等先进的货物装卸设施,就连许多基础设施,都属于落后的,尤其是西海岸这个与亚洲航线最近的地区。
  美国的进出口贸易一直以来都是世界顶尖,汽车、电子、飞机、武器、粮食、化学制品等是主要出口产品,进口产品多为矿产原材料、纺织品、电子元件等。
  这些大部分都主要依赖于海运,偏偏美国还没有停靠大船的港口,美国那边很少能见到八千标准集装箱以上的大船停靠。
  而华夏这边的许多港口都是可以停靠一万五标准集装箱货船的大泊位,甚至有的完全可以停靠两万标准集装箱的大货船。美国那边建设的非常早,当初没想到船运会进化这么快,他们先天上就落后了,还不愿意现在进行升级改造,因为此时还是能赚钱的嘛。
  政府其实督促那边进行改造,但是那些港口拥有者们说水位达不到条件,太浅了。但这根本就是借口,因为冯宇重生前,美国西海岸的港口改造后都可以停靠一万八千标准集装箱的超大货轮。
  如果能在美国改造三个大型港口,弄出来几个大船的泊位,并且增加一些基础设施改造,提高装卸效率,肯定能受到许多承运商的喜爱,也对美国的港口贸易等有着极大的好处。
  “冯,你是想在哪儿建造港口?”奥巴马试探道。
  “目前有三个地方选择,分别是洛杉矶、长滩还有奥克兰,西雅图和旧金山也可以考虑。”冯宇说的这些,都是美国西海岸的大港口城市,也是美国主要的太平洋航线港口。
  “冯,我们这些地方都已经有建好的港口了,你打算改建吗?”
  “没错,我认为美国的港口太小了,停靠不了大船,这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我决定为美国的港口建设做一些贡献,建造三个大型港口,并全面提升装卸设施,且提供能让两万个标准集装箱货轮停靠的泊位。”
  ……


第1985章 矛盾的奥巴马
  冯宇又提出了一些投资方向,比如投资矿石冶炼、信息传媒等方面,这些奥巴马都没答应,这些也是他们美国所擅长的,不需要拉外资,而且美国许多行业也是不太欢迎外资投资的,尤其是华夏的投资。
  本来预计是谈半个小时,但是最终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还是冯宇说时间超了才结束,否则奥巴马还打算多谈一些呢。
  比如让冯宇在美国投资电子、电器制造什么的,这个冯宇不是做的很大吗?但是冯宇根本没兴趣到美国建厂生产,因为美国的效率其实也并不是很高,人工费还死贵的,冯宇已经在巴西建厂了,黄胖子在那边也有工厂可以提供代工服务,足够保证供应北美甚至整个美洲市场。
  实在是不够,还可以从印度运输过去,算一下成本,还是划算的。
  在冯宇离开后,奥巴马马上让人调查移动电信产业和港口的事情,他的团队倾向于让冯宇投资港口,因为不但对美国的贸易有很大帮助,而且还能拉动基础就业。
  尤其是奥巴马看了美国港口与亚欧港口的对比之后,觉得美国的港口必须要改建了。
  亚洲这边就不说了,南洋、日本、华夏、韩国、香港等都比美国高出一大截,就连台湾都比美国的港口建设好很多。
  欧洲那边也是一样,港口都往大了建造,货轮也是不断的进行升级。欧洲此时已经开始生产装载一万七到一万八个标准集装箱之间的巨型货轮了,而据说亚洲这边也在研究更大的,未来的目标,是两万到两万二之间,认为这样更为经济。
  而所有的承运商,都倾向于一万个标准集装箱以上的货轮,更赚钱啊,甚至在一万四以上最好。
  目前进出口贸易大国里面,只有美国的港口最差,停泊一万四标准集装箱的,也只能到东海岸,甚至还没有几个泊位。
  但是明显西海岸对亚洲航线更为重要,而且美国也确实需要大的港口了,堂堂美国,世界第一大国,港口竟然连荷兰、意大利这样的国家都比不上。
  之前美国就发生过港口不够用,装卸速度太慢,效率很低,费用还高,导致许多船只被迫转移到加拿大、墨西哥或者东海岸那边停靠,严重影响了西海岸港口的声誉。
  现在美国的西海岸港口,依然少见八千标准集装箱以上的货轮,大部分都是六千的,是从其他港口转运过来的。
  而且其内陆运输能力也非常差,火车闸口效率低,火车数量少,速度慢,起重机少,码头工人少,堆场区不够大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